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的祠联

作者&投稿:圭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氏家族起源于哪里?浙江的孟氏分布有哪些地方?能找得到孟氏族谱吗?孟氏的辈份是怎么排的?~

  孟氏族谱
  民间有孔、孟、颜、曾4姓一个通天谱的说法。所谓“通天谱”,就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家谱。在中国的宗谱文化中,一般都是一姓一谱,孔、孟、颜、曾这4姓为什么会是一个通天谱呢?
  孔、孟、曾、颜4姓的祖先可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及曾参,他们4人分别被历代推崇为尊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为儒家学说的4大圣贤。这4姓的家谱,一般由皇帝同时赐予,所以,排的字辈是完全一样的.
  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后世一律都要按照字辈取名,否则不准入家谱。字辈的字先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10字,以后崇祯皇帝又钦定10个字,清朝乾隆皇帝又钦定10个字,民国时期,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定20个字,报经北洋政府批准,由北洋政府下令各省县将这50个字布告周知。即:(从56代至105代的字辈)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朝宪庆繁祥

  令德维纯佑 钦绍念显阳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孟氏家谱))在濮阳县鲁河乡前南孟村也有一定的研究。该村孟姓人士比较集中,人口2000余人,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在清末民初期间有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孟子庙宇,门口有一石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随着战乱及年久失修在解放后破四旧时彻底毁坏。但目前仍留有清朝咸丰元年府衙赠 “功齐大禹” 木制牌匾一块,令世人敬仰,据说就连侵华日军从此路过还下马参拜。
  该村主要是研究本地祖先是从那一支迁来,上上支的发展状况如何,分几脉,流向等情况,从哪一年、哪一代从何处经及番周折迁来此地,又从本地迁向何方,哪一支都发展怎样以及孟氏祖先的家族文化等等,在当地颇受影响。很多地方孟氏后裔或家谱不详尽的便经常前去该村寻根找源。每年的四月初二是孟子生日,山东、河南两省附近各县市孟氏后裔前去该村祭奠祖先,交流文化,场面宏大、颇为壮观。在这一天,当地政府也做东来招待四面八方来的宾客,同时也为发展当地的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左传庄公八年,齐人杀孟阳,而庆父还未立,不知所出 孟姓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例如,宋朝的孟宗政为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孟浩为宜春(今属江西)人,孟程为丰城(今属江西)人,孟元、孟彦卿均为洛州(今河北永平)人,孟显为安华北池(今属甘肃)人,孟攀鳞为云内(今山西怀仁)人;明朝的孟充为高安(今属江西)人,孟兆祥为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孟忠为江苏昆山人,孟淑卿为江苏吴县人,孟善为山东海丰(今山东无棣)人,孟俊为陕西咸宁人,孟羊浩为湖广咸宁人;清朝的孟永光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孟超然为福建闽县人。

