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末商初的历史

作者&投稿:贯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讲解夏末商初历史的资料。帮忙……~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 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

夏禹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历经五百余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夏朝只是中国传说中的朝代,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历史上夏朝的存在,因此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应该是商朝。并且按照他们所定的文明标准,中国的文明史最多只能从商朝的盘庚迁殷算起,也就是说,中国的文明史其实只有3000年,而不是中国学者所说的5000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殷墟遗址於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之前,这些学者同样认为商朝只是一个传说中的王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表,使得商朝的存在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现在已经没有学者再对此持怀疑的态度了。偃师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果对夏朝的存在提供了支持性证据。在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以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以青铜器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也创造了不亚於中原商朝的高度文明,距今有4000年之久。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四方诸侯纷纷背叛。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夏王朝,商朝建立。商始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夏亡后都城西迁,仍称亳(今河南偃师)。

商汤立国后,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在贤臣伊尹和仲虺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商汤死后,因其子大丁早死,由大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仲壬继位;仲壬死后,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即位三年,因暴虐无德被伊尹放於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并还政。后世权臣废立皇帝称「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但由於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奴隶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104384.html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疑古过去,一般中国人所相信的自己祖先的历史,正是是这样的。然后进入近现代以来,怀疑者却渐多。
顾颉刚在商周史研究上是很有成就的,他提出了关于古史的观点,即“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认为:(1)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
《尚书》第一篇《尧典》,开首四字是:“曰若稽古”,表示不得亲闻的意思,反不像后来的著作那样信誓旦旦,细致入微。后增的古人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神话角色的凡人化。
神话人物大禹经历是这样,他老爸鲧死后在腹内孕育他。鲧的尸体三年不烂,天帝奇怪,派人剖开鲧的肚子,于是禹化作虬龙而出。治水时禹则变成黄熊开山,把老婆吓成了石头,石头裂开儿子启出生。——而到《史记夏本纪》里,这些神异细节自然都没有了。
一个十分有名的例子。《尧典》里讲,“夔一足”,就是舜的乐官夔只有一只脚。鲁哀公不晓得这是神话,把这当历史看,自然看了不解,就问孔子。孔子解释说,这是讲,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而不是夔只有一只脚。这个故事是韩非子讲的,所以不能断定是这番高论确实出自孔子。但后人把神话历史化的高明巧妙,实在很明显了。(参考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导论篇第三章)
这个办法,其实现在的历史书也还在用。如讲黄帝驱使八种猛兽与蚩尤作战,八种猛兽乃是部落图腾等等。上古神话确实包含着初民的历史记忆,但这样精微的细节对应,实在是未必不然但更未必然的。
造古史的另一个办法,是把同一个故事,假托给一批较早的人物,再上演一遍。最典型的例子是,夏桀商纣,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商纣有个妲己,夏桀就有个妹喜;商纣发明炮烙,夏桀也发明炮烙,——那就不知道纣王干嘛要再发明一遍了。夏代大概确实是有的,甚至史记里夏世系表也可能不错,但这些故事细节,总叫人心里打鼓。
一般人的心态,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民族的历史越古越好。假的古史一旦被造出来了,质疑他就成了危险的事,甚至就有了不爱国的嫌疑。司马迁写史记开篇讲五帝不讲三皇,曾遭到好多人的指责;顾颉刚替商务印书馆写教科书的时候,否定三皇五帝为信史,把戴季陶给惹火了,要罚商务印书馆160万元(顾颉刚晚年口述《中国史学入门》,提到过这段往事)。直到前几年,国家还斥资几千万,搞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此种心态下,中国的文明史被越拉越长,实在是并不奇怪的。
(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盘古在较早的神话里,不过是条耳朵里的虫子变成的狗,做了帝喾高辛氏的女婿,绝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神。
「八卦:盘古挂了之后变成了我们的世界。俩眼睛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所以我们知道盘古大概是大小眼,一个眼睛很亮,一个眼睛有点白内障;四肢变成了天地四极,这意思大概是他死了之后还是四脚朝天的躺着的,估计是头东脚西,——因为脚比手长么,所以西部的地势比较高,东部就比较低;汗毛变成了森林,从我国的森林植被被破坏之前的地貌考察,我们知道盘古肯定是黄种人,体毛不是很丰富,但也不算少。没有听说过有盘古洗澡的记录,所以他身上不免长了很多虱子。等盘古一死,这些虱子蹦达两下,就都变成人了。——虱子变人的说法,大家感情上比较难以接受,所以流传不广。」
炎帝也就是神农氏,据说是农业的发明人(《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对我们中国这么一个农耕民族来说,这个发明太至关重要了。另外医学界也尊他为老祖宗(《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还可以把商业也算上(“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黄帝更不用说了,后人连写本怎么做爱的书,都要扯上他。
(3)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事件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事件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既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既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固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托古改制的思维习惯,也导致了篡改得尤其厉害。
还以黄帝为例。本来“黄帝”就是“皇帝”。帝指上帝,因为甲骨文中出现的帝字,都是指上帝。用帝来指人间的帝王,这个意义大概要迟至周中期才出现。皇是个形容词,大而美的意思,皇帝的意思就是伟大的上帝。
「“一种看法就是认为”帝“的甲骨文形状象架起来的木柴,因为觉得”帝“应当是”禘“的较早写法。”禘“是古代一种祭祀的名称,场面非常隆重。最大的禘祭是祭祀天地的,到了这天,那些牛、猪、羊们都要倒霉了,恐怕要躺倒数百头,它们的脑袋要割下来给天神们享用。还要燃起昂贵的木柴,让木柴的烟气飘荡到天空,就好像皇天上帝正在享用那香气。”(梁惠王)」
但后来,五德终始说流行起来了(这个五德终始是怎么回事讲到汉代的时候再讲)。黄帝被认为是得了“土德之瑞”,土德是黄色,“黄帝”的写法才固定下来了。
再如前面提到了,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这个讲法最早见于《国语◎晋语》,这是东周时候的书。周初分封,据说“兄弟之国者十五,姬姓之国者四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此外的异姓诸侯,姜姓(姜就是羌,这个族以羊为图腾,男性为羌,女性为姜)是主要的势力。把黄帝、炎帝两位上古贤王说成姓姬姓姜,对各诸侯是很有面子的事。
他的这种观点对有关古史的荒谬传说起了廓清之功,而历代相传三皇五帝的神圣地位一下子也就失去了依据。这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对于古史研究的发展是起了作用的。(黑体字引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册p139)

