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春节习俗

作者&投稿:言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苗族的春节习俗?~

苗族本来是没有春节的,他们有自己的“苗年”,苗年是苗历的岁首,与汉族农历的春节类似,一般都在农历的十一月举行。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苗年堪比一场超级文艺晚会,男子吹芦笙踩堂,姑娘们穿着百鸟衣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近年来,苗族也渐渐地开始过春节,但以往的过年习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吧。
1、吃排家饭苗族的过年有“吃排家饭”的习俗。苗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都遵守这样一条规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么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这种待客方式叫作“农列壤”,直译为汉语叫“吃排家饭”。谁个村寨的户数多、留客吃“排家饭”的时间长,谁个村寨的声誉就高。不但说话有人听,做事也会有很多人帮。
2、百狮会
“苗族百狮会”是湘西苗族一项盛大的年俗活动。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几十个寨子的人,聚集到吉首矮寨乡场上对歌、舞狮。上百头狮子,从四面八方涌来,跳跃起舞,比试风采。现在,矮寨镇每年举行一场百狮会活动。这是苗族人民交流友情,追求民族大团结、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大聚会。百狮会上最精彩的部分就属狮子登高表演了,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雄狮拳手敏捷地穿桌孔、跃桌子,当攀登到“桌塔”最高层时,雄狮更是抖擞精神地表演出各种绝技,大家齐声叫好。
3、走寨结同年“走寨结同年”是苗族过年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到苗年,寨与寨之间便互为客主,互结同年。全村男女几十人或上百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进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带领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进行芦笙比赛,晚上演苗戏。
4、坡会群
融水苗族过年的风俗是: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而从初三到农历十七,则是集体活动娱乐的时间。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而到了农历十八,进入了生产阶段,各村寨的芦笙便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完毕。这种风俗使得融水苗族坡会大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这段时间,其间接连不断的坡会形成一条完整的坡会链,当地人根据坡会举办的日期排序命名,从“三坡”到“十七坡”,这就是融水苗族独特的坡会群形成的基础。坡会当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的盛装,吹着芦笙齐聚,坡上人山人海、披红挂绿,除了烧香鸣炮,还举行舞龙、耍狮、芦笙踩堂、斗马、斗鸟、赛马等文体活动。
5、扮演芒篙
“芒篙”是苗语译音,“芒”是面具之意,“篙”指神灵,“芒篙”是当地苗族民间传说中能驱除魔邪、带来吉祥的神灵。芒篙扮演者们在春节初八那天就上山采集芒藤并将芒藤隐藏在寨子附近的隐蔽处。初九凌晨,将芒藤编织的披肩、衣裙样披挂在身上,外露的手和脚有锅灰抹黑,戴上面具,挂上胡须。待寨老完成祈福仪式后,人们吹起芦笙敲起铜锣,芒篙扮演者们听到芦笙声锣鼓声,就从村寨附近的山上各个角落“咿呜!咿呜!”地叫喊着蹦跳出来。芒篙扮演者来到芦笙坪上,跳起芒篙舞并给老人、儿童们送去祝福,整个场面非常欢腾热闹。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苗族的春节习俗了,你们还了解哪些呢?

苗族人的春节

 苗族的过年习俗:
  一、过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过年习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苗族的过年习俗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二、百狮会
  苗族的过年习俗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苗族喜爱舞狮跟远古的传说和图拜相关联,相传洪荒时代,妖魔横行,为害苗山。一群从森林奔出的金狮赶走了吞食牛羊、庄稼的恶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后来,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条毒计,谴魔女用五彩绣球把群狮诱入波涛汹涌的东海。勇敢的苗家后生亚果为救乡亲们出苦海,不畏千辛万苦,翻山涉水,终捞起了飘浮在海浪上的绣球,把吉祥的狮群重新引回苗山,荡平了作恶的妖魔鬼怪。苗民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涌到寨头迎接吉祥的金狮们,从此,苗乡就有了“百狮会”。
  三、放鞭炮抢年
  抢年是苗族的过年习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时间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点(即第二年初一的0点)交接之时,放鞭炮抢年!抢年是很有讲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于送旧年;放迟了不行,放迟了等于别人已把年抢去了。所以一定要很准时地等到12点那个时候一齐放。放鞭炮抢年的习俗在城乡很普遍。
  四、吃排家饭
  苗族的过年习俗最有趣的还有“吃排家饭”。苗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都遵守这样一条规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幺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这种待客方式叫作“农列壤”,直译为汉语叫“吃排家饭”。谁个村寨的户数多、留客吃“排家饭”的时间长,谁个村寨的声誉就高。不但说话有人听,做事多人帮,就是小伙子找对象也比别村容易得多。

