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曹操的家事

作者&投稿:泣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曹操的家事~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旷达乐观,笑对人生,是曹操突出的性格特点。曹操欣赏歌舞艺人的精彩表演,常常通宵达旦,不知疲倦。每逢这样的场合,他总是穿着织有花纹的薄绢便服,身佩一个小口袋,里面装着手巾或别的小玩意儿。宾客来访,他随便戴一顶帽子出门相迎,非常洒脱。曹操喜欢张扬个性,厌恶自我压抑。与人聊天,言语投机则尽吐肺腑之言,间或说说俏皮话,又不乏轻松滑稽。欢宴宾客,心绪舒畅之时,常常身不由己伏于几案,头巾沾满酒水肴膳,淅淅沥沥。别人捧腹笑他,他也开怀大笑。在《祀故太尉桥玄》一文中,曹操引用桥玄生前所说:“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并说是“临时戏笑之言”,若非“至亲笃好”,则不会如此。《曹瞒传》的作者认为,此类事情说明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显然,曹操受到前辈桥玄的影响,故其言行寓诙谐于庄重之中,带有游戏的情趣。成语“望梅止渴”出自曹操的故事。曹操领兵出征,途中官兵没有水喝,口渴难忍。曹操心生一计,传令全军:“前面有大片梅林,果实累累,可以解渴。”官兵们深信其言,想起梅子味道甘酸,个个唾液津津。用现代科学解释,这是运用了“条件反射”原理。其实,前面没有梅林。然而,官兵们在梅子诱惑下精神立即振作起来,行军速度加快,自然也就提前赶到了有水源的地方。因此,后人称梅子为“曹公”。对于复杂险恶的环境,曹操坦然自若,具有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他善于排遣和化解挫折和失败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汴水之战,淯水突围,濮阳之争,赤壁鏖兵,渭南之役,都是先陷入死地而后绝处逢生。曹操始终方寸不乱,好整以暇,一旦脱离危险,或自我解嘲以求心理平衡,或纵情大笑以蔑视对手,表现了败而不馁的顽强精神。赤壁败绩,曹操从大火烈焰中冲出来,取道华容撤回江陵。诸将吏愁眉苦脸,他却“大喜”,说:“可惜刘备放火太迟,若趁早放火,我辈定无生还之望!”败军之帅竟然嘲笑对手无能,未置自己于死地,可谓调侃意味深长!曹操的政敌袁术、袁绍、刘备等人,在适应环境方面则相形见绌。袁术败退淮南,“呕血斗余而死”。官渡会战,袁绍丧师十万,“自军败后发病”,“忧死”。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还,忿耻发病死”。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能转移失败所造成的痛苦,引起身体病理性剧变,很快丢掉了性命。对待妻妾儿女,曹操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曹操原配丁夫人不育,以早亡的刘夫人所出曹昂为子。曹昂死于淯水之难,丁夫人深怨曹操,“没有节奏地哭个不停”。曹操感到厌烦,将她送回娘家,希望悲痛淡忘之后再接她回来。此后,曹操数次派人去接,都被丁夫人拒之门外。于是,曹操亲自前往丁家,希望鸳梦重温。丁夫人正在织布,家人传话“曹公来了”,她充耳不闻。曹操走到织布机边,抚摸丁夫人的背部,说:“与我坐车回去吧!”丁夫人不为所动。曹操失望地站到门外,“还是同我回去吧!”“真的要与我长别?”见丁夫人仍旧不肯应声,曹操只好独自离开了丁家。后来,曹操致函,要求丁夫人改嫁,丁父不敢从命。丁夫人病故之后,曹操将其迁葬于许都城南。曹操病重弥留之际,仍旧心存愧疚,对曹丕说:“死而有灵,子修询问为父其母安在,为父将何辞以答?”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要求妻妾“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据此,曹操希望丁夫人另适他人,移情别恋,应该视为出自真心。曹操尊重妻妾的人格,与达官显贵强迫妻妾守节、殉葬等反人性之举相比,有天渊之别。曹操的正妻卞氏出身于倡优之家。曹操的侍妾之中,尹夫人和杜夫人原为有夫之妇,带着儿子来到曹家。曹操对待养子如同亲生,不仅从未歧视,还经常在宴会中向客人介绍他们,说:“世人有谁像老夫这般怜爱养子?”不无炫耀之情。曹操还同意曹丕接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妇。当时,曹丕十八岁,美貌温柔的甄氏二十二岁,相差四岁,属于姐弟恋。以上事实说明,在婚姻嫁娶方面,曹操的贞操观念、门第观念和血缘观念都非常淡薄。尹夫人原为吕布属下秦宜禄之妻,携子秦朗改嫁曹操之后又生子曹矩。秦朗与曹操之孙曹睿年纪相仿,在曹睿执政之时授以内官,升任骠骑将军、给侍中。杜夫人原为大将军何进儿媳,携子何晏改嫁曹操之后又生子曹林和曹衮。秦朗禀性谨慎,何晏却无所顾忌,服饰效仿曹丕。曹丕厌恶何晏,直呼其为“养子”。何晏毫不介意,视曹家为寄居之所。《世说新语?夙惠篇》:“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何晏七岁之时,聪明绝顶,曹操特别喜爱他。何晏在宫内,曹操想要认他为儿子。何晏在地上画一个方形,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其中缘故,何晏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此事,只好遣送何晏回家。何晏成人之后,曹操又将女儿金乡公主相嫁。何晏工诗赋,“以才辩显于贵戚之间”,著有《道德论》和《论语集解》,用道家老庄学说解释儒家经典,别开生面,与夏侯尚之子夏侯玄一起成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魏晋玄学否定儒家礼法,以旷达放荡为特征,又发轫于曹魏,显然,曹操思想解放和注重自我的性格影响过何晏和夏侯玄。曹操临终之前,要求诸子不要亏待婢妾和歌舞艺人,让她们住在铜雀台上看守灵帐。灵帐很简单:灵床长一尺,悬挂布幔,早晚摆放干肉干粮。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从早晨至中午,由艺人向着灵帐歌舞。要求诸子经常登临铜雀台,远望西郊陵墓。祭祀不用熏香,余香分给各位夫人。各房之人闲着无事,可编织丝带和做鞋卖钱。留下的衣物分给诸子。后人对曹操遗言“分香卖履”颇多感慨。清朝人蒲松龄写诗说:“缱绻恩私悲永诀,由于伉俪最情深。从今白首同归去,痴绝分香卖履心。”说曹操告别人世之际,眷恋伉俪之情,分其余香作为纪念,嘱咐卖履以保衣食无虞,未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其实,这是曹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古语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操遗言只谈家事,表明与其红粉知己感情真挚深厚。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生平

