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 ’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大帝的名字,希特勒以此作为他的某项侵略计划的代号

作者&投稿:绪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腓特烈名字问题~

腓特烈,弗里德里希,这2个说法只是翻译的不同而已,原文都是Fredrich,后者更接近德语的发音。
巴巴罗萨,1123-1190,意思是红胡子,俗称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及德意志国王。
腓特烈大帝,1712-1786,也称腓特烈一世,弗里德里希一世,普鲁士国王,其父亲为腓特烈-威廉一世。
由于德国历史上的地方君主有好几个Fredrich,很容易搞混。

历史上的叫“腓特烈”的可真不少


一、腓特烈一世(士瓦本)
二、腓特烈一世(神圣罗马帝国)
三、腓特烈一世(勃兰登堡)
四、腓特烈一世(普鲁士)
五、腓特烈二世


一、腓特烈一世(士瓦本)
腓特烈一世·冯·斯陶芬 Friedrich I von Staufen(1050年~1105年7月21日)德意志诸侯,1079年起为士瓦本公爵。他是德国历史上显赫的霍亨斯陶芬王朝在士瓦本的第一个统治者。
腓特烈·冯·斯陶芬能成为士瓦本公爵实属偶然。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和诸侯的斗争中,出身于韦尔夫家族的士瓦本公爵鲁道夫·冯·莱茵费尔登因为坚决反对皇帝并被拥立为敌对国王而遭亨利四世斩断手臂之刑,领地也被剥夺。亨利四世转而将士瓦本公国封给腓特烈。
1089年,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四世的女儿德意志的阿格尼丝结婚,进一步稳固了霍亨斯陶芬家族与法兰克尼亚家族的关系。腓特烈夫妇的孩子包括公爵爵位的继承人腓特烈二世(红胡子腓特烈之父)和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康拉德三世。


二、腓特烈一世(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巴巴罗萨。(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被称为“红胡子”。
1.国内政策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干的皇帝一样,试图在德意志境内驾驭桀骜不驯的诸侯。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把大的诸侯领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在1156年将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腓特烈一世企图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并仰赖家臣进行统治。
2.对意大利的入侵
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强烈兴趣使意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为了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的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执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他对意大利进行过6次军事入侵:
第一次:1154年,意大利教皇尤金三世给腓特烈一世发来了一封求助信,原来当时罗马爆发了一场起义,老百姓们在一个名叫阿诺德的教士的带领下造反,起义者宣称要废除教皇领地,并让教皇过普通人的生活。腓特烈一世没有放弃机会,出兵意大利,迅速镇压了起义,并召集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开了隆卡利亚会议,重申了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从官员的任命到赋税的征收都只能由皇帝决定;
第二次:1158年,由于腓特烈一世纵容士兵在意大利的大肆抢掠,意大利北部城邦被彻底激怒了,他们组成了以米兰为首的城邦集团与腓特烈一世决一死战。腓特烈一世却以强大的军事暴力压倒了起义者,城邦同盟被迫投降;
第三次:1160年,腓特烈一世再次入侵意大利,原因是新任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无法容忍专横的红胡子,他宣布将腓特烈一世革除教籍并支持城邦同盟的斗争。腓特烈一世于是出兵。经过两年的战斗,米兰被攻陷了,米兰代表穿麻布衣、赤脚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却不留情面地将米兰居民赶出城,并在城市中心广场挖沟,使其寸草不生,还允许将俘虏的头割下来当球踢,来侮辱米兰的民众;
第四次:1167年,腓特烈一世的屠城暴行激怒了意大利民众,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并迅速得到了教皇的支持。腓特烈一世再次出兵,一开始势如破竹,攻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出逃。而后来战争陷入僵局,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英勇反抗,且军队里瘟疫流行,数千的骁勇老兵毙命。此时,腓特烈一世只好丢下军队,化装成农夫逃回德意志;
第五次:1174年,由于上次的奇耻大辱,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出军。一开始“伦巴第同盟”还想和谈,腓特烈一世却拒绝了。由于“伦巴第同盟”城市的增加(22个)及同盟战士的经验增强,在米兰附近的决战中,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失败了,腓特烈一世本人也身负重伤,只好投降。此后的1177年,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腓特烈一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国内部事务。后来的1183年,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但允许腓特烈一世在名义上保留人事任免权,并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要做好接待工作;
第六次:1186年,腓特烈一世发动对意大利的最后一次远征,仍然还是以失败告终。
3.加冕
在第一次远征意大利之后,腓特烈一世本想由尤金三世为他加冕,不想尤金三世又刚刚忧愤去世。新上任的教皇哈德良四世十分固执呆板,在给腓特烈一世加冕时不断挑剔腓特烈一世的行为举止,最后还要求腓特烈一世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腓特烈一世爆发了,加冕庆典一下子变成了屠宰场,近千名教士倒在了军队的屠刀之下,但腓特烈一世还是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腓特烈一世在第五次远征意大利失败后却为了表示“悔改”,还虔诚地跪在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亲吻教皇的脚)。
4.与狮子亨利的斗争
虽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腓特烈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5.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和腓特烈一世的去世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与教皇和解后,与狮心王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毕竟未能到达圣地。67岁高龄的他在小亚细亚的萨列法河中意外溺死。