  杀猪打糍粑预示着春节的来临。苗族人对春节十分看重。当时间进入腊月后就开始倾其所有办年货了。几乎每户都喂有肥猪(称“年猪”),作为过节的肉食准备,冬腊月下旬宰杀,在这个季节里,家家户户都响起“砰!砰!”打糍粑的声音,预示着春节已临近。糍粑既是苗族人必备的年货,也是祭祀祖先的主要供品(从春节到清明节祭祀祖先糍粑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因此,即使是困难时期比较困难的人家都必须多少捣上一点,有些家庭捣的糍粑多达十多槽。我在家时,我们年轻人过年难过的一关是打糍粑,因为太多的连续作战,确实很累人。

  以清新的环境敬老的形式过大年。除夕的这天,全家将楼顶悬挂的扬尘以及室内外清扫干净,然后贴春联和年画,以清新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期间,要在堂屋上方祖先灵位前燃香点烛(点然后不分昼夜一直延长到元宵节),让祖先们与家人共度佳节。

  大年三十晚上,称“旧年饭”,置备丰盛的酒菜,合家聚食。春节期间的一切食物,都要先祭过祖先后,全家人才能享用。年饭在开席前,摆好菜和碗筷,在堂屋点香烧纸,所有的人都到屋外回避,由长者首先敬请祖宗先“吃”,长者一边口念祭词和招引列祖列宗的名字,一边倒酒意思是请诸位祖人回来过年,一同享用。长者需将各位祖人的名字记清,尽量一一请达,记不清或是漏请的请其他祖人转告。此刻燃放鞭炮。10分钟左右之后,全家人入席,开席的第一个程序是最小的下辈向最年长的老人敬酒,祝老人长寿,随后由小到大轮流敬酒,受敬者用传统最好的语言对敬酒者以表达良好的祝愿。

  春节作为一岁之首,对于苗族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三十晚上“守岁”而不睡觉。

  从初一开始,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各种活动由此开始。有祈神祷富的祭祀祖先,有驱疠禳灾的驱邪、有祈祷丰年的占岁,有谢恩的喂牲,有联络感情的拜贺新年,有娱人娱神的各种活动等,此外尚有一系列禁忌习俗约束人们,不可冲犯神灵,以祈福分。

  正月初一这天很热闹。

  一是天刚亮后看谁家先放鞭。

  二是看谁先到路口给路神烧香。

  三是拜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苗族人的亲朋好友们都要互相拜年贺岁,共祝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初一一大早,家长们就会给孩子们打扮齐整,早早地打发他们去给本家的长辈们拜年。小辈先向长辈拜年(先拜自家人后拜家族内的长者),拜年将得到的压岁钱,我们小时为将得到许多压岁钱高兴得睡不着。孩子们背上糍粑,带一两瓶烧酒,踩着遍地的鞭炮纸屑、顶风冒雪走出家门到伯伯叔叔家去拜年。村寨中已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每一个人都是新衣新帽,神采飞扬。大人们在路上见了面,都是满面堆笑,满口“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喜庆招呼话语。

  四是在自家堂屋向祖宗磕头烧香,向祖宗敬供点心和油茶。

  五是由当家的主妇将一个大萝卜按在家的实有人数切块,每人吃一块以示团结。

  六是请邻居来吃油茶和甜酒。

  七是早晨吃过新年饭后,要舀点年饭来喂牛和狗,以此感谢牛辛勤耕耘和狗带来谷种的功劳。牛是农家耕地的劳力,传说是狗最初带来谷种,两者对农户来说都十分重要。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已出嫁的女儿春节必须回娘家拜贺,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对于新出嫁的女儿或特别讲礼信的女儿,春节期间总是根据娘家亲戚的总户数,备办礼品(一般的礼品有猪肉一块,糍粑4-6个和烧酒两瓶),双双回来一一拜达。女儿到家后的第一餐饭将享受得到妈妈或嫂子在过年的晚上给她们预留的年饭(一般是留鸡腿子、大扣肉和鱼块等传统的好菜)。

