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写《背影》时他母亲死了吗?

作者&投稿:张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自清的《背影》是在哪种情形下写的,发生了什么事?~

读《背影》那年,刚好是母亲大人去世的那年,那一年,亲眼见到了父亲的沧桑与坚强。当时,弟弟不过才十四岁的年纪,心理正是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在如此重要的年岁,恰好遇上母亲去世,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伤痛。
如果朱自清的父亲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会不会至死都在恨自己的儿子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朱自清旧照
一、朱自清两年未曾见到父亲
1928年的一个夜晚,已经步入深秋的街道显得非常冷清。一个年轻人从邮局里面拿到一本书籍,快速的朝一个老房子走去,又抬步走上二楼的房间。
房子显然已经很老了,连白色的石灰都已经掉落,只剩下斑驳的墙体,房里的床上躺着一个老人,而且还是一个患有严重腿疾的老人,老人因为行走不便,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很少外出。
当年轻人把书籍拿给他后,老人马上把书拿到光线稍好的地方,戴上老花镜仔细的看起了书籍。
这位患有腿疾的老人正是《背影》里面所描述的对象,朱自清的老爹——朱鸿钧,而去邮局帮老人拿书的人,则是朱鸿钧的另一个儿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课本上的《背影》
老人打开书籍,只见书中第一句便说,自己已经有两年没有看到父亲了。朱鸿钧刚看到这句话,鼻子就开始酸了,他越是往下看,越是心酸,看到动情处,更是眼泪都流了出来。
其实书中所写的内容对别人来说并不值得哭泣,但是对于朱鸿钧来说,却是那么珍贵,因为书里写的都是有关于他和儿子相处的回忆。
到底是父亲脾气不好,还是儿子做了让父亲不高兴的事?
看似很短的文章,却记录了父子之间很长的故事,原来,这对父子之间有过非常严重的矛盾,父子双方心里怀着对对方的不满,竟然有五年的时间未曾交流过。
如果朱自清没有写下这篇文章,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歉意与爱意,想必父亲会带着对他的恨意离开人世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背影》节选
二、父亲私自拿走儿子薪水
朱自清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家里的长子,肩上背负着家族的希望。朱鸿钧对这个儿子自是宝贝得很,尽可能在物质方面满足儿子。但是他身为封建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家长,从来不会向儿子表达善意,只会严厉的要求儿子。
为保证儿子的学习成绩,朱鸿钧把儿子送到举人家里学习古文与诗词,但凡儿子回到家里,朱父总是亲自对儿子的成绩进行考核。如果考核结果让他满意,朱自清偶尔就会得到两句夸赞,如果考核不满意,朱父还会直接把儿子的本子烧掉,对着儿子大骂。
在父亲严格监督下成长起来的朱自清,在学识,尤其是古文与国学方面,一直都非常优异。