出身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身高大约只有150cm。他的父亲曹嵩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三国志》记载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有一说认为他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曹嵩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也有一说指其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由于年少时品行不端,任谁也不看好曹操的未来,只有梁国桥玄和南阳的保颙,一直暗中观察著曹操。后来在桥玄的推荐下,曹操进一步和许劭深交。有一天曹操问起自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许劭便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据说曹操听了之后,仰天大笑。

创业
174年曹操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177年任顿丘令,179年娶卞氏为妻,180年升为议郎。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渎职的高官将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迷信。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189年十二月董卓入京后,为了讨伐董卓,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自已揭竿起义。190年春,又进一步推举袁绍为盟主,号召各地的群雄共襄盛举,并兼任奋武将军一举。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诸侯不敢立于阵前与之交兵。曹操出于无奈,只得独自进军,结果于卞水遭到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箭,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已的坐骑,才死里逃生。

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贼,被袁绍任命为东群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义子吕布所杀。同年,青州的百万万黄布大军入侵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再任担任济北相,并得到鲍信等人的推举,接受兖州牧一职。后来黄巾贼交战于寿张以东之际,鲍信不幸战死,此事给曹操莫大的打击,但历经苦战之余,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降服了黄巾贼,并收编为子弟兵,又从中选出精,号称“青州兵”。从此以后,无数的能士纷纷投效至曹操的帐下。同时,袁绍与袁术失和,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麾下的将领,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刘表,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格杀勿论的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

