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的防御专家是谁?

作者&投稿:汝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期德国的防御专家是谁?~

  二战时期德国的防御专家是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因为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守大师”、“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莫德尔的防御方式奠基于以下的原则:
  1、确保情报是最新的,根据前线的情况和侦察来制定战术,而不是根据来自后方的命令。
  2、连续不间断的防线,在战线最前方布置哨兵,主要的兵力摆在后方。
  3、战术为阻挡敌人的突破。将坦克集团军群打散成个别的坦克,并用坦克支援步兵作战,,而不是将坦克集合成1个矛头以发起进攻。
  4、将火力集中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军将火炮分散使用,这使得战线上任何一点都不能在火力上取得优势。莫德尔将火炮集中在一些需要执行任务的营,这些营统一由师或是军的指挥官指挥,让这些营的火力能相互协调。
  5、多层静态防线。为阻止敌人进犯,希特勒禁止他的部队修建多层防线,他认为这样做就会使士兵放弃现有的防线并向后撤;莫德尔不理会这种不利于战局的命令而是建立多层防御线。
  因着这些战术,在1942年1月8日到1943年3月22日间,莫德尔的热勒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的防区相当稳固。在这段时间,苏军对他的防区发动了总共4次五十万人到一百四十万人红军参加的大规模的进攻战役,都被莫德尔麾下的部队击溃,并付出了一共622,664人阵亡的代价,其中火星行动,由苏联元帅格奥尔吉·朱可夫所领导的攻势遭到失败,这也是这位被宣传为无敌的苏联元帅一生中所遇到最惨痛的失败。这让莫德尔获得了“防御之狮”的美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军方开始研究如何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国国防部长马其诺,将由其前任综合了法国福熙、贝当和晓夫勒三位元帅争论多年的防御计划交由议会讨论,获得90%以上的多数通过,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边境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就是举世闻命名的“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防线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边境、北至北海之滨的法比边境,全长约700公里,由一组组相互独立的筑垒式防御工事群构成。每一组工事包括一个主体工事和一些观察哨所,相互间以电话联系。主体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挥部、炮塔、发电设备、修理设备、医院、食堂、宿舍等各类设施,工事外面则密布金属柱、铁丝网,号称固若金汤。工事内粮食和燃料的储存一般可坚持三个月。为体现这一工事的防御性质,工事内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过10公里,即保证炮弹不落在边境之外的它国之域。如有战事,各观察哨所可用潜望镜观察敌情,随时将情况用电话报告指挥部,而炮塔内的炮兵则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内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开炮。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该防线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工程总造价近50亿法郎(1940年数),相当于当时全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由于该防御系统十分坚固,二战期间死于马其诺防线工事内的士兵为数极少。但是,这个登峰造极的防御工事并没能在二战中挡住德国法西斯装甲化、摩托化的部队。1940年5月,德军攀越阿登山区,经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很快占领了法国全境。被神话般信奉的马其诺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对战败者的讽刺,并在日后成为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共造成法军近500万人的死伤,战后,惨痛的教训使法国民众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中,那就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再次侵略。在这种背景下,一条长约700公里,耗资近50亿法郎的军事防线建成了。这就是以当时法国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其诺的名字命名的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但就是这样一条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却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马其诺防线始建于1929年,建成于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长达700多公里,这一构想,恐怕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可与之相比了。马其诺防线工程之浩大简直超乎想象,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则有1533个之多。工程总土方量为1200万立方米。来自法国殖民地的大量劳工日夜劳作,从1929年到1935年,总共用了6年时间才将工程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