  正月初三这天,是苗族辞祖和拜谒祖先坟墓的重要日子。每家每户携酒、肉、饭和糍粑到各位祖先的墓前,先将坟墓四周清扫干净,于墓前燃三炷香,焚化钱纸,将祭品供到墓前,然后跪在墓前磕三个头,并燃放鞭炮。这个活动又称“拜坟”,意在给祖先“拜年”。同时,为求得神灵的保佑,家族必须派出代表到香火旺的寺庙去敬供,有的不辞辛苦一天走是几十公里的路程。

  苗族的春节气氛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在苗族的春节观念中,春节和十五是联系在一起的。苗族称正月初一为“大年”,而称十五为“小年”,对十五仍十分看重。一般女儿都回娘家过十五,与家人团聚。

杀猪打糍粑预示着春节的来临。苗族人对春节十分看重。当时间进入腊月后就开始倾其所有办年货了。几乎每户都喂有肥猪(称“年猪”),作为过节的肉食准备,冬腊月下旬宰杀,在这个季节里,家家户户都响起“砰!砰!”打糍粑的声音,预示着春节已临近。糍粑既是苗族人必备的年货,也是祭祀祖先的主要供品(从春节到清明节祭祀祖先糍粑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因此,即使是困难时期比较困难的人家都必须多少捣上一点,有些家庭捣的糍粑多达十多槽。我在家时,我们年轻人过年难过的一关是打糍粑,因为太多的连续作战,确实很累人。
以清新的环境敬老的形式过大年。除夕的这天,全家将楼顶悬挂的扬尘以及室内外清扫干净,然后贴春联和年画,以清新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期间,要在堂屋上方祖先灵位前燃香点烛(点然后不分昼夜一直延长到元宵节),让祖先们与家人共度佳节。
大年三十晚上,称“旧年饭”,置备丰盛的酒菜,合家聚食。春节期间的一切食物,都要先祭过祖先后,全家人才能享用。年饭在开席前,摆好菜和碗筷,在堂屋点香烧纸,所有的人都到屋外回避,由长者首先敬请祖宗先“吃”,长者一边口念祭词和招引列祖列宗的名字,一边倒酒意思是请诸位祖人回来过年,一同享用。长者需将各位祖人的名字记清,尽量一一请达,记不清或是漏请的请其他祖人转告。此刻燃放鞭炮。10分钟左右之后,全家人入席,开席的第一个程序是最小的下辈向最年长的老人敬酒,祝老人长寿,随后由小到大轮流敬酒,受敬者用传统最好的语言对敬酒者以表达良好的祝愿。
春节作为一岁之首,对于苗族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三十晚上“守岁”而不睡觉。
从初一开始,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各种活动由此开始。有祈神祷富的祭祀祖先,有驱疠禳灾的驱邪、有祈祷丰年的占岁,有谢恩的喂牲,有联络感情的拜贺新年,有娱人娱神的各种活动等,此外尚有一系列禁忌习俗约束人们,不可冲犯神灵,以祈福分。
正月初一这天很热闹。
一是天刚亮后看谁家先放鞭。
二是看谁先到路口给路神烧香。
三是拜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苗族人的亲朋好友们都要互相拜年贺岁,共祝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初一一大早,家长们就会给孩子们打扮齐整,早早地打发他们去给本家的长辈们拜年。小辈先向长辈拜年(先拜自家人后拜家族内的长者),拜年将得到的压岁钱,我们小时为将得到许多压岁钱高兴得睡不着。孩子们背上糍粑,带一两瓶烧酒,踩着遍地的鞭炮纸屑、顶风冒雪走出家门到伯伯叔叔家去拜年。村寨中已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每一个人都是新衣新帽,神采飞扬。大人们在路上见了面,都是满面堆笑,满口“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喜庆招呼话语。
四是在自家堂屋向祖宗磕头烧香,向祖宗敬供点心和油茶。
五是由当家的主妇将一个大萝卜按在家的实有人数切块,每人吃一块以示团结。
六是请邻居来吃油茶和甜酒。
七是早晨吃过新年饭后,要舀点年饭来喂牛和狗,以此感谢牛辛勤耕耘和狗带来谷种的功劳。牛是农家耕地的劳力,传说是狗最初带来谷种,两者对农户来说都十分重要。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已出嫁的女儿春节必须回娘家拜贺,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对于新出嫁的女儿或特别讲礼信的女儿,春节期间总是根据娘家亲戚的总户数,备办礼品(一般的礼品有猪肉一块,糍粑4-6个和烧酒两瓶),双双回来一一拜达。女儿到家后的第一餐饭将享受得到妈妈或嫂子在过年的晚上给她们预留的年饭(一般是留鸡腿子、大扣肉和鱼块等传统的好菜)。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年前选出
  苗族同胞过年,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的“卯”(兔)日。有时几个村寨联合过,有时排好次序轮流过,往往要持续一个多月。节前,家家准备酒、肉、鱼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备新衣服。
  节日期间,各种活动极为丰富。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第一天就把牛喂饱,装饰好,牵到斗牛场。各村寨都有传统的斗牛场,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台。斗牛时,满怀兴趣观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
  斗牛结束后,把事先各家凑集的好酒抬到场地中央,人们一面喝酒,一面合着芦笙的节拍跳舞,老年人往往在山坡上边吃酒边淡天。
  青年人喜欢参加“游方”活动。男青年到村寨里唱游方歌,女青年闻声,互相邀约,出来歌唱周旋。一般是本寨的姑娘和外寨的小伙子对唱,通过歌声互相询问,表达爱情。分别时互赠礼物,有的从此结为终身伴侣。
  苗族妇女节日的盛装,除了银锍子、银包、插头针、插头花、银项圈、耳环、手镯之外,还特别注重绣有彩色图案的新衣服。有的姑娘穿上六七件新衣,以夸耀自己的能干和织绣技巧。

