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贤孝的历史事件

作者&投稿:扈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凉州贤孝的历史源流~

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其创始人为清朝年间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们师徒间口传心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

魏县历史上以“德孝之乡”享誉中原大地。在魏县提起贤孝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明代,魏县城西十里有个仕望村,仕望村有户人家主人叫王合合。王合合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王怀仁。王怀仁年长18岁,娶妻张仕望村张氏。张氏虽不识字,但通情达理,精明能干,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小两口相亲相爱,对王合合非常孝顺。过了几年,张氏生了一双儿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过得虽苦亦甜。
  然而,好景不长。这年冬天,全家人都感染上伤寒病,因缺医少药,娇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只留下年过花甲的公公王合合和年轻守寡的媳妇张氏,还有一个嗷嗷待育的小孙女。一些好心的邻居和亲戚纷纷上门劝她改嫁,趁年轻再找个好人家过时光,但都被她以“伺候年迈公爹”为名,婉言谢绝了。从此,她与公公相依为命,惨淡度日。
  王合合经不住晚年丧子的打击,病倒了。儿媳妇守在病床前寸步不离,精心伺候,感动得王合合老泪横流。一次,公公要大便,说什么也不接媳妇递过来的便盆,用手指着坚持在上厕所。媳妇见公公受罪,心里不忍,便一不做二不休,背起公公解手。不料回屋时,被外人发现了。于是“儿媳妇背公公上厕所”的闲言碎语便流传开来。然而媳妇听说后,不但不介意,反而对公公伺候的更上心了。
  公公听说后,气的病情加重了,一连几天不吃不喝,眼看就不行了,焦急的媳妇无可奈何。这一天,小孙女将手伸进嘴里,哇一声哭起来。媳妇抱起孩子喂奶,公公见小孙女吃的香,不由自主地用舌头舔了几下干裂的嘴唇,将头扭向一边。细心的媳妇见状,赶紧放下孩子,转过身去,将奶水挤在小碗里喂公公,公公还是不动嘴。在媳妇的百般劝说下,终于开口喝了一下。之后他渐渐地能吃一些东西了,病情也好起来。
  这年闹饥荒,媳妇只好背起孩子,拉上棍子,拖着三寸小脚去要饭。她回来后拣好的给公公吃。公公年老,牙口不好,对讨来的又凉又硬的干粮咬不动,儿媳妇便嚼烂去喂。她对公公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老人有时心烦气燥,吵上几句嘴,她总是立在一旁一声不响,默默承受。
  又一年夏天,老天爷连降大雨数天,王合合家仅有的两间破土房倒塌了一间,公公无处栖身。万般无奈,儿媳妇硬逼着公公搬到一块住。这一来,事闹大了,街坊邻居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老公公和儿媳妇在一坑头住,叫什么事!真是败坏门庭,羞没先人。”她听了毫不在意,依然如故。穷人家,夏天好过,冬天就难熬了。到了冬天,家里烧不起炕,媳妇就给公公暖被窝,等公公睡下之后,媳妇就抱着孩子在炕角过夜。
  就这样,张氏含辛茹苦,顶着风言风语孝顺公公十几年。后来,公公病故,女儿长大嫁人了。而张氏却因长年操劳,未老先衰,头发花白,背也驼了。乡亲这才消除了对张氏的成见,真正体察了她的良苦用心。他们见年老家贫的张氏干活越来越吃力,时光越来越难过,就纷纷接济她财物,帮她做活,使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张氏的“孝行”感天动地,传遍了四邻八乡,人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盛赞她是“古今少有的好媳妇”,并以此教化子女。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信阳进士董威任魏县县令,他崇尚礼义,为官清正。当他听到张氏“坚志励节,贫苦守孝”的事迹,深为她的高风亮节感动。他上任不久,就亲临寒舍看望张氏,嘉奖其孝行。为了改变她的生活困境,他当众拿出官银二百两抚恤,用以建房置用。两年后,张氏亡故。董县令闻讯,亲自到王家吊唁,并从多年积蓄中拿了50两纹银助办丧事。丧事完毕,董县令上报朝庭,为张氏立贤孝牌坊,曰“节操范俗坊”;又建一所“贤孝祠”,以示旌表。张氏因贤孝受到褒扬,村人引以为荣,遂改村名为“贤孝门”。

