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的书法特色和简单介绍

作者&投稿:公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美女书法家介绍~

  中国古代女书法家掠影2007-11-01 20:46 "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以来,我国女子也和男子一样,出了不少的才人。其他方面是如此,书法也不例外。

  据僧梦英记载,早在周代,鲁国秋胡的妻子就以书法著名。据说这秋胡"随牒远仕",外出三年,他妻子在家浴蚕采桑,闲中居然被她创出一种名叫"雕虫篆",也叫"战笔书"的字体。由于"其体遒律,垂画纤长,旋绕屈曲,有若虫形"(),因此唐代的韦续在 书中也把它唤作"虫书"。这是我国先秦女书法家的事迹,为数虽然不多,但亦聊备一格。

  此后,直至东汉末年,我国历史上又出了个能诗善书的才女蔡文姬。文姬的父亲名叫蔡邕,在那时,蔡邕早已是个文学,书法兼擅的知名人物了。据说这蔡邕的书法得之于神人传授,其实想来只是他的颖悟自创而已。后来,他把笔法传给女儿文姬,文姬又传魏大臣锺繇。这文姬虽说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是个知书识礼的才女,但她的身世,却是很悲凉的。由于"兴平中乱,没于南匈",最后还是曹操把她赎了回来。其后曹操曾经问她说:"闻夫人家多坟藉,犹能忆说之否?"文姬回答说:昔亡父赐书四许卷,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曹操听后随即便说:"偏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接口道:"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后来文姬写好送去,竟然连一点遗误也没发现,可见记忆之佳和书写的认真了。曾刻有她的"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初祚衰 "书迹两句,黄庭坚在中曾这样说道:"蔡琰(蔡文姬原名)自书十八章,极可观。不谓流俗仅余两句,亦似斯人身世耶?"无论对她的身世还是书法,都表示出了无限的怜惜。

  汉代另外可以一提的女书法家是大司农皇甫规的妻子扶风马夫人。中还说她"工隶书",可惜这样一位草,隶兼工的女才人,后来却因为守寡拒绝董卓的聘娶,而惨遭杀害。

  魏晋时期,尤其是晋朝,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其时女子书法,亦多高手。尽人皆知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代汝阴太守李矩的妻子。在书法上她擅长隶,正,行书。据记载,她的书法由锺繇一脉传来,然后她又传给王羲之。上面我们曾经说过,这锺繇的笔法又是从蔡文姬那里传来的。可见,在我国书法史上,如果没有蔡文姬和卫夫人这两位女书法家起桥梁作过渡的话,对于笔法的流传,是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影响的。关于卫夫人的书风,唐人曾经对她作过"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舞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波浮霞"的评论,自然是属于秀美一路的。可贵的是,卫夫人不但工于书法,就是对于书法理论,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一篇,就是她对于书法实践的总结。此外,在书法史上,卫夫人的轶事流传也较多。如王羲之十二岁时曾经窃读他父亲藏在枕头里的,后来"不期盈月,书便大进"。当卫夫人重新看到王羲之的书迹后,便对太常王策说:"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并因此而流泪道:"此子必蔽吾名。"令人钦佩的是,这卫夫人并没有因此而诋毁自已的学生,相反,当王羲之结婚生养王献之后,她还在王献之五岁那年写了赠予献之,对于书法新苗的成长,倾注了无限的厚爱。

  卫夫人之外,晋代女书法家如王羲之之妻郗夫人,王凝之妻谢道韫,郗音之妻傅夫人,王洽之妻荀夫人,王珉之妻汪夫人,庾亮之妻荀夫人,王献之保母李意如等多人,她们或善行草,或善正隶,或善隶篆,史迹斑斑,充分显示了我国女子的聪明才智。

  继晋代的高峰之后,唐代女子更多善书。山西并州文水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除了具有

