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不要题,要重点难点关键点 )

作者&投稿:应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不要题,要重点难点关键点 )~

、 看拼音,写词语。
Kuan shu pai huai xi sheng sou ji
( ) ( ) ( ) ( )
xuan nao lun kuo cui hui chuan suo
( ) ( ) ( ) ( )
hu xiao er qu xun lian you su
( ) ( )
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勾,错误的打叉。(5分)
1、 记载(zai)、嘴唇(chun)、哺育(pu)、酷刑(xin)四个词语中,
带点的字读音有一个不正确。 ( )
2、“威胁、帐蓬、衰败、勉励”四个词语中,有一个用错的字。 ( )
3“络绎不绝、悲愤欲绝、、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的三个带点字的意思都不一样。 ( )
4“难道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不是一种美德吗?”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不是一种美德。”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5、“今天温度很冷。”与“想到这里,他的眼前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两个句子都是病句。 ( )
三、 按要求积累成语。(8分)
1、 填写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成语。
( )寝( )食 想( )设( ) 和( )悦( )
忍( )含( ) ( )心( )力 重( )叠( )
2、 填写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成语。
抑( )顿( ) 取( )补( ) 弃( )图( )
抑( )扶( ) 好( )恶( ) 改( )从( )
3、 请写出4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 、请写出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四、 下类各句分别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括号中写出来。(4分)
1、鸟儿唱着欢乐的歌儿,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 )
2、苏格拉底那苍老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铿锵有力。 ( )
3、我爱三峡的宏伟壮观,我爱三峡的幽深秀丽。 ( )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五、 按要求填空。(10分)
1、《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一词中任选一部分写下来:


2、读〈〈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我们可以联想到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两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 , ,似
,如 ,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4、每当 的时候,总想起这样的一句名言:

5、我曾经读过课外书上的一首古诗:

6、“ , ; ,
。这句话在《长江之歌》的诗中重复出现了两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河赞美之情。
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今天的风真大, 。(把句子补充完整)
2、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改成反问句)

3、肖邦满怀悲愤,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4、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不会忘记恩师的教诲。(用关联词连接两句话)

七、 综合改错。(5分)
我们非常喜欢而且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长进,我决不辜负他们的愿望。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6分)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就不失时机的摘下它 有的人则东 张西望 一
再的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这段话是 说的。
2、给句子加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4、联系实际写出对第三句话的理解。


5、读这段话,你联想到了哪句名言?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云雀
1、养鸟的人,有的爱养百灵、八哥。这些鸟会学别的鸟 ( ),会狗学( )猫( )驴( )马( )会几套直至三十来套,套数越多越值钱,那是不消说的了。
2、听这些鸟的学舌,一回两回还可以,多了就厌烦,因为造作,因为只有点“形似”,没有“( )( )”只有“模仿”,没有“( )( )”听一两回也只是新奇,没有叫人动心的欢喜。
3、教会学舌,不时还要使用残忍得手段,比如抓只小猫咪,拿盆扣住,把鸟笼放在盆上边。小猫咪憋的难受,当然连声叫唤,哀求呼救。这样三天五天,直到鸟儿学会才算完。鸟儿学会的,不是猫撒欢的叫法,而是小猫的哭泣。
4、大个子画眉,小个儿红子,都是亮嗓门。画眉洪亮,红子清亮,我都爱听又不怎么感动。我心里最美好的鸟叫,想起那种叫法,心都要飞起来似的。
5、小时侯我在南方住过竹山,常见竹林里“嗤”的一声,箭一般射出来的一只鸟,直上半天空。同时唧唧啾啾叫个不住越叫越快越欢越狂跳到了半天空,摊开翅膀,一边滑翔,一边撒下串串生命的图腾。
6、这是南方的叫天子,学名云雀。
7、我在北京常见笼子里养着画眉,体态丰满。红子则小巧玲珑。百灵脖子上一道墨项圈,也有气派。后来见着一种鸟,像百灵又小一号,没有项圈,一身毛色更加黄里带灰,土名“蛾勒”,学名也是云雀。他的叫声像百灵,但不会学舌,绝没有南方天子的拼命叫出欢喜来。
8、毛和声的不同,可能因环境而异。我听它在大自然里的叫法,据说从麦田或杂木林子里箭一般直射天空,飞的有多快,叫得有多欢……那么这是北方的云雀无疑了。
9、养鸟也是社会需要,对丰富文化有好处。那么请养百灵吧,它会( )( )。请养画眉吧,它蹲在笼子里多( )( )。请养小巧的红子吧,它的嗓音( )( )。
10、请不要养云雀,它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全部的长处。让它箭一般射向天空,让它叫尽欢腾的生命。
11、我反对把云雀关进笼子里。
1. 1、第1段里( )处,禽兽的叫声应填是哪一项? ( )
A、鸣 吠 叫 嘶 唤 B、叫 吠 唤 鸣 嘶
B、唤 叫 嘶 鸣 吠 C、鸣 唤 叫 嘶 吠
2、在第二段处的( )( )处,填上“形似”、“模仿”意思相反的两个词语。
3、第五段是对南方云雀形象的描写,这段描写表现了云雀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十五个字)


