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依据相关的情节是什么

作者&投稿:福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A七擒孟获 B赤壁之~

cn吧

七擒孟获

  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先生在流芳千世的《出世表》中,有这样一句话:“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句话讲的是诸葛丞相于蜀汉建兴三年春,即公元225年率众南征,平定益州南部越雟,永昌,建宁,牂牁四郡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豪强地主叛乱。

  关于这次南征,权威的史书《三国志》只用了寥寥几个字,即:“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因为,现在的人几乎无法从《三国志》上面考证到诸葛丞相七擒七纵的事件是否真实存在过。但是,与《三国志》的成书时间几乎为同时的另一部著作《汉晋春秋》却对诸葛丞相的南征以及对孟获的七擒七纵作了详细描述,即是: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闲,问曰:‘此军何如?’

  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

  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摘自《裴松之引注·三国志·蜀志第五·诸葛亮传》”

  这段话的意思跟老罗《三国演义》上所描述的一样。所以我觉得,七擒七纵虽然是有那么点不符合诸葛丞相一生谨慎小心的性格,但是也不一定是空穴来风。这里,我比较赞成CCTV-10《探索发现·武侯春秋》里的说法,即:“也许诸葛亮当时的确采用心战兵战双管齐下的方法擒获了不少叛乱的少数民族首领,而那些凯旋归来的蜀汉将士将这段事件演义话了,而演义化的东西又被没能实地考察亲眼见证的学者记进了历史。”

  那么,就来说一下我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见解吧。

  首先,“泸”应该指的是泸水,但并非现在云南的泸水。历史上被称为泸水的有两条江,一是四川西南部的雅砻江下游以及与金沙江交汇一段,一种说法是云南怒江。我比较赞同前一种说法,参见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第三十六卷,即:“淹至会无注若水。若水又与母血水合。水出益州郡弄栋县东农山母血谷,北流经三绛县南,北入绳。绳水又东,涂水注之……(中略)……绳水又经越雟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马湖江也。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泸江水。”(-----注:绳水,泸江水均为金沙江古称)〈水经注〉第三十六卷还记载到,泸江水上有个地方叫泸津,距朱提县“东去八十余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另外,汇于泸津的禁水,因其“时有瘴气,三月,四月,径之必死,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而被诸葛丞相上表说:“五月渡泸,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故也。另外,〈水经注〉所引用的〈益州记〉亦有云:“泸水源出曲罗雟下三百里,曰泸水。泸水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焉,故有庐江之名。

  所以,从三国地图上来看,叛乱的四郡,其中越雟郡是在金沙江北岸,临近成都。试想诸葛丞相带军平叛的话,从行程上来看,也应该是先平越雟,然后渡江,“深入不毛。

  于是,问题便转到“不毛”这两个字上了。不毛之地,在汉语里的解释,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但是综观益州南中地貌,皆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所以我觉得这里的“不毛”不能理解成荒凉之地,而应该理解成“不苗之地”,即,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我不赞同CCTV-10〈探索发现·武侯春秋〉里的解说,即不赞同“不毛=缅甸”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探索发现〉里讲,缅甸的英文是“Bermah”,谐音“不毛”。但是,根据<瀛环志略>记载:“《天下郡国病书云》:’缅人古朱波也。汉通西南夷后,谓之掸。唐谓之骠,宋元谓之缅。自永昌西南,山川延邈,道里修阻,因名之曰缅也。’”也就是说,缅甸古称朱波,汉代人把缅甸叫做掸,而“缅”这个字的使用最早出现在宋元。而缅甸的英文名字的来源则是发现缅甸的那个英国人,名叫博马尼,即:The name "Myanmar" is derived from the local short-form name Myanma Naingngandaw.[1] In Burmese, the name Myanma (or Mranma Prañ) has been used since the 13th century.[2] Its etymology remains unclear. In older English documents the usage was Bermah, and later Burmah. Burma was known as Birmanie in French, and Birmania in both Italian and Spanish.缅甸的官方名称为:the Union of Myanmar。如果把Myanmar音译过来的话,应该叫“缅玛”而非“不毛”,缅甸人自己也称呼自己国家为“缅玛”,即:Myanma Naingngandaw。

  再者,从当时的政治格局来看,北有曹魏,东有孙吴,以诸葛丞相处事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决然不会分出大量的兵力跑去缅甸,何况当时的交通现状不比当今。

  所以,综上所言,我认为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其实应该就是当时的四郡,最远的,也只是现在的云南大理附近。

七擒孟获

不毛 就是不毛之地 蛮荒之地
就是七擒孟获的故事了

平南中

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中和诸葛亮齐名具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到底是怎么死的...
对三国了解的人,一定都知道庞统的存在。他的智慧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但是,庞统为什么在年仅36岁就不在人世了?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庞统,又称为凤雏。听名字就能感觉到庞统是一个极具才华的人。庞统先生和诸葛亮曾一同侍奉刘备,但是因为庞统的个人原因,导致自己丧失了性命。当时局势严重,刘备...