  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之外,对于书法一道,也极留意。在我国女子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她"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者家,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后来则天皇后不令欲夺人之好,于是就在王方庆所献的原帖上"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因为武则天这件事干得漂亮,以致于"人到于今称之"()。其书迹除所记载"荐福寺天后飞白题额,崇福寺武后题额 ",及所载"其行书侵侵稍能有丈夫气,今御府所藏行书外当首推传世行草书,周升仙太子碑>为最享盛名。此碑书撰于圣历二年(699),其字体笔致清婉,气势宽展,具有章草遗意,是历来所称道的著名唐碑之一。

  宫廷中女书家,武后而外,据说杨贵妃也能书法。一卷,字体尤婉丽,其后题云;"善女人杨氏为大唐皇帝李三郎书,"说得有根有据,看来是可信的。

  唐代女子善书者于民间也不少,这大概和时代风气影响有关。我们试举几例:如所说的"刘秦妹,善临及夺真",所说的房璘妻高氏,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俱参军房璘妻高氏书。以及所说的"杨夫人,柳州柳宗元室,善翰墨,""白氏金鸾,居易女。十岁,忽书示家人,居易以终南紫石刊之"等比皆是,而其中我气较大的要数西川乐伎薛涛。薛涛字洪度,长安人。声律之外,善于做诗,有林下风致。在书法上,薛涛的字写得劲朗而有姿致,并且内容多为自做诗。宋徽宗时御府多收藏书画名迹,她的行书墨迹也赫然在册。据记载,此件后来又流入贾似道之手。关于她在书法上成就,曾对她作了这样的评价:"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卫夫人曾经做过王羲之的老师,是我国历史上声名极隆的女书法家。书中把她归入"卫夫人之流",可见推崇之极。

  此外,在唐朝女书法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吴彩鸾。这吴彩鸾向被称为女仙,可能是受到裴铏传奇的影响。说:"(文)萧(吴彩鸾夫)拙于为生,彩鸾为以小楷书一部,市五十钱,为糊口计。然不出一日间,能了十数万字,非人力可为也。钱襄羞涩,复一日书之,且所市不过前日之数。由是彩鸾世多得之。历十年,萧与彩鸾遂各乘一虎仙去。字画虽小,而宽绰有余,全不类世人笔,当于仙品中别有一种风气。"所说"不出一日间,能了十数万字,"这自然是夸大的话,但她爱书,落笔如飞,却是右能的事。"历十年,各乘一虎仙去,"则又显然是死的讳称了。又据宋张邦基说:"今蜀中导江迎祥院经藏中佛本行经六十卷,乃彩鸾所书,亦异物也。"而,等极多,自然是必有的事。原因是前人所述,给她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因此也就使后来的读者疑信参半了。

  五代时书法衰微,女子善书者寥寥无几,而值得一提的是南唐宫人乔氏。据宋代王铚说:"李后主手书一卷,赐其宫人乔氏。后入太宗禁中,闻国主薨,自内庭出其经,舍在相国寺西塔院资荐,且自书于后曰:'故李氏中主宫人乔氏,伏遇国主百日,谨舍昔时赐妾所书一卷,在相国寺西塔院。伏愿弥勒尊者

  持一花见佛'云云。"并又在文末引且辊按语说:"'南唐制诰, 有宫人乔氏出这诰,'岂斯人也耶?"可知乔氏在南唐宫中,因为善书,是很得到后主器重的。

  宋代书法承唐而来,以尚意为主,不比唐人之法度森严。其间女书法家所作,亦多意气潇散,颇多可观。宪圣吴皇后是宋高宗的皇后,她的字学宋高宗及。说她:"喜亲翰墨,尤爱,尝作小楷一本,全是王体,流传内外。"其实,她对于高宗的字,则学得更象,曾载:"帝尝书赐国子监刊石,稍倦即命后续书,人莫能辨"。可见其逼肖程度。十卷,第一卷中就刻有宪圣慈烈皇后的御书和。

