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 刘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宿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名著《三国演义》开篇的一句话。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路枭雄、才俊在此时期展现自己的才能,也为我们后人今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三国演义》因其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所喜爱,流传度一直很高。但从书本的性质来说,《三国演义》属于小说,与史书记录的方式不同,小说会采用一些夸张的描述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多智近妖的诸葛亮,礼贤下士的刘备,“一身是胆”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羽还有枭雄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作者用近乎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三国人物的形象与一生。当我们更加知道三国后,会发现三国的人物关系并不简单。
一、寻有仁德的明主
东汉末,群雄起,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刘备、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局势形成了,其中,刘备以汉室正统而立,虽然居于相对较弱势的地理位置,刘备还是以皇室正统的名号以及礼贤下士的做派招揽了许多文臣武将。
刘备招揽人才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三顾茅庐”将“卧龙先生”诸葛亮请出了山门,由此才开始正式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除了像诸葛亮一样是被刘备邀请一起打天下的,还有被刘备的理念吸引过来的,赵云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赵云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起“常山赵子龙”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赵子龙正是赵云。古人一般都有名和字,正如刘备字玄德一样,赵云字子龙。
赵子龙与刘备初见时,刘备也只是一名普通官员,依附于公孙瓒。公孙瓒在东汉末年算得上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当时中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被公孙瓒占领的。
赵子龙虽然出生于普通人家,但打仗行军的本事不错,赵子龙年少时就常想能够拥护一位明主造福百姓,不再忍受战乱之苦,公孙瓒是赵子龙的第一选择,在加入时赵子龙说过:“要追随仁政所在”,惋惜的是公孙瓒没有将“仁政”贯彻到底。
明主不是简单就能找到的,但也不能说赵子龙在公孙瓒这里一无所获,在对抗袁绍时,赵子龙在刘备手下任职掌管骑兵,二人的缘分也由此开始。
刘备为人谦和又礼贤下士,不过开始的势力太弱,以至于一直依附于他人,但是刘备身上显示的仁德的气息则会吸引与他有相同理念的人,赵子龙就是其中之一。
赵子龙认为刘备身上有“仁德明主”的象征,在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击败时,赵子龙求见刘备,二人同榻而眠,共商日后大事,此后赵子龙确实也在建蜀大业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世也一直流传着二人大的君臣之义,但二人之间也有暗流涌动。
二、裂痕
常山赵子龙这个名号不只是在今天广为流传,在当时也是人人熟知,赵子龙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长坂坡救幼主”。
赵子龙当时闯入曹营时,有人向刘备禀告说:“赵云要去投降曹丞相了。”刘备没有丝毫迟疑地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当时刘备处于战败状态依然相信着赵子龙,赵子龙同样没有辜负刘备,将刘禅与甘夫人救出。
君信臣,臣忠君,不需要言语,刘备与赵子龙十分坚信自己的选择,可是谁能想到,如此令刘备信任的赵子龙,在刘备的遗言中却是:子龙不可重用。二人之间的裂痕是从何时出现的呢?
刘备获得的最重要的城池莫过于荆州、益州。当时刘备在拥有荆州后想要攻打益州,赵子龙作为蜀中名将又深得信赖,刘备给了赵子龙独立作战指挥的权力,赵子龙不愧为“勇冠三军”之人,顺利夺取了益州,可是没有想到,他与君王刘备的隔阂由此产生。
顺利夺取益州后,一些谋士说要给众人分点土地,既能激励众人又能收买人心,刘备当时还没有开口,赵子龙率先站了出来痛斥众人不为百姓着想,此举损害了君主的仁德。
赵子龙确实是为民着想,但没想到他的这番话让刘备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意见,刘备虽然也是“仁德、仁政”的代表,但同时也有着深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一名君主,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基于一定的政治考虑。
赵子龙此举伤透了刘备的心,在论功行赏时,赵子龙的战绩没有得到表彰,并且刘备还是将土地分给了众人。君与臣,臣与君的裂痕由此产生。
三、刘备的遗言
刘备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兴复汉室,惋惜直到死亡也没有见到这一天,而他一手建立的蜀汉王朝也在刘禅的手中灭亡。刘备自然不会料到蜀国会是三国之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因为刘备认为自己为后代铺上了一条兴复汉室之路。
前文说过对刘备最重要的城池是荆州,建安二十四年,荆州遭遇东吴突袭,关羽惨遭杀害,刘备急于报仇又失败,兵退白帝城,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产生了。
刘备托孤中我们最熟知的就是对诸葛亮说的话:“你若觉得阿斗是可造之才就尽力辅佐,若不是,先生可自行当我蜀国的皇帝。”这句话现在看来也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毕竟自己多年筹算取得的天下如何会轻易交到别人手里。
不过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番话确实令诸葛亮惶恐与感动,诸葛亮也做到了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丞相为蜀国大才,必得重用,那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的其他人呢?新君主要如何善用旧臣呢?从史料中我们无法得知刘备的所有告诫,但有一句必定:子龙不可重用。
刘备真的如此小心眼吗?当年益州之事让他记恨到如今。其实不然,刘备是看懂了赵子龙的。赵子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要的是事事为百姓着想的人。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必定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这种思想的差异会让君臣越走越远。
四、总结
整体来看刘备与赵子龙相互携手共建蜀国的过程,不免让人为这对君臣感到惋惜,当时如此契合惺惺相惜之人,最后因观念的不同有了隔阂。
或许也对应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过即使刘备留下了“子龙不可重用”的遗言,也抹杀不掉赵子龙做出的贡献,虽然君对臣子有了隔阂,也没有对臣子赶尽杀绝。
赵子龙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这一生也算善始善终,在东汉乱世也是一种幸福。


