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坦克方面的论述,重点是评论,谢谢!

作者&投稿:芒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部队进攻,向敌军堡垒发动攻击,方式是 “端末作业”。这是什么一种方式?~

实际上就是以交通壕接近对方主要工事(交通壕与敌人工事垂直,成一条直线),这样对方的火力无法充分发挥

待接近对手工事50米左右(在手榴弹投掷范围外,防止对方集中杀伤),停止向前掘进,改为向两端挖掘,扩大我方突击正面,对敌人工事形成半包围

然后再火力掩护下,突然发起攻击,夺取敌人工事

敌我识别的标记
事先打仗之前跟友军提前商量好 在靠前的侧方车体做统一的标志 然后不是同样不是一个标志的或者没标志的都划拉到敌军目标去了的样子
北约坦克经常联军出战的缘故 联军坦克型号肯定很杂了 怕误伤自己人 中国俄罗斯就没这问题了 型号单一方便认

  一战中,坦克是一种发展胜利的坦克出现在战争舞台上。由此围绕坦克作战运用产生了许多看法。。。一战后,保守的法国陆军实权派认为战壕战才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所以将坦克当成步兵的附属品,作为火力支援和钢铁堡垒,将其完全从属于步兵迁就步兵。。。而二战中,德军绕过马其顿防线,通过闪击战摧毁了大半个法国,证明了坦克作战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坦克必须集中使用才会产生最大的胜利。。。
  2:坦克最大的作用不是用来突破前沿防御,而是用来突入到敌人纵深发展胜利的。。。虽然坦克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克服战壕铁丝网机关枪防御体系的。。。
  3:坦克必须应用于适合它的地形。。。
  4:坦克必须在其他兵种配合下完成作战任务。。。

  其中,坦克运用发展最成熟的有两种理论——大纵深作战和闪击战。。。

  所谓大纵深突击作战,是前苏联二战后直到苏联解体所一贯坚持的军事战略。并形成了以地面坦克突击为核心的完善的军事理论。。。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是二战以前前苏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所提倡的突破口理论。。。所谓突破口理论就是:将进攻部分分为几个梯队,其中第一个梯队主要有步兵组成,在炮兵、航空兵火力准备之后,在诸兵种协同突破敌人防线,扩大并巩固突破口, 第二个梯队主要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穿过突破口,并向纵深发展胜利。。。这是一个没有考虑到对手反应的静态模型。在实战中,当第一梯队突破突破口时,往往遭到敌人反冲击,封闭突破口,所以第二梯队还需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继续突破。。。所以,这时候就分为两种看法,一种是等突破口还没有完全突破,但是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时,就投入第二梯队,协助第一梯队完成突破,并发展胜利。。。第二种看法是就是要第一梯队完成突破之后,拓展并巩固突破口之后,再投入完整的装甲部队发展胜利(所以又称为纯突破口理论)。。。而在战争实践中,往往采用第一种更有有利。。。而何时投入发展胜利的第二梯队是获得胜利与否,战果大小的关键,也是指挥官对战场战机把握能力的考验。。。当然,不是所有的指挥官都是天才,投入第二梯队的时机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在二战中苏联的进攻梯队往往不是两个,而是三个甚至四个。。。

  按照突破口理论,第一梯队是缺少装甲部队的,但是在第二世界大战中,由于苏联步兵缺乏足够的火力(由于素质等诸多原因,往往按照计划炮火准备做的还行,但是在投入步兵进行攻击的时候,缺乏协同)和防护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在实战中,往往用于打开突破口的第一梯队也装备有坦克自行火炮等大量装甲战斗车辆,所以一句话,坦克装甲车辆是大量需要的。。。

