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些关于文言文的问题

作者&投稿:祖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语文文言文的一些问题?急!~

你肯定上初中,对吧?我也上初中,正好把我学的和查的告诉你,有的我不会
首先说一下,中心句貌似就是主旨句吧
1、孔子语录
这个太难,我级别太低,不会这个
2、鱼我所欲也
中心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失其本心
名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
这个是一个叙事的文章没有中心句,这里面的名句好像也没有。
成语:一鼓作气、彼竭我盈、再衰三竭、辙乱旗靡
5、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心句:这个貌似没有
成语:门庭若市
名句:这个貌似也没有
6、出师表
中心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应该没错)
成语:不知所云、三顾茅庐、作奸犯科、危急存亡之秋、指日可待、妄自菲薄
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桃花源记
中心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落英缤纷、阡陌交通、怡然自乐、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黄发垂髫、无人问津
名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8、三峡
中心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成语:对不起,没找到
名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杂说
这个我真不知道
10、陋室铭
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成语:案牍劳形、安贫乐道、惟吾德馨(应该还有,但是我只知道这些)
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小石潭记
中心句:好像没有吧
成语:佁然不动、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名句: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岳阳楼记
中心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还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个我也不清楚)
成语: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波澜不惊
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醉翁亭记
中心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山肴野蔌、峰回路转、觥筹交错
14、爱莲说
中心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成语: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玉立
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记承天寺夜游
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成语:积水空明
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6、送东阳马升序(这个我没学,大部分我都不会)
中心句:没查到
成语:德隆望尊、俯身倾耳(应该是吧)
名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好累哦!我上初二,好多我都没学过,有的可能不对,最好鉴定一下,对不起咯

第一篇:桓温埋伏好甲士,设宴遍请朝中百官,想趁此机会杀害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惊恐,问谢安:“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朝的存亡,决定于我们这一次去的结果。”两人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惊恐的状态,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脸色上;谢安的器量宽宏,也在神态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台阶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阳书生读书的声音,朗诵起“浩浩洪流”的诗篇。桓温害怕他那种旷达的气量,便赶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谢安名望相等,通过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这是翻译,你可以对着自己做
朱升,字允升,是安徽休宁人。元朝末年的时候,乡试中了举人,被任命为池州主管教育的长官,在这个位子上干的很好。后来湖北蕲春、黄冈等地盗贼四起(元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兵荒马乱,他就弃官隐居在石门。虽然不时要躲避兵乱,但他还是每日都坚持读书学习。朱元璋攻取了徽州,邓愈向朱元璋推荐朱升,朱元璋就召见朱升,并就当时的天下大势请教朱升,朱升回答:“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非常赞同朱升的意见,采纳了朱升的方略。吴元年的时候,朱升被任命为侍讲学士,知制诰,同时编撰国史。因为他年纪大了,特别免除了入朝觐见的辛苦。洪武元年的时候,升职为翰林学士,每当要进行祭祀宗庙的活动时,享有斋戒沐浴的礼仪权力。然后又命他与其他学问家一起编修《女诫》一书,把古代贤良的嫔妃的事迹中可以作为榜样的全部编在书中。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诏书上的文辞大都是朱升撰写的,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写的文辞既典雅而事实又准确。过了一年多以后,朱升提请告老还乡,死的时候七十二岁。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一、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四、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编辑本段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编辑本段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编辑本段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一、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七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初一语文所有的文言文和诗词
2011-08-07 七年级上语文必背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详细) 54 2020-10-01 语文初一至初三所有的古诗词及文言文 2016-09-04 语文初一初二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 2012-06-01 初一(七年级)语文课本上所有的文言文喝古诗词 42 2012-12-2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和文言文.要全的。 148 2014-07-20...

高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和古诗都有哪些?
高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和古诗都有哪些?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来自莫干山风度翩翩 的孟获 2018-01-19 · TA获得超过52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沁园春·长沙》2、《烛之武退秦师...

语文文言文代词有哪些
1.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

64首经典文言文必背
64首经典文言文必背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优点教育17 2022-10-02 · TA获得超过259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高中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 初中部分(4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

初三语文文言文常识应该知道哪些?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

初中文言文有哪课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第一单元(亲近文学)《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幼时记趣》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三峡》《古代诗词四首》...