  杨妹子是宋时宫中的另一位知名女书家。对于她的书事,记述的较为详细:"杨妹子乃宋宁宗恭圣皇后妹,其书类宁宗。凡御府马远画多命题咏。余曾见马远<松院鸣王琴。小幅,杨娃题其左方云: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

  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

  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

  清风拂影,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词寄。波撇秀颖,妍媚之态,映带缥缃。"可见她的字是属于秀美一路的。杨妹子不但用"杨娃"印章题署自书,并且还时常代替宋宁宗作书。说:"余又有一卷,为马麟画,相传为宁宗书,实杨妹子用'御书之印'耳"。

  此外,有关宋时宫中女子善书的如"建炎间掌内翰文字及写宸翰字"的刘贵妃(),"太清宫宁宗时建,杨皇后书石幢"的杨皇后()等尚多,难以尽述。

  使人感兴趣的是,宋代的二位著名女诗人,词人李清照及朱淑真也都善书。李清照虽说长于填词,但对于金石书画,却也是爱之入骨的。她丈夫赵明诚著三十卷,李清照在赵序之后,为写一篇。文中前一部分述说他们夫妇典衣缩食购买金石碑版的乐趣,和后半部分所记金兵南下逃难时文物散失的厄运形成对照, 有欢乐,也有眼泪,是篇研究金石文字者必得一读的宏文。李清照对金石书画不但酷爱,精于赏鉴,并且也能动手写字作画。说她"能书能画,"明陈继儒曾说有人买到过李易安的一幅,则更载有她所书的"红藉香残"词贴一通,并录词后别人的跋文说:"易安词稿一纸,乃清秘阁故物也。笔势清真可爱。此词中亦载,所谓'离别曲 '者"可惜的是,跋文作者的名字已佚,"仅存'点定'两字耳"。

  朱淑真是海宁人,说她:"文章幽艳,才色清丽,实闺门之罕有。因匹配非伦,勿遂素志,赋以自解。"清代的王士慎曾在中谈到,她在"辛亥冬于京师见宋朱真女郎手书"璇玑图"一卷认为"字法妍妩。"文后又说这卷图卷前尚有朱淑真的手书" 璇玑变幻"四个小篆。则又可知她尚能书写篆字。遗憾的是的作者并没有说明他所看到的朱淑真这件作品的正文是用什么书体写的。

  在众多的宋代女书法家中,沦落风尘,身为妓女的也不少,这不能不说是宋代女书法家中一个较为普遍的悲剧。王英英是楚州有名的官妓,她书法学颜鲁公,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曾经教过她笔法。据称她的大字写得极好,梅晓臣有诗称赞她说:

  山阳女子大字书,不学常流事梳洗。

  亲传笔法中郎孙,妙画蚕头鲁公体。

  又有道:

  先观雍姬舞六么,妍葩发艳春风摇。

  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操管浓云飘。

  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

  诗中叙述王英英书大字的过程,我们由此可知,她的书法用墨较浓,行笔迅捷,字体变态多端。这一切,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宋代徐州营妓马盼也很有些书名。当时苏轼守徐州时,很喜爱她的慧丽。马盼因为这个缘故,得以常时接触苏轼因此也就学起苏轼的字体来,并且居然被她学得很象。一天,苏轼写未毕,马盼就仿照他的字体续写了"山川开合"四个字。其后苏轼"见之大笑,略为润色,不复易之。

  又有一个失却姓氏的彭泽倡女楚珍,她八分,草篆都能,是个豪放不群的江南女子。陶宗仪在中称:"吾尝见其,清劲简远,有丈夫气,故知其人不凡。"观字如观人,女中却也有丈夫的。

  谢天香也是一个以书法垂名的妓女,因为她字写得好,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却还因此而从良嫁了人,堪称奇缘。事情是这样的:"钜野有秾芳亭,邑人秋成报祭所也。一日,耆卿谋立石其中,延士人王维翰书之。维翰未至,有妓谢天香问者云:"祀事既毕,何为迟留不饮?"众曰:"俟维翰书石耳。"谢遂以袖代笔, 书'秾芳'二字,会维至,书'亭'字完之。父老遂命刻之石。王,谢遂成夫妇。后维翰登进士,与天香偕老。"(见)故事情节委婉,而天香以袖代笔而书,这在我国书法史上,简直可与唐代以袖揭墨而书的裴休先后相辉并传了。