三、腓特烈一世(勃兰登堡)
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 (1371年9月21日~1440年9月20日) 德意志的纽伦堡伯爵(称腓特烈六世,1397年~1427年在位)和勃兰登堡藩侯(也是选侯,1415年起)。他是霍亨索伦家族在勃兰登堡地区的第一个统治者。
腓特烈是纽伦堡伯爵腓特烈五世之子,生于纽伦堡。141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德 (神圣罗马帝国)|西吉斯孟德为了感谢战场上的救命之恩,于1417年将本家族(卢森堡家族)的世袭领地勃兰登堡赐予腓特烈,并授予他男爵爵位(此爵位也译为封疆伯爵,边地侯等)。从此勃兰登堡马克边防区——由“熊”阿尔布雷希特所建立的德国最重要的领地之一归属霍亨索伦家族,并拥有布兰登堡选帝侯地位,并经历了该家族长达400年的统治。
腓特烈之子包括约翰(炼金术士),他在父亲参加西吉斯孟德皇帝镇压波希米亚新教徒的胡斯战争时是勃兰登堡的摄政;其他重要的儿子是腓特烈二世和阿尔布雷希特三世,两人先后继承了选侯的头衔。



四、腓特烈一世(普鲁士)
腓特烈一世[1](Friedrich I,1657年7月11日—1713年2月25日),全名腓特烈·威廉·冯·腓特烈一世(普鲁士)霍亨索伦(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普鲁士的第一位国王(1701年至1713年在位),得到国王的称号前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
1、早年生活
腓特烈一世是勃兰登堡大选侯腓特烈·威廉与第一任妻子奥兰治-拿骚的路易丝·亨利埃特之子,1657年7月11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路易丝·亨利埃特是联省共和国执政奥兰治亲王腓特烈·亨利的大女儿。1688年,大选侯去世,腓特烈继承了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之位,称腓特烈三世。
2、得到国王的称号
1701年前,霍亨索伦家族的领土分为勃兰登堡和普鲁士两部分,勃兰登堡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选侯国,普鲁士是波兰的一个公国。而腓特烈一生的精力在于求得封王,但是根据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律,神圣罗马帝国内除了一般由皇帝兼任的德意志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以外不能有别的国王。
腓特烈一世为了实现封王的愿望,建立了庞大而精良的军队和宫廷机构。他联合奥地利、英国、荷兰等国对抗法国,在反对路易十四的战争中普鲁士军队表现出色。在宰相埃伯哈德·唐克尔曼(Eberhard Danckelmann)帮助下,领地逐渐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
1701年,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陷入孤立的境地,腓特烈一世第一个与皇帝结盟并派出援军。作为回报,皇帝在一份秘密协约中答应授予其国王的称号。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一世在柯尼斯堡加冕为王,称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的称号是普鲁士“里的”国王(K

