谁知道“流氓”一词的来历啊?

作者&投稿:杨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要有“流氓”一词?它的来源是哪?~

提到“流氓”一词,人们并不陌生,然而若要细究其实质却很难道明其所以然。即使检索一些辞书,也并不是轻易就能搞清楚的。有些辞书对此也未作收录,有的虽已收录,但却释义不详。所以,研究流氓文化,首先必须对流氓的定义作一番认真的探究。

从有关辞典的释义来看,对流氓所下的定义大致如下:一是指居所不定之流浪者。二是指所谓的莠民。如《中文大辞典》解释为:“今谓扰乱社会秩序安宁、专事不良行为者,亦曰流氓,与无赖同。”(《中文大辞典》第19册,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第205页)仅就这两种解释来看,其第一义是语源的阐释,属广义概念;第二义属社会学的诠释,当属狭义的定义。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则对“流氓”一词作如下解释:一是本指无业游民,后用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二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汉语大词典》第5册,第126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2)指放刁、撒赖、施展下流手段等恶劣行为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从上述辞书中的解释看,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的:一是在职业方面指“无业”;二是在行为方面指“不务正业,手段下流,为非作歹”。

以上仅仅是来自部分辞书的解释,还有其他一些文献资料的解释。情况大体如下: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就对“流氓”一词有所揭示。书中对“流氓无产阶级”一词,曾作如下解释:“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有时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254页)《共产党宣言》还认为,在中世纪被反动派称许的流氓的好勇斗狠,是以“懒散怠惰”作为它的相应的补充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254页)。马、恩对这一阶层的认识侧重于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和行为特征等三个方面,即“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和“好勇斗狠”、“懒散怠惰”等方面。这是对流氓无产者的基本品质的深刻揭示。马、恩对“流氓无产阶级”品质的揭示带有其深刻的阶级特性,并更多地着力于这个社会阶层的政治特点,有其独到之处。后来《不列颠百科全书》引入“流氓无产阶级”这一概念时,就基本以《共产党宣言》作为其解释的依据。

1931年,鲁迅在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作题为《流氓与文学》的讲演时,曾对“流氓”一词作过如下界定:“流氓等于无赖子加上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流氓’。” (转引自1992年1月16日《文学报》)文中的“无赖子”、“壮士”、“三百代言”都是日语词汇,即无赖、流氓、痞子的意思。这里使用日语词汇,大概与此文先期刊发于日本有关,不过,除了“三百代言”一称外,其他如“无赖子”、“壮士”等称,中国自古即有之,也作流氓解。

此外,完颜绍元在其所著《流氓的变迁》一书中,对“流氓”一称作了如下界定:流氓“是脱离了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田地,因此没有正当的业务可恃且又愚昧无知的社会底层成员;而作为流氓之‘流’的字义中,又可包涵或引申出向坏的方向嬗变以及放纵成弊等内容。合而言之,大致可以把‘流氓’一词从词义上界定为: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悖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基本行为特征的不良分子。” (完颜绍元:《流氓的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从上述各种界定中不难看出,“流氓”一称包涵着三层含义:一是从职业方面看,基本属于无业或不务正业者。这些人大都是“浮浪为事者,犹日本谓浪人,北京谓土混混,杭州谓光棍,扬州谓青皮。”(胡祖德:《沪谚外编·新词典》)这是胡祖德为流氓所下的定义。从胡的这一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心目中的流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产无业”。后来,徐珂在著《清稗类钞》一书时,也援引上述说法,即:“此类随地皆有,京师谓之混混,杭州谓之光棍,扬州谓之青皮,名虽各异,其实一也。”(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上海方言》)该书还说:“上海之流氓,即地棍也。其人大抵各戴其魁,横行于市,互相团结,脉络贯通,至少可有八千余人。平日皆无职业,专事游荡,设阱陷人。今试执其一而问之曰:‘何业?’则必嗫嚅而对曰:‘白相。’一若白相二字,为惟一之职业也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上海之地棍》)那么什么叫“白相”?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如果将上海之所谓‘白相’,改作普通话,只好是‘玩耍’;至于‘吃白相饭’,那恐怕还是用文言译作‘不务正业,游荡为生’,对于外乡人可以比较的明白些。”(鲁迅:《吃“白相饭”》,《鲁迅全集》第三卷)从以上几条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肯定了流氓无业与不务正业这一点。