图片:学习古文与诗词剧照
1912年,时年十四岁的朱自清在父亲的主张下定下了一门亲事,四年过后,朱父亲自为长子张罗,举办了简单却不让人感到寒酸的婚礼,其实,朱父在当时已经很穷了,能为儿子举办这样的婚礼已经非常不容易。
随着父亲的老去,家里的经济越来越拮据,朱自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提前从北大毕业回到母校任职。刚从学校出来的朱自清,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至少也有一份收入,可以帮到家里,所以他的内心是高兴的。然而,他的父亲却利用手段,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取走了他一个月的工资。
在朱鸿钧眼中,自己为儿子付出了那么多,如今用他的工资也是天经地义。可是,朱自清却不这么想,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而不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愚孝的人。
他并不在意父亲用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却在意父亲不把他当作一个独立体,不尊重他。原本父子就因为工资的事情而差点大动干戈了,再加上父亲身边一个女人的作梗,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看上去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却是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结果,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导致父子反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朱自清与父亲
三、
朱父借孙子与儿子通书信
其实,朱鸿钧只是倔强而已,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想念儿子的,只是他同样不擅长表达爱意。 再加上朱自清受不了父亲的仇视,选择到外地任教,隔年又把妻子一起带走了。
之后,他想到那么久了,父亲的气应该消了,于是带着妻儿回家看望他。结果,见到从那么远回到家里的儿子,朱父竟然还是不肯理他。第二年,朱自清又回去看望父亲,父亲同样不理他,之后的几年,朱自清干脆就不回去了。
已经年老的朱父想念儿子,却又放不下面子联系儿子,只能借着与关心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通信。自己已为人父,再加上时常看到父亲看似严厉,实则亲切的关怀,朱自清开始理解父亲的所有行为。
1925年,还在北大任教的朱自清回想起与父亲之间的种种,提笔写下了《背影》。不过,当朱父读到《背影》时,已经过去三年了。值得欣慰的是,以这篇文章作为媒介,父子之间的隔阂总算彻底消除了。只是父子之间因为不善表达,因为无法感同身受,竟然彼此折磨了那么久,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朱自清的《背影》已经成为名篇,文章里面父亲的背影无不让读者动容。那背影,是对儿子厚重的爱,虽然父亲从来不善于表达感情,但父爱如山。跟父爱同样伟大的,还有母爱。母爱如水,滋润着我们。谁来写母亲的“背影”呢?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写,写母亲的背影,就是在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恩。不同人写出来的母亲的背影,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在厨房为家人准备晚餐的背影;有的是路灯下等待孩子回来的背影;有的是挑着重物艰难前行的背影……不同的背影,故事不同,相同的是展现出来的都是母亲平凡且高大的形象。曾经有一组图片火遍了网络:一个母亲身上背着一麻袋的重物、还有自己弱小的孩子,就这么佝偻着背,灰头土脸的前行着。母亲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一直在漫长岁月里坚守着,看似柔弱实则坚韧。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老去。比起写母亲的背影,在生活中给母亲端一杯茶、捶捶肩揉揉腿,更能体现对母亲的爱与感恩。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平时多陪陪母亲说说话,出门在外多给母亲打电话,她就已经很宽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年轻人不但不养老,还啃老,实在令人厌弃,作为一个身强体健的年轻人,却一股老气,心理一点都没长大,担不起责任,实在是对不起父母的辛辛苦苦养育。不论是父亲的背影、还是母亲的背影,抑或是父亲、母亲的其它,都值得我们书写。他们一直在为我们遮风挡雨,而我们只能在他们的抚育下茁壮成长,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

  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看完就知道他母亲依然在世)

  朱自清的《背影》,记叙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为普通的父子之情。

  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

  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务交卸了,祖母的去世,都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此时他才真正感到了家境的凄凉: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等,均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的景象。他凝视着微微发胖而略显龙钟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和弟妹,心情十分沉重。

  办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要回北大,父亲也为了生计而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南京。《背影》记载的便是他俩在浦口东站分手时的情景。文中所记的买橘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都难以忘怀。此时朱父已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就显得不同寻常了。与父亲的穿戴形成对比的是,朱自清却随身带着一件紫毛大衣。这件大衣是父亲托人定做的,并亲自为儿子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其爱子之心,从中可见一斑。

  1925年10月,朱自清写下了这篇质朴感人的叙事抒情散文,记叙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自己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下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朱父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后,即挪坐到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
  另外,
  朱自清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一个旧式家庭妇女,

  朱自清在《笑的历史》提到他的母亲.母亲亲选武钟谦这个媳妇给朱自清.刚开始应该说是喜欢这个媳妇的。但是,旧式家庭妇女见识少,她将家境的败落归咎于媳妇的爱笑,吓得媳妇再也不敢笑。她又害怕武钟谦有朝一日会爬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处处对武钟谦严加防范,以至1921年朱自清从扬州八中辞职离扬,也怀疑是她挑唆,继而将她和孩子赶回家。