魏县历史上以“德孝之乡”享誉中原大地。在魏县提起贤孝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明代,魏县城西十里有个仕望村,仕望村有户人家主人叫王合合。王合合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王怀仁。王怀仁年长18岁,娶妻张仕望村张氏。张氏虽不识字,但通情达理,精明能干,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小两口相亲相爱,对王合合非常孝顺。过了几年,张氏生了一双儿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过得虽苦亦甜。
  然而,好景不长。这年冬天,全家人都感染上伤寒病,因缺医少药,娇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只留下年过花甲的公公王合合和年轻守寡的媳妇张氏,还有一个嗷嗷待育的小孙女。一些好心的邻居和亲戚纷纷上门劝她改嫁,趁年轻再找个好人家过时光,但都被她以“伺候年迈公爹”为名,婉言谢绝了。从此,她与公公相依为命,惨淡度日。
  王合合经不住晚年丧子的打击,病倒了。儿媳妇守在病床前寸步不离,精心伺候,感动得王合合老泪横流。一次,公公要大便,说什么也不接媳妇递过来的便盆,用手指着坚持在上厕所。媳妇见公公受罪,心里不忍,便一不做二不休,背起公公解手。不料回屋时,被外人发现了。于是“儿媳妇背公公上厕所”的闲言碎语便流传开来。然而媳妇听说后,不但不介意,反而对公公伺候的更上心了。
  公公听说后,气的病情加重了,一连几天不吃不喝,眼看就不行了,焦急的媳妇无可奈何。这一天,小孙女将手伸进嘴里,哇一声哭起来。媳妇抱起孩子喂奶,公公见小孙女吃的香,不由自主地用舌头舔了几下干裂的嘴唇,将头扭向一边。细心的媳妇见状,赶紧放下孩子,转过身去,将奶水挤在小碗里喂公公,公公还是不动嘴。在媳妇的百般劝说下,终于开口喝了一下。之后他渐渐地能吃一些东西了,病情也好起来。
  这年闹饥荒,媳妇只好背起孩子,拉上棍子,拖着三寸小脚去要饭。她回来后拣好的给公公吃。公公年老,牙口不好,对讨来的又凉又硬的干粮咬不动,儿媳妇便嚼烂去喂。她对公公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老人有时心烦气燥,吵上几句嘴,她总是立在一旁一声不响,默默承受。
  又一年夏天,老天爷连降大雨数天,王合合家仅有的两间破土房倒塌了一间,公公无处栖身。万般无奈,儿媳妇硬逼着公公搬到一块住。这一来,事闹大了,街坊邻居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老公公和儿媳妇在一坑头住,叫什么事!真是败坏门庭,羞没先人。”她听了毫不在意,依然如故。穷人家,夏天好过,冬天就难熬了。到了冬天,家里烧不起炕,媳妇就给公公暖被窝,等公公睡下之后,媳妇就抱着孩子在炕角过夜。
  就这样,张氏含辛茹苦,顶着风言风语孝顺公公十几年。后来,公公病故,女儿长大嫁人了。而张氏却因长年操劳,未老先衰,头发花白,背也驼了。乡亲这才消除了对张氏的成见,真正体察了她的良苦用心。他们见年老家贫的张氏干活越来越吃力,时光越来越难过,就纷纷接济她财物,帮她做活,使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张氏的“孝行”感天动地,传遍了四邻八乡,人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盛赞她是“古今少有的好媳妇”,并以此教化子女。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信阳进士董威任魏县县令,他崇尚礼义,为官清正。当他听到张氏“坚志励节,贫苦守孝”的事迹,深为她的高风亮节感动。他上任不久,就亲临寒舍看望张氏,嘉奖其孝行。为了改变她的生活困境,他当众拿出官银二百两抚恤,用以建房置用。两年后,张氏亡故。董县令闻讯,亲自到王家吊唁,并从多年积蓄中拿了50两纹银助办丧事。丧事完毕,董县令上报朝庭,为张氏立贤孝牌坊,曰“节操范俗坊”;又建一所“贤孝祠”,以示旌表。张氏因贤孝受到褒扬,村人引以为荣,遂改村名为“贤孝门”。


凉州贤孝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内容多是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述颂古今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贤孝.贤孝的唱词语言以凉州方言为主,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

...或者能悼念爷爷的名字。必须加上孝字。求大神们帮助呀
于贤孝(孝贤)。贤者能人也!圣贤者德智体美劳聚于一身!

有一道初一的历史题我已经提问了但没好答案请别让我失望
同时又把诸皇子看得过于贤肖,认为皇子们都能成为季札、子臧式的人物。因怀疑功臣不可靠,所以必然下力气清除。明代,特别是明初待功臣刻薄少恩,甚于汉代。至洪武末年,不但功臣宿将几被杀尽,连文臣亦多冤死。朱元璋对朝臣可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朱元璋思想性格的原因外,...