此外,马其诺防线技术之先进也令人叹为观止。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专门的牙医诊所,应有尽有。最能体现马其诺防线技术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挥系统了。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进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轻易完成。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潜藏着一门大炮。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这一连串的动作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存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可以保证士兵坚守3个月而无需出洞一步。为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建设者们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于,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枪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接插到马其诺防线的背后,同时兵临巴黎城下。而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居然没有向首都方向抽调一兵一卒,还在顽强地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1886年12月25日(大吉大利)生于德国Gumbinnen。1906年参军,一战时在东西两线都打过仗。战后留在军中,1936年晋升为少将。法国战役期间任12军军长,于1940年6月14日攻破了马奇诺防线。1941年在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集群服役,参加巴巴罗萨行动,并获铁十字勋章一枚。1942年一月晋升上将,指挥第四集团军。在之后两年中数次击退苏军,为撤退争取了时间。1944年8月任第一装甲集群司令。1945年3月,接替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出任“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但由于他抵制希特勒死守柏林的命令,遂于1945年4月28日被解除职务。1971年12月13日去世。

目录

德国陆军大将海因里希战历
早年岁月
征服法兰西
结局和评价
个人档案
职务
军衔
荣誉
编辑本段德国陆军大将海因里希战历
  “他有对付苏联人的丰富经验,而且他们还没有战胜过他”————德国陆军大将 海因茨.古德里安对海因里希的评价。   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纳粹德国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隆美尔在北非,古德里安在法国,曼施坦因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但他们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少有精妙之笔。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德军中只“出产”善于进攻的将领。但如果提起戈特哈德.海因里希这个名字,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一些陌生。因为在他长达40年的戎马生涯中确实没有多少令人记忆深刻的显赫战历,他的名字更多的是出现在德军的作战序列表当中。但他作为德国国防军军中少数几位杰出的防御专家,曾经在莫斯科城下力挽狂澜,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免于崩溃,此后他率第4集团军长期驻守在东线中部地段,令许多与他对阵的苏军将领颇为头痛。他作战顽强,要求严格,因此他手下的很多官兵对他既爱又恨,称这位小个子将军是“我们凶悍的小矮子”。
编辑本段早年岁月
  戈特哈德.海因里希1886年的圣诞节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古姆宾年,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新教牧师,但他母亲的家族却声名显赫,从12世纪开始,这个家族就世代以军人为职业。到20世纪,这个家族还诞生了一位陆军元帅,他就是海因里希的堂兄——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海因里希一生都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坚持每天都要看一段圣经,甚至到了战争年代,他仍然坚持每周上教堂做礼拜。   1905年3月8日,18岁的海因里希加入了德皇的陆军部队,被分配到历史悠久,成立于1807年的第95步兵团服役。入伍后不久,海因里希就被选派到汉诺威军事学校进修,毕业后他被提升为少尉。由于在一线部队的优异表现,1910年他被调到营部任参谋。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他正在驻哥塔的第95步兵团团部任副官。1914年8月,第95步兵团随奥托.冯.普鲁伊斯科夫将军的第11军(隶属于第3集团军)赴西线参战。在战争的前两年,他先后担任连长和第95步兵团第2营营长,还曾参加过著名的坦能堡会战。