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会有那么纯粹的清官?而现代却好像没有?

作者&投稿:勤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古代清官都被称为青天?~

因为他们的存在可以‘拨云见日’(语出《世说新语》卫伯玉评乐奇‘若披云雾睹青天’),让苦难黎庶如禾苗般能感受到如阳光的温暖(即皇帝的英明)。至于青天则等同于晴天,比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说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晴空万里自然是天青水蓝日光充沛了。

然而在古时,清廉的官员一般被称为良吏、循吏或廉吏,并不叫‘青天’或‘青天大老爷’。他们牧守一方时所做出的惠民政策则被称为善政(即“德惟善政,政在养民。”),那时的所谓清官,是指清资、清职、清水衙门里的那些官员,清谈误人,不务实业。

后来到了元时,元曲杂剧兴起,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所著《窦娥冤》中曾有这样的念白: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而后对比窦娥问斩前的唱词: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青天两字的含义凸显的异常夸张。而此前的张驴儿也曾提到说:
“谢青天老爷做主!明日杀了窦娥,才与小人的老子报的冤。”

所以由此可见元代以后,平民口中的‘青天大老爷’其重要性是能为民(主要是自己)请命做主,但究竟是什么民在《窦娥冤》中自然显露的是一览无余。如张驴儿这等刁民泼皮口中的‘青天’,与世人认可的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自然是有了极大的不同,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天了。

  古代十大清官: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汉书》本传中就把擅长处理政务说成是他的天性。赵广汉在担任京兆尹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处理各项公务,往往通宵达旦。并且善于思考,讲究办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但京兆尹的职责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脚下,日常处理政务容易得罪皇亲国戚和当朝显贵,所以,虽然赵广汉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斩的下场。赵广汉任京兆尹期间,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深得百姓赞颂。


  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还在年少时,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在颍川郡任太守的政绩最为突出。此前,颍川郡是一个豪强地主称霸一方,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阔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产发展,“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诏称颂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长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数官职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专门的审案官,但在官僚体系中地位极低,也难有作为。徐有功虽长期担任专职审案官,却因敢于严格守法,犯颜直谏,执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达万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后任过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员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职。徐有功为官之时,正值武周时期,上有武后作乱,下有酷吏网罗,执法守正彼为不易。由于徐有功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因而难免得罪酷吏、奸臣,频遭弹劾、推审,但最终皆因找不出他贪赃或徇私枉法的证据,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尽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谀奉承,一心执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名留青史的专职"法官",被当时人誉为"自古无有"的好官。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连荷兰也有人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他从进士及第开始,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著名文学家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等监察大臣、户部副史等掌理国家财政的高级官员、都部署等军事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包拯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别在死后,作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带有神奇色彩。随着国际上文化交流的进展,包拯这个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还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虽然史料中的包拯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悬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也受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作为清官确实是非常典型的。


  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现在,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况钟,在他死后,苏州和七个县都建立了祠堂。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表面一片升平,其时危机四伏。海瑞年青时,便对社会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在户部供职时,出于对国家财力的忧虑,为进谏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纵容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庙坛道观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称为《治安疏》。奏疏递上后,海瑞即被入狱,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阶的劝说之下,才得以获赦,官复原职,并逐步升至应天十府巡抚等职。之后,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他铁面无私,对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但他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抚流亡,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作用。


  汤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因为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弟子规》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 也就是古代人要先学做人,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现代人呢?先学习知识,把求知放在第一位,自身素质放在了哪里,自己估计都没概念。
我想教育方式的不同,让古代有那么纯粹的清官,而现代却好像没有。

我只能说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社会不可能产生清官。你要当清官,那你就不可能做上官,因为你就进不了官道。古代不一样,权力属于个人,属于皇上,或许哪个人刚好被皇帝看好了,而这个人就又是清官。这种事在现在是不可能发生地!

现在也有,只是变少了。以前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纲领紧紧束缚中国人的思想,人们的道德观念远比现在强,而现在这种约束力越来越弱。况且,现在信息发达,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法律量刑减轻,约束力也在降低


这点你走上了一个误区!其实也没有多么纯粹的清官,只不过是一个政府的宣传手段,只不过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加上一些后人的杜撰夸张,将每个比较清廉的官员神圣化,就犹如古代人看待的孔子一样,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又如诸葛亮在我们看来他就是一个政治和军事上“智圣”可是真实的历史是他政治上是个“天才”,可军事上并非《三国演义》中的那么有军事计谋!

现在有,只不过不报道而已,大家更关注贪官,报了清官,也没人看,所以报纸杂志媒体,肯定是多报贪官才能生意好


在古代时候,滴血认亲有什么科学原理?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基本都会出现滴血认亲这一幕,这在古代也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种滴血认亲是没有什么科学原理的。就是不管我们是否有血缘关系,只要只要把血液滴在水里,血液都是会自动融合在一起的。想要知道有没有血缘关系,只有我们现在使用的DAN鉴定是最为准确的。滴骨与和血这是古时候认亲的两个...

古代中的陶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3、胎质清脆,用指轻扣,能听到“咚”的脆响,宛若乐器奏出的优美磐声,扣人心弦。4、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5、青花瓷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

你知道我国古代雕塑有什么特点吗?
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

古代体现质朴的人物 最好有故事或者诗句出处什么的~
陈文蔚《戊寅老人生旦》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里。儿因逐食浪飘蓬,欲归无以供甘旨。吾翁亦能某淡薄,日夕饭疏而饮水。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筋骸虽老自康健,聪明少壮犹难比。了无机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强精髓。人间可慕是荣华,人间可羡为豪侈。荣华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

古人对爱情的看法和当代人有哪些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人和女人的地位近乎平等,人类对待爱情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现在人的爱情观都很脆弱,都要和金钱和利益挂钩。那么古代人对待爱情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第一,男尊女卑。在古代女人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她们只是男人的依附品而已。在谈恋爱的过程当中,她们是...