  其他如温琬,陈相,严蕊,赵总怜,苏翠,杨韵等,也都是以妓女而擅书名的。其中"湖妓杨韵手写,

  每举笔,必先斋素,浴沐,更衣",原因自然是笃信佛教,敬修来世,其用心是很苦的。

  此外,宋代其他女子善书的尚多,如说:"安国夫人崔氏(韩琦妻)善书札,体法甚老,无妇人气>"

  说:"章煎,友直女。工篆书,传其家学,友直执笔,自高壁直落至地如引绳,而煎亦能如其父。"又有曹学佺中所提到的"唐氏能书"并引梅晓臣一诗说:

  唐氏能书十载闻,谁教精绝到红裙。

  百金买尽蒲葵扇,不必要求王右军。

  可惜这样一位书法被人推崇的女子,竟会没有留下名字来,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不公平,于此可见一斑。其他如王朝云,徐韫,张秾,陈述古女等多人,亦皆能书,只是影响不大,也就一笔带过了。

  有元一代,书画大家首推赵孟俯,而其妻管夫人亦能画善书。《松雪斋集》说:“管夫人道升,字仲姬。延祜四年封魏国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心信佛法,手书《金刚经》至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天子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又命孟俯书六体为六卷,雍亦书一卷,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这段文字是赵孟俯所记,基本是可信的。在书风上管夫人的书牍行楷,与赵孟俯极为相似。董其昌在《容台集》中称其书法为“卫夫人后无俦‘。因为管道升给我们留下的书法墨迹较多,我们如果目睹其迹,便知董其昌所说的话,对于她来说是不为过誉的。由于元代享国较短,又系异族统治,因此女书家甚为寥落,就不多举了。

  有明一代,女子善书者人才辈出,其迹多有可观。高妙莹字叔琬,她是解缙的母亲。解缙除纂《永乐大典》为其不朽业绩外,在书法上曾著一篇,而妙莹的“善小楷,晓律、算术,女工极其敏妙”(《名山藏》),作为一个良母来说,从小对于解缙的熏陶,也就自然是意料的中事了。

  邢慈静是明代最擅盛名的女书法家,她是少卿邢侗的妹妹,贵州左布政马拯的妻子。后来马拯死在任上,邢慈静扶柩携幼从二千里地以外的贵州返山东故里,并写成《黔涂略》一书,追记途中坎坷困顿的苦状,“文笔高古,存班惠姬之风”。可见是个德才兼备的女子。在书法上她宗李北海、卫夫人、管道升以及她哥哥邢侗,妙丽而有姿致,并刻有《之室集帖》。《式古堂书画考》载其纸本乌丝阑《自述诗帖》,苏州博物馆今藏有署款为“天启甲子(1624)花朝日书于兰雪斋中,蒲团主人马邢慈静”的。

  她的晚年书迹《自书杂诗》一册,计三十五页,诗四十一首,情真词雅,笔势蹁翻,无疑是她的诗、书代表作品了

  与宋代相似的是,明代名妓亦多擅书。马湘兰虽说以画兰出名,且善作诗,但字也写得很好。她画兰花常有题诗,字迹秀媚,风韵别具。

  明代另一以“驰马挟弹”绝技著称的名妓薛素素,于书画一道亦很通晓。《甲乙剩言》说她“姿度妍雅。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如扫,各具意态”,真个是“青楼中少双”的奇女子。

  后为女道士,自号玉京道人的卞赛,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板桥杂记》说她“工小楷,善画兰鼓琴。”明亡后游吴中,吴梅村曾作《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一首送她。卞赛后来侨居虎丘山塘,所居“湘帘非几,严净无纤尘。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彻。晚依良医保御氏,刺舌血为书《法华》。既成,自为文序之” (《梅村集》)。竟然刺出舌血写成《法华经》一部,这在我国书法史上,也是罕见的。

