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

作者&投稿:尉迟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当今的发展状况是什么?~

2019中国经济真实情况如何?据专家分析,中国目前经济形势比较稳定。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晒出了2018年的中国经济成绩单,其中看点有这么几项。接下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大关,GDP同比增长6.6%,市场预计和之前的任务都是6.5%,所以这算是一个小惊喜。但如果从季度数据来看,又充满了担忧的情绪,4季度GDP同比增速6.4%,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并创下09年2季度以来的新低。其次,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没有受到今年外部环境的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不过增速在下滑,如果从分类项目来看,我们的出口确实在今年成为拖累经济的因素,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6%,这种情况在2016年也出现过。2019年从进出口来看,应该是一个恢复的过程,再差也不会比2018年更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9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报告称,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9年全年GDP增长6.4%,比上年略微下降0.2个百分点,仍然保持在平稳较快的合理增长区间。


1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这里的“足”并非富足,而主要是指维护较低生产力水平上的男耕女织和很少商品交换这种经济形式。其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占主导地位,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止中国进步的根源。因此中国要富强必须反封建。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其势力突飞猛进,从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外国侵华势力事实上成了凌驾于清王朝之上的“太上皇”。中外反动经济政治势力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要富强也必须反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前期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分,主要表现是为社会变革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在得到长足进步后仍然无法改变这一局面。从分布区域上看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上看客观上是西方列强矛盾提供的一个机会等等。不难看出其发展的艰难和软弱,这也必然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败。

2 .官僚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经济。
对官僚资本主义,需要明确,它是中国的“土产”,但它并不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是为了适应列强在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和掠夺资源而产生的,它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它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与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尤其能表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起步就以垄断的形式出现等等。新民主主义经济,首先肯定它是“革命型”经济形式。它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特殊性质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正如民主革命阵营由多个革命阶级阶层组成一样,它本身又是由多个经济形式构成--一个体小农、小工商业者、开明的地主富农、民族资本企业也包括在内,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等。正因为是作为革命过程的过渡经济,所以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经济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或限制富农经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

3. 中国近代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
这一时期并存的经济形式: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关系:①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依赖、相互矛盾。③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着中外反动经济的重大阻碍,同时其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走向末路。②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③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结束。

4.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1)1949年至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从经济基础角度看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具体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民主革命的发展要求以及当时中国的国情,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内容及原因。如土地改革为什么实行的仍然是农民土地私有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而并未改变其性质等等。
(2)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1956年以后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对这种体制应给予历史的辩证的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仅是必要的,且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是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才越来越显露出与生产力不适应的某些方面。其形成原因: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从而把政治斗争方式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极端困难形势下与中外反动势力斗争的需要等等。
(3)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政策;没收和赎买。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鉴于其对革命的贡献以及与中共合作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采取赎买方式实现了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4)1956年以后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特别要注意失误在哪些方面,如脱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各部门比例失调等,以总结经验教训。
(5)立足于生产力因素认识改革开放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以及经济建设目标。宏观上把握中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向市场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从实质上讲,这种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中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决定了目前中国的这种经济体制。这种转变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内容上讲,这个转变包括: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5.过渡时期党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要特别抓住其中国特色。政权方面可明显看出与十月革命的俄国苏维埃有重大区别,在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要注意从民主革命史以及建国初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分析原因。经济上则通过和平方式,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社会性质及其特征。
其性质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要认识“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国家独立富强,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根本好转,人民政权巩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势在必行;再次,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还要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任务及体现出的指导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等)。

7.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注意理解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论断,抓住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探索、经历了哪些曲折、有哪些“前进”(成就)。对这一时期我党在探索中所经历的挫折,还要从微观角度分析错在哪些环节上,是方针脱离了实际,是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还是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根本的工作重心。