事实证明海因里希是一位出色的军官,他在前线作战中的英勇表现,为他先后赢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27日)和一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7月24日)并在1915年被擢升为上尉。1916年,他被先后调到第3步兵旅和第24后备军任参谋。在凡尔登战役之前,海因里希上尉在前线因毒气中毒被迫修养了一段时间。但这并未影响到他的前途,1916年底,伤愈后的海因里希调往阿尔弗雷德.冯.克莱斯特将军的第115步兵师任参谋。这一时期的经历对海因里希非常重要,他由此开始广泛接触一线部队的参谋业务,不久后由于他良好的表现,他还被上调到总参谋部任职了一段时间。1917年底,他参加了在色当举办的一个短期的总参谋部军官的培训课程。这对于那时的基层军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1918年2月,他调往正在东线作战的第203步兵师作战处任职。在此期间,由于他优异的表现,还获得了普鲁士冯•霍亨佐伦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8月9日)   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使年轻的海因里希上尉的前途变得暗淡起来,1918年11月11日,走投无路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次年6月28日,新成立的德国魏玛政府和协约国签定了“凡尔塞和约”,按和约规定,战败的德国只能拥有10万人的军队。1921年1月1日,魏玛国防军成立,陆军编制仅为2个集团军,下辖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在这样一支小规模的职业陆军中,军官的名额只有4000人,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人才加幸运儿才能被陆军继续留用,但海因里希还是凭借他在一战中的出色表现而被幸运的被留在德国的十万陆军中继续服役。1919年2月,他调往第1集团军参谋部,任艾里希.冯.奇施维茨将军(此人在魏玛时代还担任过第1集团军司令)指挥的志愿兵师的作战处处长,负责保卫东普鲁士的安全。1919年底,他调往驻东普鲁士的第1军区(总部在柯尼斯堡)任参谋。在此期间,他协助约翰内斯.冯.达泽尔将军在第1旅和第20旅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第一步兵师并担任了新成立的第一步兵师的副参谋长。1924年9月,他调任驻扎在施瓦本格明德的第5步兵师第13步兵团第14连任连长。1年半之后,他晋升少校。1927年10月,他调入国防部部队局任职。这是海因里希军旅生涯的一个契机,此后,他在魏玛国防军中一路平步青云,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从少校晋升到了将军:1930年10月,他调回第1步兵师任第3步兵团的代理团长,1个月后,他被正式任命为第3步兵团第3营营长。1932年10月,已经晋升为中校的海因里希调任驻柏林的第一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此时任第1集团军司令的正是他的表哥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1933年,纳粹上台后不久,海因里希升任国防部防卫办公室总务处主任并晋升为上校。从1933年到1937年他一直在国防部(1935年纳粹宣布重整军备后改称“战争部”)补充局任局长,为1933-1939年德国陆军的迅速扩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6年元旦49岁的海因里希被擢升为少将。
编辑本段征服法兰西
  1937年10月12日,海因里希少将被任命为驻扎在明斯特的第16步兵师师长。这对海因里希来说,这是他施展指挥才能的一个好机会,虽然在此之前,他只在一线指挥过营级部队,缺少经验,但事实证明他干得相当不错——1938年3月,刚晋升少将2年的海因里希便被提升为中将。   1939年9月1日,德军悍然入侵波兰,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但第16步兵师并没有参加进攻波兰的战役,而是被部署在了西线,作为西线少数几支比较精锐的部队被编入工兵出身的奥托-威廉.弗斯特将军的第6军,隶属于C集团军群(总司令里布大将)第5集团军(司令库特.利布曼步兵上将),驻守在下莱因地区,以防备法国可能对德国西部工业区发动的袭击。   第16步兵师组建于1935年10月,是德国重整军备后第1批组建的步兵师之一。全师辖有3个步兵团(第60,64,79步兵团),1个炮兵团(第16炮兵团),1个反坦克营(第16反坦克营),1个侦察营(第16侦察营),1个工兵营(第16工兵营),1个通信营(第16通信营)和1个战地后备营。共编有17734人。在这个师的历任师长中有两位后来被擢升为陆军大将,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海因里希,另一位就是希特勒宠爱有加的独臂将军汉斯.胡贝。   1940年初,海因里希中将接替短暂离职的冯.朔贝特将军代理了一段时间的第7军军长,此时第7军刚参加完进攻波兰的战役,由波兰前线移防到西线,部署在德法边境上的特里尔地区,隶属于A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1940年4月,海因里希被正式任命为第12军军长(隶属于C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师(第258,75,252步兵师)这个军被部署在萨尔布吕肯附近,准备参加一个月后即将爆发的对法国的战争。   5月10日,德军开始实施“黄色方案”,突然发动了对西欧四国的战争。