  又有金陵名妓杨宛字宛叔的,“也能诗,有丽句,善草书”(《列朝诗集》)。十六岁时嫁给了苕上茅止生,因为有才华好,所以丈夫待她很好。在书法上,她能“回腕出锋,绝无媚骨”,汪历贤曾有《题杨宛叔〈兰亭〉临本诗一首赞美她说:

  独就规模出新意,更留粉本与〈兰亭〉。

  双钩响拓谁能事?直唤昭陵片夹醒。

  名妓之外,与元代的管夫人以学她丈夫赵孟俯书法著称一样,明末的蔡夫人也是以学她丈夫黄道周的书法而得名。〈居易录〉说她“书法学石斋,造次不能辨。尤精绘事。“可钦的是,蔡夫人不但擅长书法,并且很懂大节。据说黄道周在被难以前,蔡夫人曾经写信给他说:”到此地位,只有致命遂志一著,更无转念。 “气挟风霜,很有些生祭的味道,真”闺阁中铁汉。

  在明末女书法家中还有一位嘉兴人徐范。据说她十三岁上便能摹诸家体,并且能够以卖字来养活自已。

  《珊瑚网》曾记载她”为沈伯姬凤华所书《古诗十九首》入石。徐媛跋有云:‘彩笔生芳,墨香含素。欧率更允拜下风,卫夫人终当北面。‘“虽有过誉之处,但也不完全是空中楼阁。不然,《恬致堂集》也不会说她缩临《圣教序》”无一笔不肖,无一毫闺帏涩态“了。关于她的书法活动,《东村随笔》似乎记载得更详细些:”徐贞木白榆长于临古,颇得形肖。其姐范,行书甚有《圣教序》笔意,名胜白榆。吾禾射圃西

  《关夫子庙碑记》,乃其笔也。病瘫痪,自署’蹇媛‘云“。一个残废女子,在重男轻女,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竟然能够以书法自立,则其奋斗精神和艺术造诣,就不难令人想见了。

  此外,明代的女书法家如"日临子敬或一遍"()的叶小鸾,十三能诗,书法遒劲有晋风"的叶纨纨等为数极多,这也是难以遍述的。

  有清一代,女子书法家的阵容也甚可观。著名的有嘉兴才女黄媛介,字皆令。她不但诗好,画好,并且对于书法,也很精擅。说她:"苕龄即娴翰墨,好吟咏,工书画。楷书仿。"看来,很有些林下风味。有趣的是,她的女儿也象母亲一样,"发方覆额,遂能以咏诗写帖,楚楚可人",这当然和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人裁诗,还曾对这位小女儿的书法作过"蝇头小楷逼锺王"的赞美呢。

  嘉兴人项鼎铉的妻子沈无非,其书法在女子中亦有令名。后来,据项鼎铉回忆他的亡妻说:"先室沈无非氏,酷情笔砚,朝夕读书不倦,尤喜临池,绝肖禇河南, 。有手书所撰朝鲜许士女集小序一首,先为其兄沈景倩临摹上木,今记之,以为儿辈存手泽"。怀恋之外,是透露了沈氏在书法上的成就的。

  刘墉是清代的大书法家,由于日常接近,所以他的妻妾亦多善书。历史上曾有刘墉教夫人写字,并改"柳"字结构的故事。据文献记载,刘墉家有三姬,皆能代笔, 并且象得可以乱真,使人很难分辨出来,尤其是刘墉晚年的小楷,代笔更多。后人根据线索,才从署名“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上,确认为其家姬代笔书。古人说,酷肖别人书迹的只能称之为“奴书”,但要酷肖得人们难以分辨,却也是不容易而下了大功夫的