8.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任务(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继续与变化新中国诞生后,民族独立问题解决了。
如果说在新中国诞生前的110年里,民族独立问题是占第一位的问题,那么现在近代化的问题就变成了占第一位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也就是说历史由以解决生产关系为中心,进到以解决生产力为中心了。新中国4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仍在为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继续努力:一个继续是集中全力推动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另一个继续是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独立的地位捍卫民族尊严,保证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4.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1)1949年至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从经济基础角度看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具体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民主革命的发展要求以及当时中国的国情,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内容及原因。如土地改革为什么实行的仍然是农民土地私有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而并未改变其性质等等。
(2)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1956年以后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对这种体制应给予历史的辩证的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仅是必要的,且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是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才越来越显露出与生产力不适应的某些方面。其形成原因: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从而把政治斗争方式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极端困难形势下与中外反动势力斗争的需要等等。
(3)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政策;没收和赎买。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鉴于其对革命的贡献以及与中共合作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采取赎买方式实现了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4)1956年以后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特别要注意失误在哪些方面,如脱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各部门比例失调等,以总结经验教训。
(5)立足于生产力因素认识改革开放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以及经济建设目标。宏观上把握中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向市场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从实质上讲,这种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中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决定了目前中国的这种经济体制。这种转变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内容上讲,这个转变包括: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5.过渡时期党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要特别抓住其中国特色。政权方面可明显看出与十月革命的俄国苏维埃有重大区别,在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要注意从民主革命史以及建国初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分析原因。经济上则通过和平方式,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社会性质及其特征。
其性质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要认识“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国家独立富强,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根本好转,人民政权巩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势在必行;再次,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还要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任务及体现出的指导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等)。

7.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注意理解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论断,抓住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探索、经历了哪些曲折、有哪些“前进”(成就)。对这一时期我党在探索中所经历的挫折,还要从微观角度分析错在哪些环节上,是方针脱离了实际,是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还是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根本的工作重心。

8.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任务(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继续与变化新中国诞生后,民族独立问题解决了。
如果说在新中国诞生前的110年里,民族独立问题是占第一位的问题,那么现在近代化的问题就变成了占第一位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也就是说历史由以解决生产关系为中心,进到以解决生产力为中心了。新中国4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仍在为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继续努力:一个继续是集中全力推动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另一个继续是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独立的地位捍卫民族尊严,保证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回答者:火山fc为为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8 11:49

1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是“自给宰恪保�饫锏摹白恪辈⒎歉蛔悖��饕�侵肝�そ系蜕��λ�缴系哪懈���秃苌偕唐方换徽庵志�眯问健F浞⒄骨魇剖亲呦蚪馓澹��な逼谀诩绦�嬖诓⒄贾鞯嫉匚唬�峭砬逭��⒈毖缶�д�ǖ木�没�。�侵泄�缁嶙盥浜蟮纳��叵岛妥柚怪泄��降母�础R虼酥泄��磺勘匦敕捶饨āM夤�时局饕迤笠凳鞘视ξ鞣搅星壳致孕枰��谥泄�鱿值木�眯问健T诹酱喂ひ蹈锩�贫�缕涫屏ν环擅徒��?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外国侵华势力事实上成了凌驾于清王朝之上的“太上皇”。中外反动经济政治势力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要富强也必须反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前期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分,主要表现是为社会变革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在得到长足进步后仍然无法改变这一局面。从分布区域上看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上看客观上是西方列强矛盾提供的一个机会等等。不难看出其发展的艰难和软弱,这也必然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败。

2 .官僚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经济。
对官僚资本主义,需要明确,它是中国的“土产”,但它并不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是为了适应列强在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和掠夺资源而产生的,它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它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与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尤其能表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起步就以垄断的形式出现等等。新民主主义经济,首先肯定它是“革命型”经济形式。它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特殊性质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正如民主革命阵营由多个革命阶级阶层组成一样,它本身又是由多个经济形式构成--一个体小农、小工商业者、开明的地主富农、民族资本企业也包括在内,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等。正因为是作为革命过程的过渡经济,所以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经济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或限制富农经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

3. 中国近代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
这一时期并存的经济形式: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关系:①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依赖、相互矛盾。③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着中外反动经济的重大阻碍,同时其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走向末路。②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③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结束。

4.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1)1949年至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从经济基础角度看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具体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民主革命的发展要求以及当时中国的国情,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内容及原因。如土地改革为什么实行的仍然是农民土地私有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而并未改变其性质等等。
(2)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1956年以后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对这种体制应给予历史的辩证的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仅是必要的,且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是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才越来越显露出与生产力不适应的某些方面。其形成原因: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从而把政治斗争方式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极端困难形势下与中外反动势力斗争的需要等等。
(3)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政策;没收和赎买。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鉴于其对革命的贡献以及与中共合作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采取赎买方式实现了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4)1956年以后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特别要注意失误在哪些方面,如脱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各部门比例失调等,以总结经验教训。
(5)立足于生产力因素认识改革开放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以及经济建设目标。宏观上把握中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向市场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从实质上讲,这种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中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决定了目前中国的这种经济体制。这种转变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内容上讲,这个转变包括: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5.过渡时期党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要特别抓住其中国特色。政权方面可明显看出与十月革命的俄国苏维埃有重大区别,在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要注意从民主革命史以及建国初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分析原因。经济上则通过和平方式,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社会性质及其特征。
其性质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要认识“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国家独立富强,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根本好转,人民政权巩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势在必行;再次,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还要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任务及体现出的指导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等)。