  湘西苗族过年习俗

  一、过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风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湘西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二、百狮会
  过苗年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
  苗族喜爱舞狮跟远古的传说和图拜相关联,相传洪荒时代,妖魔横行,为害苗山。一群从森林奔出的金狮赶走了吞食牛羊、庄稼的恶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后来,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条毒计,谴魔女用五彩绣球把群狮诱入波涛汹涌的东海。勇敢的苗家后生亚果为救乡亲们出苦海,不畏千辛万苦,翻山涉水,终捞起了飘浮在海浪上的绣球,把吉祥的狮群重新引回苗山,荡平了作恶的妖魔鬼怪。苗民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涌到寨头迎接吉祥的金狮们,从此,苗乡就有了“百狮会”。
  神话是生活折射。原始荒蛮的阳光穿越历史的云层,照射当今。“百狮会”的其实是苗族远古的大迁徒。《迁徒谣》唱道:“我们的祖先在东海,翻过九十九道溪,浩浩荡荡走过……”那些妖魔鬼怪指的是一路遇的自然灾害。
  百狮会举办的时间多在春节正月初三后,百狮狂舞,挨家挨户给苗家拜年。
  狮子进屋,聪明的主人家依照风俗:在门口搁上一张小方桌,摆洗脸盆一个、白毛巾一条,既迎狮,又考狮,看它是否聪明、灵活。狮子当然明悟主人家的贤惠,新年大节,先洗去一路风尘再拜年。抛绣球的笑眯罗汉主动拿起白毛巾替狮子“洗脸”。主人家乐了,这才撤走方桌、脸盘,任狮子腾跃进屋。有的苗家板眼更足;堂屋前的三扇门同时敞开,堂屋正画一只大乌龟,家先牌位下的八仙桌上,喝下中间的一碗酒,剩下的两碗,一碗敬天,一碗奠地。一口气利索的做完这些套路,狮子方可倚桌而立,纵身跃起咬下悬在天花板的“红封儿”,摇头摆尾给主人家作揖拜年。然后退出大门,另觅别家。
  “盘狮”的苗味儿更浓。主人家中门洞开,蜡光摇是,堂前悬红绸,搁“封儿”。男主人腰缠丝帕,打绑腿,拦门而立。当昂头摆尾的狮子蹦跳入时,他狂吼一声,揪住狮子的胡须,提起狮子头高声盘问:“狮子你从哪里来”?“狮子”当然灵活,迅速答道:“狮子我从东方来!”主人还不罢休,继续盘考:“东方来,走的是水路,还是陆路?”这难不倒狮子,它头一甩,从主人家里挣脱吼道:“狮子我腾云驾雾来”!主人见难不倒狮子,急了又问:“狮子你带什么来“?狮子笑答:“我带大吉在利来!”主人脸呈喜色接着问:“狮子你到哪里去”?“狮子”自然回答:“我往西方去”。主人追问“狮子你带什么去”?“狮子”回答得很干脆:“我带灾难瘟疫去”!吉祥的祝福喜得主人眉飞色舞,闪连呼:“玛汝!玛汝!”(苗语是好!)狮子此时趁机跃入堂屋,取下红绸封儿,给主人柏拜年,敏捷离去。在苗乡,舞狮子的若无超凡的武功,不仅拿不到封赏,还会倍受奚落,因为狮子拜年要跳火圈,跃桌子,腾空而立,缺乏过硬的本事是绝对拿不到封赏的。
  和狮子凳高比起来,跃桌取封赏可算小巫见大巫了。旷坪上重叠起三十六张八仙桌,恰似一座陡峭的小山。最顶上的一张小方桌四脚朝天,倒扣的小方桌照例是少不了的。喧天的锣鼓声中,扣人心弦的舞狮开始了,腾跃的雄狮尾随耍宝的拳手敏捷地穿桌孔,跃桌子。狮子爬到“桌塔”的最高层时,拳师吹响了牛角号。“雄狮”抖擞精神踩小方桌倒立的四脚,悬空转圈表演惊险的绝技,先是狮子头舞东西南北四方,拜天拜地。接着,跃上立起的木杠巅“雄鹰展翅”;或舞狮人用头顶住钢刃口倒立“熬鱼撑天”。最精彩的一招叫“鲤鱼标滩”。狮子大吼数声,从“桌塔尖”腾跃而下,稳稳落在土坪上,不是武功精湛的舞狮者是不敢轻易尝试这一招的。
  三、接龙
  苗家接龙可分为大型的村寨接龙和家庭接龙。两种活动仅是规模大小有别,其过程基本相同。
  “接龙”多在黎明时分进行,仪典隆重而热闹,新居的堂屋燃满灯烛,一铺开大竹簟,摆好红、黄、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纸,闪亮的
  四、吃排家饭
  过苗年最有趣的还有“吃排家饭”。苗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都遵守这样一条规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幺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这种待客方式叫作“农列壤”,直译为汉语叫“吃排家饭”。谁个村寨的户数多、留客吃“排家饭”的时间长,谁个村寨的声誉就高。不但说话有人听,做事多人帮,就是小伙子找对象也比别村容易得多。
  凡读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无不深深地被其中这样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见鱼人,便邀之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由于这种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渔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数日”而后才“辞去”。
  欲遂当年渔人愿,苗山就是桃花源!
  …

