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 如何看待多元文化下的世界民族音乐 的文章~~

作者&投稿:绽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世界音乐民族文化~关于爵士乐,纳西音乐,蒙古音乐,美国乡村音乐的文章e~

  最近,我获息:由当代音乐艺术院、中国音乐文化促进会、中国音乐报社等3家单位主办的第三届“艺彩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盛典,又在全国拉开帷幕。这一文化现象充分说明了:在中国,对于民族文化,对于民族音乐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再次举办的艺术大赛,足以证明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我国迅速继承和发展着,民族艺术已经在民族文化这块沃土上生根发展了。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对我们每位中国人都是一大喜事。

  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作为文化的组成部份,也是大文化系统中最活跃,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我们将音乐置于人类历史文化脉络中,研究“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是当今学术领域坚持的基本立场。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是为审美而服务的。在文化大系统中,包含着诸多子系统,如在精神文化中又包括了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等。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集中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生活(自然界和社会)的审美关系。

  其中,音乐艺术是用音乐语言来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音乐艺术作为一定人类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点和音乐活动行为,必须靠后天有组织、有目的音乐教育行为才能习得。音乐教育又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将音乐教育研究置于音乐文化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对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意义给予更多的关注,音乐教育才会富有生命力。基于不同文化背景,音乐教育对各类音乐的不同理解,也必然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反映出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民族精神观念、形态、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传统特征,由此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迅猛发达,我国与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多元文化的观点自20世纪由美国教育家提出,到后半页逐渐演变成一般国际化浪潮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热门话题。

  简要阐述多元文化在美国等国家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同许多欧美、大洋洲国家一样,成了民族的大熔炉。单一文化概念慢慢演变成共同体文化概念。这些由多种民族成分构成的国家,率先提出了多元文化的理念。随着移民音乐文化的交融和汇合,促使多元文化在美国乃至世界迅速崛起并繁荣。

  多元文化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我国经济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近十几年,我国开始密切关注音乐教育事业。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中,其中一大特点便是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2004年,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举行,它标志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挑战。

  如何处理好多元文化进入我国,并对我国本土文化产生冲击,是受到关注的话题。重视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应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

  1. 运用多元文化开展音乐教育,需要体现音乐的本质——真、善、美,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但这并不违背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理念,也是美育教育的根本。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在以往,我们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过于强调知识技能掌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坚持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通过音乐来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我国音乐教育也应当顺应当今世界潮流,采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手段,积极接受和面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正面作用,使学生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更多地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在多元视角下,音乐教育强调承认和尊重世界上不同民族和种类的音乐,摒弃音乐价值的偏见,引导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学习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是建立在审美为核心的基础之上。

  2. 主张多元文化教育,也主张世界文化多元性。音乐是一个世界现象,在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尊重世界上不同的音乐和音乐创作,吸收和平等看待文化多元,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全球性的视野。需要指出的是,多元视角下音乐教育的内涵外延,包含了本民族音乐文化和其他文化背景的音乐,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进而学习、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多元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借鉴和传播外来音乐文化,从而促进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3. 我国音乐教育,首先要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引导青少年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春秋时代,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到盛唐已经成为世界艺术的高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瑰丽多姿,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着民族的艺术精华。其中,声乐、歌舞、器乐、戏曲、曲艺等都自成体系,独具一格,这些都是引导青少年传承地方民族特色,对于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宝库文化。

  4. 在经济、政治趋同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注意民族文化特征中的冲突性,不可照搬或硬套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来进行我国的音乐教育,也不能在教育中走极端。照搬或硬套这样的做法会消减我国具有民族特征的东西,抹杀了不同民族国家的区域个性,削弱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而盲目扩大宣传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或是注重多元文化的面面俱到,还有的只是象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这些走极端的做法也不可取。因为,文化是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多元文化教学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国情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音乐本身就是多元的,首先要传承、保护和利用我国自身的文化,其次再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音的乐文化。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 更新以往音乐教育理念,以树立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本观念,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贯穿其中,灵活运用。

  2) 培养教师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请进来”即聘请有关专家或学者到校开展讲座,组织教师学习;“走出去”即有计划安排教师走出校门,进行系统化学习,这一办法可使教师多听多看多比较。

  3) 在音乐教材的编写方面体现多元文化,现有教材已有一部分教材收录有关多元文化素材,可再进一步编写一些有特色欧美音乐素材作为课堂教材,这些素材也是多元文化的表现题材。

  总之,多元文化是珀来品,进入我国并适应我们的国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树立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观念,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这才是根本所在,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和需要的。