7.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注意理解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论断,抓住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探索、经历了哪些曲折、有哪些“前进”(成就)。对这一时期我党在探索中所经历的挫折,还要从微观角度分析错在哪些环节上,是方针脱离了实际,是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还是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根本的工作重心。

8.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任务(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继续与变化新中国诞生后,民族独立问题解决了。
如果说在新中国诞生前的110年里,民族独立问题是占第一位的问题,那么现在近代化的问题就变成了占第一位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也就是说历史由以解决生产关系为中心,进到以解决生产力为中心了。新中国4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仍在为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继续努力:一个继续是集中全力推动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另一个继续是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独立的地位捍卫民族尊严,保证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回答者:火山fc为为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8 11:49

--------------------------------------------------------------------------------

4.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1)1949年至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从经济基础角度看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具体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民主革命的发展要求以及当时中国的国情,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内容及原因。如土地改革为什么实行的仍然是农民土地私有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而并未改变其性质等等。
(2)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1956年以后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对这种体制应给予历史的辩证的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仅是必要的,且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是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才越来越显露出与生产力不适应的某些方面。其形成原因: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从而把政治斗争方式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极端困难形势下与中外反动势力斗争的需要等等。
(3)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政策;没收和赎买。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鉴于其对革命的贡献以及与中共合作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采取赎买方式实现了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4)1956年以后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特别要注意失误在哪些方面,如脱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各部门比例失调等,以总结经验教训。
(5)立足于生产力因素认识改革开放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以及经济建设目标。宏观上把握中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向市场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从实质上讲,这种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中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决定了目前中国的这种经济体制。这种转变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内容上讲,这个转变包括: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5.过渡时期党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要特别抓住其中国特色。政权方面可明显看出与十月革命的俄国苏维埃有重大区别,在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要注意从民主革命史以及建国初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分析原因。经济上则通过和平方式,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社会性质及其特征。
其性质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要认识“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国家独立富强,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根本好转,人民政权巩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势在必行;再次,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还要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任务及体现出的指导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等)。

7.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注意理解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论断,抓住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探索、经历了哪些曲折、有哪些“前进”(成就)。对这一时期我党在探索中所经历的挫折,还要从微观角度分析错在哪些环节上,是方针脱离了实际,是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还是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根本的工作重心。

8.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任务(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继续与变化新中国诞生后,民族独立问题解决了。
如果说在新中国诞生前的110年里,民族独立问题是占第一位的问题,那么现在近代化的问题就变成了占第一位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也就是说历史由以解决生产关系为中心,进到以解决生产力为中心了。新中国4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仍在为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继续努力:一个继续是集中全力推动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另一个继续是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独立的地位捍卫民族尊严,保证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回答者:火山fc为为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8 11:49
回答者:唯一一个 - 秀才 三级 2-8 12:03

--------------------------------------------------------------------------------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
陈新生 陈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教育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演变。逐步形成了具有明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的中国近代教育体系,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和与反帝反封的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兴起相适应,也出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进步的思想家,主张变法革新,改革政治,提出了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中心的向西方学习的口号。这一思想不仅对以后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很大,而且为西方近代体育引进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矗。