  但是战争初期,中期,苏联的大纵深进攻并没有发挥(主要是被德国闪电战打得喘不过气来,处于战略被动)。。。但是大纵深防御确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莫斯科保卫战(纵深达数百英里,既然没有足够的反坦克火力和装甲力量,那么就用距离来防御巴,因为,坦克一次纵深进攻,会耗费大量的燃油,摩托小时弹药,也就是说,坦克不是核动力,每一次经过周密的作战准备之后,进攻距离是有限度的,将防御纵深扩大,那么敌人一次进攻难以突破防御,那么,战役就会陷入持久化之中,优势将随着时间向防御者转化。。。当然,也只有朱可夫对装甲战友深刻理解的人才会做出这么一个方案)。。。

  在二战中突破口战术逐渐得到了完善,增加了诸如突然性等要求。比如利用黎明,技术(比如朱可夫的探照灯战术)营造突然性,利用佯动,佯攻等牵制迷惑敌人,突破口往往选择在适于装甲突击的地段,往往集中大部分兵力并在狭窄正面展开,航空兵炮火准备在战役发动时往往按照计划对突破地段进行火力准备,营造一种兵力火力压倒性的优势等等。。。前面说过,在苏德战场初期,苏军由于处于战略被动,不能有效的使用突破口战术,但是在战争末期,苏军的突破口战术才稍见成效。。。比如,白俄罗斯等连续发动的十次战役(我国的刘伯承元帅曾在南京军事学院讲解分析过)苏军对盘踞我国东北日本精锐关东军的突击。。。而在战后,苏联为了谋求对北约的战略优势,将突破口战术发展成大纵深战略,即强调在宽大的正面上,实施多点(多个窄正面)突破造成敌人防线的崩溃,同时,快速向敌人纵深插入,切断敌人补给,占领交通枢纽政治中心,夺取机场,摧毁指挥通讯中心等。。。在核时代,集结在一起的兵力往往是个巨大的目标,很容易遭到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所以,集结在一起的部队往往分的很散,比如,按照苏联战斗条例来说,一个坦克师集结地域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公里(记得不太清,好像是这个数),一枚小当量核弹,不能同时消灭两个坦克营。。。开进过程中展开,快速接敌,集中攻击突破得手之后马上散开,从宏观上来看,就是分散-集中-分散,集中攻击的过程尽可能短,尽快的与敌人胶合在一起。。。以防止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这就是著名的开进中变换进攻队形。。。但是,这需要很高的指挥技巧,较高的部队素质和控制部队的能力。。。
  但是总体来说,核武器的应用是增加了大纵深坦克作战的优势,因为,突破敌人的防线不在需要周密的计划,付出相当大的牺牲,一颗核弹就可解决问题。。。而且,坦克可以在核爆后几分钟就可向爆心发动冲击,这是其他武器所不具备的(这也是T-72装备铅衬层的原因,可吸收中子流),这对于进攻方极为有利。。。

  苏联在鼎盛时期拥有5万辆坦克,这引起了北约巨大的恐慌,为了平衡苏联的装甲优势,抑制大纵深突击,北约曾经想过许多办法。。。比如,德国和日本同样是战败国,可是为什么西德发展出强大的陆军没有多少阻力,而日本却阻力重重呢,除了德国真正认识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中造成的危害以外,苏联的威胁也是迫不得已。。。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的陆军非常强大,也发展出了非常优秀的装甲车辆,但是空军却很薄弱,这就是因为西德处于苏联华约威胁的第一线,他的任务是阻挡苏联滚滚装甲洪流,其防空任务则有其他北约国家承担(就是现在的德国空军也不是很强,这是后遗症)。。非但其陆军强大,还发展了一系列阻止装甲部队快速推进的装备战术。。。比如,西德发展的快速布雷车作为装甲师的标准装备(这在别的国家很少见)。西德还设计出,将装有液体炸药的软管埋入地下,可以控制起爆,快速形成反坦克壕的战术。。。北约曾经设想过使用战术核武器(比如核地雷,280核炮弹、中子弹等)阻挡苏联大纵深突击。。。甚至有西德将军提出,要将国防军分成小分队分散配置在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0个以上的隐蔽军火库,利用单兵反坦克导弹火箭筒在苏联突破北约战线,占领德国后,在敌后进行游击作战。。。可间北约对大纵深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为了挡住在核条件下苏联的坦克优势,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以坦克对坦克是最佳的选择,所以,美国德国开发了M-1豹-2坦克,其根本目的在于以质量的优势换取数量的优势,以高成本,新技术的大量采用,重量的大幅度增加而设计的一种防御性坦克,要达到以一挡三的地步。。。我们可大略看出美德坦克几乎走的是一条路子。。而英,法坦克则大相径庭,这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面对苏联坦克的直接威胁有关。。。