  音乐是人们澄静的心声,是自然空灵的天籁。
  世间有那么多的乐曲,但恐怕只中国古典民族音乐能将其中的真谛尽数彰显出来。

  何尝不是如此!那宫廷音乐,少了清新,多了奢华;爵士乐,少了柔美,多了繁杂;流行音乐,更是少了超然,多了浮躁。

  而中国古典音乐,至高,至圣,至纯,至美。绝不张扬,却声声柔亮,潜入人心。绝不神秘,却层层深入,别有洞天。它不求太多,只愿将中国古典传播流转,正因如此,无论黄土高坡,还是江南水乡,都有了它的存在。

  静坐竹亭,弹奏古琴,想必古人便是在这种情境之下弹奏出那一曲曲的清音雅韵。

  爱古曲,爱高山流水之通灵,渔舟唱晚之闲适,二泉映月之绵长,阳春白雪之圣洁。

  赏民乐,赏梁祝之哀婉,关山月之豪放,姑苏行之明快,雁落平沙之悠扬。

  而这些都是由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所传承孕育的。渔歌唱和,流水清音,亲友别离,追忆斯人,人与自然相呼应,自然与文化相融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都融入了古典音乐,传递所思,所感,所想。洗礼着人们的心灵,诉说着别样的文化……“中和”之美是一种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意蕴含蓄、典雅,情感力度适中,文与质、情与理等各种因素和谐统一。
  中华民族是以儒释道互补为传统文化基础的,受先秦“尚中”“尚和”和孔子“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同传统文化的丰要思维模式,从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园林建筑到音乐戏曲等等,都受到“中和”精神的深刻影响,并都放射着“中和”精神的光芒。
  统观我们高中音乐鉴赏的教材,凡人编的中同传统音乐,从古琴曲到古琴文化,从甫代歌曲到唐诗宋词,从民歌到民间器乐曲,随处都能找到“中和”之美清晰的影子。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四. 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五.音乐与素质教育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文化所呈现的融合与分离
并行的趋势使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各民族
普遍表现出对自身主权的新意识以及希望在不同文化之间
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对话
和交流。受这种发展趋势影响,意识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文化
心理和价值观念的转变,而音乐教育观念是与此有紧密联
系的,并且变化是极为突出的。从世界各地区音乐教育的发
展可以看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深受音乐人类学、文
化人类学的影响。音乐%&’()* + 的复数“&’()*(”在国际音乐
教育中的广泛使用,标志着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价值观念
成为当代音乐教育观的思想基础,也对中国当今的音乐教
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新的观念首先要求提供一种对音
乐教育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识方式。其次,要彻底突破对本
土音乐文化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态度。最后,在多元文化价值
观基础上,平等客观地看待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各种文化,建
立自身主体文化的音乐教育体系,以此促进中国音乐教育
在!$ 世纪的发展。
当今,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在挑战与机遇并
存的境地之中,是遵循传统“科学、理性”提供的一整套特定
的标准来对本土音乐文化实行同化教育,还是在新的现实
面前更新自身,改革那种旧有的,已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教
育模式?笔者认为应选择第二种。这就带来三个关键性问
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二是课程体系的建构;三是师资
及教学资源问题。
$, 教育观念的转变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代表国际最高音乐教育机构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
(-
./01.2/)3.24 53*)0/6 731 8’()* 9:’*2/)3. 简称-589)在!" 世
纪末的历次大会!,其主题不断丰富,摈弃了西方音乐优于
其他世界音乐的狭隘陈旧观点,拓宽了音乐教育的理论和
实践层面,为!$ 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以世界音乐为其核心的,也是
-589 自$;<= 年建立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话语。对后现代哲学
中“非中心化”和“非理性主义”的吸收,形成了以多元文化
为基础的世界音乐观念。著名民族音乐学家斯娄宾在讨论
全球音乐观时曾说:“世界音乐就象一股脉流,贯穿在各种
音乐风格、音乐文库和音乐实践之中,在世界景观的宽广或
狭窄范围内延伸或紧缩,世界音乐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单一
的历史和地理源流上的范畴。”"美国威斯廉大学民族音乐
学教授郑苏女士!""$ 年< 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
院讲学时一再提到“世界音乐在!$ 世纪将占据全球音乐文
化主流,从而取代!" 世纪西方艺术音乐。”
对世界不同音乐文化的了解现已成为人们扩展视野的
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各民族寻求自我发展的自觉意图。多
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包括了一种广阔的、具包容性而非排斥
性的人文观念,一种对世界所有音乐文化予以尊重并期待
进一步交流的开放姿态,这为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教育提供
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发展思路。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以文化为其价值定位。
它包含了中国人音乐思维认知的规定性,是“以中华各民族
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内容组成的,并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精
神、心理、行为、艺术、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及价值等深厚的
文化哲学基础⋯⋯不同于‘民族化教学’的本质在于‘母语’
教学必须是体系性的,是独立完整的,而不是西方音乐体系
的附属或补充”。#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并非指统一的一种
音乐“语言”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以“中华
