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的全文

作者&投稿:宗政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书有感原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五年制教材2002年12月第一版 语文 第十册 第115页。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1、半亩,言其小也
  2、鉴,镜子
  3、影,水中倒影
  4、徘徊,流动不绝貌
  5、渠,水,指方塘
  6、如许,这样。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
  7、为,一作“谓”,答词
  8、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9、蒙冲:战船。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已赞同8| 评论



一分钟了解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扩展资料: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1、半亩,言其小也
  2、鉴,镜子
  3、影,水中倒影
  4、徘徊,流动不绝貌
  5、渠,水,指方塘
  6、如许,这样。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
  7、为,一作“谓”,答词
  8、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9、蒙冲:战船。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已赞同8| 评论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镜子。

徘徊

此处指来回闪动。



它,指方塘。


自晓其义也的解释是什么
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

《小小的书橱》教案
2. 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来谈。3. 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五、总结评价,齐读课文。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2. 完成古诗《观书有感》。3. 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一、直揭课题。二、感情朗读,回顾全文。三、完成读一读,...

袁枚论读书文言文
《观书有感》 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

《芙蕖》的翻译及注释
半亩方塘:语出朱熹《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依托。此指芙蕖得到寄托。 仅凿斗大一池, 斗大:象量粮食的斗那样大。此处是极言其小。 植数茎以塞责, 茎:根,株。塞责:本谓抵塞罪责,弥补所任事的不足,此言对自己应负的责任...

古诗《春日》翻译全文
《春日》宋代-朱熹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

怀贤的解释怀贤的解释是什么
主要作品:《九曲棹歌》《春日》《题榴花》《观书有感》《泛舟》等。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怀贤”的详细介绍:一、《南乡子·次张安国韵》的全文点此查看《南乡子·次张安国韵》的详细内容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部编版小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21.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局》)2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李白《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5. 烽火连...

问一大堆成语,尽量说出全部,能说就说,不要怕累,然后给我诗,可加悬赏...
诗:1、“待到重阳日”的下一句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和全文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前两句以及题目和作者4、汉乐府民歌《长行歌》中的名句5、明末清初钱鹤滩修订的《》6、给我两首富有哲理的诗,除了《观书有感》和《题西林壁》。若能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追加悬赏分每个成语不得少于...

蒙冲巨舰一毛轻的翻译蒙冲巨舰一毛轻的翻译是什么
。出生时间:1130年10月18日。去世时间:1200年4月23日。主要作品:《九曲棹歌》《春日》《题榴花》《观书有感》《泛舟》等。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蒙冲巨舰一毛轻”的详细介绍:一、《观书有感·其二》的全文点此查看《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中心思想:这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全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翻译: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

云浮市19570267487: 观书有感的全诗是什么 -
移香盐酸:[答案]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云浮市19570267487: 观书有感原文 -
移香盐酸: 《观书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其二) 朝代:南宋 诗人: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云浮市19570267487: 朱熹的《观书有感》全文是什么? -
移香盐酸: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云浮市19570267487: 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 -
移香盐酸:[答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云浮市19570267487: 观书有感的全诗是什么a -
移香盐酸:[答案]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朱熹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

云浮市19570267487: 观书有感的原文 -
移香盐酸: 【名称】观书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言绝句【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

云浮市19570267487: 观书有感全文?
移香盐酸: [译文]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云浮市19570267487: 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
移香盐酸:[答案]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

云浮市19570267487: 观书有感二首(宋代学问家朱熹创作的七言绝句) - 搜狗百科
移香盐酸:[答案]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以前常背,意思也算是明白,今天却又想把它拿出来,因为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对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个总结和交代吧. 半亩方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