顾颉刚怀疑过夏朝的建立者大禹是否存在,但并未否认夏的存在。很多西方学者怀疑得比他更厉害,在甲骨文、青铜器大量出土之前,很多人认为商代也仅仅是传说。直到现在,西方学者也很多不承认有所谓的夏朝。

  • 关于夏末商初的历史有很多争论,也有很多怀疑

  • 我个人与众多网友一样,更相信顾颉刚先生的研究成果,参考如下:

  • 顾颉刚在商周史研究上是很有成就的,他提出了关于古史的观点,即“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认为:(1)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 

  • 《尚书》第一篇《尧典》,开首四字是:“曰若稽古”,表示不得亲闻的意思,反不像后来的著作那样信誓旦旦,细致入微。后增的古人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神话角色的凡人化。 

  • 神话人物大禹经历是这样,他老爸鲧死后在腹内孕育他。鲧的尸体三年不烂,天帝奇怪,派人剖开鲧的肚子,于是禹化作虬龙而出。治水时禹则变成黄熊开山,把老婆吓成了石头,石头裂开儿子启出生。——而到《史记夏本纪》里,这些神异细节自然都没有了。 

  • 一个十分有名的例子。《尧典》里讲,“夔一足”,就是舜的乐官夔只有一只脚。鲁哀公不晓得这是神话,把这当历史看,自然看了不解,就问孔子。孔子解释说,这是讲,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而不是夔只有一只脚。这个故事是韩非子讲的,所以不能断定是这番高论确实出自孔子。但后人把神话历史化的高明巧妙,实在很明显了。(参考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导论篇第三章) 

  • 这个办法,其实现在的历史书也还在用。如讲黄帝驱使八种猛兽与蚩尤作战,八种猛兽乃是部落图腾等等。上古神话确实包含着初民的历史记忆,但这样精微的细节对应,实在是未必不然但更未必然的。 

  • 造古史的另一个办法,是把同一个故事,假托给一批较早的人物,再上演一遍。最典型的例子是,夏桀商纣,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商纣有个妲己,夏桀就有个妹喜;商纣发明炮烙,夏桀也发明炮烙,——那就不知道纣王干嘛要再发明一遍了。夏代大概确实是有的,甚至史记里夏世系表也可能不错,但这些故事细节,总叫人心里打鼓。 