奉戴天子
196年听取智囊荀彧等人建议,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演义作: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昌(早在曹操举兵之前,袁绍智囊早就建议他迎接献帝,但袁绍优柔寡断未决,被曹操抢得先机)。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知道张绣对此事非常不悦,便设计要杀害张绣,但计划泄漏,张绣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与典韦也阵亡。此一事件,不仅导致曹操失去了最中意的继承人,同时虽无子嗣、视长子曹昂为己出的曹操正室丁夫人,也对曹操十分不谅解,最终导致两人离婚,至死没有复合。此事在曹操死前所立遗书中仍有提及。

雄霸北方
200年到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刘备和孙权联军(赤壁战后,曹操逃亡北方。曾感叹:“若郭奉孝在,我不会败的这么惨!”),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加官晋爵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曹操对荀彧不悦。正好荀彧曾从伏完手中收过献帝抱怨曹操诛杀董承的信,曹操放荀彧到谯犒军,在途中荀彧在寿春病死。另有一说曹操送一个空盒要荀彧自杀,逼死荀彧。213年,曹操自封为“魏公”。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消灭张鲁后,曹操快速地得到汉中,但刘备得悉曹操得汉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孙权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曹操见刘备无懈可击,便班师回朝。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217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汉中争夺战
217年,刘备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偷袭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与刘备相峙一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大破夏侯渊。汉中为刘备攻占,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还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魏军无功而返,刘备还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

荆州争夺战
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大举攻进襄阳,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残军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庞德援救,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擒杀,关羽还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

219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觊觎荆州而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动员镇守合淝、居巢的张辽及兖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将率军救援樊城、在张辽解救曹仁前,关羽已退兵。

曹操之死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合220年3月15日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220年长子曹丕以魏篡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后世评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满天下,已经不可能。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部分曹操崇拜者宣称,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诗风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家庭

清代安顺地戏面具曹操像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五位:

武宣皇后,就是卞氏。
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刘夫人
环夫人
杜夫人
秦夫人
尹夫人
王昭仪
孙姬
李姬
周姬
刘姬
宋姬
赵姬
陈妾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传说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未成年便夭折。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霖,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操的7个女儿和记载她们的史书:

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献帝纪)
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茂之妻。(魏志夏侯敦传引魏略)
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女儿。(魏志司马芝传)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祖父
曹褒,为颍川太守。
父亲
曹炽,任侍中、长水校尉。后因曹仁之功,追谥为陈穆侯,置守冢十家。

兄弟
曹纯,曹仁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曹泰,曹仁长子。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
曹楷,曹仁二子。封为列侯。
曹范,曹仁三子。封为列侯。


曹初,曹泰之子。

夏侯渊 (?—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群雄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中其中一员。


曹氏,曹操之妹。

子女
夏侯衡,夏侯渊长子,受曹家恩宠。承袭夏侯渊爵位,再转封安宁亭侯。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本为护军右将军,受曹爽之恩,后曹爽被杀,向蜀汉投降。
夏侯称,夏侯渊三子,有军事才能,十六岁时射杀过老虎,曹操十分喜欢他,与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岁便死去。
夏侯威,夏侯渊四子,历任荆、兖二州刺史。
夏侯荣,夏侯渊五子,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读经书,过目不忘,曹丕也为之惊奇。十三岁时,与父在汉中,当夏侯渊被打败时,奋而拔剑出战,阵亡。
夏侯惠,夏侯渊六子,少而有才,善于奏议,多次与钟毓有辩论,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燕相 、乐安太守,三十七岁卒。
夏侯和,夏侯渊七子,有辩才。历任河南尹、太常。
夏侯氏,夏侯渊之侄女,十三四岁时,出城斩柴,被张飞纳为夫人。