  苏联的坦克优势一直到80年代以后,美国提出新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战得到了平衡,空地一体战说白了,就是发挥空中部队的优势,对敌人进行全纵深的火力打击。在战术上,通过利用地面部队阻滞(请注意不是歼灭,而是阻滞,降低苏联装甲洪流的前进速度)敌人第一梯队前进,通过战术空军遮断华约后续梯队与后勤保障(所以美国战术空军特别重视遮断战术的运用)。。。可以说空地一体战就是为了应对大纵深而来,如果说大纵深是一种强调进攻的战略战术的话,那么空地一体战就是一种强调防御的战略战术(但是,这种情况再倒萨战争中可能有所改变,地面部队孤军深入,实际上是依赖空中打击力量,一旦地面部队遭到打击,完全可以转为防御,由空中力量收拾敌人,由此可见空地一体战也可用于进攻)。。。苏联为了针对于空地一体战友提出了快速集群的概念,就是在第一梯队在突破口取得进展时,投入快速集群,向敌人机场,远程打击兵器推进。。。而美国则第二次修订了空地一体战,强调机动防御。。。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空地一体战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地面部队是否能够挡住敌人的装甲优势。。。所以北约军队(当然也不是完全这样,比如法国就很另类,当然不算主流)的地面部队由于更加重视防御。所以,他们的装备更重一些,地形的适应能力差一些,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地形战术机动性是非常好的,这些你可从豹2、M1A1等坦克型号的最大行驶速度,单位压力等数据中看到。。。而苏联是处于进攻状态,并向敌人纵深推进。。。所以,他的装备必须适应更多的地形,前进更远的距离。。。所以,其装备的战略机动性要更好一些。。。

  要说德国的闪电战,就不能不提一提德国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大家可以看出任何国家的任何作战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妄想靠着照搬他国 军事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上而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鲁登道夫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认为,战争不仅仅是军队的问题,也是人民的责任,总体战需要民族整体的力量,而在这种论调下,闪电战可以说是总体战具体实行的产物。如果说总体战提出了一种纲领,一个理念的话,那么闪电战就是一个具体实行的计划,具体实行的方案。。。而为了避免重蹈一战中,陷入两线作战(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为止是德国一支头疼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良好的出海口)长期消耗之中,必须,采取速决战,迅速解决一个方向的敌人,然后集中力量解决另一个(施利芬计划就是如此,而一战的陷入僵局也在于此,之所以不说一战德国战败,因为我认为德国的失败不在军事上)那么速决战,闪电战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所谓广义的闪电战,不仅仅局限在军事一面,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他强调,为了集中一切力量打倒敌人,必须在战前就需要将全国的力量(包括经济,军事,物质精神准备等诸多准备)转入战时轨道。。。利用小规模战争,演习等集结部队,采用不宣而战的方式,突然打击敌人。。。比如,之所以德国轻而易举击溃了法国,这就是因为德国利用入侵波兰完成了和平时期到战争时期的转变(而法英马奇诺防线之后的静坐战争,我认为,这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仅仅是一种半战争状态。。。这就好像运动员比赛一样,在比赛之前要做好准备运动,甚至打一两场比赛,来进行热身,好让运动员快速的进入到最好的比赛转状态中,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只能说英法苏没在状态,而美国也是慢慢进入状态)苏德战场之所以德国在初期占有绝对优势则是因为德国在入侵法国等一系列战争中,完成了战争准备,虽然当时苏联也在准备战争,但是和平到战争的精神准备不足,物质上也没有完全的准备。