又据同治二年(1863)收入《清实录》的清政府的公文所载,苏嘉地方由于“逆内有洋人施放开花炮,叠次向营轰打,白齐文又先带流氓洋匪二百余人投入苏贼。虽我军尚能抵御,总须设法断其接济,方可制贼死命。即著李鸿章商令英法美各领事出示严禁,不准各国流民偷入济匪。”从前后文的意思看,这里所称的流氓与各国“流民”大体相同。“实录”既

是写苏嘉之事,因此这份文书,就有可能是当地官吏报送给上级的一份呈文,并且这份文书所言为上海之事,此称亦有可能属于上海方言。

在相同时期,天津地方有一个叫梅成栋的文人,他曾在一首诗中用过流氓一词:“清晨步街市,见有流氓在,褴褛行复行,菜色面庞改。肥人料已瘠,长人似亦矮。有妇抱幼儿,草标乞人买。垂泣告路旁,听之语可骇:‘家庄文安县,被淹死稻蟹;逃荒赴关东,数口小车载;鬻儿冀投生,免被奸徒拐;当此饥馑年,流离况苦海。’”(张涛:《津门杂记》卷中《各善举·附诗》)从梅成栋诗中的意思看,流氓仅仅是指流亡者或游民。

从上述资料看,流氓原本是指游民,这一点是毋庸怀疑的。不过,由于游民无产业,不事劳作,到处游荡,所以有时为了谋生,必然会采取一些不择手段的方式以攫取生活必需品,这种行为方式的实施自然会枝节出“不务正业”等内涵。

二是从行为特征来看,流氓具有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的特点。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这较之原本意义上的流氓定义在外延上有所扩大,并且这种意义上的“流氓”较之前者要晚些。这种为非作歹意义上的流氓,在清代史料中已大量出现。如清黄式权曾经说:“租界中无业游民群聚不逞,遇事生风,俗谓之‘拆梢’,亦谓之‘流氓’。”(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一)又徐珂除了如前面所见到的认为流氓就是游民之外,同时还认为流氓又是游民之中的为非作歹者,诸如“擦白党,与流氓同,专以引诱富贵妇女骗取财物为事。女擦白党,女流氓也,专以引诱男子骗取财物为事。拆梢,以非法之举动,恐吓之手段,借端敲诈勒索财物之谓也,凡流氓惯以此为生涯。”(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上海方言》)再如,居于上海的清末贡生秦荣光,曾以短诗的形式,对流氓的行为特征作了形象的描写,诗中写道:“打降聚赌作营生,抢火拦丧党横行;敝俗总由明失政,转移风化仗官清。”“六十年来更不堪,流氓游勇满淞南;三经兵燹三回变,俗益嚣凌试略谈。”(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风俗九》)