  四、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习,每当赶年场或重大民俗节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杆,杆上凿开三十六把钢刀,钢刀长一尺五寸、刀背厚零点五至一厘米,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加闩固紧。一尺一梯为三十六刀梯。桩杆四周拉线固定,刀梯上端系多种彩布小旗,象征希望和胜利。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旋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观者无不惊叹。

杀猪打糍粑预示着春节的来临。苗族人对春节十分看重。当时间进入腊月后就开始倾其所有办年货了。几乎每户都喂有肥猪(称“年猪”),作为过节的肉食准备,冬腊月下旬宰杀,在这个季节里,家家户户都响起“砰!砰!”打糍粑的声音,预示着春节已临近。糍粑既是苗族人必备的年货,也是祭祀祖先的主要供品(从春节到清明节祭祀祖先糍粑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因此,即使是困难时期比较困难的人家都必须多少捣上一点,有些家庭捣的糍粑多达十多槽。我在家时,我们年轻人过年难过的一关是打糍粑,因为太多的连续作战,确实很累人。
以清新的环境敬老的形式过大年。除夕的这天,全家将楼顶悬挂的扬尘以及室内外清扫干净,然后贴春联和年画,以清新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期间,要在堂屋上方祖先灵位前燃香点烛(点然后不分昼夜一直延长到元宵节),让祖先们与家人共度佳节。
大年三十晚上,称“旧年饭”,置备丰盛的酒菜,合家聚食。春节期间的一切食物,都要先祭过祖先后,全家人才能享用。年饭在开席前,摆好菜和碗筷,在堂屋点香烧纸,所有的人都到屋外回避,由长者首先敬请祖宗先“吃”,长者一边口念祭词和招引列祖列宗的名字,一边倒酒意思是请诸位祖人回来过年,一同享用。长者需将各位祖人的名字记清,尽量一一请达,记不清或是漏请的请其他祖人转告。此刻燃放鞭炮。10分钟左右之后,全家人入席,开席的第一个程序是最小的下辈向最年长的老人敬酒,祝老人长寿,随后由小到大轮流敬酒,受敬者用传统最好的语言对敬酒者以表达良好的祝愿。
春节作为一岁之首,对于苗族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三十晚上“守岁”而不睡觉。
从初一开始,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各种活动由此开始。有祈神祷富的祭祀祖先,有驱疠禳灾的驱邪、有祈祷丰年的占岁,有谢恩的喂牲,有联络感情的拜贺新年,有娱人娱神的各种活动等,此外尚有一系列禁忌习俗约束人们,不可冲犯神灵,以祈福分。


56个民族的春节民俗文化
15. 斡尔族春节习俗:初一,烧香祭拜,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水饺,穿新衣,各种娱乐。16. 拉祜族春节习俗: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7. 基诺族春...