刘备临死之前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
然而,后世却有这样一个传言,刘备白帝城临终前,曾说赵云不可重用。其实,这是一句三人成虎的谣言,不足为信。刘备临终前说的是“神笔”马良的五弟马谡徒有其名,只会夸夸其谈,不可重用。三国时期,赵云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如下,得出...

为什么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怎么导致的?
首先,要纠正的一点是:无论在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中,刘备临死前都没有说过赵云不可重用之类的话。刘备死前,的确说过一个人不可重用,但那个人是马谡,并非赵云。在演义中,刘备死前,问诸葛亮,你觉得马谡这个人怎么样呢?诸葛亮回答说,他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人才。刘备是说,我不这样认为,马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用,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有何特殊原因...
刘备临死前说不可重用赵云,看到这个陈述时,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备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话,这完全是“马冠赵戴”了。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临死之前,还真交代过诸葛亮,有一个人不可重用。但是,刘备所说的这个人并不是赵云,而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被孔明委以重任,却因...

刘备临死之前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
我感觉可能是因为刘备只是把赵云当做是自己的保镖,相对于关羽、诸葛亮这些人来说,赵云在政治方面的能力并没有他们强。赵云很多时候处理的都是刘备的家事,在刘备临死的时候托付给赵云的就是刘禅的安危而不是什么军事大权。赵云是在少年之时遇见刘备的,和刘备相约,终生不会背叛他,于是数年之后找到了...

三国时期,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说赵云是绝对不能重用的?
赵云,他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他的辉煌战绩是七进七出。当时,为了救自己的少主,从敌人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并顺利保护了少主见到了刘备,这让刘备非常感动。按理说,赵云这个忠臣应该得到刘备的重用,但是在刘备临死的时候,他却严厉地说,绝对不能重用赵云,这是什么原因?首先,刘备信任他是...

赵云不可重用!刘备在死前为何要这么说呢?
魏延都督汉中,赵云都督江州,张飞都督阆中,关羽都督荆州,这都是蜀汉都督一方的将军,赵云早年参与战争较少,多数时候都在保护刘备家小,刘备认为赵云威严,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内事,才让赵云负责这个工作,只是分工不同,不是不重用。刘备临死前只说了马谡不可重用,没说赵云,刘备一直在重视赵云,不用...