  姜淑斋是清代女子书法家中较有造就的一位,号广平内史,嫁山东胶州宋氏。王士祯曾经看到过她写的绢素团扇,极为称赏,认为"笔力矫劲,不类女子。" 朱彝尊在题她诗卷时也曾写下了这样的词:"三真六草写朝云,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王右军?"就是称美她书法的。今山东省博物馆藏有她临王右军尺牍,末署 "已酉孟春,淑斋临。"字画挺朗,确实是"不类女子"的。

  道光,咸丰年间,阳湖出现了女书法家名叫张婉钏。她的字写得很有些象李北海,由于笔力挺健,到了七十多岁,还能够为人家做书。后来会稽人赵之谦'常师事之",人们把这比之为"王羲之之于卫夫人,"也是书林中的一段佳话。

  到了清朝末叶,桐城女子吴芝瑛工书法。她父亲曾经做个山左县令,只生了这个女儿,所以很是喜爱。据说这吴芝瑛的字曾经被孝钦皇后所称赏,声价很高,因此也就"颇自矜重"现在我们看到她的书法,除行书尺牍外,其楷书当以为代表代,所书清劲飘洒,颖秀之气扑人眉宇,是很值得一看的。

  隆裕皇后是承恩公桂祥的女儿,桂祥父子虽说学问根基差,但隆裕后却因为侍奉孝钦后日子较长,受到影响,所以喜学草书。宣统初年,她曾经用草法书写擘窠大字匾额及联语。那宫廷中的"延春阁"三个大字,就是她写自已的斋名。

  此外,清代女子如王玉映、缪素筠、秋瑾之女秋灿芝等尚多,因为时代较近,读者还是不难接触到的。

  综观我国古代女书法家,代不乏人。但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笼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才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闺阁中的诗书墨迹,一般也多秘不外传。故而我国历代有才华的女书法家,被埋没而无闻的一定很多,而那些侥幸留下名字和作品的,也势难和男子书法分庭抗[礼,这个问题的症结应该说不在女子本身,而在社会。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女书法家。

  卫夫人族祖卫灌,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仅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父卫展,历官江州制史、廷尉,卒于官。卫夫人少好学,酷嗜书法艺术,很早就以大书法家钟繇为师,得其规矩,特善隶书。据她自述:“随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历多载。”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其书法作品虽未能流传至今,但从前人的有关论述中,尚可窥见其风格之大概。晋人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充分肯定了卫夫人书法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唐代韦续则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可知卫夫人的书法充溢着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又与钟繇迥异其趣。这是卫夫人结合自身气质特点,在学习钟繇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创造。韦续因此将卫夫人归入著名书法家,列为上品之下,即第一等第三级。唐代李嗣真对此持相同意见,并指出卫夫人“正体尤绝”。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灌甚至把卫夫人的书法归入妙品,仅仅屈居最高一等神品寥寥数人之下。美术史论家张彦远对卫夫人的评价则要相对低一些,他将卫夫人归入中品之上,即第二等第一级。但同时说:“李妻卫氏,自出华宗。”由以上评述,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卫夫人在当时书坛上的重要地位。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不让须眉,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着重指出,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围,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深刻的论述。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的用笔,卫夫人亦有精辟论述,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应该说,卫夫人关于用笔的论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处,她实质上是就此提出了书法家把握不同字体书写风格的问题。具体到笔划上,卫夫人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划的描述,形象生动,恰合关窍,实为初学书法者良好的入门途径。此外,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还提出初学书法,“先须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等理论原则,也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卫夫人概括她对书法艺术总体的认识,提出了“力筋”之说。她认为:“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实质上是卫夫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所得,代表了她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对历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卫夫人的《笔阵图》参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论点,但卫夫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造,功不可没。

  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门下,学习书法,其后青出于蓝,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卫夫人成年后嫁给汝阴太守、汀州刺史李矩为妻。有子名李充,官至中书侍郎,受其母影响,亦颇有书名。