1.洋务运动的“新教育”与西方近代教育的输入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一些掌握军政实权,以镇压人民起家的大官僚、大军阀如: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看到中国的古老的弓箭、刀矛是敌不过西方的轮船大炮的。为了实行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御侮图强,积极主张向西方学习,推行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以培养科技人材。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各地开办了造船、兵器等工厂;开办了外语、船政、机器、军事等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各国学习。这称之为“新教育”。它是中国设立近代式学校的开始。在“新教育”中,洋务派为了镇压起义和反抗斗争,先后在天津、上海、广州、武昌等地聘请外国军官,废弃传统的骑射、“弓、刀、石、技勇”,改练洋枪、洋炮、洋操,训练新式的陆海军。这样,做为体育运动的体操首先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出现了。但此时的体操主要是英国的兵操,包括列队、刺杀、战阵与战术等。在“新教育”中,洋务派为了军事的需要,还开办了一些军事学堂。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陆师学堂、广东水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等等。这些军事学堂聘有外国教官,依照外国军事学校办理。军事学堂除开设一些近代军事学科外,并设有体育课程,称为体操课。如在北洋水师学堂,“学生入学,授以英国语言,翻译文法……推步、测量、驾驶诸学。虑其或失文弱,授之枪,俾习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由此看来,洋务派的军队和学堂教育是近代西方体育输入我国的开端,在一定意义上讲,洋务运动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2.维新运动的教育思想与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
1894年中日战争,中国惨败以后,帝国主义各国企图瓜分中国。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想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进行改良,变法维新,被称为维新运动或维新主义。在维新运动期间,先后颁布了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上谕。如:(1)筹办京师大学堂。(2)令各省督、抚、将、将盛州、县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地方自行捐办的义学、社学等,也一律兼习中西学。(3)所有中小学应读之书,仍由官书局编译、颁布遵行。(4)设立农业、茶务、蚕桑、医学学堂。(5)派人出国游学。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来改良封建主义的“旧学”,提倡从“西学”入手,组织学会,兴办学校,开发民智。虽然维新运动仅一百天就失败了,但维新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以后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他们从进步的近代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发展体育的主张,阐述了体育思想,促使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在维新派中,严复是中国最早的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先驱人物。他创办了北京通艺学堂、上海复旦公学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他翻译了斯宾塞的《德育、智育、体育》一书,译名为《劝学论》。他是首先在我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德、智、体三育并重教育的维新主义者。严复认为改良中国的社会,自强图存,保种保国,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就是要使国家三强:“血气体力之强、聪明智虑之强、德行仁义之强”。他提出的自强保种的三大要政中的“鼓民力”,就是要使人民具有强健的身体,有“血气体力之强”。他认为要具有强健的身体,一方面要通过体育和其它劳动“练体力”,一方面要讲卫生。康有为在他的维新主义思想中,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今日中国之敝,人才乏也,人才之乏,不讲学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体育思想,主要表明在他的《大同书》中。他认为大同社会的学校教育应分为《婴儿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四级。各级教育都要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并提出了各级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和教育措施。他重视体育,在《大同书》中,较系统全面地提出各级学校的体育和卫生的理论与应有的措施。如:在婴儿院,注意饮食、嬉游安息,壮儿体;在小学院,“体操尝游步场无不广大适宜,秋干、跳木、沿竿无不具备”;在中学院“体操尝游步园、操舟诸莫不毕备”;在大学院,“大学亦重体操,以行血气而强筋罕。这表明,康有为是从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基础上来表述其体育思想的,《大同书》不仅提出了我国最早的一个全面、系统而富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也反映了康有为较为系统的学校体育思想。梁启超师承康有为,非常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他认为:“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主张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发展的“新民”。他还认为“尚武”是新国民的特性之一,因此他非常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他在《论尚武》一书中,从国家、民族的存亡论述尚武的重要意义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之以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民众,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梁启超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救国、教育图强爱国思想的组成部分。总之,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从教育的观点来论述和倡导体育,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这一思想对促进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学校体育的兴起,尚武风气的开拓,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3.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传播
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传播西方近代体育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西方近代体育项目及其竞赛活动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鸦片战争以后,为了进行文化侵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派大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除传教外,大多兼办教育,在教堂或他们家中开办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据统计,基督教所办的教会学校,1877年共有学生5975人,1912年为138937人,到了1920年,达到245049人。天主教所办的教会学校学生有10000人。美国教会在1890年,就开办了1032所初等教会学校,学生16310人,74所中等教会学校,学生3819人,教会大学主要都是美国教会开办的。当时,教会学校一般没有体育课程,但是,大多在课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1884年,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设立的女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校在上课休息时间中可使用已备好的器具各自进行游戏”。1895年,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每日上午有一次课间活动,称为“放小学”,常作“抢球”游戏,下午有一次课外活动,多作“夺旗”游戏。教会设立的相当于高等学校的书院,一般设备较好,大都在课外开展田径、球类等活动。如:北京的汇文书院,1895年就有棒球队,1901年有足球队。1907年,汇文书院和通州协和书院开始举行两校之间的棒球和足球比赛。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在1890年就举行了运动会。1901年成立了足球队。1904——1908年,圣约翰大学和英华书院、东吴大学等教会学校组织起大学体育联合会,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教会学校开展的球类运动,主要是足球、棒球、网球、篮球、排球、墙球等。并常举行校际比赛。可以说,教会学校的体育活动,是西方的田径、球类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之一。西方体育传入我国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则是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基督教青年会,是美国资产阶级所控制的一个国际性教会组织,它的宗旨是所谓“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养成完全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中国最早是在1885年,在福州的英华书院开始有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以后许多教会学校都成立了青年会。青年会一般都是通过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等方式宣传基督教,并想拉拢、培养一些青年为他们服务。

