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辛亥革命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保持中立?有何作为?

作者&投稿:机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更具历史价值的功绩。 从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了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水平,并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 * *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见《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 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

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象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始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确如林伯渠同志当年所说的那样,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这是事实,因此,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许多同志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来鼓舞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极左思潮泛滥,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仿佛就成了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莫大罪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更谈不上对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

现在该是时候了!辛亥革命离我们已经有七十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已被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来!

--------辛亥革命时期,最早和中国革命发生关系的是英国。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逃到香港,两广总督谭钟麟宣布将孙中山驱逐出境。1896年孙中山到达英国时,被清廷驻在英国的使馆监禁了起来,引起英国舆论哗然,认为这是侵犯了英国的法权。在英国的外交压力之下,清朝政府把孙中山放出来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伦敦蒙难记”。伦敦蒙难事件虽然并不能说明英国是要帮助中国革命,但它客观上也使孙中山的事迹传遍了世界。由于被香港政府驱逐,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受到限制。
-------- 称武昌起义为“叛乱”。当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倒清的疾风骤雨卷来的时候,列强的报刊上出现了一些诋毁革命的言论。英国在华的《字林西报》,就是营造这方面舆论的典型一家。当月14日其一则社论题目就是《武昌叛乱》,“叛乱”两字显然具有明确“定性”意味。这样,该社论的基调也就不言自明了。其中有这样毫不掩饰的语句:“最好是皇朝能最终取得胜利。不然就会出现拖延很长的斗争和不可想象的大屠杀,而且最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肯定不会比以前任何一次革命所建立的政府更稳固些。”11月11日其一篇题为《民众的疯狂》的社论中则说:“清朝政府虽然公认不好,但它至少还算统一了这个帝国。它的敌人却仅仅靠着共同的仇恨才结合在一起,这只会产生更深的仇恨,而肯定不能作为一个健全的国家的基础。”除《字林西报》这类外国在华报纸外,在其本土的一些报刊也加入了诋毁辛亥革命的队伍之中。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它们不惜用“荒谬绝伦”、“极端愚蠢”之类的字眼来诬指这场革命。
--------舰队在武汉集结。武昌起义中清湖广总督衙门遭攻打,总督瑞澄惊恐万状,令差弁在署后围墙凿洞,携妻儿由此逃奔江上清军兵船,而此船紧附于英国炮舰尾后。瑞澄请求英方设法阻止起义军,英驻华公使即商请本国驻华海军总司令,应诺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除英国之外,列强其他一些国家的远东舰队,也调舰向武汉一带集结,在起义爆发十来天后,该区的外国军舰即达16艘之多,其借口保护外侨,实则严密监视着起义者的一举一动,甚至有向革命军挑衅的行为。只是鉴于起义军方面当时在战局上的优势,列强从最大化地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策略全局着想,才没有公然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而是作了所谓“严守中立”的表面声明。英国官员就曾直言不讳地说,“任何外国的干涉”,对“列强的利益都是有害的”。因英国在华资本大多集中于长江流域省区,故尤其不希望于此激化“动乱”。总之,列强标榜“中立”的背后,实际上不免是要对革命严加防范和抵制,以“维持秩序”而保全其利益。
--------直接掌控关税。在以往,尽管这种税款是作为清朝对外赔款和所借外债的担保,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列强控制,但征收后的存储向来是在中国之银行的,而这时列强一改常例,直接劫夺,显然就是为了防止款项为革命党人所用。由英国控制下的江汉关,依然悬挂清朝的龙旗,革命军方面来人质问,这里的英国官员要来者赶快离开租界,意思是说这与你无关。对于本国侨民对革命党接管关务的担心,这位英国官员一贯的答复是:“除了谣言之外,我不知道有革命存在!”可见其对革命方面的轻蔑和敌视态度。

表面保持中立,其实在继续搜刮和剥削中国人民,更重要的是给清政府提供很多军火,大发中国国难财!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番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包括中国同盟会吗
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辛亥革命的什么任务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变革和成就,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重点:一是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二是在中国最早开始社会主义思想引进和探讨。正是这两者,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启蒙的主要“教科书”。纵观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大致上经历了与之对应的两...

辛亥革命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吗?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文明演进方面有何功绩
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创造了条件.这是辛亥革命一笔巨大的无形遗产,令后继者受益无穷.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因为政治近代化的前提,是君主专制制度为民主制度所更替,这是与世界潮流相...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问题!!!高中问题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它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也称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它也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呢,但为什么说中国从封建主义,越过资产...
直到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我们进入到新民主主义国家,到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因此,中国历史跳过了资本主义社会。3、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为了推翻封建制度,两国都处死了封建皇帝,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在本国发展资本...

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

辛亥革命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_百度...
1、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

尤溪县15786107486: 二十世纪英国参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
笃民力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是列强,老牌利益集团,防止新兴势力争夺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纵容法西斯,后期,组成反法西斯联盟,

尤溪县1578610748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辛亥革命有哪些相同点? -
笃民力能:[答案] 相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都留下了封建残余 不同点:(1)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中国没有 (2)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基本确立了政治制度,中国则没有而且国内战争并没有平息,政局依然动荡不稳

尤溪县15786107486: 历史提问:在1763 - 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
笃民力能: 因为ACD都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比如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加强了联系,然后有了大工厂,产生了更多的廉价商品,所以有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尤溪县15786107486: 八年级历史 -
笃民力能: 不准确. 在中国近代史中,袁世凯作为晚清的重臣实际上把握了清朝的命运.作为权臣他确实是逼迫清帝退位,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但是时势造英雄,历史人物都活在历史背景下,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尤溪县15786107486: 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 -
笃民力能: B试题分析:从时间1763~1871 来推断应该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这应该是考查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所起的积极作用方面.题目又强调“在整个世界”,只有B 符合要求,故B 为正确答案.

尤溪县15786107486: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积极进行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辛亥革命爆发后,准备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军,并同清... -
笃民力能:[选项]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俄国

尤溪县15786107486: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社会原因? -
笃民力能: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

尤溪县15786107486: 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 -
笃民力能:希特勒为什么不打“永久中立国”瑞士?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