痞,词典上解释为一种病,指“胸中懑闷结块”,或“腹内结病”;引申为“流氓”、“坏人”、“恶棍”。关于“痞子”一词的起源,章太炎在《新方言·释言》里有考证,说是始出自元曲,“今人呼邪人为亻皮子,俗误写成‘痞’,又谓欺诈为掉皮,即徭陂也。”由此可见,“痞子”原为“亻皮子”,元曲中始是“调皮”、“吊皮”,后谐音转喻为“顽皮”、“诡巧”,再转为“欺诈”,这已与今天的意义相近了。 现在人们所谓的痞子,如硬要找与其相近相似的语汇,就是流氓与无赖了。而中国历史上的“流氓”一词,从广义上讲指“游民”,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流氓地痞”,实指“土、农、工、商”四民之外的人。先秦时期,与今天“流氓”相近的称呼,叫做“惰民”、“罢民”、“闲民”、“谪民”、“轻民”等等。秦汉至隋唐时期,对流氓称呼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各种“恶少”,二是“游侠”,三是“浮浪人”。宋代一般将流氓叫作“捣子”、“闲汉”、“无赖”、“玩徒”或“白日鬼”。元代称流氓为“无徒”,元杂剧中有“泼皮”、“绰皮”、“赖皮”等等。到明代则专称流氓为“光棍”。清代就有了今天所说的“流氓”和“地痞”了。 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处于急剧动荡之中,天灾接踵,战乱频仍,大量的痞子应运而生。但因地域不同,称谓也有别:上海人有“地棍”、“白相人”、“拆梢”之谓;苏杭则称其为“獭皮”、“聊荡”;北京人的叫法是“混混”;江西人叫作“棍子”、“老表”;广东人喊“滥仔”、“泥脚”;福建人称作“闯棍”,也有叫“搭溜”的;陕西人呼“闲痞”;而作为方言,湖北和湖南最喜欢用“痞”字,如“痞子”、“痞棍”、“痞徒”,对湖霸称作“湖痞”,游闲乡里的称“乡痞”,在街市上做恶的叫“街痞”,甚至对无德行的文人也称其为“文痞”。湖北人还有叫“二流子”的,与“痞子”最为相近。 那么,痞子到底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大致有三种意思:一是社会学上的,与中国传统的“流氓”语意相似,指的是一种社会边缘性人物,其突出的特点是以无道德为道德,以无规则为规则。二是文化学意义上的痞子,突出特点是游戏人生、玩世不恭、颓废潦倒。三是语言学意义上的痞子,突出的特点是不正经,油腔滑调,胡乱调侃。

  提到“流氓”一词,人们并不陌生,然而若要细究其实质却很难道明其所以然。即使检索一些辞书,也并不是轻易就能搞清楚的。有些辞书对此也未作收录,有的虽已收录,但却释义不详。所以,研究流氓文化,首先必须对流氓的定义作一番认真的探究。

  从有关辞典的释义来看,对流氓所下的定义大致如下:一是指居所不定之流浪者。二是指所谓的莠民。如《中文大辞典》解释为:“今谓扰乱社会秩序安宁、专事不良行为者,亦曰流氓,与无赖同。”(《中文大辞典》第19册,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第205页)仅就这两种解释来看,其第一义是语源的阐释,属广义概念;第二义属社会学的诠释,当属狭义的定义。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则对“流氓”一词作如下解释:一是本指无业游民,后用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二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汉语大词典》第5册,第126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2)指放刁、撒赖、施展下流手段等恶劣行为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从上述辞书中的解释看,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的:一是在职业方面指“无业”;二是在行为方面指“不务正业,手段下流,为非作歹”。

  以上仅仅是来自部分辞书的解释,还有其他一些文献资料的解释。情况大体如下: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就对“流氓”一词有所揭示。书中对“流氓无产阶级”一词,曾作如下解释:“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有时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254页)《共产党宣言》还认为,在中世纪被反动派称许的流氓的好勇斗狠,是以“懒散怠惰”作为它的相应的补充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254页)。马、恩对这一阶层的认识侧重于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和行为特征等三个方面,即“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和“好勇斗狠”、“懒散怠惰”等方面。这是对流氓无产者的基本品质的深刻揭示。马、恩对“流氓无产阶级”品质的揭示带有其深刻的阶级特性,并更多地着力于这个社会阶层的政治特点,有其独到之处。后来《不列颠百科全书》引入“流氓无产阶级”这一概念时,就基本以《共产党宣言》作为其解释的依据。

