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都,意踌躇 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作者&投稿:解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坡羊 潼关怀古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想当年秦汉帝都的繁华,转眼间都变成了一片凄凉的荒芜。

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而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况,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望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西都:指长安。
踌躇:想得很多,心里不安的样子,或犹豫不定。此处意为陷于思索之中。

作者以沉痛,愤懑的笔调表达对人民的同情。以"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作者驻马潼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志,从眼前衰败之象,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对世事沧桑感慨无限。
教辅书上找的,希望对你有用


平陆县18727942331: 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望西都” “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
抄卫欣泰:[答案] 物是人非的感叹,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平陆县18727942331: 望西都 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
抄卫欣泰: 望长安,陷于思索之中,物是人非的感叹,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西都:指长安.踌躇:想得很多,心里不安的样子,或犹豫不定.此处意为陷于思索之中.作者以沉痛,愤懑的笔调表达对人民的同情.以"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作者驻马潼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志,从眼前衰败之象,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对世事沧桑感慨无限.

平陆县18727942331: 望西都 意踌躇 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
抄卫欣泰: 作者以沉痛,愤懑的笔调表达对人民的同情.以"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作者驻马潼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志,从眼前衰败之象,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对世事沧桑感慨无限.

平陆县18727942331: 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望西都” “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抄卫欣泰: 物是人非的感叹,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平陆县18727942331: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原文及赏析 -
抄卫欣泰:[答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音 踌躇(chóuchú) 阙(què) 了(le) 注释 ①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

平陆县18727942331: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 聚 ,波涛如 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
抄卫欣泰: (1)句中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拟人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是大兴土木,百姓必受其害;“亡”则指战争频繁,百姓遭殃.该句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意思对即可)

平陆县18727942331: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抄卫欣泰: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一“聚”字向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再看潼关外的黄河,河水奔腾咆哮,一“怒”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望...

平陆县18727942331: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
抄卫欣泰: 赏析: 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

平陆县18727942331: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字数400左右 -
抄卫欣泰: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原作】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山坡羊:词牌名(曲牌子). 聚:聚...

平陆县1872794233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
抄卫欣泰: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