战役开始后的一周时间后德军便奠定了胜局,德军在中路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和负责进攻荷兰,比利时的B集团军群均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部署在战线南翼的C集团军群由于担任佯攻和牵制马其诺防线驻军的任务,一直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而第12军当面的法军阵地形势则较为复杂,这里正好处于马其诺防线两大要塞区梅斯要塞区和劳特尔要塞区之间的“萨尔缺口”,表面上法军在这里只部署了胡伯特中将的第20军(隶属于第2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属下的2个步兵师,但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法军在这里难以构筑大型的地堡,因此被改建为类似“荷兰要塞”那样的水道防线,这使德军的进攻要面对很多麻烦。因此直到德军已经在北方奠定胜局的情况下,6月14日,第1集团军才接到命令,要求其属下的三个军(从北到南为第30军,第12军和第24军)向“萨尔缺口”发动进攻。参加进攻的包括10个师:第30军的第93,258,79师,第12军的第268,75师,第24军的第60,252师以及第1集团军预备队的第95,198,168师。虽然法军在德军第1集团军当面部署的兵力并不弱——一共有包括3个要塞师在内的7个步兵师(包括第69,82,174要塞步兵师,第41,51殖民地步兵师,第52步兵师和第1波兰师),但此时从北方急速南下的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已经深入迂回到马其诺防线守军的后方,因此腹背受敌的法军在面对德军的正面进攻时一触即溃,迅速败退,海因里希的部队没费多大劲就突破了法军的正面防御。
编辑本段结局和评价
  一个月后,海因里希在德国北部的弗伦斯堡向英军投降。此后,他一直被关押在英国,直到1948年5月19日被释放。1971年12月13日,海因里希在符腾堡的怀布林根去世,享年85岁。   海因里希是德军中少有的以防御见长的高级将领。他在东线指挥的一系列防御战役让他在敌我阵营中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作风顽强,对部下要求严格,素有“防御专家”之称。不过他的作风顽强和要求严格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战争期间他曾多次拒绝执行那些无视士兵生命的荒唐命令,最后也因此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虽然他战功彪炳,然而他和他的堂兄龙德施泰特一样,从骨子里就是一位老派普鲁士军官,性格倔强,是少数几位敢于公然违抗元首命令的前线指挥官之一,加上他的宗教信仰和有一半犹太血统的夫人,这些问题都让希特勒对他始终抱有偏见和厌恶之情,以至于在44年借口健康问题直接将他解职。尽管希特勒的偏见让海因里希名声和他的显赫战功很不相称。可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海因里希统率第4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期间,他的战线往往是东线最为稳固的战线。仅此一点,也能让海因里希挤身德军最优秀的集团军司令之列。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军衔:陆军大将   生日:1886年12月21日   出生地:东普鲁士古姆宾年   死亡:1971年12月13日   死亡地:符腾堡怀布林根   妻子:格特鲁德.海因里希
编辑本段职务
  1932年10月1日-1933年2月1日 第1集团军作战处长   1933年2月1日-1933年3月1日 国防部防卫办公室总务处处长   1933年3月1日-1937年10月12日 国防部补充局局长   1940年1月31日-1940年2月12日 第7军军长   1940年4月8日-1940年6月18日 第12军军长   1940年6月18日-1942年1月20日 第43军军长   1942年1月20日-1944年6月4日 第4集团军司令   1944年6月4日-1944年8月16日 被列入预备役   1944年8月16日-1945年3月20日 “海因里希”集群总司令兼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   1945年3月20日-1945年4月29日 “维斯杜拉”集团军群总司令
编辑本段军衔
  少尉:1906年8月18日   中尉:1914年2月17日   上尉:1915年6月18日   少校:1926年2月1日   中校:1930年8月1日   上校:1933年3月1日   少将:1936年1月1日   中将:1938年3月1日   步兵上将:1940年6月1日   大将:1943年1月30日
编辑本段荣誉
  骑士铁十字勋章:1941年9月18日获颁   橡叶骑士十字勋章:1943年11月24日获颁   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1945年3月3日获颁   普鲁士冯•霍亨佐伦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8月9日获颁   一级铁十字勋章1939勋饰:1940年6月16日获颁   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勋饰:1940年5月13日获颁   1914一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7月24日获颁   1914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27日获颁   汉堡汉萨同盟十字章   萨克森-魏玛二级皇家白鹰佩剑骑士勋章   萨克森-欧内斯廷公爵皇家佩剑骑士勋章   萨克森-科堡-哥塔卡尔.艾杜阿德战争十字勋章   1914-1918前线战斗荣誉十字勋章   国防军一级长期服役奖章   国防军三级长期服役奖章   奥地利三级军功勋章佩战争勋饰   1918黑色战伤章   西线防御奖章   东线冬季作战奖章