《三国演义》中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是哪个?
一、关于诸葛亮神机妙算取胜的故事太多了,挥泪斩马谡、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七纵孟获、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取南郡等等。无法得出哪个是最厉害的。二、简介(节选):1、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

诸葛亮在真实的历史中真的有那么神吗?
首先就应该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就有演绎的成份,其中的一些事迹不是他的,作者为了凸显他的厉害移植到他身上而已。例如:赤壁之战,当仁不让的第一人应该是周瑜,并且苏轼所形容的羽扇纶巾,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形容的当时周瑜的形象。与诸葛亮没有关系!诸葛亮主要的工作不是在军事上作为军师...

诸葛亮真的有三国演义里那么厉害吗?
但在《魏略》中,所谓“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2、诸葛亮在刘备死前,并没有大多实权和发挥的余地。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一直把握实权,做出了很多功绩;而历史上,诸葛亮是在刘备托孤后,才真正位居能臣,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3、在历史上没有七星借命,《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神化了。

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和小说中的差距有多大?
满腹才华的谋士而已。三、诸葛亮精于权谋之道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志趣高洁,德行完美无瑕。但实际上,他精通权谋之道,善于排除异己,凡是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人物,如刘封、李严、廖立等人,都被他害死或者贬谪。因此他的私德也有瑕疵。可见,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与小说中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就是诸葛亮吗?
《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就是诸葛亮。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取胜的事有哪些?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3、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诸葛亮...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
问题一:《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

《三国演义》中是否对诸葛亮的实力夸大了?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呢?_百...
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将要翻船。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求个平衡。结果平安无事回到营寨。后来也流传出一句经典语,即“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什儿子若豚犬”。由此可见故事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情节是不一样的。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于诸葛亮的...

如何描述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_百度...
如何描述《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蜀军统帅诸葛亮因病病逝。蜀军将领姜遵照诸葛亮的意愿,不辞辛劳地慢慢撤退。魏军统帅司马懿(字中大)率军追击。孔明火烧上方谷,一场大雨,即使就来司马懿:孔明看见蜀军司令的旗帜飘扬,就拿着羽毛扇和毛巾...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依据相关的情节是什么 -
雍屠联邦:[答案] 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先生在流芳千世的《出世表》中,有这样一句话:“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句话讲的是诸葛丞相于蜀汉建兴三年春,即公元225年率众南征,平定益州南部越...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写的什么? -
雍屠联邦:[答案] 选自《三国演义》中的《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从而引出典故——三顾矛庐.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国演义”中,刘备请得诸葛亮,传为美谈的 (1)三顾茅庐 (2)三顾茅屋 (3)三顾茅厕 (4)姗姗来迟 -
雍屠联邦:[答案] (1)三顾茅庐【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三顾茅庐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

东丽区19336965965: 关于《出师表》和诸葛亮的问题(急!)1、《三国演义》中反应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三气... -
雍屠联邦:[答案] 1.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弹琴退仲达(空城计),演八阵图 2.诸葛亮忠心耿耿,工作认真负责,并且具有卓越政治才能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一致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不渡,深入不毛”相关的情节是?
雍屠联邦: 七擒孟获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诸葛亮的故事(详细),我们要写读后感, -
雍屠联邦:[答案] 建安4年 199年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刘备前往襄阳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诸葛亮首战告捷 建安13年 208年 28岁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主...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同出师的有谁? -
雍屠联邦: 三国演义中有前出师和后出师,传下来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为证,两次北伐的将领不同 前出师于三国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年).是年诸葛亮驻军汉中(今陕西汉中),准备北伐曹魏.出发之前向刘禅上了这个奏疏,谆谆劝诫刘禅要...

东丽区19336965965: 三国演义中流传极广的篇名 -
雍屠联邦: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东丽区19336965965: 《出师表》,《隆中对》,《三国》,之间有何区别? -
雍屠联邦: 出师表 指诸葛亮写的一篇文章,“表”是古代一文体名;隆中对 是 三国 中的一个情节,指刘备与诸葛亮在诸葛亮家中论天下局势这件事;三国 是书名,全称三国演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