  因为,利用外交手段政治姿态来迷惑敌人,集中全国力量,隐蔽的集中军队,采用不宣而战的方式,所以,在突击初期完全可以轻易的撕破的敌人防线。。。

  在战术上,闪电战与大纵深作战有许多区别,闪电战往往不留预备队,全军装甲力量都配置在第一梯队中,营造战争的突然性,选择敌人意料不到突破口,获得较大的突破成功率,法国之战,巴巴罗萨计划都是如此。。。在第一线集中尽可能多的力量,给予敌人最猛烈的打击,意图造成敌人混乱,以达到迅速摧毁敌人防御体系的目的。。。而大纵深作战,则是通过建立多个梯队,一次投入战斗。第一梯队用来撕破敌人防线,而后续梯队则是用来发展胜利,但是实战中,敌人往往通过预备队反冲击,建立多条防线,增大防御纵深的方式来进行防御。。。所以为了达成目的,大纵深作战往往建立多个梯队,甚至建立三个、四个梯队。。。

  在纵深发展胜利的过程中中,德国人更加重视在纵深围歼敌人有生力量,苏联人更加重视突破的深度。。。比如德国人,往往采用钳形攻势,通过在敌人纵深打围歼战,像基辅战役等几个大规模围歼战就是如此。。。而苏联人更重视突入的深度。。。这两种方式可以说各有优劣。。。利用钳形攻势在纵深围歼敌人有生力量,虽然可以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技术兵器,但是却耽误宝贵的时间,使得敌人可以在更深远的纵深组织防御。。。而围歼敌人有生力量往往又依托坚固工事城市等困兽犹斗。。。而深度攻击,则突入深度尽可能的远,而敌人诸兵团由于没有了后勤,指挥等支援,后路又被切断,所以不得不迅速撤退,与敌人进行赛跑,不过二战后期德国军队装备较重,油料消耗大,往往跑不过苏联的突击部队,但是深度攻击造成了敌人往往从各个缝隙中溜掉。。。所以曼斯坦因也曾经在某些战役中尝试过深度攻击。。。

  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91年海湾战争,有人说美国人陆军的战术是照搬苏联大纵深,个人认为并不确切,从以上两点区别可以看出,美国人的陆军突击更像是德国人闪击战。。。

  无论是德国人的闪击战还是大纵深作战,他都受到国家的战略纵深的限制,如果苏联的领土只有法国那么大的话,恐怕只需要三个月斯大林就得钻地洞打游击去了。。。相对于大纵深作战而言,德国的闪击战后劲不足,如果敌人的领土过大的话,难以进行持续有效的突击,因为,依靠不宣而战突然性获得突破的加成,在战争进行到中后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敌方国家已经完全转入了战时体系的情况下。。。所以个人认为闪击战这对于中小国家是致命的,因为中小国家 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遭受致命打击,后果不堪设想。。。二战的法国就是如此。。。