应该是海因里希,以下是百度搜索的内容: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纳粹德国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隆美尔在北非,古德里安在法国,曼施坦因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但他们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少有精妙之笔。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德军中只“出产”善于进攻的将领。但如果提起戈特哈德.海因里希这个名字,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一些陌生。因为在他长达40年的戎马生涯中确实没有多少令人记忆深刻的显赫战历,他的名字更多的是出现在德军的作战序列表当中。但他作为德国国防军军中少数几位杰出的防御专家,曾经在莫斯科城下力挽狂澜,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免于崩溃,此后他率第4集团军长期驻守在东线中部地段,令许多与他对阵的苏军将领颇为头痛。他作战顽强,要求严格,因此他手下的很多官兵对他既爱又恨,称这位小个子将军是“我们凶悍的小矮子”。

1886年12月25日(大吉大利)生于德国Gumbinnen。1906年参军,一战时在东西两线都打过仗。战后留在军中,1936年晋升为少将。法国战役期间任12军军长,于1940年6月14日攻破了马奇诺防线。1941年在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集群服役,参加巴巴罗萨行动,并获铁十字勋章一枚。1942年一月晋升上将,指挥第四集团军。在之后两年中数次击退苏军,为撤退争取了时间。1944年8月任第一装甲集群司令。1945年3月,接替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出任“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但由于他抵制希特勒死守柏林的命令,遂于1945年4月28日被解除职务。1971年12月13日去世。

莫德尔,公认的防守大师

莫德尔 元帅 和 凯瑟林 元帅


二战时期法国防御德国的防线叫什么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军方开始研究如何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国国防部长马其诺,将由其前任综合了法国福熙、贝当和晓夫勒三位元帅争论多年的防御计划交由议会讨论,获得90%以上的多数通过,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边境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就是举世闻命名的“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各国为防御德国侵略构筑了哪些堡垒防线?_百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为防御德国侵略,在与德国相邻的边境上都构筑了坚固的筑垒防线。在荷兰为哥雷比—皮尔防线,在比利时为艾伯特运河防线,在法国为马其诺防线。这3条防线自北而南,互相衔接,连绵数百公里。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力量究竟怎么样?
除此之外,德国还掌握着东西两条铁路干线:西起巴黎,经里昂、马赛、蒙彼利埃至斯特拉斯堡的北方铁路干线,南至阿尔萨斯-洛林的中央铁路干线。这些工业基础使得德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而且工业产值高居世界榜首。德国在一战后实行了“重建计划”,并将本土防御作为发展目标。由于希特勒坚信“领袖原则”,...

二战巅峰时期的德国能打过现在的越南吗?
可以,我觉得越南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而且巅峰时期的德国是可以碾压越南的存在,所以我认为越南打不过德国。

如德国事先知道盟军登陆的地点,德军能守得住诺曼底吗?
诺曼底登陆作为盟军二战时期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其登陆规模以及所动员的兵力都是人类历史上所罕见的。而且为了诺曼底登陆能够成功,盟军还对德国进行了战术欺骗。通过各种间谍手段,让德国以为盟军的登陆地点是在法国的其他地区。但如果我们架空历史,来想象一下,如果德国知道了盟军想要登录的确切地点,并集结重...

二战时期的三个法西斯国家,它们合力能打败美国吗?
二战时期的三个法西斯国家,它们合力能打败美国吗?这点需要从三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来看,也要看当时军事方面的背景,下面的内容,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力强悍,美国单独较量应该没有胜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德国法西斯是其他两个法西斯国家的老大。其实德国的...