  《笑的历史》里写道:婆婆却发话了。她说,“少奶奶真爱笑!家里到这地步,怎么一点不晓得愁呢!怎么还能这样嘻嘻哈哈的呢!”她的神气严厉极了,叫我害怕,更叫我难堪!
  况你的寄钱,又没有定期;家里等着用,又是焦急!婆婆便只向我●唆,说你怎样不懂事,怎样不顾家,怎样只管自己用。她又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他想不问吗,怎能够哩!”她说这些话,虽不曾怪我,但她既不高兴你,自然更不高兴我了!从前她对我虽然也存着心眼儿,但却不恨我。所以还容易相处。现在她似乎渐渐的有些恨我了!这全是因为你!她恨我,更要挑剔我了。我就更难了!家里是这样艰窘,你又终年在外面,婆婆又有心和我作对。这真真逼死我了!那知后来还要不行!前年暑假,你回来了,身边只剩两个角子。婆婆第一个不高兴。她不是尽着问你钱到那里去了么?你在家三天,她便唠叨了三天。你本来不响的,后来大约忍不住了,也说了几句。她却和你大吵!第二天,你赌气走了。——我何尝不劝你;但怎么劝得住呢?午饭的时候,他们才问起你。我只好直说。婆婆听了,立刻变脸大骂,又硬说是我挑唆你的!她饭不吃了,跳到厨房里向佣人们数说。接着又和左右邻舍说了一回。晚上公公回来,她一五一十的告诉他。她说,“这总是少奶奶的鬼!我们家真晦气,媳妇也娶不到一个好的!自从她进门,你就不曾有过好差事,家境是一天坏似一天!现在又给大金出主意,想教他不寄钱回家;又挑唆他和我吵,使你们一家不和!真真八败命!”——她在对面房里,故意的高声说,教我听得清楚。

  另外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冲突是尖锐的、长时间的
  1924年,朱自清以前妻武仲谦女士为原型写的小说《笑的历史》发表后,父亲大为不满,父子矛盾加深,1925年朱自清借《背影》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孝敬,父子矛盾得以缓解.这里写得挺详细,你可以去看看: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709/27652.html

朱自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

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

1931至1932年留学英国。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对抗战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

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末出齐)

《背影》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惟其“写实”,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
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
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
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
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
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
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
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
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
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
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
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
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
1931至1932年留学英国。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对抗战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
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的《背影》,记叙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为普通的父子之情。

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

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务交卸了,祖母的去世,都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此时他才真正感到了家境的凄凉: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等,均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的景象。他凝视着微微发胖而略显龙钟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和弟妹,心情十分沉重。

办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要回北大,父亲也为了生计而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南京。《背影》记载的便是他俩在浦口东站分手时的情景。文中所记的买橘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都难以忘怀。此时朱父已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就显得不同寻常了。与父亲的穿戴形成对比的是,朱自清却随身带着一件紫毛大衣。这件大衣是父亲托人定做的,并亲自为儿子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其爱子之心,从中可见一斑。

1925年10月,朱自清写下了这篇质朴感人的叙事抒情散文,记叙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自己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下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朱父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后,即挪坐到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
另外,
朱自清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一个旧式家庭妇女,

朱自清在《笑的历史》提到他的母亲.母亲亲选武钟谦这个媳妇给朱自清.刚开始应该说是喜欢这个媳妇的。但是,旧式家庭妇女见识少,她将家境的败落归咎于媳妇的爱笑,吓得媳妇再也不敢笑。她又害怕武钟谦有朝一日会爬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处处对武钟谦严加防范,以至1921年朱自清从扬州八中辞职离扬,也怀疑是她挑唆,继而将她和孩子赶回家。

