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名人中学时代的故事!!!要求简洁(50字左右) 谢谢

作者&投稿:柴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人中学时代的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周恩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有礼貌,守纪律。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来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他所读的书报,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社会科学的书籍外,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书籍也是他喜爱的读物。他还能把几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阅读,加以比较,探求最科学的内容和答案。

有一天,东关模范高等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

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

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

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

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

老师和同学们都敬佩地望着他。

周恩来在小学三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经被选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印行,这篇题目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后来还收入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国文成绩精集》这两本书里。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写得非常精采,其中对于老师、同学充满着热情的希望,希望师生一道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这对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周恩来中学毕业以后,赴日本留学前,曾经回到沈阳母校,看望诸位师友。他给一个要好的同学写了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相约当中华民族独立、繁荣的时刻再相见言欢。这位同学一直把这个题字珍藏了40年,1957年,又送给周恩来总理,两位老同学终于在解放了的新中国重逢,畅谈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毕生的目标,唯是如此,周恩来才受到万民的景仰,几成为一个完美的化身。

死十七、、 我也被这个作业烦死了。。


名人中学时代

著名作家的中学时代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丑对照的原则。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0年,雨果浪漫戏剧代表作《欧那尼》的公开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

  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52年,他出版了对拿破仑三世进行辛辣嘲骂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同年春,他又写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对反革命篡权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无情的揭露。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1885年5月22日,法国伟大的民族诗人、著名小说家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郭沫若

早年生活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从镇里向西望去,在群山中有一高峰,叫做绥山,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镇的东面,是滔滔的大渡河水由北向南不停地奔流。对这山水之间的小镇,乡里人总爱用“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来加以赞美。沫水是大渡河的古称。

郭沫若出生之前,郭氏家业已经凋敝。他的父亲早年失学,曾在盐井上当过学徒,人很精明,经营有方,逐渐又把家业发展起来。购置了田产、房屋和盐井,到郭沫若出生的时候,郭家已是殷实之户了。

郭沫若行八,母亲呼他为“八儿”。上学时用的名字是郭开贞,“开”字是辈分,对于“贞”字,他历来不喜欢,嫌它有些女性化。1919年在日本读书时,终于把这个名字改掉了。不过,这是后话。

郭沫若4岁时,便随着母亲口诵古诗,受到中国诗歌的熏陶。后来他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说:“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好些唐诗。在我未发蒙以前,她教我暗诵了好多的诗”,“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他的父母虽然没有读过书,对子女的教育却很重视,设了家塾。因为家塾面对绥山,取名为“绥山山馆”,并且聘请了一位有名望的老师。

6岁时,郭沫若进“绥山山馆”拜师,在大成至圣先师的神位之前,磕了几个响头。开始学些《三字经》、《千家诗》之类,并开始作对子。7岁时开始作试帖诗,老师出了些什么“赋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得楼字”的诗题,这对儿童就像巫师画的神符一样。还有什么虚实平仄,什么音律对仗,是很没有趣味的,简直是一种“诗的刑罚”。但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却引起他的兴趣,尤其喜欢唐诗。自己也学会作诗,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诗,名叫《茶溪》,是他保存下来最早的诗:

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钓竿含了去,不识是何鱼?

这首诗大约作于13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早年生活的状况。茶溪是从峨眉山麓流下来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沙湾,注入大渡河。能有兴致去钓鱼戏水,进而忘情诵诗,足可以说明他少年时生活的闲适和对诗歌的投入。

15岁,他离开沙湾到乐山县城读高等小学。年假时自己通读了《史记》,很喜欢太史公司马迁的笔调。16岁升入设在乐山的嘉定府官立中学堂,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如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等,还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优秀的。在高等小学第一学期,考了第一名。以后的期末考试,也都是前几名。但他的性格疾恶如仇,敢于反抗,倔强不屈,在那样的社会里不能不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他的“修身”成绩异常的低,最低的只有35分。

在县城读书时,他曾因反对老师野蛮打人而被记大过。还有两次因罢课反对学校不公正地对待同学,而几乎被学校斥退(开除)。又有一次因为同学被军人打伤,他为同学鸣不平,代表学生要求学校向军人进行交涉,遭到学校的训斥,愤而与同学一起罢课。学校以“纠众罢课”的罪名,又把他斥退,并通饬全省。这些精神上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培养了他的反抗性格,受到同学的敬慕,俨然成了学生中的小领袖。