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上希特勒宣布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作战计划:突然袭击前苏联,一举将这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摧毁,尽管当时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德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前苏联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该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来历
原来的名称是奥托计划,但希特勒非常喜欢德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帝--腓特烈一世(1123-1190),他的一句话备受希特勒追崇,“生存与毁灭只有在战争中才能证实”。但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5位叫腓特烈一世的皇帝。希特勒就采用了外号的形式,腓特烈一世有个“红胡子”的外号,因为他长着红色的胡子,也有人说这个外号的来源是因为他杀人如麻,鲜血染红了胡子。意大利是他征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最早这个外号就从意大利人那里传开的,而意大利语红胡子的发音是“巴巴罗萨”,所以这个计划名称的名字就改为了巴巴罗萨计划。

该计划主要内容有:
  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
  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前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
  希特勒不无得意地说:“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将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
  为了进攻苏联,德国又开始在外交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进行一系列准备,同时采取一些伪装和欺骗手段。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曾经制订过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但后来被放弃了,目的是为了全力进攻前苏联。但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又开始大造舆论,试图想让世人相信,它要实施“海狮计划”。德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迷惑人们的视线。他们先是制造假象,大量地印发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大量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峡沿岸集结大量的渡海及登陆工具,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作战演习,造成部队要大规模进攻英国的假象。然后,德军大规模东调,但他们却放风说,他们是为了在进攻英国之前,到东部地区去休整。
  等到这一切都布置完毕后,德国开始从外交上入手,进一步迷惑苏联人。他们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种对苏联的攻击,而把矛头转向英国。德国驻前苏联外交官,主动会晤前苏联高级官员,向他们解释说,德军调往东部,只是为进攻英国而稍作休整,至于德国向波兰大举增兵,实际上是派年轻的士兵去替换将要退役的老兵。
  德军向芬兰大量增兵后,德国驻苏大使便去拜会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予以解释,并且通知说,德国将取道芬兰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队,又解释说,德军进入罗马尼亚是派军事代表去帮助罗马尼亚训练部队。
  由于“海狮计划”的存在成功地掩盖了希特勒的作战意图,至1941年6月中旬止,德国已经在其东部同前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190个师、共约500余万人,3800多辆坦克,5万门大炮和5100多架飞机。但是苏联人却对希特勒的种种承诺和解释信以为真,因而对德军的军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德国发动进攻前,苏联西部边境各军区军以上的司令部均驻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苏联空军的飞机多集中于少数几个机场上。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以190个师,5100架飞机,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前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施以毁灭性轰炸,致使苏联几乎完全瘫痪。德军又空袭了苏联西部地区的66个飞机场,使苏军损失了1200架作战飞机。苏军面对

苏联。
原来的名称是奥托计划,但希特勒非常喜欢德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帝--腓特烈一世(1123-1190),他的一句话备受希特勒追崇,“生存与毁灭只有在战争中才能证实”。但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5位叫腓特烈一世的皇帝。希特勒就采用了外号的形式,腓特烈一世有个“红胡子”的外号,因为他长着红色的胡子,也有人说这个外号的来源是因为他杀人如麻,鲜血染红了胡子。意大利是他征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最早这个外号就从意大利人那里传开的,而意大利语红胡子的发音是“巴巴罗萨”,所以这个计划名称的名字就改为了巴巴罗萨计划。

目标是原苏联
巴巴罗萨,我记得有红胡子之意
初期德军偷袭得逞,苏军一溃千里,基辅大合围损失惨重。莫斯科城下北极熊得到了喘息,但是在哈尔科夫战役的失利再次陷于被动。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精心构筑的斯大林割了战役夺得了战场主动权,库尔斯克会战一举奠定了苏军之后的胜利之旅。
不过,胜利的损失是惨重的。抛却国土和平民不算,仅最后一战攻克柏林,就损失了三十万人