它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西方的体育活动。

如篮球运动是1898年由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当时天津青年会的会员对篮球很感兴趣,有成为大众运动的趋势。此后,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奈·史密斯的学生蔡乐尔,于1910年来华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时,进一步传播了篮球技术和比赛规则。1911年由美国来华的上海青年会干事柯乐克,也组织了排球比赛。

(2)介绍西方体育理论与方法。

由于青年会设有体育部,美国青年会常派遣一些体育专业人员,来中国负责青年会的体育工作。他们除了在青年会传授运动技术以外,还到当地学校指导体育活动,介绍西方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如1904—1908年间,天津青年会干事罗伯逊就曾到北京,天津各学校讲演“西洋体育”。1915年来华的上海青年会干事麦克乐,在1916年担任南京高师体育科主任,1923年担任南京大学体育系主任。他曾在上海、南京各学校作过体育的演讲,还出版了体育教材等书籍,并创办了《体育季刊》杂志。麦克乐是首先把美国体育理论与方法系统地传入中国的体育学者。

(3)开展体育活动和举办运动比赛。

我国近代早期的运动竞赛。大多都是由青年会发起和主办的。因为当时,社会上很少有人从事这种洋体育活动,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教育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演变。逐步形成了具有明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的中国近代教育体系,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和与反帝反封的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兴起相适应,也出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进步的思想家,主张变法革新,改革政治,提出了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中心的向西方学习的口号。这一思想不仅对以后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很大,而且为西方近代体育引进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矗。