关于语文文言文的一些字句解释。急啊。
或因寄所托:1、从含义上说,因寄所托,是一种处世态度,就是喜欢把自己寄托于外物。原文将两种处世态度放在一起对比: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意思是: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

文言文大全初中书
1. 【初中文言文课文目录】 苏教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目录(序号为排列的次序,不是课文的编号)七年级上册8 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8《狼》七年级下册6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12《黔之驴》13《爱莲说》14《两小儿辩日》...

语文题目,有会的请告诉我,是关于文言文的。
1.若:假如、如果 例: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你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2.是:动词,表判断。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斯:代词,这、此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4.之:代词,这、此 例:均之二策,...

桂阳县18462266778: 关于一些文言文的问题《三峡》1.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的景物特色2.写“高猿长啸”的作用3.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答... -
朱翠阿奇:[答案] 《三峡》1.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的景物特色答:夏:震/奔 春:媚/悠 秋:凄/婉2.写“高猿长啸”的作用答:烘托出秋天景色的凄婉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再细致点就是:清澈的小溪..茂盛的大树..高耸的山峰.....

桂阳县18462266778: 一些关于文言文的问题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之”是什么意思2.“死厥先祖父”的“厥”3.“独其为文犹可识”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5.“皆披... -
朱翠阿奇:[答案] 1.之 指代盗的东西 2.厥 代词.他的,那个:~父.~后.~身.大放~词.这里是厥的先祖父 — —! 3.文 文字 意思就是独独他写的文字还依稀可以辨认 4.文 文学作品 5.文 通纹 6.文 漂亮的文字修饰 或者直接说接口 整个意思是 用漂亮的借口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

桂阳县18462266778: 一些语文古文问题
朱翠阿奇: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另一种断句法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3.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山肴野蔌: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最常用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达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桂阳县18462266778: 问几个关于语文文言文的几个问题过秦论中,当此之时的“之”、杜赫之属的“之”百万之师的“之”、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之”、蹑足行伍之间的“之”... -
朱翠阿奇:[答案] 第一个.当此之时,助词无意、 第二个,杜赫之属的“之”百万之师的“之”都是“的” 第三个,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之”.还是“的”意思、 第四个,蹑足行伍之间的“之”.助词无意

桂阳县18462266778: 语文文言方面的很多问题1.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怠.2.请认真观察下面每组汉字从左到右的变化,再各用一个四字成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湍---而( ) 龙--... -
朱翠阿奇:[答案] 学而不思则惘 《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 《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中,“距”“内”分别是“拒…'纳” 1.边跑边开什么花?==野花 2.边浇边开什么花?==水花 3.什么花开在空中?==雪花 4.什...

桂阳县18462266778: 关于语文文言文方面的一些问题关于《孟子》二章一文中的1.联系历史或现实为文中补充两个事例.2.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述了什么观点?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朱翠阿奇:[答案] 1.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舍生取义 启发:要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

桂阳县18462266778: 有关文言文的一些问题?
朱翠阿奇: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就是 宾语、状语、定语本来是要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后面,在文言文中却被提前了. 助词、介词、连词,给你举例说明吧,助词有“的”“得”“地”等等,这是结构助词;你所提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高中语文知识手册》里找到,很清楚,比我讲的要好好多,你可以在那里面学习. 你那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表递进的都是连词的用法,如 “而”,就有这些用法,你查查语文资料这些东西都可以找到,慢慢梳理好不要搞混了,资料里很全,若有什么疑问请继续提问,

桂阳县18462266778: 关于文言文的问题 -
朱翠阿奇: 首先谈谈楼主所说关于词汇的问题. 其实,古代汉语词汇量之丰富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讲,几乎所有语言都有一个从繁复到经济的过程.古人对万事万物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概括能力抽象能力都还很差,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一...

桂阳县18462266778: 关于文言文的一些问题三日不绝 绝( )垂涕相对 涕( )本文表现了曹娥的什么特点? -
朱翠阿奇:[答案] 绝(停止 ) 涕(眼泪 ) 歌唱得好

桂阳县18462266778: 【语文】关于文言文的一些问题什么是词类活用?有哪些词类活用?请举例说明 -
朱翠阿奇:[答案]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如:主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