  所有的坦克纵深突击战术,都会受到坦克机动距离的限制,坦克这种庞然大物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援才能持续进攻。。。保持快速的进攻速度,由于后勤的补给难以跟上,所以每一次接受补充支援后,加以攻击的距离是有限的(当然,如果采用战斗箱一类的队形,也许可以随队提供一定的支援,但是这种支援是有限的,比如二战北非战场的隆美尔、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都采取过类似队形)。。。所以,无论闪电战还是大纵深在初期高速前进一定距离后,将产生一个停顿的过程,这将是防御方反击的最佳时机(如果,有足够的后勤情报可轻而易举推算出这个距离),我将这个称为致命的停顿(有人也把这叫做致命七日的,因为按照计算,苏联人一次补给仅够连续作战一个星期的,而在头七天中,苏联人的进攻将是致命的,而七天过后,对苏联缺乏弹药油料经过大量消耗的部队将是危险的。。。而美国则是相应提出七日战争,就是前六天,地面部队尽可能的迟滞敌人进攻,而战略空军不断打击敌人纵深,战术空军进行遮断敌人后续梯队,等到第七天才是大反攻)。如果,在致命的停顿中,我方的反击可抑制敌人的进攻,那么战局将会陷入一个僵持的阶段,如果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优势将向着防御一方发展。。。而如果,不能抑制敌人进攻,等到敌人再次发起攻击,这将是防御方的噩梦。。。所以说,无论是大纵深还是闪电战都有一个致命的停顿这个战争主动权易手的转折点。。。比如,朱可夫就相当了解这一点,在莫斯科战役中,在缺乏足够的装甲部队和反坦克部队的力量,则布置了数百英里的防御纵深,从而抑制了德军仿佛不可能的抵挡的进攻。因为,德国人虽然遇到的抵抗并不激烈,但是几百英里将德国人的油料,坦克摩托小时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才有莫斯科防御的胜利。。。实际上,我们也可将美国的倒萨认为是一场闪击战,一个坦克纵深突击作战。。。我曾认为美国会在进入巴格达防御外围停止前进,根据就在此,等到美国人得到了充足的补给后,发起进攻将是不可抵挡的。。。美国人将这个叫做进攻顶点(估计美国人是从克劳塞韦茨的战争论抄来的),就是说,如果过了这个距离继续前进的话,那么优势将向着防御的敌人转化。。。。

  对于我军来说,实际上对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战的经验十分缺乏,实际上,我国目前也缺乏成型的地面机械化作战理论的指导。。。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大纵深作战对我军来说,也许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是不行的,这是我国我军面临的可能战争威胁,我国和周边的地理状况,以及我国所采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有极大的关系。。。

  大纵深作战需要适应坦克机动的地形,而随着坦克重量的不断增加,世界上这样的地形越来越少,而我国地形复杂,除了北方,西北的沙漠地带以外,适应坦克大规模机动的地形仅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有限地区。。。而在60年代以前,我国和苏联是蜜月时期,我国主要面对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国家的封锁和周边不稳定的因素,而当时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对印反击战来说,我国的装甲部队还处于建设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在朝鲜战争中主要充当自行火炮参加火力准备等有限行动。。。

  而60,70年代,中苏交恶,我国失去了从苏联获取先进坦克的渠道,装甲兵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而面对苏联边境陈兵百万,华北,东北,西北面临苏联的坦克优势,局势相当危急,所以这时候,我们主要强调人民战争,军事上采用诱敌深入,防御反击的战略。。。而8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苏关系的趋于缓和,所以有一段时期强调积极防御,而90年代后则强调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这里79年对越反击战,实际上是热带,亚热带山地作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坦克部队搭载步兵进行浅纵深穿插,虽然搭载步兵是不得已的选择,而且由于缺乏经验,损失巨大,但是也可看出我国装甲兵对坦克战术的新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对于我军来说也算不上什么新发展,因为这是我轻步兵在历次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战术,穿插,渗透敌人防线之后,切断分割敌军,从敌人的侧后发动攻击,只不过以前的轻步兵换成了坦克而已)

  而自从苏联解体,俄国的没落,我国的军事重心从北方防御敌军坦克装甲部队的大纵深突贯,转到中南沿海一带,重视发展海空军。。。而这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好转,我国的坦克发展反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从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那就是没有战略战术理论支撑的设计思想出现了模糊不定的问题。。。实际上,对于各国的坦克来说我们都可从中发现其坦克的特色,并体现了各国坦克作战的思想。。。我们看看苏联的T系列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进攻性的坦克,完全是为了实现大纵深作战而开发出来的,比如车体较轻,战略机动性好(重量轻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而在大纵深的高速大纵深突击中,后勤补给几乎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所以尽可能的减少燃料消耗是必需的),重视前装甲以适应野战,重视火炮威力(比如口径要比北约的大5-10,但是威力实际上增大有限,但是主要是因为弹药的缘故)。。。而同时期的美德坦克则是为了在地面上挡住苏联人的进攻而走了一条以质带量的路子。。。美德坦克是一种防御性的坦克,就是全面重视火力-防护-机动,牺牲重量和战略机动性,以反坦克为主要任务(个人认为已经走入了坦克发展误区)