汤桂玉感今怀昔赞颂党
百岁的汤桂玉婆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她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从清朝末年至当今中国的沧桑巨变。她深情地感慨:“我生于清朝末期,跨越了新旧社会,深深体验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与共产党带来的光明与伟大’。”在她记忆中,旧社会的景宁、泰顺、文成山区,交通、电力、医疗匮乏,人民生活在战乱与贫困...

第八章 圣王唐尧
要说尧的功绩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最终禅位于贤明孝顺的舜的故事。 相传尧在位七十年,感觉自己年事已高,不再适合担任天下之主,于是他召集四岳来商议继位人选。 有人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丹朱这个人愚顽、凶恶,其性情不适合掌管天下。 有人又推荐共工氏,这里的共工氏应该是之前被颛顼打败而...

汤桂玉历尽沧桑不服老
汤桂玉,这位出生于晚清光绪乙巳年(1905年2月)的百岁老人,是景宁畲乡最年长的居民,居住在东坑镇章坑行政村的“白岩”村,一个地图上鲜为人知的偏远自然村落。这里依山傍水,海拔800多米,环境原始而宁静。汤婆婆原是景宁望族之女,早年家道中落,14岁便嫁给了来自文成大峃的陈金郎。他们在白岩垦荒...

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亲如圣贤,成就生命大意义。父母恩...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对父母尽孝是...

上官婉儿和李贤的事历史上有吗?
又宫人潜议云“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则天又尝为贤撰《少阳政范》及《孝子传》以赐之,仍数作书以责让贤,贤逾不自安。调露二年,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

孝庄的介绍及事迹。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相关事件政治策略,满蒙联姻说服经略,凭才凭貌孤儿寡母,立储风波叔父摄政,小皇受压皇父摄政,太后下嫁顺治亲政,改革吏治母子斗法,顺治遗恨四臣辅政,玄烨擒鳌祖孙携手...

栖霞历史上的名人
郝晋诗、文、书法俱佳,但以"三朗元老"故,遂戍不它褒崇之势,棋至于任去世后之祭典上,给执书人带来砰价之艰难,于矩•,旬"杀我卞者足我仇,杀我仇者是我友"的左语戊为绝妙奸间,也道出了点滴历史真啼。 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 于乐吾 (1607一1701)世称于七。唐家泊村人。因在同胞中排行老七,故后,一...

望都县15839632107: 历史上以孝闻名的事实论据 -
芒邦恩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望都县15839632107: 历史上以孝闻名的事 -
芒邦恩复: 亲尝汤药,怀橘遗亲,埋儿奉母等.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

望都县15839632107: 中华民族历史上孝道故事 -
芒邦恩复: 二十四孝: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

望都县15839632107: 有关 历史以孝闻名的事实 -
芒邦恩复: 中国古代是以孝治国的,比如“百善孝为先”,还有”忠臣必出孝子之门“等,都反映了古人对孝的追求,很多皇帝死后的谥号都带孝字,比如孝文帝、孝景帝等,所以关以以孝闻名的故事那真是不胜枚举,比如卧冰求鲤,比如香九龄能温席等,

望都县15839632107: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 -
芒邦恩复: 吴猛是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吴猛家里很贫穷,床榻上没有蚊帐.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觉.八岁的吴猛心疼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睡个踏实觉,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吴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细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吴猛却任蚊子叮咬吸血,一点也不驱赶.吴猛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去叮咬父母,八岁孩童的这种想法真是可笑,却让人笑不出来.虽然其法不可取,但只有对父母爱到极点,才会有“痴傻”的行为,这是一颗多么纯净的童心啊!

望都县15839632107: 贤孝故事400字 -
芒邦恩复: 魏县历史上以“德孝之乡”享誉中原大地.在魏县提起贤孝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明代,魏县城西十里有个仕望村,仕望村有户人家主人叫王合合.王合合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王怀仁.王怀仁年长18岁,娶妻张仕...

望都县15839632107: 古代二十四孝的名称,和故事 -
芒邦恩复: 分别是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又名老莱娱亲)、 鹿乳奉亲、 百里负米、 啮指痛心、 芦衣顺母、 亲尝汤药、 拾葚异器、 埋儿奉母、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涌泉跃鲤、 怀橘遗亲、 扇枕温衾. 行佣供母、 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求鲤、 扼...

望都县15839632107: 有关孝亲的故事,要短 -
芒邦恩复: 有:亲尝汤药、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单衣顺母、卖身葬父等.1、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

望都县15839632107: 请补充一个历史上以孝闻名的事实论据 -
芒邦恩复: “卧冰求鲤”

望都县15839632107: 孝敬老人的有关事例 -
芒邦恩复: 1,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