亚圣之裔;采卿之宗: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字子舆,邹人(今山东邹县)。先世是鲁国公族,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嫡系正传。著录《孟子》十一篇,今存七篇,被称为“亚圣”。下联典指汉朝时期学者孟卿,兰陵人。善为礼春秋,时人以卿呼之。
采卿之绪;亚圣之宗:同上(上下联联意、联释互易)。
昌平世泽;亚圣家声:全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元至顺间加封邹国亚圣公。
龙山逸兴;鹿门隐居:上联典指东晋时期江夏人孟嘉,字万年,太尉庾亮领江州时,任他为从事,后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参军,深受桓温器重。桓温让参军孙盛作文章嘲讽他,他当即作文回答,文章极美。后历官从事中郎、长史。下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早年在鹿门山隐居。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后为荆州从事。诗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其诗清谈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孝诚生笋;廉德还珠: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人孟宗,字恭武,江夏人,孟嘉的曾祖父,以孝著名。少从南阳李肃学,性至孝。母亲喜欢吃笋,冬时笋尚未生,他进入竹林哀叹悲泣,笋忽然迸出。后官盐池司马、吴县令。下联典指东汉时期合浦太守孟尝,字伯周,上虞人。少修操行,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粮,而海里出珍珠,前任太守贪婪,逼百姓滥采,使珍珠渐渐移到交趾境内。孟尝到任后,革除前弊,使珍珠重返合浦,百姓们得以重操旧业,商贾流通,人们称他为“神明”。当朝中征他回京时,吏民极力挽留,使他不得脱身。于是,他在夜里出走,隐居在一处贫困的水泽地,自己耕种而生。
孝著恭武;道传孟轲: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下联典指战国时期孟子。
仉氏教子;孟光敬夫: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之母仉氏,“孟母三迁”历来为教子的佳话。下联典指东汉时期的梁鸿妻孟光,与鸿遁逃霸陵山中,夫妇相敬如宾。
珠还合浦;节镇荆襄:上联典指后汉时期的孟尝。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孟珙。 五友家声远;七篇世泽长: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献子(仲孙蔑),人称贤大夫,有五友相助。下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任齐襄王的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用,晚年与弟子著书立说。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他的理论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世称“亚圣”。著作有《孟子》七篇。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苦吟东野集;亲撰长春符:上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曾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后任兴元军参谋。长于五言古诗,有《孟东野诗集》。下联典指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字保元,名仁赞,生于太原。后蜀开国国君孟知详第三子,为两川节度行军司马。知详病,他监国,后嗣位。据宋人张唐英《蜀檮杌》记载:“蜀末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世一般认为孟昶所题上述联语,是迄今史书中所见最早的春联。
笃生周世季;私淑圣人门:此联为孟子庙联。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此联为孟浩然撰孟姓宗祠通用联。 雄辨七扁尼父志;清诗五字杜陵心: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下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孟浩然(公元689~740年),襄阳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所作诗多写山水景物及隐居或羁旅生活,为李白、杜甫等人所称赞。有《孟浩然集》。
孟嘉曾向风前落;郭泰还从雨里过:上联典出《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孟嘉,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即陶渊明的外祖父,是晋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大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桓温邀集宾客幕僚登龙山宴会,在山顶大摆宴席,饮酒赋诗。大家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间,一阵风刮过,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盂嘉这时已经有几分酒意,只顾观赏美景,并未察觉。桓温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孟嘉,不料孟嘉虽有醉意,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作好,他立即提起笔作文答辩,由于文采甚美而传为佳话。这是登高览胜,以至于乐而忘形的故事。在咏重阳节的诗里,常见有“龙山落帽”或“落帽”,都是以这事为典故的。下联典出《后汉书·郭泰传》:郭泰(公元128~169年),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东汉太原介休人(今山西介休)。家贫,早孤,及长,身高八尺,容貌魁伟。曾就学成臯(今河南成臯)屈伯彦,三年,博通三坟五典。善谈论,美音制(讲话声音清亮)。初入京师,时人莫识,名士符融,一见嗟服,因此荐于其师河南尹李膺,以为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鸟之凤凰,羽仪未翔。李膺生性简亢,很少交接,为官独持风裁,为天下楷模,声望极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膺与郭泰相见,待以师友之礼,并说,吾识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郭泰遂名振京师。后归乡里,衣冠(官员)诸儒(士人、太学生)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惟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更有甚者,郭泰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 风落孟嘉不妨舍旧;雨逢郭泰大好更新:同“孟嘉曾向风前落;郭泰还从雨里过”。
邹峄雄风,塞两间正气;兄弟美质,获双珠令名: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下联典指南朝宋国时期会稽太守孟头,字彦重,孟昶之弟。昶头弄美风姿,时人谓之“双珠”。




陈姓宗祠七言对联
陈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对联,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你所见过的对联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陈姓宗祠七言对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姓宗祠七言对联 三君翊汉光乔梓;三阮扶唐驾竹林。——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

钟姓宗祠通用对联
功业焕唐皇,拜相封公,豫省惟吾先祖始;贤声昭越国,建祠肇祀,古城辟尔后人基。——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西省赣州市卫府里钟氏宗祠联。章贡水环流,祠建古城潆洄,秀抱鸡心岭;崆峒峰耸翠,堂开卫湖则列,云垂马祖崖。——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西省赣州市卫府里钟氏宗祠...

陈氏祠堂对联横批
陈鳣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嘉庆举人陈鳣联。虚其心,实其腹;骥之子,凤之雏。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陈姓名人陈方伯赠侄联。亭台不落匡山后;策杖曾经工部来。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唐代诗人陈子昂读书台联。上联典指李白,匡山在四川江油县西,李白曾在此读书。下联典指杜甫,策杖,即拄杖。

陈氏祠堂对联 陈氏祠堂对联大全
陈氏祠堂对联大全:太丘德望;颍水渊源。——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东汉·陈寔,为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世人称为“陈太丘”。名高七彦;才擅六奇。——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东汉·陈琳,为“建安七子”之一。下联典出汉·陈平,六出奇计,助高祖得天下。投辖留客;悬榻待...

百家姓:孙姓宗祠通用对联
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孙姓宗祠通用对联》,供大家参考。〖孙姓宗祠三言通用联〗兵家祖;循吏宗。——佚名撰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齐国孙武。下联典指春秋楚国孙叔敖。〖孙姓宗祠四言通用联〗闭门联榻;漱石枕流。——佚名撰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清·孙錤不事举业,与其弟构古棠书屋,闭门...

张氏祠堂对联大全
——此联采用清代词画家张子祥撰书联。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下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事。将军更解神谶字;太史合书大有年。——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张延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此联为鹤顶格析“张”姓...