  就是英 法,以色列我们也会发现其坦克的特点。。。而反观我国坦克则缺乏其特色,而在前苏和西方坦克设计思想之间摇摆不定(诸如,圆盘式自动装弹机的争论,炮塔隔舱化的设计,炮射导弹等等),就是因为我国缺乏成型的坦克作战思想。。。

  再比如,我们会发现经常性的举行一些长途奔袭的演习,演练。。。比如,前一阵子南京军区举行的7昼夜奔袭1000公里。。。实际上,这些演习的假定正是体现了对坦克作战认识的不够。。。就是大纵深作战,坦克突袭敌军纵深,是有一定深度的,不是想突多少就是多少,而这个深度正是受到敌人的抵抗程度,后勤的制约。。。一般来说,对于一次成功的大纵深的突击,数百公里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进攻的顶点(美国人在伊拉克情况比较特殊)。。。而上千公里实际上在战时激烈对抗的环境下很难达到,关键是后勤难以保障。。。而对于战略机动来说,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应该尽可能的运用火车,渡轮,坦克运输车(好像我国还没有),来运输,以保证坦克进入战场时良好的状态,保持足够的摩托小时已进行战斗(实际上坦克这东西很娇贵的,利用坦克自身动力机动1000公里,不知道到达预定地点,能够50\%保持良好无损的状态就不错了)。。。当然,对于轻型坦克还情有可原,但是对于重型坦克,主战坦克保持足够的摩托小时是必要的。。。

  而我认为,实际上大纵深作战在今天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大纵深作战实际上也很好对付。。。美国人用的是空地一体战。。。就是尽可能的在地面拖住对手,减少其进攻速度(为什么德国师装备地雷撒布车,这是非常特别的,就是为了快速抛撒地雷,减慢苏联人的坦克高速进攻),利用空中力量的优势对敌人全纵深进行空中打击。。。即使没有这种能力,也很好对付,对付大纵深进攻最好就是大纵深防御,扩大防御纵深,发动游击战争,将主力配置与纵深。。。等到敌人大纵深进攻突破防御前沿,向纵深发展,利用地形不断的消耗其进攻能量,等到了进攻顶点之后。。。利用落后在敌人突击部队后方的部队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而同时布置在纵深的部队主力部队发动反击(但是需要几百公里的纵深)。。。

  另外要重视城市战,大纵深作战要求快速纵队进行纵深突击的时候,对于坚固设防和城市这种易于隐藏兵力与地形复杂的地区,能绕开得绕开,能冲过的冲过,不能绕开的,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一切都留给后续部队。。。比如以色列在黎巴嫩,美国倒萨战争。。。快速纵队强调的是速度,是突击纵深,只有更快更远才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是,今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不断的扩展,现在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往往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比邻而望,而且,城市往往是经济政治中枢,是交通枢纽,往往控制着几条乃至十几条重要铁路公路。。而且城市是部队最好的补给基地,也是部队隐蔽集结,优良的进攻阵地。。。对于火力占有优势的敌人,城市复杂的地形,大量的平民往往将火力优势削弱同一层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城市战,不但重视城市的防御战斗,还要重视城市的进攻战斗。。。我认为,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作战部队,研制专业的城市作战兵器,建立包括城市进攻,城市反游击,救助,安抚,甄别难民等一整套城市作战理论。。。

坦克哪方面的论述?哪方面的评论?如果全都说的话,估计能出本书了。。。


求关于军事理论的论文(3000字左右)
论述高技术战争的特点 综合最近几年来爆发的几场局部高技术战争来看,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主要如下:一、战争可控性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

简述科学技术 与战争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从这段论述中理解到,未来战争由地面交战为主转到空中交战为主的历史由来与深刻内涵。未来,当我们置身于这个全新意义的战场空间,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指挥员只有把视界范围与思维重心真正转到五维空间战场,才能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相对而言,地面作战主要在于兵力兵器的机动,而空中作战则主要在于...