夏侯绩,夏侯衡之子,任虎贲中郎将。
夏侯骏,夏侯威长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庄,夏侯威次子,其妻为晋景阳皇后之妹,夏侯家族盛极一时。任淮南太守。

曾孙
夏侯褒,夏侯绩之子。
夏侯湛,夏侯庄之子,博于文章,历任南阳相、散骑常侍。
夏侯光姬,夏侯庄之女,西晋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生母。

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后汉书中都没记载两家有什么冲突!
夏侯家 夏侯玄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夏侯霸,要不然咋会逃得这么快!
曹家 曹植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曹丕,否则也当不上君主! (曹冲不死,长大又继承爹爹的心眼,说不定比曹丕强多了!)
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绵邈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所以曹操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自创江山,自铸伟词,所谓"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好在他有着非常全面的才能,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极具包容性。如果说曹操的阴鸷、猜忌和机变百出的权诈人所难及的话,他生命形态的舒展、开阔,也同样是时人(乃至后人)驷马难追的。极端的丰富、难以梳理的庞杂、两极相映互动的矛盾,我相信既是自然界的本来意志,也是某些伟人的当然体现。曹操不仅没能例外,还体现得尤为彰著。 Y$<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生平

出身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身高大约只有150cm。他的父亲曹嵩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三国志》记载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有一说认为他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曹嵩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也有一说指其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由于年少时品行不端,任谁也不看好曹操的未来,只有梁国桥玄和南阳的保颙,一直暗中观察著曹操。后来在桥玄的推荐下,曹操进一步和许劭深交。有一天曹操问起自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许劭便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据说曹操听了之后,仰天大笑。

创业
174年曹操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177年任顿丘令,179年娶卞氏为妻,180年升为议郎。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渎职的高官将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迷信。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189年十二月董卓入京后,为了讨伐董卓,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自已揭竿起义。190年春,又进一步推举袁绍为盟主,号召各地的群雄共襄盛举,并兼任奋武将军一举。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诸侯不敢立于阵前与之交兵。曹操出于无奈,只得独自进军,结果于卞水遭到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箭,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已的坐骑,才死里逃生。

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贼,被袁绍任命为东群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义子吕布所杀。同年,青州的百万万黄布大军入侵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再任担任济北相,并得到鲍信等人的推举,接受兖州牧一职。后来黄巾贼交战于寿张以东之际,鲍信不幸战死,此事给曹操莫大的打击,但历经苦战之余,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降服了黄巾贼,并收编为子弟兵,又从中选出精,号称“青州兵”。从此以后,无数的能士纷纷投效至曹操的帐下。同时,袁绍与袁术失和,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麾下的将领,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刘表,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格杀勿论的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

奉戴天子
196年听取智囊荀彧等人建议,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演义作: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昌(早在曹操举兵之前,袁绍智囊早就建议他迎接献帝,但袁绍优柔寡断未决,被曹操抢得先机)。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知道张绣对此事非常不悦,便设计要杀害张绣,但计划泄漏,张绣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与典韦也阵亡。此一事件,不仅导致曹操失去了最中意的继承人,同时虽无子嗣、视长子曹昂为己出的曹操正室丁夫人,也对曹操十分不谅解,最终导致两人离婚,至死没有复合。此事在曹操死前所立遗书中仍有提及。

雄霸北方
200年到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刘备和孙权联军(赤壁战后,曹操逃亡北方。曾感叹:“若郭奉孝在,我不会败的这么惨!”),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加官晋爵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曹操对荀彧不悦。正好荀彧曾从伏完手中收过献帝抱怨曹操诛杀董承的信,曹操放荀彧到谯犒军,在途中荀彧在寿春病死。另有一说曹操送一个空盒要荀彧自杀,逼死荀彧。213年,曹操自封为“魏公”。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消灭张鲁后,曹操快速地得到汉中,但刘备得悉曹操得汉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孙权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曹操见刘备无懈可击,便班师回朝。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217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汉中争夺战
217年,刘备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偷袭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与刘备相峙一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大破夏侯渊。汉中为刘备攻占,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还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魏军无功而返,刘备还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