1.洋务运动的“新教育”与西方近代教育的输入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一些掌握军政实权,以镇压人民起家的大官僚、大军阀如: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看到中国的古老的弓箭、刀矛是敌不过西方的轮船大炮的。为了实行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御侮图强,积极主张向西方学习,推行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以培养科技人材。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各地开办了造船、兵器等工厂;开办了外语、船政、机器、军事等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各国学习。这称之为“新教育”。它是中国设立近代式学校的开始。在“新教育”中,洋务派为了镇压起义和反抗斗争,先后在天津、上海、广州、武昌等地聘请外国军官,废弃传统的骑射、“弓、刀、石、技勇”,改练洋枪、洋炮、洋操,训练新式的陆海军。这样,做为体育运动的体操首先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出现了。但此时的体操主要是英国的兵操,包括列队、刺杀、战阵与战术等。在“新教育”中,洋务派为了军事的需要,还开办了一些军事学堂。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陆师学堂、广东水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等等。这些军事学堂聘有外国教官,依照外国军事学校办理。军事学堂除开设一些近代军事学科外,并设有体育课程,称为体操课。如在北洋水师学堂,“学生入学,授以英国语言,翻译文法……推步、测量、驾驶诸学。虑其或失文弱,授之枪,俾习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由此看来,洋务派的军队和学堂教育是近代西方体育输入我国的开端,在一定意义上讲,洋务运动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2.维新运动的教育思想与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
1894年中日战争,中国惨败以后,帝国主义各国企图瓜分中国。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想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进行改良,变法维新,被称为维新运动或维新主义。在维新运动期间,先后颁布了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上谕。如:(1)筹办京师大学堂。(2)令各省督、抚、将、将盛州、县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地方自行捐办的义学、社学等,也一律兼习中西学。(3)所有中小学应读之书,仍由官书局编译、颁布遵行。(4)设立农业、茶务、蚕桑、医学学堂。(5)派人出国游学。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来改良封建主义的“旧学”,提倡从“西学”入手,组织学会,兴办学校,开发民智。虽然维新运动仅一百天就失败了,但维新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以后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他们从进步的近代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发展体育的主张,阐述了体育思想,促使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在维新派中,严复是中国最早的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先驱人物。他创办了北京通艺学堂、上海复旦公学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他翻译了斯宾塞的《德育、智育、体育》一书,译名为《劝学论》。他是首先在我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德、智、体三育并重教育的维新主义者。严复认为改良中国的社会,自强图存,保种保国,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就是要使国家三强:“血气体力之强、聪明智虑之强、德行仁义之强”。他提出的自强保种的三大要政中的“鼓民力”,就是要使人民具有强健的身体,有“血气体力之强”。他认为要具有强健的身体,一方面要通过体育和其它劳动“练体力”,一方面要讲卫生。康有为在他的维新主义思想中,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今日中国之敝,人才乏也,人才之乏,不讲学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体育思想,主要表明在他的《大同书》中。他认为大同社会的学校教育应分为《婴儿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四级。各级教育都要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并提出了各级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和教育措施。他重视体育,在《大同书》中,较系统全面地提出各级学校的体育和卫生的理论与应有的措施。如:在婴儿院,注意饮食、嬉游安息,壮儿体;在小学院,“体操尝游步场无不广大适宜,秋干、跳木、沿竿无不具备”;在中学院“体操尝游步园、操舟诸莫不毕备”;在大学院,“大学亦重体操,以行血气而强筋罕。这表明,康有为是从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基础上来表述其体育思想的,《大同书》不仅提出了我国最早的一个全面、系统而富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也反映了康有为较为系统的学校体育思想。梁启超师承康有为,非常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他认为:“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主张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发展的“新民”。他还认为“尚武”是新国民的特性之一,因此他非常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他在《论尚武》一书中,从国家、民族的存亡论述尚武的重要意义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之以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民众,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梁启超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救国、教育图强爱国思想的组成部分。总之,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从教育的观点来论述和倡导体育,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这一思想对促进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学校体育的兴起,尚武风气的开拓,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3.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传播
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传播西方近代体育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西方近代体育项目及其竞赛活动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鸦片战争以后,为了进行文化侵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派大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除传教外,大多兼办教育,在教堂或他们家中开办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据统计,基督教所办的教会学校,1877年共有学生5975人,1912年为138937人,到了1920年,达到245049人。天主教所办的教会学校学生有10000人。美国教会在1890年,就开办了1032所初等教会学校,学生16310人,74所中等教会学校,学生3819人,教会大学主要都是美国教会开办的。当时,教会学校一般没有体育课程,但是,大多在课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1884年,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设立的女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校在上课休息时间中可使用已备好的器具各自进行游戏”。1895年,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每日上午有一次课间活动,称为“放小学”,常作“抢球”游戏,下午有一次课外活动,多作“夺旗”游戏。教会设立的相当于高等学校的书院,一般设备较好,大都在课外开展田径、球类等活动。如:北京的汇文书院,1895年就有棒球队,1901年有足球队。1907年,汇文书院和通州协和书院开始举行两校之间的棒球和足球比赛。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在1890年就举行了运动会。1901年成立了足球队。1904——1908年,圣约翰大学和英华书院、东吴大学等教会学校组织起大学体育联合会,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教会学校开展的球类运动,主要是足球、棒球、网球、篮球、排球、墙球等。并常举行校际比赛。可以说,教会学校的体育活动,是西方的田径、球类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之一。西方体育传入我国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则是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基督教青年会,是美国资产阶级所控制的一个国际性教会组织,它的宗旨是所谓“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养成完全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中国最早是在1885年,在福州的英华书院开始有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以后许多教会学校都成立了青年会。青年会一般都是通过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等方式宣传基督教,并想拉拢、培养一些青年为他们服务。

它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西方的体育活动。

如篮球运动是1898年由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当时天津青年会的会员对篮球很感兴趣,有成为大众运动的趋势。此后,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奈·史密斯的学生蔡乐尔,于1910年来华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时,进一步传播了篮球技术和比赛规则。1911年由美国来华的上海青年会干事柯乐克,也组织了排球比赛。