求一篇有2500字以上的关于(人工智能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的论文!!谢谢...
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舰艇指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海战场的需要,必须提高舰艇指控系统的指挥效能。舰艇指控系统的智能化是提高舰艇指挥效能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战中智能化作用的地位,特别针对舰艇指控系统;并给出了一种采用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舰艇...

西方著名军事著作有哪些?
。不过,现在看起来,马汉似乎对海权的推崇过火了――制海权当然重要,但任何力量都不足以单独影响历史的发展。 三、《制空论》意大利人杜黑于1921年发表,讲了马汉,就不能不提杜黑。这本书的中心内容包括这些特点:未来战争是总体战,在飞机的机动性和打击力方面,后方的概念变得模糊;...

二战中闪击战的战略战术分析
但是闪击战靠的是速度,如果不能个一鼓作气胜利解决,那么,后果严重! 古德里安(1888年~1954年) 德国坦克兵的创建者,陆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库尔姆城。1908年开始服役。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骑兵部队中任职。战后服役于国防军。 他...

军事思想是什么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军事思想产生于一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的基础之上,同时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一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政治观念决定军事思想的阶级性质,制约其发展方向,而哲学为军事思想...

上汽张亮:MG7是“买配置送车”,开启购车消费3.0阶段
“MG7这款车可以说它是跑车里的‘理想’,是家轿里的‘坦克’,跑车有驾驶乐趣,也能适用‘理想’奶爸的场景,家轿符合家庭需求,但也能像‘坦克’一样带来多元化的乐趣。”张亮这番“谐音梗”的介绍直指当前市场最热销的两大品牌。抛开官方论述不谈,作为一款定位轿跑的车型,MG7在性能方面的产品力的...

纳粹德国
如《卫国战争简史》这样论述道: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军队消灭了敌军30个师,法西斯德国损失了大约500,000名官兵、1500辆坦克、超过3700架飞机……德国法西斯元气大伤。整个世界都为红军相对于德军在战斗艺术、武器和战略指挥上的优势而折服。战略独创性已经牢牢地扎根于苏联武装力量之中”。 但是如果我们用相对客观的...

军事战略体系
本文仅从作战模拟这一应用领域来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在战场环境感知仿真中的应用,实际上,该技术在军事上还被应用于作战指挥、武器试验、外交谈判、灾害预测等多方面。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实用,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成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的技术手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2010世界各国军事力量排名?
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中国以450枚排行"第四",仅以50枚的差距落后于法国。2.坦克 在各国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数量方面:中国以1.9万辆坦克和3万辆装甲车排名"第三"。 各国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数量 美国:2.6万辆和4.4万辆; 俄罗斯:2.2万辆和3.6万辆; 中国:1.9万辆和3万辆; 印度:...

维扬区18856444837: 99式坦克客观评价…… -
采钟四物: 坦克主要三个方面火力、机动、防护,99总体是不错的坦克,论火力更没得说,可论机动能力,只有T-72的水准,防护的水平应该是世界的平均水平,可是咱们在电子领域落后人家的啊,车上的电子设备与美国的M1A1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啊.

维扬区18856444837: 如何评论中国的99式坦克
采钟四物: 中国的总体军事实力确实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但仅就单车来看, 我觉得“99A坦克 ”是有资格傲居世界坦克前几位的. 先从炮说起: 99A坦克使用了加长的高膛压、全膛...