  1931年,鲁迅在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作题为《流氓与文学》的讲演时,曾对“流氓”一词作过如下界定:“流氓等于无赖子加上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流氓’。” (转引自1992年1月16日《文学报》)文中的“无赖子”、“壮士”、“三百代言”都是日语词汇,即无赖、流氓、痞子的意思。这里使用日语词汇,大概与此文先期刊发于日本有关,不过,除了“三百代言”一称外,其他如“无赖子”、“壮士”等称,中国自古即有之,也作流氓解。

  此外,完颜绍元在其所著《流氓的变迁》一书中,对“流氓”一称作了如下界定:流氓“是脱离了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田地,因此没有正当的业务可恃且又愚昧无知的社会底层成员;而作为流氓之‘流’的字义中,又可包涵或引申出向坏的方向嬗变以及放纵成弊等内容。合而言之,大致可以把‘流氓’一词从词义上界定为: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悖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基本行为特征的不良分子。” (完颜绍元:《流氓的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从上述各种界定中不难看出,“流氓”一称包涵着三层含义:一是从职业方面看,基本属于无业或不务正业者。这些人大都是“浮浪为事者,犹日本谓浪人,北京谓土混混,杭州谓光棍,扬州谓青皮。”(胡祖德:《沪谚外编·新词典》)这是胡祖德为流氓所下的定义。从胡的这一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心目中的流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产无业”。后来,徐珂在著《清稗类钞》一书时,也援引上述说法,即:“此类随地皆有,京师谓之混混,杭州谓之光棍,扬州谓之青皮,名虽各异,其实一也。”(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上海方言》)该书还说:“上海之流氓,即地棍也。其人大抵各戴其魁,横行于市,互相团结,脉络贯通,至少可有八千余人。平日皆无职业,专事游荡,设阱陷人。今试执其一而问之曰:‘何业?’则必嗫嚅而对曰:‘白相。’一若白相二字,为惟一之职业也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上海之地棍》)那么什么叫“白相”?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如果将上海之所谓‘白相’,改作普通话,只好是‘玩耍’;至于‘吃白相饭’,那恐怕还是用文言译作‘不务正业,游荡为生’,对于外乡人可以比较的明白些。”(鲁迅:《吃“白相饭”》,《鲁迅全集》第三卷)从以上几条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肯定了流氓无业与不务正业这一点。
  又据同治二年(1863)收入《清实录》的清政府的公文所载,苏嘉地方由于“逆内有洋人施放开花炮,叠次向营轰打,白齐文又先带流氓洋匪二百余人投入苏贼。虽我军尚能抵御,总须设法断其接济,方可制贼死命。即著李鸿章商令英法美各领事出示严禁,不准各国流民偷入济匪。”从前后文的意思看,这里所称的流氓与各国“流民”大体相同。“实录”既
  是写苏嘉之事,因此这份文书,就有可能是当地官吏报送给上级的一份呈文,并且这份文书所言为上海之事,此称亦有可能属于上海方言。

  在相同时期,天津地方有一个叫梅成栋的文人,他曾在一首诗中用过流氓一词:“清晨步街市,见有流氓在,褴褛行复行,菜色面庞改。肥人料已瘠,长人似亦矮。有妇抱幼儿,草标乞人买。垂泣告路旁,听之语可骇:‘家庄文安县,被淹死稻蟹;逃荒赴关东,数口小车载;鬻儿冀投生,免被奸徒拐;当此饥馑年,流离况苦海。’”(张涛:《津门杂记》卷中《各善举·附诗》)从梅成栋诗中的意思看,流氓仅仅是指流亡者或游民。

  从上述资料看,流氓原本是指游民,这一点是毋庸怀疑的。不过,由于游民无产业,不事劳作,到处游荡,所以有时为了谋生,必然会采取一些不择手段的方式以攫取生活必需品,这种行为方式的实施自然会枝节出“不务正业”等内涵。