古代小说中说处女身上有守宫砂,什么是守宫砂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男子交合,它就立刻消失于无形。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就有人用它来试贞。据张华《博物志》说“守宫砂”的制法和用法是:传说,东方朔曾经告诉汉武帝守宫砂是检验女子贞否的验方。另外,还有两张不同方子的记述...

古代有人教圆房吗?
事实上,古代也是有性教育的,虽然比较含蓄隐晦,但是用来生娃够用了。重视床上能力,是男人的本能。想想看,如果洞房时,新郎什么也不会,跟个木头似的,人家不会欣赏处男的羞涩风情,只会担心老公是否需要一辈子服用伟哥。新郎多没面子啊!古代不兴离婚,如果丈夫床上不行,妻子得守一辈子活寡。所以,...

古代的人会用银针来试毒,这种方法是否靠谱?有科学依据吗?
由于银针变黑的部分只是和硫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有些不含毒但含硫的食物,如果插入银针也会变黑,比如我们常吃的鸡蛋黄。而有些剧毒的物质由于并未含有硫的成分,即使插入银针也不会出现变黑的反应,比如氰化钾、氰化钠等等。总之这个方法是人类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和实践验证得来的。中国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

古代真的有削铁如泥的宝剑吗?真相是什么呢?
后面一种乃至能咬出牙痕,宝剑“削铁”也就不奇怪了。例如在《水浒传》里,曾提及杨志在汴京街边卖刀,为了更好地展现刀的锐利,他将6枚铜币摞下去趁机砍了下来。中间刀光剑影一闪,那6枚铜币闻声裂成两截。并且在上世纪70时代,在我国加工工艺产品博览会上也有人买铁剑还原过这一情景,而古人就...

大家觉得古代社会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也没有现代人这样的压力,其次古代人有很好的生活环境,但也有许多东西不如现代人,例如,古代社会是高度集中的封建帝制,没有民主,古代人热衷于功名利禄,他们唯一的功成名就的方式就是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写以篇八股文当官。古代生活单一无聊,缺少现代人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厦门市13448489452: 为什么清朝多清官,明朝反而是贪官比较多? -
亢航立可: 你的问题就存在问题,明朝清官廉吏多如繁星,何来清官少贪官多?而清朝是一个倒退的朝代,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啥德行就不说了人尽皆知,赋税繁重多如牛毛,百姓惧怕官吏,官员上下级之间都要跪拜,口口奴才,这样的社会你觉得能有几...

厦门市13448489452: 古代有绝对清官么古代有绝对的清官么就是一分钱不贪一文钱不收的清官
亢航立可: 即使有的话你也绝对不知道(他闯不出来).并不是质疑谁,像包拯,已经不是一位古代官员了,后世赋予了他太多,那些戏文里的案子几乎都是编出来的.(陈世美和他不同朝代,包拯不黑且矮…).所以说我们所听闻到的清官已经不是历史人物,而是文学任务了. 回归题目.我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张居正.我也是,要想在古代官场上混好,一些“劣质”是可以原谅的.从哲学角度说:没有绝对的东西,人也一样.

厦门市13448489452: 为什么古时候清官都没好下场? -
亢航立可: 四个字:清官难当!!!看明史小说<张居正>,书中有一则写到张居正对海瑞的评价:张居正推行改革之初,有人推举海瑞复出,理由是海刚峰大人清廉公正,甚得民心.张反问其人:海瑞所到之地...

厦门市13448489452: 历史有哪些清官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
亢航立可: 1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厦门市13448489452: 古代文人被贬 -
亢航立可: 做官总牵扯到政治斗争和利益分配. 文人或清官因耿直或忧国忧民,容易触犯当权者或即得利益者的利益和所谓的尊严. 被贬的情况很多,有部分人写出著名的文章和诗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厦门市13448489452: 中国历史上哪个清官最“清”,是海瑞?还是包拯?还是、、、、、、那为什么??? -
亢航立可:海瑞.但是海瑞还是有不少负面行为的. 阴暗面 作为一代清官的形象,海瑞戏在舞台上久演不衰.近来海瑞的研究往纵深方向发...

厦门市13448489452: 关于古代清官的故事及其简介 -
亢航立可: http://www.jngt.gov.cn/news_view.asp?newsid=1458 这有 翻翻二十四史,人们就会明白,有名有姓并且货真价实的清官,不过几十位.明末清初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夜航船》卷七“清廉类”中,扳着指头数了很久,也不过找...

厦门市13448489452: 古代天下清官第一是谁
亢航立可: 张伯行虽然不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官吏,但他为官以民为重,不辞辛劳,勤政廉洁,刚正不阿,受到皇帝的器重、百姓的爱戴,康熙皇帝御笔赐书 “廉惠献猷”四字赐之,并誉其为“天下第一清官”.

厦门市13448489452: 中国古代有哪些清官(请列三个) -
亢航立可: 恩恩!!中国历史上十大清官:1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2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 3 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人. 4. 徐有功 本名徐弘敏,唐朝长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 5. 狄仁杰 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 6. 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 7. 包拯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8. 况钟 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 9. 海瑞 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 10. 汤斌 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