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作者&投稿:徭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1. 卫星遥感。

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

2. 卫星通信。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联结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30个,服务小站用户15000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6300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多个专用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中国从1985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33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47套,以及中央32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40套地方广播节目。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3000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现有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约18.9万座。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

3. 卫星导航定位。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并在大地测量、船舶导航、飞机导航、地震监测、地质防灾监测、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以后还建立了中国任务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组织专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自动化、无线电等六大关键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带动了一系列现代化工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党的十六中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发展科学技术提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我国政府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明确了科学技术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在农业科技方面,实施了“星火计划”;在工业方面,推广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数万项科技成果;在高技术研究方面,国家实施了“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跟踪世界向科技前沿,力争在有限领域有所突破。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天津科学技术馆的主要任务是:树立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素质。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组织专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自动化、无线电等六大关键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带动了一系列现代化工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党的十六中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发展科学技术提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我国政府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明确了科学技术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在农业科技方面,实施了“星火计划”;在工业方面,推广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数万项科技成果;在高技术研究方面,国家实施了“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跟踪世界向科技前沿,力争在有限领域有所突破。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天津科学技术馆的主要任务是:树立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素质。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现代,还是古代?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1、鼓: \\x0d\\x0a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2、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历程从古代,近代,现代
3、现代 中国政府先后推出“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两者大大促进了该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设有众多公立的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许多研究型大学。每年都有大量国家拨款用于科研。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航天、可控热核聚变等方面国际竞争能力也在快速提一升当中。

科技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1、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已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与曼哈顿原子弹工程及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三大科学工程之一,但其价值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个计划。2、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

新中国的成立至今,我国科技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2、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

简介《中国科技发展史》
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到了一起。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产生、1949年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使得中国科技研究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的财力支持。

我国科技发展从古至今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 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2次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分别是哪2个时期?
1、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技由此得到发展。天文学家制定出“太初历”,作了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并发明制作了地动仪。数学上编成《九章算术》。编定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著有中医的重要...

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历程
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正如在行政和艺术上的繁荣一样,南宋也是令人激动的技术创新时期。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其中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自然科学。从商周时期,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朝臻至鼎盛,古代中国科技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中。明清时期,受海禁及闭关锁国等对外政策的影响,是古代中国科技的衰落时期...

赤峰市13857957782: 我国有哪些科技发展的历史 -
纪钓海舒: 有如下类别:天文学、中医药学、数学三大种类,其中又有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为代表.

赤峰市13857957782: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作文 -
纪钓海舒:[答案]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中华民族一直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科技也曾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古代,有着祖冲之领先世界一千年的推算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有着东汉末年华佗的“麻沸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李时...

赤峰市13857957782: 中国的科学发展史 -
纪钓海舒:[答案] 1、鼓: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

赤峰市13857957782: 我国有哪些科学发展大历史
纪钓海舒: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汉医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 详情请参考:

赤峰市13857957782: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科学发展资料 -
纪钓海舒: 1.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

赤峰市13857957782: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
纪钓海舒:[答案]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

赤峰市1385795778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 -
纪钓海舒: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以至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明君

赤峰市13857957782: 中国历史上的科技成就 -
纪钓海舒:[答案] 先给你一些关于古代的科技成就的吧! 一、天文学 1、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 2、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3、浑仪和... 3、历史悠久的中国园艺技术 4、茶 5、中国古代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6、中国古代畜牧兽医方面的成就 八、医药学 1...

赤峰市13857957782: 谁知道中国科技发展史?帮个忙啊!急~~~~~~~~~~~~~ -
纪钓海舒: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

赤峰市13857957782: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两次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次是在汉朝,另一次是 -
纪钓海舒: 宋朝,虽然宋朝国力不咋地,但是人家在科技方面的确是很先进的,发展的也很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