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认识清朝的一位诗人?叫纳兰容若.介绍一下,谢谢了,

作者&投稿:牧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谁认识清朝的一位诗人?叫纳兰容若.介绍一下,谢谢了,~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潢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成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风光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纳兰性德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他们的爱情因纳兰性德的家庭原因以悲剧告终,沈宛回归江南。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性格   纳兰性德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沉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纳兰性德以词著称,诗名不显。

  纳兰容若就是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纳兰性德的名字改回成德。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代表作:《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与《红楼梦》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说里面的贾宝玉的原形就是纳兰性德。
  但凡研究“红学”的人对明珠,纳兰性德都会有所了解。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红学家。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且不说此推论是否真有道理,天子首开一家之言,根据他的阅历提示了两事物间的联系可能。
  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和曹雪芹都是清初到中期“康乾盛世”中人,相继前后。他们的家世与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是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现象的集中反映。
  首先,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他们都极富文采,一个是满人通过发奋勤学,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个是祖代家风,把成熟的汉学带入旗籍。从两个不同角度达到同工之妙,对满汉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现在最能作证的便是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与随康熙南巡驻跸织造署的纳兰性德的诗文交往。
  再者,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封建官僚世家。从龙入关,立有功勋,并数代承袭官爵,是功名奕世,钟鸣鼎食之家。纳兰家不但是地道的正统满州贵族,从血缘上与王朝有着复杂交叉的关系。曹家祖上是明朝辽东驻军军官,后降清改籍,入包衣列,属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当过皇帝的侍读(同学),曹雪芹的姐姐又是礼亲王之子,平郡王纳尔苏的王妃。曹家世袭江宁织造职达六、七十年。尤其不要忘记的是纳兰性德,曹寅与康熙皇帝是年龄相近的“一起玩大”的年少君臣。   
  纳兰家与曹家不但在王朝的关系上,而且在家世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祖上都是从龙入关的老资格,并在清王朝定鼎华夏后发迹。两个家族都有一定的文化传统,注重文化建设。两个家族都有着“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辉煌,都是“诗书簪缨之族”。但也都遭遇撤职抄家的厄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把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治斗争与家族盛衰演绎得如此维妙维肖,再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他们之间确有许多极其相似之处和几乎能重叠套合的家世经历。无怪相隔不久,又与纳兰家结为“亲家”的乾隆,看过《红楼梦》后,一口咬定所写是前朝明珠家之事。更有人牵强、索隐,认定明府为大观园;明珠纳兰父子即贾政、宝玉等等不一枚举。且不管这类说法有否根据,有否意义,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的确太多,而且在纳兰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对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变故毫无知晓,加之个人的亲历和体验,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源流,使《红楼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更大的涵概性。使一部文学著作具有了更丰富的蕴涵和深刻的意义。

猪尾巴SB

我也想知道,详细点说说


乾隆皇帝诗词不如僧家一日闲原文
1644年改元顺治。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福临是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岁(1651年)亲政。这是清顺治帝的赞僧歌。一句“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成了千古名句,整首诗看,这绝对是一个觉悟,看破,也放下了的君主,一句"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

清朝一位叫魏宪的诗人,他写过一首《西湖春晓》诗,大家帮忙找找完整的...
西湖春晓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一个和诗歌有关的故事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大概是这样的: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一天,他喝了几杯酒之后,到城南郊外散心,见到一户花木丛萃而门户紧闭的人家,便上前叩门。半晌,只听一位少女从门缝里问话,他对以姓名,并向她讨茶解渴,那少女转身取来茶水,便倚在门前桃树下。崔护一边饮茶,一边就寻找话题,想和...

散文家袁枚:清朝第一位有商业头脑的文人
袁枚还是清朝第一位有商业头脑的文人,他建造的随园,初期以私家厨房招徕客人,待随园声名鹊起时,袁枚便在随园里卖他所写的著作《随园食单》、《随园诗话》等,袁枚就凭这两进项,赚得盆满钵盈。袁枚的诗句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诗歌散文作品非常多,所以留下名诗名句也不少。袁枚的诗句风格是非常...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
张维屏是一位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广州和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展现了他对人民生活的深入理解和同情。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1、张维屏是中国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广州生活和工作。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

“十年新改一盘棋”的出处是哪里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赵大资的老人,他在清朝时期得到了重用,但却因为圣主对民众的忧虑而感到不安。整首诗以赞美赵大资为主线,通过描绘他的形象和所做的事情,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喜悦。首先,诗中提到赵大资是一位旧时的英耆,受到清朝朝廷的任用。这表明他是一位经验丰富、...

乾隆皇帝的一首诗是什么?
这首诗名字叫《咏花》,是乾隆所做,整首诗的内容如下:咏花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九朵十朵十一朵,飞入草丛都不见。据说最后一句还是当时的大臣编的,因为乾隆到第三句的时候卡住了。

清朝第一词人是谁
然而,天妒英才,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看似完美的男子,却在他三十一岁的时候,悄然离开了人世。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

...可叹此女配农郎 谁知道这首诗 可能是一位皇帝看到一个农家女 写出来...
1相传清康熙33年6月,康熙巡视塞外,在甘苏庙行宫歇息,无事登白塔山游览,见一少女在磨房碾米,遂吟诗一首:“登古道,过荒庄,见一美女碾黄粮。玉腕杵头抱,金莲裙下忙;勤笤扫,慢簸扬,汗流粉面花含露,糠抹蛾眉柳叶霜。勤而俭,贤而良,窈窕不知谁家女,可惜嫁人配田郎。”2清朝乾隆年间...

哪位古代才子只写了一首诗
袁枚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尺牍等30余种。袁枚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还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乾隆...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有谁认识清朝的一位诗人?叫纳兰容若.介绍一下,谢谢了, -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1655-1685), 满族 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 清代 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 诗词 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 纳兰词 ”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主要成就: “清词三大家” 代表作品: 《 侧帽集 》,《 饮水集 》,《渌水亭杂识》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 侍卫 ,寻晋一等,武官 正三品 .后升为一品.一生著作颇丰:《 通志堂集 》二十卷、《 渌水亭 杂识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谁能帮忙介绍一下清代诗人纳兰容若啊? -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1655 - 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洲,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容若是谁
周阳杏芎: 纳兰容若(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他是满洲正黄旗人,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尤以词作杰出,留《纳兰词》著称于世.被誉为清代词家三绝之一.纳兰容若是清代文坛的一个奇迹,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容若是谁?? -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容若简介及子女是谁纳兰容若怎么死的
周阳杏芎: 纳兰容若,清朝时期满族人,姓纳兰,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出生于1655年,死于1685年,享年31岁,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词人、学者.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容若简介和诗词 -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留《纳兰词》著称于世.被誉为清代词家三绝之一.纳兰容若是清代文坛的一个奇迹,今天,年轻人对纳兰词的热情依旧不减,以致有“纳兰一族”之说.纳兰容若是清代最为著...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性德是谁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 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容若的资料 -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纳兰性德是谁? -
周阳杏芎: 我国清代有名的大才子,又叫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

阿拉善右旗18291641845: 中国历史上是否真有纳兰容若、林天宝、谢放和施仕伦? -
周阳杏芎: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最著名的词人.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字文贤,号浔江,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还有两个应该是杜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