(2)介绍西方体育理论与方法。

由于青年会设有体育部,美国青年会常派遣一些体育专业人员,来中国负责青年会的体育工作。他们除了在青年会传授运动技术以外,还到当地学校指导体育活动,介绍西方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如1904—1908年间,天津青年会干事罗伯逊就曾到北京,天津各学校讲演“西洋体育”。1915年来华的上海青年会干事麦克乐,在1916年担任南京高师体育科主任,1923年担任南京大学体育系主任。他曾在上海、南京各学校作过体育的演讲,还出版了体育教材等书籍,并创办了《体育季刊》杂志。麦克乐是首先把美国体育理论与方法系统地传入中国的体育学者。

(3)开展体育活动和举办运动比赛。

我国近代早期的运动竞赛。大多都是由青年会发起和主办的。因为当时,社会上很少有人从事这种洋体育活动,参加运动竞赛的都是学生。如:1910年,上海青年会发起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运动会,称为“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在南京举行,辛亥革命后把这次运动会算为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1910年,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组织了清华学堂、汇文书院、协和书院三校的体育联合会,1912年在北京举行了田径运动会,1913年举办了第一届华北运动会,1914年又举办了规模更大的第二届华北运动会。以后,全国其他地区的青年会也纷纷组织举办了各种运动会,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有:田径、足球、网球、篮球、排球、棒球等。这些运动会对促进西方近代体育项目在中国各地的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4)培养体育专业人员。青年会为了培养体育干事,1918年开始在上海青年会开办一年制“体育干事训练班”。以后改称“全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专门学校”,学制两年。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被派往各地青年会任干事,有的到大、中学校任教。在这些早期接受西方体育专业教育者中,一部分人后来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的领导者、著名的体育家,对培养体育专业人材和我国的体育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近代体育的兴起。洋务运动在中国开始办起了西方式的新式学堂,突破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由于西式学堂的开办,也引进了西方的体育,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必修课程,中国的学校教育从此开始出现了体育。洋务运动失败以后,接着出现了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维新主义者介绍和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对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具有启蒙的意义,他们的思想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维新派把教育看成是“制造国民之具”,首先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观念,并重视体育和尚武精神,促使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军事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不断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教会和基督教青年会所创办的学校发展迅速,他们通过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等方式宣传基督教,客观上对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03年,清政府颁布实施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和各类学堂的课程体制及学时标准。由于教育章程的颁布,学制体系的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和体系逐渐在中国确立起来了,按照新的学制,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这就为近代体育的实施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中国近代体育开始走上了兴起之路。

中国古代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轨迹

近代(一般指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术思想。同时有一批学人从西方留学归来,带来了西方的技术和思想。在建筑方面,也呈现出新与旧、中与西复杂交织的特殊面貌,大批的新型的建筑出现了。所谓新,一是这些建筑的出现提供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功用;二是这些建筑的建成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质及与之相应的新的结构方式、施工技术、建筑设备。这些建筑物如车站、银行、医院、学校和新式住宅等,反应了当时的审美特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近代和现代建筑的发展,面貌与西方同时期建筑一样的“洋房”,在各大城市的租界更大量出现。这些建筑即保留着古典主义的风采,又有模仿西方文艺复兴时建筑的痕迹,有的建筑还把西方各种古代建筑的形式拚凑于一身,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大礼堂等。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建筑开始向“摩登建筑”方向转化,如上海24层的国际饭店。国际饭店是地道的现代建筑,与同时期的西方建筑作品相差无几。从30年代起,由于中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国内战火不断,全国建筑活动不多。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建筑处在一个转折的过程中,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在建筑上探索着多种民族化的途径,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近代建筑毕竟是新中国建筑赖以发展的直接基础,是中国古典建筑与当代建筑的过渡。

中国近代人口发展

中国人口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期。从清朝乾隆6年(1741年)到道光20年(公元1840年)一百年间,人口从1.4亿增长到4.1亿,增加了187.8%,但从1841年的413,457,311人到1949年的541,670,000人,经过109年总人口仅增长31%,与前一百年的增长速度比较,十分悬殊。

从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是清代中叶比较安定的时期,生产力有所发展,人口增长比较快;大约每六十年,人口就可翻一番。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另一方面,国内人民革命运动接踵而起,再加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以及最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种种因素都使全国人口直接间接遭受巨大损失,人口增长速度因而大大减缓了。

1851年全国人口达43,216万人,其次年就降到33,440万人,1853年更降至29,762万人,1857年降至24,237万人达最低点。当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全国兴起,同时又值多处灾荒,人口数字减退,部分是由於人口死亡,部分也可能由於报数不全。1871年后人口才逐渐恢复,宣统年间才恢复到36,814万人

http://www.baidu.com/baidu?wd=%D6%D0%B9%FA%B5%C4%B7%A2%D5%B9


祖国的新发展
北京申奥成功与2008年主办奥运会,意义在于:和平、人道、公平、友爱的奥运精神,将在占世界人口一半左右的亚洲雄起;国际化与民主化的进程,将使整个亚洲焕发青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契机,将在东方开创一个新纪元。从1896年到2004年,全世界共有14个国家的16个城市成功申办了奥运。但是,奥运失衡的天平...