刘备临死前告诉诸葛亮赵云不能重用。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是什么?_百度...
不成立,也无从考证,更不符合逻辑。赵云一生叱咤风云,对刘备更是忠心耿耿,长坂坡为救刘备老婆孩子在敌营中七进七出,冒死救出刘禅,刘备因此感激涕零,在以后的征战中更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是刘备倚重的五虎上将之一,所以说刘备临死前嘱咐诸葛亮不可重用赵云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刘玄德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孔明和子龙是什么表现?
可是刘备去世之后没有人压着赵云,赵云如果再喝多了酒,突如其来的说上一两句,那么刘备的一世英名就毁掉了。只不过刘备尚且有仁慈之心,没有拉着赵云一起陪他下葬,可即便如此,刘备也有着防人之心,并且一直警告诸葛亮,绝对不可以重用赵云。但无论如何,赵云对得起刘备,刘备却未必对得起赵云。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这是什么原因?
也许刘备临死前没说这话,而是某个阴谋家说的,刘备虽然没说这话,但确实没有重用赵云。刘备虽然没有重用赵云,但是这并不妨碍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刘备没有重用赵云的根本原因就是:赵云为人太正直,不适合在官场混,赵云的性格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清白,容不得有半点渣渣。赵云从公元200年...

赵云究竟有哪些过错,让临死的刘备说不可重用?
徐晃、张郃扎脚不住,亦弃本寨而走。赵云占了曹寨,黄忠夺了粮草,汉水所得军器无数,大获胜捷,差人去报玄德。玄德遂同孔明前至汉水,问赵云的部卒曰:“子龙如何厮杀?”军士将子龙救黄忠、拒汉水之事,细述一遍。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后险峻之路,欣然谓孔明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花山区13821891661: 脑筋急转弯:刘备临死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话? -
雷邵古纯: 标准答案:中国的人话!

花山区13821891661: 刘备临死前向阿斗交代了什么? -
雷邵古纯:刘备回到永安后,由于疲困、惭恚各种情绪的浸袭,身患重病,没有再回成都,把丞相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嘱托后事.据《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载: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

花山区13821891661: 刘备一心统一刘氏天下,为何临死前跟诸葛亮说:若子嗣不才,君可自取? -
雷邵古纯: 我们来看下原文: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的意思为多种理解,如果这话的意思是:若刘禅这个君主是一个能够扶持的人,你就辅助他吧,要是刘禅这个君主是个无能而不可扶持的人的话,你就自己当皇帝好了;如果是...

花山区13821891661: "马谡失街亭"的歇后语是什么?谢谢帮忙了 -
雷邵古纯: 马谡失街亭--言过其实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马谡是三国时的将领.他与哥哥马良,都在刘备手下做官. 马谡爱好谈论军事,丞相诸葛亮很看重他.但是,刘备总觉得马谡好 高谈阔论,说话不踏实.刘备临死前,...

花山区13821891661: 刘备临终前嘱咐即将继任的儿子最有名的两句话是 -
雷邵古纯: 刘备在临终前,曾告戒自己的儿子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花山区13821891661: 刘备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
雷邵古纯: 同意2楼的!大概的意思是:你比曹丕的才能要厉害不止10倍,由你来管理国家,必能平定天下; 若我的儿子可能辅佐的话,请您辅佐他;如果我的儿子不行的话,您可以“另立”或“自立”皇帝; 最后一句的真正意思是有争议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不知道刘备说的是让诸葛亮自己当皇帝还是让诸葛亮重新立个皇帝.

花山区13821891661: 失街亭 500字故事梗概 -
雷邵古纯:[答案] 马谡是三国时的将领.他与哥哥马良,都在刘备手下做官. 马谡爱好谈论军事,丞相诸葛亮很看重他.但是,刘备总觉得马谡好 高谈阔论,说话不踏实.刘备临死前,曾经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 语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不可重用...

花山区13821891661: 为什么公孙瓒临死对刘备说赵云不可重用 -
雷邵古纯: 原因当然在公孙瓒:“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裴松之注三国志*赵云传》).人家真心来投靠他,他却怀疑人家是袁绍的人而予以冷嘲热讽. 再看看刘备对赵云的认知:“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裴松之注三国志*赵云传》).仅知人这一项,刘备就超出公孙氏多少倍.所以,公孙瓒以自焚告终而刘备却登上皇位,决不是偶然的.

花山区13821891661: 三国演义里有什么好句子 -
雷邵古纯: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是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句子了.在作文中用得上.

花山区13821891661: 刘备临死前说了什么话? -
雷邵古纯: 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出自《三国志——蜀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