维扬区18856444837: 评价坦克的性能有哪些指标呢?
采钟四物: 火炮口径只能算是坦克性能中一个方面的一项,评价坦克的性能主要有三大方面:火力、机动和防护,这也被称为“铁三角”.三大性能构成等边三角形是最理想的,但是...

维扬区18856444837: 对于一辆坦克而言防护力、机动力、和火力这三方面中那一方面最重要
采钟四物: ■坦克是集防护、机动和火力为一体的武器装备 ■对于一辆坦克而言防护、机动和火力这三方面中那一方面最重要,这同一个国家的设计理念有关. ■美国、德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在坦克的设计时,优先强调乘员的生存力(防护),其次才是观察和捕捉目标能力及首发命中率(火力),再次是机动性能的要求. ■而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在坦克的设计时,优先强调火力,其次才是防护,再次是机动性能的要求.

维扬区18856444837: 介绍一下中国的坦克呗最好重点介绍98和99
采钟四物: 98式[中国豹]主战坦克 ZTZ-98式改进型主战坦克:是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车重约51吨,坦克炮塔正面和侧面都在原有复合主装甲的基础上,加装了新的楔形双防反应附加...

维扬区18856444837: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最厉害的方面是哪里?
采钟四物: 主要有三方面的独到之处1、是西方坦克里面第一个安装自动装弹机的,之前只有俄国坦克安装自动装弹机,西方坦克都是手工装填的,勒克莱尔开了先河,减少了车组成员的人数2、使用可替换装甲模块,可根据战场情况进行调整,增加了灵活度3、第一个使用了车际电子数据系统,不同车辆之间可交换情报,比老美的M1A2SEP更早进入数字时代可实际上效果真心一般,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的效率不高;受制于炮塔外形,该坦克的防护性能并不突出;车际系统的标准太法国化,和其他装备的通用性不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外销乏力的原因

维扬区18856444837: 中国的坦克在世界上的技术水平是怎么样的?99和98式为粒子
采钟四物: 就火力和防护而言,99式坦克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电子系统稍微差一点! 99式坦克,装备特种破甲炮弹(破甲厚度1100mm),绝对能打穿世界上任何一种坦克! 超...

维扬区18856444837: 坦克一般有那些作战方法?
采钟四物: 1、最基本的就是在为步兵作战提供火力支援,由于坦克本身的防护能力,在步兵对敌阵地、城市中肃清敌军、阵地防御等一系列战斗中提供火力支援. 2、对敌军的装甲集群实施反机动作战.这种战法在二战中被运用多次.不妨可以了解一下二战中的装甲部队对抗的战例 3、主要被用做大兵团的长距离机动突击.在二战之中,德国的古得里安将军、美国的巴顿将军是这种战法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个人较欣赏隆美尔将军对装甲部队的看法,在他眼里,坦克不单是支援、反机动和突击的利器,而是关系到真个战役胜负的重要攻击手段,所以在北非战场,隆美尔的装甲集群总是在英军关键地带实施突击,而英军也往往是措手不及,被迫后撤.

维扬区18856444837: 坦克世界中什么坦克最厉害 -
采钟四物: 首先综合火炮威力及准度、射速、灵活性、机动性、战术性这几大方面来说,苏系无疑还是最好的.个人认为重坦克系列综合性能:苏系>德系>美系.美系最差,毫无疑问. 但每个人所喜欢的方面是不一样的. 1、如果你喜欢为队友作掩护,...

维扬区18856444837: 一般坦克有多重?
采钟四物: 一般而言 西方现代主战坦克要重于东方同期产品 M1系列,豹II系列,挑战者系列等等,无一不突破60吨 即便是较轻的勒克莱尔,也有55吨以上 东方坦克一般都比较轻 T72/80/90系列只有40到45吨 中国的ZTZ99也才50吨 重量比一般是3:2左右 不过轻型坦克的重量东西方却是殊途同归 都是控制在10到15吨左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