中国科技有哪些发展
二、生物技术 1、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中国作为的第一个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完成了1%测序工作。2、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

为什么中国能持续发展5000年?
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骨梁,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乏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前途,...

祖国的变化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

简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容
当然,在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有效地抵制了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迷误”,没有选择以私有化为核心的疾风暴雨式的所有制改革,也未在“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与“彻底私有化”这两极进行抽象选择,而是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所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简单总结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
国际分工格局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其演进趋势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已有不少文献对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变动做出了分析。事实上,当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工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1.传统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转变,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的崭新格局产业间分工。

试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3、 辛亥革命时期 他们的文化自觉是对中国传统性和西方现代性予以双重反思后的产物。一方面,他们吸收和继承了人类当时最为进步的思想学说,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就集结了中西文化的精华。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代中国文化自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

国家2025战略是什么计划?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

祖国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里
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更大…… 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台湾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归根结底,都要求我们的经济建设搞好。” 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要善于守拙,不称霸、不当头。1982年,他及时指出:很多朋友说,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头头,我们说头头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这...

)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的总和。
在政治方面,国家发展需要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在经济方面,国家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文化方面,国家发展需要保护和传承本国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导致国家发展变化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的...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的发展? -
汉浦复方: 中国的文化底蕴决定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华文化世界第一,那么它的发展是可以肯定的.但中华的子民们应该要更加团结,翻阅历史,往往导致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是分裂 从国际战略、国内战略、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三个方面来描述中国和平发展的历程,其中观点从理论到实践,真实而全面地放映出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其中国际战略主要有大国关系、与周边国家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构建和谐世界理论等几方面内容;国内战略主要有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几方面内容;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主要反映从世界各国的共识来看待中国模式的经验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的发展有哪些
汉浦复方: 工业农业国防事业!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发展的正确描述有哪些 -
汉浦复方: 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有六大特征. 1第一个特征:经济增速.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或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实现了一个增长的回落. 2第二个特征:发展方式.由规模型的粗放增长转向效率型的集约式增长. 3第三个特征:产业机构.产业结构由中高端向中低端转换. 4第四个特征: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5第五个特征: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6第六个特征:经济福祉.由先富先好型转向包容平等.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 -
汉浦复方: 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蒙古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南北各部落,建立统一的蒙古汗国.1279-1368年建立元朝.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1919年放弃“自治”.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成功,同年7月11日成立了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public ofmongolia).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并以此作为苏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1946年1月5日,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1992年2月改名为“蒙古国”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的发展概念
汉浦复方: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当代中国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的的未来发展 -
汉浦复方: 用5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20名的国家行列.到2050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到2050年单位能量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0-12倍...

宾阳县13212023129: 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会怎样 -
汉浦复方: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生命与环境,居住等都是未来要发展的. 中国未来的发展是越来越注重于传统人文类型的发展~! 很久以前企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口号会落实的更加彻底!~ 中国对于经济调控更加重视,更加关注民生!~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惊人 -
汉浦复方: 是很惊人,但主要是在规模上,世界历史上没有10亿人规模的经济体发展这么快的,5亿人规模的都没有.不过现在印度也是以10亿人规模在高速发展.其次特别之处在于增长时间.从改革开发到现在,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40年,看样子还能维持5%以上的增速10-20年不成问题.这一点也是比较特别的. 至于发展速度,那么不算很罕见.以前的亚洲四小龙,以及拉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现在亚洲的土耳其、越南、印尼等国,还有一些小国家现在的发展速度也很惊人.

宾阳县13212023129: 中国发展的怎么样?
汉浦复方: 中国的发展很好,很快,也很平稳.就这经济发展速度别的国家都害怕了. 整体平稳较快发展,但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宾阳县13212023129: 我国以后的发展前景?
汉浦复方: 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我国经济要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