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作者&投稿:野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不同属性的方面。
《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扩展资料:《德经》在《道经》之前。道德经的一部份。道家文化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上古以道治国,道不存以德治国,德不存以仁义治国,仁义不存以法治国。
《道德经》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儒家文化大体上是占主要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 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象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经

命题有误!你是科、属、目不分。你的问题如同一桌酒席相对于某道菜来说更多的体现了什么。
或你们一家人,相对于你来说更多的体现了什么?
谁教给你的这种相对比较的办法?是哪个星球上的猪?
不是怀揣【宇宙真理】的人,没用能力教给你外星球的猪办法。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不同属性 的方面。
《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不同属性的方面。《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的体现在什么方面
治理社会和修养自身。《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指出了事物的本末关系,而《德经》则讲述了处世之方,包括原则、伦理、行为规范等内容,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的体现在治理社会和修养自身方面。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该篇目体现在不同属性方面。《德道经》书中的内容顺序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道只是其哲学思想,德才是其政治思想,道只是德的理论基础,道是为德服务的。道哲学是先秦所有学派的共同哲学思想,道家作为先秦的一个学派,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即不同于百家争鸣的其他家的思想。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而《德经》则更多地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和伦理规范,认为人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可以说《德经》相对于《道经》更多地体现在不同属性方面,因为它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责任感,而不是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安排。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的体现在什么方面
不同的属性方面。《道经》主要论述的是道的本质、规律和基本特点,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实在论本质论方面的5。而《德经》主要阐述的是道的展现方式,是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价值。《德经》强调的是贤人所修的符合于“道”的心,即,在《道德经》一书中,“道”是一个行事的准则,一种不可逾越框架,...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道,是玄而又玄的至理。德,是符合道的行为。因此,德经更多的是说我们如何做,如何才能与道相符。

道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的是体现什么
上下经个取一字。本来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后来翻转了。道是没有情感的,加了德字,代表了人类向上,向善,向往生生不息的心(仁心)。用《道德经》来表述,代表了人间之情与人类自身对长长久久的愿望。为什么不只用一个道字?存天理灭人欲可以吗?如果可以,天要人死,人就不得不灭,一点选择的...

《道德经》与《德道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答:道德经是给那些想平平安安过日子的人念的,德道经是给那些积德修道的人看的,有助他们得道. 性质不一样,档次也不一样,服务人群更不一样了

佛经威力大还是道经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 诸趣。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佛教和外道有五种区分方法: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所以皈依...

佛经优美还是道经优美
更“优美”。古印度人则反之。而从内容角度……实话说看你怎么比,你用道德经去比法华经,道德经就显得刻板了,你用阿比达摩去比南华真经……南华真经的洋洋洒洒简直完爆。所以说,取决于什么经比什么经,什么角度比什么角度。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优美这个词都不适合形容这两种经……...

涪陵区17876017816: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
段干寇华舒: 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不同属性 的方面.《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

涪陵区17876017816: 道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的是体现什么 -
段干寇华舒:[答案] 命题有误!你是科、属、目不分.你的问题如同一桌酒席相对于某道菜来说更多的体现了什么. 或你们一家人,相对于你来说更多的体现了什么? 谁教给你的这种相对比较的办法?是哪个星球上的猪? 不是怀揣【宇宙真理】的人,没用能力教给你外星...

涪陵区17876017816: 从道德经这本书里能体会到什么呢???
段干寇华舒:那得看lz的年龄,阅历,经历和受教育程度了.不同的人对道德经就有不同的见解.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选集,讲述了阴阳变换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出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不过总问言之,《道德经》笼统的就是讲解的人和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变化规律.

涪陵区17876017816: 老子一书称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
段干寇华舒: 帛书甲本《老子》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写本,比敦煌本、楚简本都要早,而且这些版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顺序.揭示了老子淳德归道的本义,是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的真本,称为《德道经》.而汉以后的版本是道篇在...

涪陵区17876017816: 《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 -
段干寇华舒: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一直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难读懂的经典.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

涪陵区17876017816: 《道德经》与《德道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段干寇华舒: 均出自老子,与其附庸是博大精深,还不如真的太深奥听不懂, 我的个人意见是,道德经仅阐述人世伦常,真理, 而德道经更准确的说乃是老子个人寻其道而悟道的一个经验心得吧. 区别嘛,一个为世人说道,一个则道出己道, 联系就必然的了,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得道而出《德道经》, 《德道经》出而告天下人其道出《道德经》 俺理解力有限,可能说的还是肤浅吧,仅供参考,

涪陵区17876017816: 何为道?道德经的道
段干寇华舒: 这部数千言的著作主要说的是道和德的关系、表现,所以被后人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总称为道德经,一说是道经在前,一说古本是德经在前.其实二者是互为体用,不可分离.道是一切精神本质的起源和基础,德是道的具体化现和应用,没有道的理解就不会有德的化现,没有德的培养训练也不可能认识大道的自然无为.所以说道为德之基,德为道之用.单独谈任何一面都会造成道或德的缺失.

涪陵区17876017816: 道德经是讲什么的书啊 -
段干寇华舒: 《道德经》中的“道”可以与“德”联系起来理解.《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