  二是从行为特征来看,流氓具有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的特点。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这较之原本意义上的流氓定义在外延上有所扩大,并且这种意义上的“流氓”较之前者要晚些。这种为非作歹意义上的流氓,在清代史料中已大量出现。如清黄式权曾经说:“租界中无业游民群聚不逞,遇事生风,俗谓之‘拆梢’,亦谓之‘流氓’。”(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一)又徐珂除了如前面所见到的认为流氓就是游民之外,同时还认为流氓又是游民之中的为非作歹者,诸如“擦白党,与流氓同,专以引诱富贵妇女骗取财物为事。女擦白党,女流氓也,专以引诱男子骗取财物为事。拆梢,以非法之举动,恐吓之手段,借端敲诈勒索财物之谓也,凡流氓惯以此为生涯。”(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上海方言》)再如,居于上海的清末贡生秦荣光,曾以短诗的形式,对流氓的行为特征作了形象的描写,诗中写道:“打降聚赌作营生,抢火拦丧党横行;敝俗总由明失政,转移风化仗官清。”“六十年来更不堪,流氓游勇满淞南;三经兵燹三回变,俗益嚣凌试略谈。”(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风俗九》)

  另有江苏松江的韩邦庆所作《海上花列传》也对流氓作了记述。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描写了流氓的嗜赌行为:“华铁眉道:‘乔老四搭我说,癞头鼋该埭来要办几个赌棍。为仔前回癞头鼋同李鹤汀、乔老四三家头去赌。拨个大流氓合仔一淘赌棍倒脱靴,三家头输脱仔十几万跺。幸亏有两个小流氓分勿着洋钱,难末闹穿仔下来。癞头鼋定归要办。’”《海上花列传》用苏州方言写成,虽然这段话读来不如普通话上口,但所提到的流氓是非务正业还是可以一目了然了。

  同样,漱六山房的《风月搂》中也作了类似的描述,如“设机关流氓传电报,卖风情名妓访萧郎”(一八回);“闯房间流氓横索诈,惩无理名士怒挥拳”,“那同来的一班流氓见了,一齐怒道:‘什么东西,竟敢这般可恶!我们大家上去,打他一顿!’”(八九回)“大观园流氓争口舌,乐仁里名士见秋娘”(一二三回),等等。

  上述诸段,所描述的基本都是为非作歹等行为特征方面的情况,通常人们对此称之为“流氓行为”或“流氓手段”。

  三是从道德规范的角度看,流氓主要是以放刁、撒赖、施展下流手法,诸如斗殴、猥亵强奸妇女等恶劣行为,或以此恶劣行为扰乱、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是流氓本义的那种无业、游荡等内涵已逐渐淡化,而不务正业、为非作歹,以低级下流手段等内涵作为流氓的特征已日益突出,进而上升为主要内容。那些有职业而惯行下流行为者也被称为流氓。如《民主与法制》1991年9期《路边店扫描》:“1991年元月21日晚,以青工张建富为首的一伙小流氓,结伙窜至104国道,先后骚扰路边的‘靓玉楼’、‘姐妹’、‘金城’、‘长生’四家路边店,强讨硬要,调戏女店员,抢夺店内钱财,并打伤了前来劝阻的两名解放军战士和一外地顾客。”这里将一个干了“坏事”的青年工人称之为“流氓”。这里的流氓就是以其行为特点而定的,并没有以有无职业为依据。

  再如1992年的《民主与法制》报道:“海城市商业局副食品公司经理叶铁春耍流氓,随意殴打、迫害人,被称为流氓恶霸。”(《民主与法制》1992年12月)这里所讲的流氓特征则是有违于社会规范的非正常行为,也并没有考虑有无职业这一点。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种倾向,越是向当今靠近,流氓的内涵越是突出其行为特征。这时既包含无产无业、专事游荡而又扰乱社会秩序者,同时也兼及有业有产却不务正业,在社会下层施展流氓手段为非作歹者,甚至还包括那些有某种劣迹的行为过失者。