各个民族的春节习俗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盘古祖图”,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

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8.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9.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

各个民族过年的习俗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

中国各个民族过春节的风俗是怎样?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游神、做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南方沿海一带岭南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中国...

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1、壮族 (1)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2)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2、藏族 (...

春节各民族的习俗,
1、满族 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裏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1、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

各民族春节的风俗
在我国,春节是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由于各民的风俗习惯不同,春节习俗也各有差异。部分民族习俗如下:汉族: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小孩,以示祝福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蒙古族:春节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青年,跨上俊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

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3、拉祜族的春节习俗(1)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2)在腊月三十晚上,拉祜族会杀猪、舂糯米制作粑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希望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也有聚在一起守岁的习俗。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
顾香怡维: 苗族在我国分布地区很广,他们的年节,称“冷酿廖”.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在秋叫后.按当地的传统习俗,选择在农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份. 贵州省的苗族,在节日期间有舞狮子的活动.在锣鼓声中,一个手拿绣球的武士引出了一头纹彩斑斓的“雄狮”,后过跟着一个笑咪咪的“大头佛”.“大头佛”一步一摇,滑稽可笑.苗族舞狮子最精彩的又要数爬桌子表演:声地中央直叠起十二张高饭桌,总高度在十米以上.狮子在武旦龚测夹爻蝗诧伟超连士的逗引下,从下面的一张桌子钻过去,再翻上一张张桌子......一直爬到最高点,武士一个斤头翻落到地,狮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踩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是怎么过春节的? -
顾香怡维: 苗族同胞过年,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的“卯”(兔)日.有时几个村寨联合过,有时排好次序轮流过,往往要持续一个多月.节前,家家准备酒、肉、鱼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备新衣服. 节日期间,各种活动极为丰富.主要活...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春节的习俗 -
顾香怡维: 苗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艺术,有大量的优美诗歌和传说故事流传至今.“飞歌”享有盛名.乐器主要有:芦笙、木鼓、皮鼓、铜鼓最富盛名.饮食:喜欢吃酸菜、腌制食物.主食以玉米、小麦红薯为辅,爱好饮酒.苗族不吃狗肉,,主要节日,芦笙节、苗年、四月八、龙船节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过年有什么活动? -
顾香怡维: 苗族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二 是锦带,宽2至3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多以自己精心 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锦幅多用作背面、...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是怎么过春节的???
顾香怡维: 苗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省、自治区.苗族支系繁多,各地节日习俗不尽相同.湘西的苗族,除夕这天要砍来榄篱笆树,插在房屋周围,称为“保年树”.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饭后,...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过年的习俗?
顾香怡维: 米酒 糕 粑粑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过年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
顾香怡维: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的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春节习俗简单 -
顾香怡维: 早起,吃完早餐(多吃面)后,主妇在家准备年夜饭,男人带小孩去祭坟,土地庙,回家祭井,牛棚,猪棚,灶,家里等,饭前祭祖先,放鞭炮,以后几天饭前都放,晚上熬夜到十二点,然后到井里提水,称神仙水,说能祈福.初一门贴秦叔宝和尉迟恭像,少有挂灯笼.贴对联的,炒花生,瓜子,自种或买的.村里人常在这时走访,被访的拿好吃的(水果等)招待,炕里烧大火然后坐炕边一起唠家常.一般从初三到初十拜娘家,带甘蔗,苹果,梨,柑橘等,用背篓装,多隔天回,带小孩的娘家要给小孩钱,但母亲要阻止.大概这么吧,各地大同小异.我说的是湘西凤凰西的.

延长县13731143049: 苗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这个题目能不能请各位帮忙写一个开头 -
顾香怡维: 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

延长县13731143049: 凤凰苗族春节习俗是什么样的?
顾香怡维: 苗族原本是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按照苗族习俗在农历十月过苗年,近代以来凤凰地区的苗族渐渐改过春节了,但也有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过苗年的习俗,同时也过春节.凤凰苗族过年很有特色,每年春节的凤凰古城都会吸引大批旅游者,特别是...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