在二战时期,如何才能抵挡住德国闪电战的攻势?
在二战时期,要抵挡住德国闪电战的攻势首先要保证己方防线不至于因为某一点的突破而陷入崩溃,其次是在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正面部署一部分兵力以阻止德军的礼物突破,保证后方关键交通枢纽的安全,同时在德军突入部队的两翼部署强大的装甲兵力,对德军实施钳形进攻,一举切断突入德军同后方的联系,对德军进行反...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厉害?
一、在二战期间,德国的强大是世界公认的,在德军最强大的时期,曾经两个多月就消灭了当时六个国家,在当时的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战绩,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军造出了全世界口径最大的火炮,而这款火炮也是拥有800毫米口径的巨炮,威力极为强大,每一颗炮弹的重量就有七吨多,只要一炮打出去,任何的防御...

二战德国为什么一直攻不下英国?英国靠什么守住德军攻势?
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欧洲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但是在和英国对战时却迟迟久攻不下,为什么英国能防御德军如此密集的攻势呢?其实英国在科技技术方面并不比德国差,而且英国利用了两个自己的优势使德军完全没办法施展自己拿手的闪电战,战况一直被拖延了下去。不过还好英国最后坚持了下去,如果连英国都沦陷了的话,...

介绍一下“诺曼底防线”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始扭转了对德的反攻战局,以后就把德国构筑的“诺曼底防线”作为一个最后防线的代名词,如果这个防线被突破,那么局面就会有根本的改变。诺曼底登陆的背景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6467.htm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德国除了莫德尔和海因里希还有谁擅长防守? -
米岚蒲郁: 隆美尔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最厉害的德军将领是谁 -
米岚蒲郁: 德国将领排第一:第一名非曼斯坦因莫数!这个都没有争议, 然后是剀塞林,(此人也是德军中公认最厉害的将领之一,多次挽救北非局势,), 隆美尔,富有进攻精神,跟曼斯坦因一样,也善于机动防守, 然后是古德里安,闪击战的奠基人,为发展纳粹德国陆军出了大力,几乎看不到此人打防御战,但是,我们可以推理一下.在德军兵败莫斯科的时候,古德里安,也是极力主张撤退的将领!所以,我认为,他在防守方面也不会差, 然后是莫德尔,号称元首的救火队员,多次力挽狂澜.然后是邓尼兹,狼群战术的创始人.多次打击盟军船队

厦门市15154214635: 装甲战之父是谁
米岚蒲郁: 是古德里安,二战时期德国的装甲战专家

厦门市15154214635: 希特勒手下得力干将有哪些? -
米岚蒲郁:汉斯·冯·西克特(Hans von Seeckt) 冯.西克特,有“二战德军之父”之称, 1919年7月他担任了战后德军的总参谋长,一年后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1920年到1926年间他在这个职位上...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时期全世界的四个军事家 -
米岚蒲郁: 苏联:图哈切夫斯基 朱可夫 德国:隆美尔 古德里安 英国:道丁 蒙哥马利 美国:尼米兹 艾森豪威尔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期间你最崇拜的那几位军事家. -
米岚蒲郁: 古德里安和隆美尔都不错,我最佩服他们.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堪称二战中陆地上最优秀的统帅.初战波兰,闪电战粉墨登场,一举击溃了坚强的波兰人. 再战法兰西,他在两周之内横扫法国.他的进攻...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时期十大军事奇才盘点 位列第一的是谁 -
米岚蒲郁: 纳粹德国的曼施坦因,此人心思慎密,能够设计出非常精巧的作战计划,诸如对法国的战役等等.库尔斯克战役,曼施坦因设计出精巧的“城堡”作战计划,与其对阵的是朱可夫,库尔斯克战役德军绝对在战术上取得辉煌胜利,但是最终德军还...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时德国的名将是?
米岚蒲郁: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厦门市15154214635: 二战德军王牌狙击手是谁 -
米岚蒲郁: 约瑟夫·「泽普」·阿勒伯格;Josef "Sepp" Allerberger,生於1924年,为奥地利后裔.从军加入德国陆军后,被分派到东部战场的第三山岳师第144步兵团二营(the II Battalion of the 144th Gebirgsj

厦门市15154214635: 德国二战时期的著名将领都有谁?
米岚蒲郁: 墨索里尼 约德尔 希特勒 凯特尔 舍尔纳 凯塞林 这些都是德国二战的最高将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