  这是今天人们看待流氓的一种尺度。在这衡量尺度之下,流氓概念的外延又进一步扩大,大致包括那些长期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给社会造成一定恶劣影响的人,流氓的组成成员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各种领域各种职业都有特点各异的流氓。诸如:地痞流氓,政治流氓,流氓文痞,以及各种不同职业流氓等等,不一而足。

我的老家地处晋陕豫三省的交汇处,至今从很多地名中仍能找到春秋战国的踪影。在老家方言中,流氓发音为刘邦。由此我们可以考证流氓一词的来历。并且反推刘邦的真实历史形像。在老百姓的心中,并没有因为刘邦成了大汉的高祖皇帝而改变其流氓形像,这一点和那些吃皇家饭的文人就大不一样了。刘邦,在中国政治史上的意义,当是彻底终结了贵族政治,开创了流氓政治。中国政治,从刘邦以后,将为自已逃命不惜推妻子下车的冷酷和不守任何政治信义的反复无常熔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专权文化。刘邦于中国政治史,功莫大焉。



上海来的吧。

2楼不愧是复制高手,拜服.


最初是正常词汇的“流氓”,为何变成了贬义?
“流氓”这个词,最初是指无家可归的人,那时候“氓”这个字的意思是“民”(百姓),后来阶级转变,词义就发生了变化,“氓”就表示逃亡的农奴,“流氓”们经常说脏话、侮辱妇女,于是“流氓”就成了下流的标签,现在这个词就变成...

流氓的近义词
【近义词】地痞、泼皮、混混、无赖、二流子。【意思的演变】流氓其实除了传统的对一些限定做称呼以外,现代社会还赋予了许多新的使用方法。例如:流氓医生、流氓律师、流氓法官等。这些称呼中,“流氓”作为形容词被使用。意思被广泛化,包括:手段下流、行为不符合正常逻辑、非主流、走偏斜路线等。流氓XX,...

流氓是什么
流氓 流氓,汉语词语,拼音是liúmáng,一般是指不务正业、经常寻衅闹事、文化素质较低的人,也指对他人不尊重、对他人有语言攻击或行为攻击的人。1931年,鲁迅在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作题为《流氓与文学》的讲演时,曾对“流氓”一词作过如下界定:“流氓等于无赖子加上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

谁知道流氓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流氓”造就的历史 “流氓”原义是人民、草民、贱民,“流氓”的原始含义是指那些丧失了土地或丧失了 国家或丧失了精神家园的人们。它不同于今天的“盲流”。“流氓”的外延比“盲流”大, “盲流”完全属于经济范畴,“流氓”则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各个层面。一般 说来,流氓和圣人一个...

什么叫流氓?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话说,古代有流氓这个词么
流氓,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流浪的氓们;何谓氓,其实就是青年男子的意思,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取——当然这里不读“MANG”,读“MENG”;于是,“流氓”就变得很浪漫起来了,流浪的青年男子,靠,简直酷毙了,这不就是“飘一族”么,可以断言,古代的流氓...

“流氓”和“盲流” 是什么区别
“流氓”和“盲流”的区别为: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流氓:放刁,撒赖,调戏猥亵等恶劣行径。2、盲流:指盲目流入某地的人。二、出处不同 1、流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你是个清白良民,他把那办地痞流氓的刑法来办你,便是损了你的名誉。”译文:你...

“流氓”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什么?
而在现代社会中,“氓”则主要指不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则行事的人,如社会黑恶势力、流氓无赖和不良分子等。这些人的行为常常违反公序良俗,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中,“流”和“氓”并不是绝对的负面概念,也存在一些积极的表现形式。“流”和“氓”作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

“流氓”的本意是什么?
不但有这种行为的人被骂为“流氓”,这些行为本身也可称“流氓”,比如放刁撒赖、侮辱妇女等行为都被称为“耍流氓”。总的说来,“氓”和“流氓”本来在古代无贬义,指“无业游民”,是个中性词,《诗经》就常把普通人称为“氓”。“氓”的中性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见到迹象。由此可见,“流氓”...