  • 一般人的心态,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民族的历史越古越好。假的古史一旦被造出来了,质疑他就成了危险的事,甚至就有了不爱国的嫌疑。司马迁写史记开篇讲五帝不讲三皇,曾遭到好多人的指责;顾颉刚替商务印书馆写教科书的时候,否定三皇五帝为信史,把戴季陶给惹火了,要罚商务印书馆160万元(顾颉刚晚年口述《中国史学入门》,提到过这段往事)。直到前几年,国家还斥资几千万,搞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此种心态下,中国的文明史被越拉越长,实在是并不奇怪的。 

  • (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 盘古在较早的神话里,不过是条耳朵里的虫子变成的狗,做了帝喾高辛氏的女婿,绝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神。 

  • 「八卦:盘古挂了之后变成了我们的世界。俩眼睛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所以我们知道盘古大概是大小眼,一个眼睛很亮,一个眼睛有点白内障;四肢变成了天地四极,这意思大概是他死了之后还是四脚朝天的躺着的,估计是头东脚西,——因为脚比手长么,所以西部的地势比较高,东部就比较低;汗毛变成了森林,从我国的森林植被被破坏之前的地貌考察,我们知道盘古肯定是黄种人,体毛不是很丰富,但也不算少。没有听说过有盘古洗澡的记录,所以他身上不免长了很多虱子。等盘古一死,这些虱子蹦达两下,就都变成人了。——虱子变人的说法,大家感情上比较难以接受,所以流传不广。」 

  • 炎帝也就是神农氏,据说是农业的发明人(《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对我们中国这么一个农耕民族来说,这个发明太至关重要了。另外医学界也尊他为老祖宗(《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还可以把商业也算上(“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3)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事件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事件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既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既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固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托古改制的思维习惯,也导致了篡改得尤其厉害。 

  • 还以黄帝为例。本来“黄帝”就是“皇帝”。帝指上帝,因为甲骨文中出现的帝字,都是指上帝。用帝来指人间的帝王,这个意义大概要迟至周中期才出现。皇是个形容词,大而美的意思,皇帝的意思就是伟大的上帝。 

  • 「“一种看法就是认为”帝“的甲骨文形状象架起来的木柴,因为觉得”帝“应当是”禘“的较早写法。”禘“是古代一种祭祀的名称,场面非常隆重。最大的禘祭是祭祀天地的,到了这天,那些牛、猪、羊们都要倒霉了,恐怕要躺倒数百头,它们的脑袋要割下来给天神们享用。还要燃起昂贵的木柴,让木柴的烟气飘荡到天空,就好像皇天上帝正在享用那香气。”(梁惠王)」 

  • 但后来,五德终始说流行起来了(这个五德终始是怎么回事讲到汉代的时候再讲)。黄帝被认为是得了“土德之瑞”,土德是黄色,“黄帝”的写法才固定下来了。 

  • 再如前面提到了,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这个讲法最早见于《国语◎晋语》,这是东周时候的书。周初分封,据说“兄弟之国者十五,姬姓之国者四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此外的异姓诸侯,姜姓(姜就是羌,这个族以羊为图腾,男性为羌,女性为姜)是主要的势力。把黄帝、炎帝两位上古贤王说成姓姬姓姜,对各诸侯是很有面子的事。 

  • 他的这种观点对有关古史的荒谬传说起了廓清之功,而历代相传三皇五帝的神圣地位一下子也就失去了依据。这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对于古史研究的发展是起了作用的。(黑体字引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册p139) 

  • 顾颉刚怀疑过夏朝的建立者大禹是否存在,但并未否认夏的存在。

  • 很多西方学者怀疑得比他更厉害,在甲骨文、青铜器大量出土之前,很多人认为商代也仅仅是传说。直到现在,西方学者也很多不承认有所谓的夏朝。但是,不管怀疑不怀疑,他曾经真实地存在着。



读史记吧,可靠又有权威。

去看考古的书和历史书一起看吧

建议看一下翦伯赞的<<先秦史>>.


清华简主要内容
清华大学在战国竹简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辑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于2010年发布,收录了9篇文献,如《尹至》《尹诰》讲述夏末商初的历史,《程寤》《保训》《耆夜》反映了商朝末期,《金縢》《皇门》《祭公》涉及周朝史事,而《楚居》则揭示了楚国的过去。研究者李学勤主任认为这些文献...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于什么时期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时期。夏末商初时期,成汤讨伐夏桀,这个时候军事行动的作用从简单的争夺生产资料,变为政权更替的手段。商亡周兴之后,随着周礼大行,军事思想被赋予许多道义上的束缚,打仗变为周礼的实操。这一趋势一致延续至春秋早期。所以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于夏...