荆州争夺战
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大举攻进襄阳,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残军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庞德援救,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擒杀,关羽还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

219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觊觎荆州而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动员镇守合淝、居巢的张辽及兖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将率军救援樊城、在张辽解救曹仁前,关羽已退兵。

曹操之死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合220年3月15日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220年长子曹丕以魏篡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后世评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满天下,已经不可能。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部分曹操崇拜者宣称,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诗风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家庭

清代安顺地戏面具曹操像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五位:

武宣皇后,就是卞氏。
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刘夫人
环夫人
杜夫人
秦夫人
尹夫人
王昭仪
孙姬
李姬
周姬
刘姬
宋姬
赵姬
陈妾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传说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未成年便夭折。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霖,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操的7个女儿和记载她们的史书:

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献帝纪)
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茂之妻。(魏志夏侯敦传引魏略)
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女儿。(魏志司马芝传)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祖父
曹褒,为颍川太守。
父亲
曹炽,任侍中、长水校尉。后因曹仁之功,追谥为陈穆侯,置守冢十家。

兄弟
曹纯,曹仁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曹泰,曹仁长子。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
曹楷,曹仁二子。封为列侯。
曹范,曹仁三子。封为列侯。


曹初,曹泰之子。

夏侯渊 (?—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群雄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中其中一员。


曹氏,曹操之妹。

子女
夏侯衡,夏侯渊长子,受曹家恩宠。承袭夏侯渊爵位,再转封安宁亭侯。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本为护军右将军,受曹爽之恩,后曹爽被杀,向蜀汉投降。
夏侯称,夏侯渊三子,有军事才能,十六岁时射杀过老虎,曹操十分喜欢他,与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岁便死去。
夏侯威,夏侯渊四子,历任荆、兖二州刺史。
夏侯荣,夏侯渊五子,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读经书,过目不忘,曹丕也为之惊奇。十三岁时,与父在汉中,当夏侯渊被打败时,奋而拔剑出战,阵亡。
夏侯惠,夏侯渊六子,少而有才,善于奏议,多次与钟毓有辩论,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燕相 、乐安太守,三十七岁卒。
夏侯和,夏侯渊七子,有辩才。历任河南尹、太常。
夏侯氏,夏侯渊之侄女,十三四岁时,出城斩柴,被张飞纳为夫人。


夏侯绩,夏侯衡之子,任虎贲中郎将。
夏侯骏,夏侯威长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庄,夏侯威次子,其妻为晋景阳皇后之妹,夏侯家族盛极一时。任淮南太守。

曾孙
夏侯褒,夏侯绩之子。
夏侯湛,夏侯庄之子,博于文章,历任南阳相、散骑常侍。
夏侯光姬,夏侯庄之女,西晋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生母。

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后汉书中都没记载两家有什么冲突!
夏侯家 夏侯玄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夏侯霸,要不然咋会逃得这么快!
曹家 曹植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曹丕,否则也当不上君主! (曹冲不死,长大又继承爹爹的心眼,说不定比曹丕强多了!)
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绵邈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所以曹操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自创江山,自铸伟词,所谓"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好在他有着非常全面的才能,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极具包容性。如果说曹操的阴鸷、猜忌和机变百出的权诈人所难及的话,他生命形态的舒展、开阔,也同样是时人(乃至后人)驷马难追的。极端的丰富、难以梳理的庞杂、两极相映互动的矛盾,我相信既是自然界的本来意志,也是某些伟人的当然体现。曹操不仅没能例外,还体现得尤为彰著。 Y$<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清朝初年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因其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流传极广,影响很大,为人们所熟悉。作者在开篇第一回里就描写道:“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 须知,《三国演义》并不是简单地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世界观来决定取舍,有意识地突出或删去某些方面,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主旨贬曹的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已不是历史上的曹操,而是经过再创造的人物,这一形象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历史上其它“乱臣贼子”的某些特征。所以,鲁迅先生说:看《三国演义》,“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数百年来,人们便以该小说为依据,称曹操姓夏侯,不姓曹;甚而,某某人在编写的姓氏书中竟以此为根据,直书“曹操姓夏侯”。非也!

