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要记 (经过 时间 地点 人物)

作者&投稿:策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的所有时间帮忙归纳一下,谢谢!!!~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表格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表(第1课)
名称时间和地点性质革命任务结果意义
二月革命1917年3月
彼得格勒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斯大林模式”(第2课)
形成标志时间特点形成背景评价
1936年新宪法制定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里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所以,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的不同点(第3课)
项目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
巴黎和会1919年巴黎法、英、美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华盛顿美、英、日东亚、太平洋地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第4课)
时间爆发国家特点影响各国摆脱危机的办法
1929—1933年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人民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业,造成生产力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垄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生产破坏;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第4课)
时间特点目的内容成效和影响
1933年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国家工业复兴法》)
整顿银行、调整农业、兴建公共工程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表(第6、7课)
时间原因交战双方经过和结果性质影响
1939.9.1到
1945.9.2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点。时间:1938年9月。制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苏、中、美、英等与法西斯国家:德、日、意大利1、德国进攻波兰:1939年9月1日,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
3、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内容: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跨法西斯国家;意义: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5、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参加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地点:苏联的雅尔塔;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6、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7、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标志: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灭亡进程
8、攻克柏林战役:1945年5月2日,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德国溃亡。
9、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结束 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2、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亚非拉独立与振兴历史进程表(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第12课)
地区时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1947年“蒙巴顿方案” 印度独立,领导人:尼赫鲁
1960年 非洲独立年
90年代 纳米比亚独立1990.3——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1999年底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简表(第8课)
时期表现(特点)原因
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宏观调控,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1、70年代危机,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2、70年代后到80年代初,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调整,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限。1、经济发展弊端显露,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2、通货膨胀
3、债务沉重
九十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往有很大不同,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冷战政策(第14课)
概念原因冷战开始标志表现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影响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国家利益的冲突;
意识形态的差异。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时间:1947年3月,提出者:杜鲁门,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
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
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1、两强相争,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地区冲突;
2、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16课)
表现影响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3、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1995年1月1日利:国家之间经济往来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竞争。
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有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行为;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会议、20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第三次科技革命简表(第17课)
时间主要标志及核心主要成就特点影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生物工程核心是基因工程。 核电站、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克隆技术等首先,这次新技术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革命;
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2、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三次科技革命简表
名称时间及兴起国家主要标志主要发明及成就特点影响
工业革命(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英国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1、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技师和工人
3、开始于轻工业部门
4、首先发生在英国,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5、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矿、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五大支柱1、生产力提高
2、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
3、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与对立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发电机、有轨电车、有线电话、无线电报、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1、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地结合起来;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传播;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4、电力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2、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途径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核电站、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克隆技术等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生物工程核心是基因工程。1、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技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第11课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P69页 时间、制定机构:1689年由议会颁布;
目的:限制王权
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争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权利法案》颁布的作用: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历史意义 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C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P72页 《独立宣言》 时间及制定机构: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的
内容: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原文见P74页下)
《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它是美国诞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战争的影响P76页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评价华盛顿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帝国
P78页 《人权宣言》
见P79页史料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大资产阶级掌权,他们颁布了《人权宣言》。
内容: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作用(意义):它对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法国大革命的
历史影响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评价拿破仑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
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反抗。

(八)无产阶级的斗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7课)
《共产党宣言》
P107页 发表时间及起草者: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内容:P107页最下面4行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作词 狄盖特作曲
(九)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8、19课)
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和
《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导火线:1861年3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转折: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宣言发表的意义:
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美国南北战争的
历史影响 南北战争的性质及意义: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次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1861年改革
P117页 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C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和作用: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
P119页 时间、领导者: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68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改革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1课)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组成 性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和俄国三国组成
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年6月28日
刺杀对象: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遇刺
作用: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凡尔登战役 时间:1916年爆发
该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死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十一) 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成就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改良型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改良蒸汽机、火车、汽船 (1) 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革命)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灯、有轨电车、内燃机、汽车、飞机、无线电报、有线电话等 (1)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途径。


(十二)古代、近代、现代科技与文化
古代
文字 象形文字 时间:公元前3000左右 创造者:古代埃及人
楔形文字 时间:公元前3000左右 创造者: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教 佛教 时间及地点:公元前6世纪诞生在古代印度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三大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教义都迎合了自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其次,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基督教 时间及地点:1世纪诞生在巴勒斯坦一带 创始人:相传是耶稣
伊斯兰教 时间及地点:7世纪诞生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创始人:穆罕默德