厨子伊尹最后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厨子,但应该称他为最牛的厨子,这人本是一个奴隶,后来竟成为开国元勋,做到了相当于宰相的位置,权力大到敢流放帝王,四代君主都听他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夏末商初的伊尹了。伊尹本名挈,此人自出生起父母就杳无音讯,未知其详,他小时候被有莘国君的一个厨子收养,于是自小...

《封神榜》取材于夏末商初时期的商王朝是对还是错误
武王伐纣发生在商朝末年西周初年,因此说《封神榜》取材于夏末商初时期的商王朝是错误的。

谁知道"顾"姓的由来呢?
1. 顾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末商初,最早的一支形成于范县,还有一支则是在西汉初期形成于江苏苏州。2. 史书记载,夏朝时期有一个名为顾国的诸侯国,夏朝末年,商部落领袖汤灭掉了顾国。顾国王族的后代散居各地,以国名作为姓氏,从而有了顾姓的出现。3. 另外一支顾姓则源于越王勾践的后代。勾践的裔孙闽...

东伊朗简介
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一场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雅利安人大迁徙上演,这大约相当于中国夏末商初的时期。这次迁徙的主要人群,雅利安人,与吐火罗人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在印欧语系的分类中,雅利安人属于Satem语组,而吐火罗人则隶属于Centum语组,尽管吐火罗人地理位置在雅利安人东方,但他们的分离时间早于...

伊尹是谁的典故 伊尹的典故
1、伊尹是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国开国元勋、道学家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2、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

雍国商代诸侯国
遗址的城墙呈方形,面积大约为8万平方米,据考古调查和发掘证明,这座城池始建于夏末商初时期,一直沿用至东周时期。府城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坐落在北可观太行山脉,南邻黄河,是夏末商初时期黄河北岸的文化交汇点。在这里,夏商两代文化交融,同时也是商王畿西部的重要田猎区域。随着历史的推移,到...

伊尹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伊尹(生卒年不详),名伊,一说名挚,夏末商初人。其出生地有河南开封、河南嵩县、河南伊川县、河南栾川县、山东曹县、山东莘县、陕西合阳县、山西万荣县等多种说法。因为善于烹饪被汤看中,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

怎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应该是在思想认识上和心灵上都能寄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因为孩子的思想认识还未形成,所以急需正确的引导,好的教育就应该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引导,只有这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孩子们才能完全驾驭自己。

高坪区13674447942: 关于夏末商初的历史 -
闻凡门冬: 建议看一下翦伯赞的>.

高坪区13674447942: 关于(夏商周)的历史资料,故事. -
闻凡门冬: 夏大禹治水,三监之乱,夏桀放虎于市.商朝,纣王宠爱妲己,武王伐商,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高坪区13674447942: 中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
闻凡门冬:[答案]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的专著《中国思想史纲》中提到,夏朝到商朝这几百年的历史,不可能一下子变成奴隶制国家,夏朝处在向国家形成的转变过程之中,仍带有氏族制色彩,夏末商初,黄河中下游的居民带着氏族制残余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由此...

高坪区13674447942: 关于夏商西周的历史小故事 -
闻凡门冬: 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

高坪区13674447942: 夏末商初的著名政治家,药性学创始人,烹饪鼻祖是谁 -
闻凡门冬: 伊尹 摘要:伊尹,夏末商初人,出生于今杞县葛岗镇西空桑村,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

高坪区13674447942: 求解讲解夏末商初的具体历史的 书籍,包括人物,制度,风土人情等. -
闻凡门冬: 国史大纲. 夏朝的存在还有争议,而且夏朝没有文字.

高坪区13674447942: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 -
闻凡门冬: 凤飞飞

高坪区13674447942: 关于夏朝和商朝的成语故事 -
闻凡门冬: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 由于流...

高坪区13674447942: 哪里有关于商朝的历史故事?越多越好!!! -
闻凡门冬: 文曲星君比干的故事比干是商朝的大臣,纣王时辅佐国政,开始时纣王还听他的话,颇有政绩,后来受妲己的迷惑,沉缅于酒色,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相继劝谏,纣王皆不接受,结果微子辞官而去,箕子也装疯...

高坪区13674447942: 请问商末周初时的历史发生过什么事(如大的战役,人所众知的事件),出现过什么样的人物(官吏,武将等等只要是出名的都要),还有比较著名的器具,... -
闻凡门冬:[答案] 最著名的就是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 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