苏联


汉中市19565272984: 为什么德国入侵苏联的计划要叫“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有什么含义呢?? -
仉物岩清: 巴巴罗萨在意大利语里是红色的意思. 历史上的巴巴罗萨一般是指三个人和一件事 - -第一个是和狮心王理查一起东征未遂,淹死在小亚细亚的日耳曼之王,红胡子巴巴罗萨,即德意志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 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别是北非15世纪的海盗红胡子巴巴罗萨兄弟,哥哥巴巴罗萨一世夺得阿尔及尔皇位,建立了海贼政权.1518年死于西班牙人的埋伏中,弟弟巴巴罗萨二世,也是奥斯曼帝国苏丹承认的阿尔及尔王,曾任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元帅,和西班牙人数次交手.土西争霸六十年,最后终于在巴巴罗萨兄弟手中,土耳其得到了胜利的果实. - -一事就是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行动.不过那个东西也毁了他一辈子.谁叫他吃饱了撑的不巩固战果就去惹俄国熊.

汉中市19565272984: 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一世是不是巴巴罗萨? -
仉物岩清: 不是,巴巴罗萨是腓特烈一世,都是神罗皇帝

汉中市19565272984: 巴巴罗萨的寓意是什么? -
仉物岩清: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希特勒因崇拜巴巴罗萨,将入侵苏联的计划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汉中市19565272984: 三王会战是哪三王
仉物岩清: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即德意志霍亨施陶芬王朝的皇帝腓特烈一世) 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狮心王(理查一世) 法王腓力.奥古斯都(卡佩王朝腓力二世)

汉中市19565272984: 神圣罗马帝国是不是罗马帝国的后裔
仉物岩清: 神圣罗马帝国不是古罗马帝国的延续,它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演变而来.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罗马教皇为了得到强大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的保护,以便与自称为“正统”的东罗马教会相抗衡,就将“罗马人皇帝”的称号授给查理曼...

汉中市19565272984: “巴巴罗萨”行动中的巴巴罗萨是什么意思
仉物岩清: 中世纪的欧洲有位德国皇帝叫巴巴罗萨,他是西方骑士精神的典范,罗马人叫他“红胡子腓特烈”.一生戎马的巴巴罗萨用行动捍卫着基督教的尊严,在年逾古稀之年,巴巴罗萨皇帝倒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路上,随从人员冒死把皇帝的尸骨护送到圣地耶路撒冷的圆石上,使得皇帝的精神永存在德意志人的骨髓里.直到今天,德国人还认为巴巴罗萨皇帝没有死,他只是在图林根的基夫霍伊泽尔山里的神殿中沉睡,雄鹰离开的那一天,巴巴罗萨就会醒来.希特勒发动二战的时候,就利用了这一传说,把自己的东征命名为“巴巴罗萨行动”.

汉中市19565272984: 德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分别是哪些 -
仉物岩清: 萨克森王朝(奥托王朝)奥托一世(936-973年)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也被称为罗马皇帝,但后人一般将查理曼的帝国称为法兰克帝国或查理曼帝国,而将奥托的帝国称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亨...

汉中市19565272984: 十字军的由来及含义?请问大家十字军的含义是什么啊?名字的由来?与
仉物岩清: 十字军远征 1096-1270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西欧商业资本... 这次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

汉中市19565272984: 神圣罗马那块地是不是就是后来的德国啊??也是由一堆日耳曼人建立的?
仉物岩清: 神罗的领土面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比较大,鼎盛时期是巴巴罗萨就是菲特烈大帝时期,神圣罗马帝国面积最大的时候相当于今天法国与德国边境到今天波兰西部边境南到今天意大利北部,北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广大土地,神圣罗马帝国大多被后来的普鲁士继承下来,但是后来的奥匈帝国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之一,神圣罗马帝国曾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割据,其中出现了许多小日耳曼国家,大多并入了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和中欧诸国

汉中市19565272984: 请比较一下巴黎,伦敦,法兰克福这三个欧洲中心城市,包括经济,文化?
仉物岩清: 巴黎的历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从西岱岛发祥的.据说,当时居民仅几百人,居住... 在市区有12座桥梁飞架在泰晤士河上. 罗马于一世纪侵入伦敦之前,伦敦是一个不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