学 《荷马史诗》 作者:相传是古希腊盲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地位: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俄底浦斯王》 作者: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 地位: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的标志。
《天方夜谭》 又名《一千零一夜》代表篇章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 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古代
科技 阿基米德的
主要成就 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还发明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和灌溉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是他的名言。
古代
建筑 麦加大清真寺 坐落在现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巴黎圣母院 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基督教)
近代
思想 文


兴 但丁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文艺复兴的影响: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达·芬奇 意大利画家。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启蒙思想家 代表人:伏尔泰 主要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意义和影响: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传播这些国家(如中国、日本)的思想解放。
近代
科技 英国科学家牛顿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名言“如果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的发展影响最大。
英国科学家
达尔文 代表作《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 成就: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爱因斯坦 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名言“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成就:提出“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近代
文化 托尔斯泰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梵高 荷兰人 代表作《向日葵》
贝多芬 德国 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2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给与补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一主力:军部。二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5、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②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9、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1、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c、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d、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①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②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四、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①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买本资料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一二单元知识框架
奴隶的地位低下,命运悲惨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至洛,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原因...

历史手抄报内容七年级下册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

2017八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
2017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必考知识点 1、巩固政权:抗美援朝战争(1950.10—1953.7)P7—P10、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底)P12—P14、1951年x藏和平解放P4 2、建设探索:一五计划(1953—1957)P18—P19、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 手工 业、 资本主义 ...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九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啊?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九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啊?1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丫咪Hi 2011-01-13 · TA获得超过54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浙教版 如题!要详细的!!不要试题!满意的有追加分... 如题! 要详细的!!不要试题! 满意的有追加分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同文中学2 2010-05-30 · TA获得超过19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6万 我也去...

七年级下册完整的历史复习提纲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简述《尼布楚条约...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2012-01-04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357 2018-01-09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1 2011-04-22 初中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610 2009-01-26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 76 2009-06-12 九年级下册历史具体复习提纲 351 2009-12-29 求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 274 2020-04-04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小故事十个
”姚崇知道玄宗胸襟比较宽广,而且锐意图治,就故意激他一下,没有立即行礼谢恩。 玄宗很是奇怪。 姚崇说:“我有十点意见要上奏,陛下考虑,如果做不到,那我这个宰相就不能做。 ”玄宗要他说出来看看。 姚崇所说的十条大致有施行仁政、不求边功、不造豪华宫殿等。 第二天,就正式任命姚崇为宰相。 4.宋太祖“杯...

本人跪求七年级下册的历史复习提纲,是人教的,跪求,一定要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单元 隋唐时期 581-907年 特点 繁荣与开放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 建立者 隋文帝杨坚 都城 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589年 隋朝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 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 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界限缩小 为南北统一创造了...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书上出现过的大事都要有,有日期的尽量标注完整(年月日),内容要简洁完整,只要九年级下册的1-7课的。谢谢。... 书上出现过的大事都要有,有日期的尽量标注完整(年月日),内容要简洁完整,只要九年级下册的1-7课的。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空调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哪些疾病?崔书白GA 2014-01...

四方区18010502002: 历史所有九年级 的知识点
晨璧坎地: 历史: 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要分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三个层面进行归纳,每个层面要有:条件—时间—表现—影响.采用记住关键词,然后针对问题理清思路、填充知识,独立形成答案的解题方法. 为考大学做准备.. 学习要安排一...

四方区18010502002: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复习整理
晨璧坎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要点 本册知识概览和学习要求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进入现代...

四方区18010502002: 初中八年级,九年级历史需要记住的所有时间? -
晨璧坎地: 不需要 至少中考是不需要的 只要记住一些关键的时间就好了

四方区18010502002: 怎样可以很好地记下历史发生的时间 -
晨璧坎地: 我们历史老师说要先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按世纪划分好,如可分为第几世纪上半叶的、下半叶的或者第几世纪初期、中期、晚期,再来就是按照详细的时间划分,比方说辛亥革命是发生1911年,那就是二十世纪初期了,这样你要回想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的话就可以从大的世纪出发,再想到时间点了.

四方区18010502002: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单元知识要点
晨璧坎地:http://hi.baidu.com/gcy888/blog/item/fc3431d84191a73733fa1c94.html

四方区18010502002: 九年级下册历史工业革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 -
晨璧坎地: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不定,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四方区18010502002: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
晨璧坎地: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19...

四方区18010502002: 九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表 -
晨璧坎地:[答案] 我是历史老师,建议你自己编纂时间表,这样对你历史中考复习是最有好处了. 编写的时候注意,在纸的中央画个直线,标注上时间点,左边写世界历史的事件,右边写中国历史的时间,对比着看,效果较好. 另:课本最后边有大事年表,虽然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