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文化介绍

作者&投稿:尧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北二人转文化介绍~

二人转简介
  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编辑本段]二人转历史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清末的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缘故,文献记载大多不全,长期以来仅是在民间的流传,具体无从考证。
  有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
  随着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转在发展中曾经形成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个流派。其中东路以吉林市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的黑山县为中心,讲究板头和演唱;南路以辽宁营口为中心,表演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的北大荒为中心,追求唱腔的优美动人,故此历史上曾有二人转"南靠浪(舞),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的民谚。后来各路表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表演的侧重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一九五五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剔除"纸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要克服"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改革开放以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在新的世纪,辽宁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的二人转演员赵本山,立志要将二人转这个在东北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发扬光大,使其再现辉煌。二○○一年,由赵本山发起组办的"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为二人转在新世纪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赵本山也在本次大奖赛中收了五位优秀的二人转演员为徒,他们分别是翟波、王小宝、王小力、张小飞、唐鉴君,他们都出演了赵本山自导自演的十八集农村题材轻喜剧《刘老根》。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在全国掀起了"东北二人转热"。剧里二人转演员的精彩表演,也使全国人民对二人转这门民间艺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相信由这些优秀的二人转演员的努力创新、创作,会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将二人转这种东北的艺术推向全国,使更多的人喜欢二人转。
[编辑本段]二人转特色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场"。每年秋后三大时节,挂锄,冬闲,都有"唱屯场",通常按以下顺序表演:
  "打通":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三鼓来招引观众。
  "三场舞":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朝外,船家打浆划过来",以此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
  "喊诗头":"三场舞"后,旦角下场,丑角"起霸"接"喊诗头"。"诗头"类似戏曲的"自报家门"或"定场诗",多数"诗头"与正剧无关,只是为了静场。
  "说口":旦角上场,与丑角"说口"。"说口"可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员见景生情,逢场做戏,现编现说的口语;"定口"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包括交代情节,人物对话;"套口"多为与剧情无关联的民间故事及笑话。
  "唱小帽":这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 二人转
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据《博览群书》2010年第3期(作者毕玉才、刘勇)。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由赵本山先生在2000年提出,并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发扬光大。有人对此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其失去了田间地头二人转的乡土味道。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起源
  简介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历史背景】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据《博览群书》2010年第3期(作者毕玉才、刘勇)。

  【首次出现】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特色】
  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由赵本山先生在2000年提出,并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发扬光大。有人对此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其失去了田间地头二人转的乡土味道。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wan


东北二人转。
东北大秧歌是民间文化的早生子,在元朝之后,农民逢年过节就自发地组织起来走村串户去表演秧歌。秧歌舞的队型是排成两行,一边是男,一边是女,那时候女人不能抛头露面地跳舞演出,所以都是由男人抹上脂粉穿上花衣假扮的。秧歌以“女”为主,旁边的男人绕着旦角舞,一会去逗一下,表演动作里就逐渐...

二人转是什么东西~~??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

二人转是深受喜爱且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年轻人如何看待东北二人转...
在没有电视机、没有录音机,广泛半文盲的时期,二人转几乎是东北农户唯一的游戏娱乐和文化活动,也是传统文化、使用价值承传的主要方式。在过去的时期,二人转等同于东北乡村的百科辞典,明星是专业知识最丰富多彩,也是信息最灵瑞的人。而到了当代发展趋势变的越来越快,接纳信息可以利用互联网尤其便捷,最...

如何看待东北二人转这门艺术?
专业二人转虽然有二人转的形式,但是它骨子里属于雅文化,而不是俗文化。它依附于主流意识形态,依附于国家体制。专业演员不是农民,而是国家干部。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台上台下的关系。演员与观众在价值观、情感上出现了分离。演员也不再为自己的唱词负责。小剧场二人转已经没有价值承载,有的只是消解,对...

东北二人转经典唱段有哪些?
东北二人转经典唱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等。还有《祝九红吊孝》,《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

东北二人转片段东北二人转最黄的段子
关于东北二人转片段,东北二人转最黄的段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二人转就是原来东北的乡土文化,粗鄙、龌龊、充满了黄段子和***挑逗,夜总会、戏院、剧场等场所都活跃着二人转的身影。2、 在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不这样,解放前的二人转就黄的厉害,...

东北唱的四大黑四大白叫做什么艺术形式
5. 南路二人转以辽宁营口市为焦点,大秧歌的影响较为显著,舞蹈和歌唱并重。6. 北路二人转以黑龙江北大荒为基地,当地民歌对其表演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7. 二人转的表演风格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说法,反映了不同地区流派的特点。二人转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

东北二人转演出服装l
此外,服装的材质也十分重要,既要保证演员在舞台上的活动自如,又要考虑到舞台灯光的照射效果,确保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最后,东北二人转的演出服装还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一方面,这些服装代表着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每一次穿戴都是对这份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传承。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

东北二人转经典唱段有哪些?
- 《祝九红吊孝》:这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唱段,展现了二人转深刻的情感表达。- 《梁塞金擀面》: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活泼的表演,此唱段深受欢迎。- 《马前泼水》:这个唱段以它的戏剧性和幽默感著称。- 《包公断太后》:讲述了包拯断案的故事,展示了二人转的说唱艺术。2006年,东北二人转因其深厚的文化...

黑山二人转来源
黑山二人转,这一辽西走廊上独特的民间歌舞形式,源于辽西古道的繁荣商业与军事活动。它的兴盛得益于骡马大市这一历史舞台,使得黑山二人转在融合关内外多元民族歌舞艺术的过程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与吉林、黑龙江地区的二人转有所不同。黑山二人转以其表演的细腻和丰富的唱腔闻名,拥有一批宝贵的保留...

石龙区13382323073: 东北二人转资料 -
阿狗和畅: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

石龙区13382323073: 东北二人转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对“二人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在形式上不断出新,伴... -
阿狗和畅:[选项] A. 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方式和属性 B. 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C. 是新出现的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D. 是事物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石龙区13382323073: 什么是东北二人转?
阿狗和畅: 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和“吉剧”,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

石龙区13382323073: 介绍东北二人转 -
阿狗和畅: 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

石龙区13382323073: 二人转是什么艺术? -
阿狗和畅: 二人转是在东北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口头性、流行性、集体性和群众性等基本特征.二人转属于说唱类曲艺,不是戏剧,也不能说是个剧种. 东北的二人转概述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

石龙区13382323073: 二人转的介绍 -
阿狗和畅: 【简介】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

石龙区13382323073: 二人转是哪里的戏曲形式? -
阿狗和畅: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戏曲形式, 特点是男的丑, 女的俏, 男女合作载歌载舞...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

石龙区13382323073: 求一篇介绍东北二人转的文章如题,介绍东北二人转,交选修课作业用,1000字就行,题目叫《我家乡最受欢迎的民俗--东北二人转》,别直接给我百度百... -
阿狗和畅:[答案]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劳动人民中间的综合艺术,是一朵土香土色的艺术之花.吉林的二人转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百年前,二人转就以它灵活、明快的方式活跃在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和“大房子”里.还常在...

石龙区13382323073: 什么是二人转
阿狗和畅: 【二人转简介】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

石龙区13382323073: 二人转的来历是什么? -
阿狗和畅: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劳动人民中间的综合艺术,是一朵土香土色的艺术之花.吉林的二人转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百年前,二人转就以它灵活、明快的方式活跃在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和“大房子”里.还常在庄户人的院子或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