廖氏祠堂威武对联
廖氏祠堂威武对联 “宗祠”是每个姓氏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下面是关于廖氏祠堂威武对联的内容,欢迎阅读!万石家声远 三州世泽长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蓼国起源绵万代 郭坊发迹盛千秋 ——廖氏花公祠联 石福攸同,祥绵世泽 源泉有本,派衍叉溪 —...

百家姓对联姓氏对联:萧姓对联及萧姓来历
——佚名撰萧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指西汉大臣萧何。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钓游怀旧迹,将老屋托为支祠,堂堂皇皇,历卅八年始臻美备,恰好魂招南岳、神寝西安,灵爽共归来,故土莫辞千里路;品学得优名,与仲氏香分贡柱,绳绳继继,至十七世愈觉繁昌,总因风不常凋、霜难殒...

冯姓宗祠通用对联
〖冯姓宗祠六字通用对联〗抚蛮单骑平寇 挡熊弱质表忠 上联典指北宋·冯伸己。下联典指西汉·冯媛。〖冯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欲除烦恼须无我 经历艰难好作人 采用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子联。望出杜城为二马 名满西域号双星 上联拆字“二马”为“冯”姓。 下联典出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外交家冯嫽,...

曾氏宗祠对联
在中国百家姓之中,每个姓氏的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宗祠也是是古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也是宗族的象征。那么您知道有关曾氏宗祠对联有哪些吗,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曾氏宗祠对联摘抄 南丰撰史;西府养亲。——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世称南丰先生。曾奉诏...

南票区13138179547: 百家姓对联姓氏对联:孟姓对联及孟姓来历 -
类凝丹参: 李姓,王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赵姓,黄姓,周姓,吴姓,徐姓,孙姓,胡姓,朱姓,高姓,何姓,郭姓,马姓,罗姓,梁姓,宋姓,郑姓,谢姓,韩姓,唐姓,冯姓,于姓,董姓,萧姓,程姓,曹姓,袁姓,邓姓,许姓,傅姓,沈姓...

南票区13138179547: 关于北戴河孟姜女祠的一副对联 -
类凝丹参: 读音:hai(上声) shui(上声) chao(阳平),zhao(阴平) zhao(阴平) chao(阳平),zhao(阴平) zhao(阴平) chao(阳平) luo(去声).fu(阳平) yun(阳平) zhang(上声),zhang(上声) zhang(上声) chang(阳平),zhang(上声) zhang(上声) chang(阳平) xiao(阴平).意义:“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一句中,有通假字和同型异声字.此句可看作:“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海的潮水,每天都会潮起,每日都会潮落.浮云伸展,一会儿伸长了,一会儿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南票区13138179547: 求襄阳孟氏家族对联,不能太俗 -
类凝丹参: 师学先儒孟袭亚圣 沐染古风家居襄阳

南票区13138179547: 谁有关于孟姜女祠的对联??急用!!! -
类凝丹参: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落 云,朝朝(chao),朝朝朝(chao),朝朝(chao)朝散 潮,长(chang)涨,长长(chang)涨,长(chang)涨长消

南票区13138179547: 祠堂对联有没有横批,有的话提供一些有横批的祠堂对联,谢谢 -
类凝丹参: 祠堂对联的横批,不是一般对联的横批,而是某姓氏祠堂的堂号.比如:张氏祠堂,横批是堂号——百忍堂,对联是:八德忠列上;百忍孝为先. 写祠堂对联,一般要根据姓氏、堂号来写.因为不知你贵姓和堂号,只能发几副通用祠堂对联,供你参考: 衣冠百世; 俎豆千秋.世代源流远; 孙枝奕祀长.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泽长.祖德振千秋大业; 宗功启百代文明.

南票区13138179547: 孟姓的来历? -
类凝丹参: 孟姓来历 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南票区13138179547: 孟氏的起源? -
类凝丹参: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 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 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 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

南票区13138179547: 这是一副祠堂的对联,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上联:善根世泽,下联:聪睿天成,祠堂的主人名字叫:善聪,求解 -
类凝丹参: 这是一个藏头联,将“善聪”二字拆开,分别用作上下联的首字.解释如下: 善根世泽:善德的根本得自于祖先的遗泽. 聪睿天成:聪明睿智来自于先天的禀赋. 通俗解释:善聪的“善”是他家族的遗风;善聪的“聪”是他本人的天性.

南票区13138179547: 通用的祠堂对联,有的字结构复杂,佶屈聱牙 -
类凝丹参: 祠堂五言通用对联:涧溪毛可荐;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宗德布春光.宗德衍家声.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心地子孙收.仁义礼智信;万叶荐余庆;衣冠陈俎豆;忠孝节德行.千龄光本支.礼乐荐馨香.余地有亨泰;土产无价宝; 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