曹操是宦官的养子,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原姓夏侯。


关于曹操的家事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

2021-12-18
自己的家事相对于国家大事,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曹操全家被杀,这样的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必须报仇,这是人之常情嘛,但是当曹操面对更大、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他的情感服从于理智,他明白哪个更重要,这一点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做的到的,所以后来曹操能有这样的成就也不是偶然的了。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很多的...

曹操的儿子“拼”的头破血流,司马懿的儿子为何“从来不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来分析一下曹操家的家事。虽然曹操在生前势力已经十分大了,但那时的他并没有选择称帝,真正成为帝王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曹丕在成为皇帝之后,十分忌惮自己的兄弟曹植,因为少年时曹植十分受曹操的喜爱。所以曹丕很担心底下的人会废了他立曹植为帝,所以他处处打压曹植,甚至一度想杀...

曹操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儿媳妇?
所谓的家务事,就是曹丕与曹植的上位之争,深度参与其中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杨修。同孔融一样,杨修也是一代名士,人很聪明,但是,却不知道隐藏,总喜欢在曹操眼前卖弄。最著名的当数“鸡肋”事件。一个人耍点小聪明,曹操还能容忍,一旦将手伸进曹操的家事中,曹操就不得...

一代枭雄曹操,遗嘱为何全是婆婆妈妈的琐碎事?
后人对曹操遗言“分香卖履”颇多感慨。蒲松龄认为,曹操告别人世之际,眷恋伉俪之情,分其余香作为纪念,嘱咐卖履以保衣食无虞,未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曹操遗言只谈家事,表明与其红粉知己感情真挚深厚。鲁迅说:“当时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独不然,...

杨修为什么要涉入曹操家事?
一种意见认为:课文中补叙的六事中,前三事属生活小节,操虽“恶”,也只是“厌恶”,操作为治世能臣,不会为此小事杀修的;后三事才是真正令曹操疑惧的,因为杨修直接介入了曹氏家庭内部争宠夺位的斗争,这是操不能容忍的,所以杨修是死于曹家内部废立之争,即使操不杀修,别人(如曹丕)也不会...

曹操为什么斩杀了杨修,而没有处理更厉害的司马懿?
其实,这大大犯了曹操的忌讳了,杨修被杀无可厚非。魏王世子该选谁,不选谁,这都是曹操的家事,别人插手总不太好。杨修插手,所以遭到曹操的猜忌,最后被杀。即使曹操不杀杨修,角逐胜出的曹丕也会杀的。反观司马懿,深知世子之争这趟水很浑,不是自己所能染指的。所以,面对愈演愈烈的世子之争,...

为何曹操遗嘱中只谈家事?
临时戏笑之言”,若非“至亲笃好”,则不会如此。《曹瞒传》的作者认为,此类事情说明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显然,曹操受到前辈桥玄的影响,故其言行寓诙谐于庄重之中,带有游戏的情趣。成语“望梅止渴”出自曹操的故事。曹操领兵出征,途中官兵没有水喝,口渴难忍。曹操心生一计,传令全军:“...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没有杀掉司马懿呢?
曹操不杀司马懿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生前对司马懿做了周密的安排。那就是让司马懿死心塌地的为曹魏效力,但是并不能抓住曹魏的政权。曹操在去世前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不杀人臣,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这样的警告是非常严厉的,它让曹丕不得不重视起来。在曹丕的时代,虽然司马懿得到了曹丕的重用,但是一直没...

曹操的众多夫人中,有一位连曹操都对他甘拜下风,谁这么厉害呢?_百度...
卞夫人及时制止,用坚定的话语反驳这一谣言,“就算曹操死了,大家这样一走了之,对得起他吗?”这样一番激将,果然让下属都羞愧难当,也很是佩服卞夫人,等了几天,终于将曹操等了回来,就连曹操得知此事后,也不得不钦佩自己的夫人。不仅如此,卞夫人还非常谦虚,行事低调,当她的儿子曹丕要被立为...