  在一篇文章上摘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卫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着重指出,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围,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深刻的论述。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的用笔,卫夫人亦有精辟论述,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 
  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门下,学习书法,其后青出于蓝,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卫夫人成年后嫁给汝阴太守、汀州刺史李矩为妻。有子名李充,官至中书侍郎,受其母影响,亦颇有书名。
  摘自《古代女性书法家:卫夫人》From:中华国学网网站文章

《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充分肯定了卫夫人书法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唐代韦续则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可知卫夫人的书法充溢着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又与钟繇迥异其趣。这是卫夫人结合自身气质特点,在学习钟繇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创造。 卫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门下,学习书法,其后青出于蓝,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卫夫人成年后嫁给汝阴太守、汀州刺史李矩为妻。有子名李充,官至中书侍郎,受其母影响,亦颇有书名。

卫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魏晋时期,尤其是晋朝,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尽人皆知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卫夫人名砾,字茂漪。在书法上,她擅长隶,正,行书。据《古今传授笔法人名》记载,她的书法由xx一脉传来,然后她又传给王羲之。


各个朝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
中国历史十大书法家(最有代表性,按时间顺序排名)钟繇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頫历史上的女书法家: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样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

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请写出关于它的故事。
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到10岁时,字写得已很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了一个时期,书法已十分圆转成熟。连卫夫人也不得...

关于王羲之的资料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

中国书法四大家有谁?
2、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3、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

书法的发展历程
受王羲之影响,他的儿子王徽之、王玄之、王献之,孙子王淳之都擅长书法;尤其是王献之与其父齐名,两人并称“二王”。除了钟繇、王羲之父子以书法闻名的之外,还有一些当时的名士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例如东晋大臣王导、谢安、庾亮,隐士戴安道;此外,还有出现了一位女性书法家卫夫人,她是王羲之早年的老师。在书法理论方面...

王羲之学书文言文翻译
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

求王羲之《兰亭序》原文 译文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王羲之从小 爱好 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钟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

中国的古代有一个很有才的女子,他创造了一种字体是什么字体求解_百度...
女书,是记录中国湖南江永、道县等当地土话的一种文字,只在妇女中流传使用,男人不识,故称女书,也叫女字。它是世世代代多情善良的女子,用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女书的使用者、欣赏者乃至创造者都是普通女性。女书是一种标音文字,是女性专用的文字体系,只在湖南省江永县流传。“标音文字”即每一...

岑巩县19584187897: 有关古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的书法特色和简单介绍 -
尹符马根: 在一篇文章上摘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卫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传世楷书...

岑巩县19584187897: 卫铄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
尹符马根: 卫铄是晋代的女书法家,世称“卫夫人”.其书法学习钟繇,擅长隶书、楷书,唐人称其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犹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她是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传说《笔阵图》为其所写,是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

岑巩县19584187897: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书法家? -
尹符马根: 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在卫...

岑巩县19584187897: 中国最早的女书法家是谁?
尹符马根: 据史料记载,卫夫人是我国最早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是...

岑巩县19584187897: 我国历史上两位最著名的女书法家是谁?
尹符马根: 一是王羲之的老师,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小揩,《古名姬帖》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另一个是蔡琰,字文姬,东汉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她妙于诗词音律,曾作《胡笳十八拍》.善书法,言其笔法为神授,“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尽其妙”,她是我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女书法家.

岑巩县19584187897: 卫夫人有什么字帖遗世? -
尹符马根: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女书法家. 卫夫人族祖卫灌,官至西晋司空,...

岑巩县19584187897: 卫夫人的相关考证 -
尹符马根: 卫夫人(272-350)姓卫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晋时期的河东卫氏是一个著名的书法世家.卫夫人的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卫夫人自小受家族影响,成为一个书法高手.后来又...

岑巩县19584187897: 笔阵图形容挑画是什么 -
尹符马根:[答案] 《笔阵图》是论述写字笔划的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相传为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卫夫人)所著,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 《笔阵图》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书道的精微奥妙,是难以明言的,所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