流氓的近义词流氓的近义词是什么
流氓的近义词有:泼皮,地痞,无赖,混混。流氓的近义词有:无赖,混混,地痞,泼皮注音是:ㄌ一ㄡ_ㄇㄥ_拼音是:liúmáng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流(左右结构)氓(左右结构)。流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流氓liúmáng。(1)指无固定工作...

轮台县19825467158: 流氓一词是怎么来的 什么样的才叫流氓 -
绽仇氟康: 流氓的定义 从有关辞典的释义来看,对流氓所下的定义大致如下:一是指居所不定之流浪者.二是指所谓的莠民.如《中文大辞典》解释为:“今谓扰乱社会秩序安宁、专事不良行为者,亦曰流氓,与无赖同.”(《中文大辞典》第19册,中...

轮台县19825467158: 流氓这词怎么由来?
绽仇氟康: 因为你的存在..所以才有流氓这个词的... 丫丫``烘烘``

轮台县19825467158: 流氓代表什么 ?
绽仇氟康: 不全是 因为流氓一词原指无业游民,而无业游民不全是坏人 到后来“流氓”一称包涵着三层含义: 一是从职业方面看,基本属于无业或不务正业者. 二是从行为特征来看,流氓具有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的特点. 三是从道德规范的角度看,...

轮台县19825467158: 话说,古代有流氓这个词么 -
绽仇氟康: 流氓,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流浪的氓们; 何谓氓,其实就是青年男子的意思,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取——当然这里不读“MANG”,读“MENG”; 于是,“流氓”就变得很浪漫起来了,流浪的青年男子,靠,简直酷毙了,这不就是“飘一族”么,可以断言,古代的流氓其实就是现代“驴”们的祖先;

轮台县19825467158: 流氓一词最早在哪个朝代出现 -
绽仇氟康: 《诗经》中的《氓》 先秦

轮台县19825467158: 大家对“流氓”这词怎么理解 -
绽仇氟康: 因为流氓一词原指无业游民,而无业游民不全是坏人 到后来“流氓”一称包涵着三层含义: 一是从职业方面看,基本属于无业或不务正业者. 二是从行为特征来看,流氓具有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的特点. 三是从道德规范的角度看,流氓主要是以放刁、撒赖、施展下流手法,诸如斗殴、猥亵强奸妇女等恶劣行为,或以此恶劣行为扰乱、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轮台县19825467158: 什么是流氓?
绽仇氟康: 流氓就是坏蛋,贬义的词

轮台县19825467158: 请解释什么叫“流氓” -
绽仇氟康: 色鬼不要脸流氓调戏就是“流亡的人民”意思流氓(汉语词语)?[liú máng] 一般是指不务正业、经常寻衅闹事的人,也指那些对他人不尊重、对他人有下流语言或动作的人.1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 详...

轮台县19825467158: 在古代的文言字理中有没有“流氓”这一词的说法?
绽仇氟康: 就是流民,土地被兼并后的无业流浪者

轮台县19825467158: 学士流氓有什么寓意啊?最近同学们经常调侃这个词. -
绽仇氟康: 我在一个博客中浏览过,给你找了下.里面这么说的: “学士流氓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做事低调但有一套;诙谐幽默却又态度认真;玩世不恭却又执着于梦想;内心丰富却又着眼现实;他们不混社会,却又有老大的样子! 不像低学历的混混跟爆发户一个样. 一眼就让人看透内心,只有世故以及利益的驱使.他们以一种不合理的状态真实的存在着.” 博客的网址在参考资料中,叫斯达迪,里面有关于学士流氓的文章,你可以去看看,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