远安县15942964766: 关于曹操亲情的论据 -
壤阁青霉: 夫妻情深:丁夫人,曹昂在宛城之战中阵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常常哭着骂着数落曹操.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后来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离异.以曹操脾气之暴躁,为人之凶狠,是一个阎王脾气,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何况曹操还让丁夫人改嫁,不让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曹操临死时说的一句话是:到了那边如果昂儿找妈妈让我怎么办.可见曹操对丁夫人感情至深.

远安县15942964766: 曹操的父亲是谁? -
壤阁青霉: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字巨高,沛国谯郡人氏.他的父亲夏侯睿,母亲颜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曹嵩中年得子曹操

远安县15942964766: 曹操的趣事 -
壤阁青霉: 曹操小时候游手好闲,俨然一个纨绔子弟,他一个叔叔经常对他罗索,曹操很讨厌他.有一次两人不期而遇,曹操突然装着翻白眼吐舌头,叔叔很奇怪就问怎么了,曹操说:“我中风了.”叔叔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大为吃惊,急忙呼唤曹操,却看见曹操安然无恙的来到他面前.曹嵩问:“你叔叔说你中风了,现在好了么?” 曹操说:“哎哟,我哪是中风啊,叔叔那么说是因为他不喜欢我,是他胡掰的.”之后这个叔叔再来向他告曹操的状,他也不再相信了,于是曹操又肆意玩耍了.

远安县15942964766: 曹操的家族问题 -
壤阁青霉: 直系亲属养祖父:曹腾养祖母:吴氏(曹腾的“对食”妻子)[1]父: 曹嵩母: 邹氏(一说为丁氏) 妻妾丁夫人,曹操原配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无子女.卞夫人,曹操继配夫人,就是武宣卞皇后.生...

远安县15942964766: 曹操的家人是谁杀的??? -
壤阁青霉: 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经过徐州、去往琅琊的途中.曹嵩之死,是死在陶谦的部下,一个姓张名闿的都尉之手.曹操认定张闿是奉了陶谦之命行事.

远安县15942964766: 曹操小时候的 成长故事,谁知? -
壤阁青霉: 曹操小的时候的事情,主要有两件,一件是装疯骗他爸,一件是和袁绍劫新娘.第一件,曹操小的时候,很顽皮,历史上写飞鹰走狗,经常四处玩耍,挺调皮的,他的叔父就经常劝曹操的父亲管一管曹操,一次,曹操看到叔父走过来,马上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抽(大抵是这种意思),他的叔父马上去告诉曹操的父亲,后来曹操的父亲一来,看到曹操挺正常的,没什么事,曹操就告诉他的父亲,说叔父一向看不惯我,不喜欢我,乱说的.从此曹操的父亲再也不信他叔父的话了.二是小的时候和袁绍等一群伙伴,去抢劫人家的新娘子,后来人家追出来,袁绍不小心掉进一个坑里,怎么也爬不上来,曹操于是大喊一声:贼在这里.袁绍一挣,就跳了出来.

远安县15942964766: 关于曹操的详细资料,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得一些详细信息资料,多多益善 -
壤阁青霉: 1、曹操与许攸 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后为袁绍谋士,中向袁绍献奇计,未被采纳,又受审配迫害,投往曹操,曹操对袁绍谋士许攸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对之倒履相迎,许攸向曹操献计先断袁绍乌巢之粮,致使袁绍败绩.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

远安县15942964766: 两个有关曹操的故事以及对故事的评价.急!!!亲们帮帮忙啊 -
壤阁青霉: 曹操的故事: 1、戏闹新婚堂-----曹操小时候有几个玩伴,其中一位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之后---袁绍,某天,有一户人家娶新娘,曹操和袁绍等几人打算去戏闹一下婚堂,于是偷偷潜入新娘子的房间里,趁新娘盖着红头盖,调戏新娘...

远安县15942964766: 三国演义曹操的身世及有哪些和他有关的战争 -
壤阁青霉: 一个木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