4、参看上文,第九段的( )( )处,应填的是哪一组? ( )
A、会叫 健康 欢快 B、呼救 雄壮 欢势
B、学叫 臃肿 嘹亮 D、学舌 富态 清亮
5、下列概括不符合本文意思和特点的是哪几项? ( )
A、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是1~4,第二层是5~9,第三层是10~11。
B、 作者所描写的云雀有象征意义,它象征追求解放、热爱自由、充满活力的战士。
C、 作者写南方的云雀后,又写北方的云雀,是通过贬北褒南突出南方云雀的形象。
D、 作者反对把云雀关在笼子里,是应为云雀关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它的生命力。
E、 本文主要采用了逐层铺垫,虚实结合,欲擒故纵的写法来突出云雀的形象。
6、认真阅读第九段,参考全文,你认为作者真的同意笼养百灵、画眉、红子吗?为什么?

7、本文标题既然是云雀,当然以写云雀为主,可是,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其他的鸟呢?


十、作文。(30)
对不起,( )
同学们,在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曾有过想说声“对不起”的时候?是想对是想对谁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因为什么事?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这件事写下来。
回答时间:2010-1-23 12:39

向TA求助
回答者: 孤独的小MMJJ | 二级 | 2011-1-5 19:50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过五关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_____、七擒______、六出______、空城计智退______、挥泪斩______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______,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_和使______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 _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______,______。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故事:
成语: 故事: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9.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答案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三顾茅庐 故事: 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 故事: 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煮酒论英雄 。
9.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东和: 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 七擒孟获 北拒: 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 、华容道义释 、过五关 、水淹 、败走 。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 、 、 、空城计 、挥泪 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 ,使丈八蛇矛枪的 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 ,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 , , 。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借东风——巧用天时 (2)( )借荆州——有借无还
(3)( )进曹营——一言不发(4)( )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 。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成语:___ 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_____ 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1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1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1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1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00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6、《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17、 “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18、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19、“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20、、《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21、“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2、、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23、、《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4、“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__________》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________。(人名)
2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27、《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28、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一事。
29、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3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32.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人物及故事:
成语: ,人物及故事:
33.《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段故事,叙写刘备与曹操之间斗智斗谋的舌战,最后刘备巧借惊雷的掩饰躲过一劫。那么后来刘备是怎么离开曹营的呢?请用一、二句话概述之。

34、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 。
35、“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 、 三国。
36、《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37、“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3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9、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
40、“功盖三分国,名城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怀古绝句歌咏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这位名人是 。
41、请分别写出跟诸葛亮有关的一句古诗词名句和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42、《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 ,使丈八蛇第一枪的 和使 的关羽。
43、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1) (2)