1910年,他19岁时到成都,入四川省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读书。第二年初,成都发生了国会请愿风潮,要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他被推举为班级的代表,参加全市学生的罢课斗争,因而又一次被学校斥退。

辛亥革命暴发之后,他十分振奋,立即剪掉辫子,并写了一首《咏牡丹》诗:

绝代豪华富贵身,艳色娇姿自可人。花国于今非帝制,花王名号应图新。

表达了他对清朝的覆灭和祖国的去旧图新的欣喜心情。

冰心

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年她随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年后,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作家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

抗战爆发后,她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她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是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

建国以后,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名人中学时代

  著名作家的中学时代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丑对照的原则。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0年,雨果浪漫戏剧代表作《欧那尼》的公开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

  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52年,他出版了对拿破仑三世进行辛辣嘲骂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同年春,他又写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对反革命篡权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无情的揭露。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1885年5月22日,法国伟大的民族诗人、著名小说家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郭沫若

  早年生活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从镇里向西望去,在群山中有一高峰,叫做绥山,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镇的东面,是滔滔的大渡河水由北向南不停地奔流。对这山水之间的小镇,乡里人总爱用“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来加以赞美。沫水是大渡河的古称。

  郭沫若出生之前,郭氏家业已经凋敝。他的父亲早年失学,曾在盐井上当过学徒,人很精明,经营有方,逐渐又把家业发展起来。购置了田产、房屋和盐井,到郭沫若出生的时候,郭家已是殷实之户了。

  郭沫若行八,母亲呼他为“八儿”。上学时用的名字是郭开贞,“开”字是辈分,对于“贞”字,他历来不喜欢,嫌它有些女性化。1919年在日本读书时,终于把这个名字改掉了。不过,这是后话。

  郭沫若4岁时,便随着母亲口诵古诗,受到中国诗歌的熏陶。后来他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说:“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好些唐诗。在我未发蒙以前,她教我暗诵了好多的诗”,“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他的父母虽然没有读过书,对子女的教育却很重视,设了家塾。因为家塾面对绥山,取名为“绥山山馆”,并且聘请了一位有名望的老师。

  6岁时,郭沫若进“绥山山馆”拜师,在大成至圣先师的神位之前,磕了几个响头。开始学些《三字经》、《千家诗》之类,并开始作对子。7岁时开始作试帖诗,老师出了些什么“赋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得楼字”的诗题,这对儿童就像巫师画的神符一样。还有什么虚实平仄,什么音律对仗,是很没有趣味的,简直是一种“诗的刑罚”。但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却引起他的兴趣,尤其喜欢唐诗。自己也学会作诗,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诗,名叫《茶溪》,是他保存下来最早的诗:

  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钓竿含了去,不识是何鱼?

  这首诗大约作于13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早年生活的状况。茶溪是从峨眉山麓流下来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沙湾,注入大渡河。能有兴致去钓鱼戏水,进而忘情诵诗,足可以说明他少年时生活的闲适和对诗歌的投入。

  15岁,他离开沙湾到乐山县城读高等小学。年假时自己通读了《史记》,很喜欢太史公司马迁的笔调。16岁升入设在乐山的嘉定府官立中学堂,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如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等,还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优秀的。在高等小学第一学期,考了第一名。以后的期末考试,也都是前几名。但他的性格疾恶如仇,敢于反抗,倔强不屈,在那样的社会里不能不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他的“修身”成绩异常的低,最低的只有35分。

  在县城读书时,他曾因反对老师野蛮打人而被记大过。还有两次因罢课反对学校不公正地对待同学,而几乎被学校斥退(开除)。又有一次因为同学被军人打伤,他为同学鸣不平,代表学生要求学校向军人进行交涉,遭到学校的训斥,愤而与同学一起罢课。学校以“纠众罢课”的罪名,又把他斥退,并通饬全省。这些精神上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培养了他的反抗性格,受到同学的敬慕,俨然成了学生中的小领袖。

  1910年,他19岁时到成都,入四川省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读书。第二年初,成都发生了国会请愿风潮,要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他被推举为班级的代表,参加全市学生的罢课斗争,因而又一次被学校斥退。

  辛亥革命暴发之后,他十分振奋,立即剪掉辫子,并写了一首《咏牡丹》诗:

  绝代豪华富贵身,艳色娇姿自可人。花国于今非帝制,花王名号应图新。

  表达了他对清朝的覆灭和祖国的去旧图新的欣喜心情。

  冰心

  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年她随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年后,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作家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

  抗战爆发后,她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她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是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

  建国以后,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这些都比较长,您可以缩写一下
  如果嫌麻烦我自己还知道几个,您看着用吧
  周恩来中学时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马克思中学毕业的作文就是要为人类做贡献

17的吧。。。

上百度吧。 什么问题都 ok 。。


名人中学时代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1、毛泽东 毛泽东从启蒙开始,在韶山期间总共转学了七次。根据老师所教的知识、方式选择学校,因而每个私塾读的时间各不相同。关公桥办了私塾,先生叫毛咏生,有二十多个学生,第三天,毛顺生把毛泽东带到这里就读。这里的先生正在教学生读《诗经》,毛泽东已经学过了的,上了几天课,觉得冒味,他还看《...

著名人物中学时代。
著名人物中学时代。一、钱学森 钱学森于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后来曾回忆道,他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附中六年所受的教育,对他的一生,对他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当时他在理工部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高一时几何老师是傅种孙先生);物理学用美国当时...

名人的中学故事
中学时代的他多次英语考试不及格,自从他开始接触疯狂英语后,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他拥有了一口可以和美国播音员相媲美的纯正发音,令许多老外惊叹不已,并且他均以90分的高分轻松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在四六极口语考试中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取得了A等的口语等级资格。并且上海中高级口译,均...

名人中学时代的故事
周恩来在小学三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经被选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印行,这篇题目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后来还收入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国文成绩精集》这两本书里。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写得非常精采,其中对于老师、同学...

名人中学时代的回忆
名人王亚南的中学时代的回忆: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名人中学时代老师的影响的回忆20字
1、爱因斯坦他的中学时光是在阿劳州立中学度过的。良好的校风和负责任的教师。让他从老师口中的“笨学生”变成一个求学上进的好学生。2、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

中学作家的励志故事
法国作家雨果中学时代是个"诗歌迷"。在他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大摞写满诗歌的 笔记本 。他视这些笔记本为宝贝,每当离开教室的时候,总要给抽屉上好锁,唯恐笔记本会"不翼而飞"。在雨果读书的中学里,有两个思想保守的人物。一个是校长高底埃,另一个是数学老师德高特。他俩都反对学生写诗,认为...

你知道中外著名作家中学时代的故事吗?
名人中学时代 著名作家的中学时代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

《名人中学时代的回忆》,一句话概括,怎么概括?
爱因斯坦他的中学时光是在阿劳州立中学度过的,良好的校风和负责任的教师,让他从老师口中的“笨学生”变成一个求学上进的好学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

虎亭区18422147147: 中外名人中学时代刻苦学习的事迹 -
范威锐林: E. 杨乐在中学时代,把解数学题当作是一种享受.从初二到高三的五年里,他做了一万多道题.这种勤奋的学习精神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他深有体会地说:“杂技演员走钢丝的本领,是长年勤学苦练的结果.要想靠小聪明侥幸获得成功...

虎亭区18422147147: 一个名人的中学时代,着重介绍下中学时代.谢谢! -
范威锐林:[答案] 1880年,爱因斯坦全家来到德国慕尼黑,他在这里渡过了他的中学时代.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进入了慕尼黑的路提波德中学.他喜欢上了数学,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没过多久,数学老师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常常被小爱问得张口结舌.有一次,数学老...

虎亭区18422147147: 拿破仑中学时代的故事! -
范威锐林: 拿破仑上学时沉默寡言,害羞腼腆,喜欢读书.在其学校里有一个领地,不准任何人进入.并且称自己是科西嘉贵族.青年是满含被压迫的仇恨,叛逆多疑,充满野心,一心向解放科西嘉.

虎亭区18422147147: 有哪些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要概括简略 急 快 -
范威锐林: 匡衡,字稚圭,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同县人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佣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惊讶,就借给匡衡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虎亭区18422147147: 名人的读书故事,短一点,火速,在线等,很急! -
范威锐林: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

虎亭区18422147147: 求一个名人读书的故事 300字 -
范威锐林: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虎亭区18422147147: 我想要一个名人读书的故事. 要求:详细,不省略.有标题 -
范威锐林: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