《笑的历史》里写道:婆婆却发话了。她说,“少奶奶真爱笑!家里到这地步,怎么一点不晓得愁呢!怎么还能这样嘻嘻哈哈的呢!”她的神气严厉极了,叫我害怕,更叫我难堪!
况你的寄钱,又没有定期;家里等着用,又是焦急!婆婆便只向我●唆,说你怎样不懂事,怎样不顾家,怎样只管自己用。她又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他想不问吗,怎能够哩!”她说这些话,虽不曾怪我,但她既不高兴你,自然更不高兴我了!从前她对我虽然也存着心眼儿,但却不恨我。所以还容易相处。现在她似乎渐渐的有些恨我了!这全是因为你!她恨我,更要挑剔我了。我就更难了!家里是这样艰窘,你又终年在外面,婆婆又有心和我作对。这真真逼死我了!那知后来还要不行!前年暑假,你回来了,身边只剩两个角子。婆婆第一个不高兴。她不是尽着问你钱到那里去了么?你在家三天,她便唠叨了三天。你本来不响的,后来大约忍不住了,也说了几句。她却和你大吵!第二天,你赌气走了。——我何尝不劝你;但怎么劝得住呢?午饭的时候,他们才问起你。我只好直说。婆婆听了,立刻变脸大骂,又硬说是我挑唆你的!她饭不吃了,跳到厨房里向佣人们数说。接着又和左右邻舍说了一回。晚上公公回来,她一五一十的告诉他。她说,“这总是少奶奶的鬼!我们家真晦气,媳妇也娶不到一个好的!自从她进门,你就不曾有过好差事,家境是一天坏似一天!现在又给大金出主意,想教他不寄钱回家;又挑唆他和我吵,使你们一家不和!真真八败命!”——她在对面房里,故意的高声说,教我听得清楚。

《背影》原文:(作者: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附:作品相关资料: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教材,启发和影响了几代人。然而,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以致差一点被“遗忘”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据说,学校方面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从《背影》的交际背景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 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真情。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毛泽东赞美《背影》

哦!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

朱自清的简介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

作者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朱自清简介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

朱自清的《背影》原文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

朱自清作者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

朱自清的背景资料
父亲朱鸿钧在看到《背影》以后去世的,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朱自清的父亲叫朱鸿钧,字小坡,1869年出生,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他官职不大,但不时要调职到一个新的地方,曾在江苏东海、高邮、扬州、徐州等地做官。最后在徐州做到“烟酒公卖局长”。1917年自徐州失业后,便仕途坎坷、生活渐拙、老境颓唐...

《匆匆》《背影》《春》都是朱自清散文吗?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

朱自清的主要作品有什么?
《绿》写于1924年2月8日,选自朱自清《踪迹·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写下了这篇散文。3、《背影》《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写《背影》时他母亲死了吗? -
佼黄醋酸: 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看完就知道他母亲依然在世) 朱自清的《背影》,记叙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为普通的父子之情. 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的《背影》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佼黄醋酸: 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务交卸了,祖母的去世,都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 背影 全文赏析 -
佼黄醋酸: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他自幼生活在扬州,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时微妙、复杂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后来写父亲的《背影》...

朝阳区13884848721: 如何解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 -
佼黄醋酸: 朱自清大家都知道,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像《绿》大家都是熟悉的,还有《荷塘月色》,都显示了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那就是用平易的语...

朝阳区13884848721: 作者在写《背影》文章中父亲的哪一次的背影最感人,为什么? -
佼黄醋酸: 朱自清的《背影》表达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在《背影》这篇文章中四写背影分别是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别后思恋 再现背影.但课文注重写了其中的两处:一处是父亲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一处是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但要说到最感人的背影应该是第二次的. 原因:他是重点刻画的的内容之一.其二他的侧重点是感动,而父子分手的背影更多的是侧重于感伤.所以最感人的应是望父买橘.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的《背影》里的问题. -
佼黄醋酸: 朱自清的《背影》,记叙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为普通的父子之情.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的《背影》文章的分段概括、作者简介(朱自清)及中心文章评析 -
佼黄醋酸: 文章分析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段落大意全文分成三大部...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背影 》 -
佼黄醋酸: 回忆了祖母去世后父亲送他远行;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当时自己并不能明白父亲的爱之深,而是把这种爱看成是他市侩庸俗的表现,所以今天先起来不禁要难过; 作者通篇没有描写父亲的爱是何等深重,但读过此文,在你的心中便会有一个高大的形象出现,帮你撑起你的天空,这就是父亲,通过对背影的侧面描写,所展现的是父亲无需言表的爱与关怀. 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独到之处,风过,花开,不经意之间的描写,展现的却是人间最伟大的父爱,清谈而又悠远.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的《背影》整篇文章!! -
佼黄醋酸: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

朝阳区13884848721: 朱自清{背影}选自哪里?~*** -
佼黄醋酸: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