胳膊都酸了,那个乌龟复制的

小学数学主要是背一些公式和概念,然后再多做习题熟练就差不多了。
下面是我提供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 :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
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
(3)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4、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5、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 ”其中a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n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不是n乘以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
(2)整式的加减复习
(3)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a – c = b – c .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
(3)对称性:等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位置,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b=a.
(4)传递性:如果a=b,且b=c,那么a=c,这一性质叫等量代换.
二、解方程
1、移项的有关概念: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要明白移项就是根据解方程变形的需要,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等式的性质2)
注意拿这个最小公倍数乘遍方程的每一项,切记不可漏乘某一项,分母是小数的,要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母化为整数,若分子是代数式,则必加括号.
(2)去括号(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
严格执行去括号的法则,若是数乘括号,切记不漏乘括号内的项,减号后去括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一定要变号.
(3)移项(等式的性质1)
越过“=”的叫移项,属移项者必变号;未移项的项不变号,注意不遗漏,移项时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在左边,已知数移在右边,书写时,先写不移动的项,把移动过来的项改变符号写在后面
(4)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
注意在合并时,仅将系数加到了一起,而字母及其指数均不改变.
(5)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记住未知数的系数永远是分母(除数),切不可分子、分母颠倒.
(6)检验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作答.
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日历上数字排列的规律是:横行每整行排列7个连续的数,竖列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7.日历上的数字范围是在1到31之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2,a为边长,S为面积;
梯形面积公式:S =,a,b为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公式:,r为圆的半径,S为圆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a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为这一边上的高,S为三角形的面积.
(3)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L=2(a+b),a,b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为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L=4a,a为正方形的边长,L为周长.
圆:L=2πr,r为半径,L为周长.
(4)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当体积不变时,底面越大,高度就越低.所以等积变化的相等关系一般为: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
(5)打折销售这类题型的等量关系是:利润=售价–成本.
(6)行程问题中关建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化关系.
(7)在一些复杂问题中,可以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若干个较直接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列表可帮助我们分析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8)在行程问题中,可将题目中的数字语言用“线段图”表达出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9)关于储蓄中的一些概念:
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利息:银行给顾客的酬金;本息:本金与利息的和;期数:存入的时间;利率:每个期数内利息与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本金+利息.
(4)图形初步认识总复习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图形:直线,射线,线段
端点个数 无,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 0<∠β<90° ∠β=90° 90°<∠β<180° ∠β=180° ∠β=360°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9、互余、互补
(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
10、方向角
(1)正方向
(2)北(南)偏东(西)方向
(3)东(西)北(南)方向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 :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
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
(3)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4、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5、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 ”其中a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n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不是n乘以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
(2)整式的加减复习
(3)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这是一个公式 :你可以背下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重点:注意小数点,算法就可以了。
解决问题(也就是分数应用题):教学生找到单位“1”,再写等式就可以了


六年级上册数学所有概念和公式,人教版的,谢谢各位啦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 3.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1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人教版如下: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

谁能把小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概念、公式给我归纳下?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应该要背的公式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一)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学目标: (...

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用数对表示位置 如:第三列第二行 表示为(3,2)。一般情况下表示为(列,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75×4表示4个75是多少或75的4倍是多少。)2、一个...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目录
上册 1、位置 2、分数乘法 3、分数除法 4、圆 确定起跑线 5、百分数 6、统计 合理存款 7、数学广角 8、总复习 下册 1、负数 2、圆柱与圆锥 3、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4、统计 5、数学广角 节约用水 6、整理与复习 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能...

郓城县19849361527: 我要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要资料不要试题) -
匡项辛贝: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一、位置 1、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a,b)表示第a列第b行. 二、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

郓城县1984936152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不要题,要重点难点关键点 ) -
匡项辛贝: 一、 本周主要内容: 期末总复习(一)数的世界 二、期末复习要点: 1、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单计算. 2...

郓城县19849361527: 急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的复习知识总汇 -
匡项辛贝: 基本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0363138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

郓城县19849361527: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总复习资料. -
匡项辛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汇总 单元一位置 1.找位置:先列后行.格式为:(列,行).例如:(a,b). 2.位置的表示方法:①、两边小括号;②、中间是逗号;③先写列,再写行. 3.平移方法:左右平移,列变行不变;上下平移,...

郓城县19849361527: 六上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匡项辛贝: 给你一些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内容:一、 百分数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有称百分比或百分率. 折扣:现价(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成数:例:三成半=35% 2、成活率=成活的÷总数 及格率=及格的人...

郓城县19849361527: 我想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推荐一些数学复习资料.【人教版,新人教】
匡项辛贝: 辽河出版社出版的《全优训练计划》,那本练习册我试过了,非常好,有难度. 或者《期末冲刺100分》,很好. 《奇迹试卷》也不错.我推荐的就这几本,要不要看着办

郓城县19849361527: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1 - 2012) -
匡项辛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一)(时间:90分)一、填空:(第2题3分,第6题4分,其它各题每题2分,共23分) 1、 + + + + =( )*( ) 2、10吨水泥,被运走 吨,还剩下( )吨;10吨水泥,被运走( )吨,还剩下它的 ;10吨水泥,被...

郓城县19849361527: 谁能给我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期末复习资料 -
匡项辛贝: 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一、 填空:(12分)1、 千克=( )克 40分=( )时2、2的倒数是( ),( )和0.75互为倒数.3、16米的 是( )米,50比40多( )%,250的20%是(...

郓城县19849361527: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 -
匡项辛贝: 1. 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一般先看横的数字,再看竖的数字,注意中间是逗号 2.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 如4* 表示:求4的 是多少? 分数*一个数 如 *4 表示:求 的4倍是多少? 3.乘积是1...

郓城县19849361527: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注意!是第一二单元的复习资料!! -
匡项辛贝: 小学数学复习考试知识点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