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以中华文化
为母语的教学体系离不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可进行自身音乐语言结构、文化结构
的探索,进行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有民族地区特色的音乐
教育,并使这种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音乐教育成为中国
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首先要打破少数民族
音乐落后于汉族音乐或欧洲音乐的陈旧观念。其次,在音乐
与文化紧密关联的前提下,着力寻找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自
身的特质,以此来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规律的
音乐教育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通过“双语”、“多语”的教学
黄凌飞
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
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
探索与思考
中国音乐!""!# $
!"
渠道,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音乐文
化的传承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使少数民族地区的
学生了解更多的汉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是中国音乐教育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极易丧失其生存、传承的生态环境。多元文化视角
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因其开放的、文化相对的价值观
念,有可能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延续、发展提供一些方
法、思路,并为其发展创造新的生态环境。唯有一种富于想
象、灵敏、详尽、连续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才有利于少数民
族音乐的文化的发展。
!% 课程体系的建构
近现代,中国较成功地引进了西方音乐教育的课程体
系,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学范式,已经不适应!$ 世纪的
发展,全球未来的文化发展是以多元文化教育为基础的,而
我们现行的教育是无法体现这种新世纪的文化教育特征
的。
!" 世纪&" 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
换”,其中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自觉地在东方文化中寻找
课程与教学智慧,试图在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实现东西方
文化的会通与整合!。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反映
出西方音乐教育正超越现代狭窄、短暂的框架结构,开始向
着现在和未来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以多学科为基础的音乐
教育其核心表现在课程设计上便是寻求一种既能容纳又能
扩展的课程,这也是后现代世界对教育的挑战之一。为此,教
育也就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个传递传统的代理处,它必须通过
批判性思考来挑战和阐明文化价值,获得自我实现"。
在上述基础上,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
的建构,就不只是在原有的音乐课程基础上做简单的修补,
而应考虑新的起点和新的音乐课程设计。首先要突破以西
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和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法
的制约,其次这一课程建设是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
的,不能把音乐与它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分离,而应提供一种
源于地方但联系全球的文化意识。将音乐创造所依赖的社
会文化资源结合到新的音乐课程中去。最后,学习者不仅通
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少数民族音乐母语、音乐语法、形式
与创造等等,还可以把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各种独特因素
融入其中,共享世界音乐文化,从而拓展我们的文化,因为
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开创我们和
我们文化的工具#。这种系统的学习必须对少数民族音乐文
化进行整体的把握。应该指出的是这一课程系统与现存的
西方音乐课程系统是并行不悖的,根据不同的专业在必修、
选修、课时及内容程度上应作调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虑课程设置:
($
)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课:少数民族音乐史;少数民族
音乐地域性风格特征;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少数民族音乐传
承研究。
(!
)音乐实践课程:少数民族音乐方言听辨及模唱;音
乐创造’ 包括即兴表演、演唱、演奏( ;少数民族乐器演奏;歌
舞乐综合课;乐调风格分析。
’) ( 人文课程:音乐人类学;少数民族历史;少数民族哲
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史;中国美
学;音乐评论;视觉艺术。
(*
)世界音乐:可按五大洲来区划。+ ( 亚洲# ,( 非洲#
-( 美洲# .( 欧洲# / ( 大洋洲。按此区划可进一步划分国家、
民族地区。与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比较,互相认同、
沟通。
课程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制于文化、
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更是教育观念的一种具体体现。上
述这一课程体系要求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不能作
为一种技能性的操练。在教学中应采取综合课程的观念和
方法。综合与相关不同,它在使用多学科的资源时,其方法
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并往往表现为多种学科之间的统
一。综合课程的观念近年在国际上,其强度有增无减,它视
自然和人类世界为具备内在联系的系统,从而打破分科设
置的学科课程所带来的视野和思维的封闭或孤立定势。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最近把原来的音乐0 艺术教育
系更名为艺术与人文系,把音乐、美术、舞蹈与教育和艺术
管理;历史、哲学、宗教与教育;应用语言学、英语、西班牙语
与教育这三大部分统统纳入此系。这项改革是一个富有代
表性的信号。它向教育学和学校教育实践宣布,综合是现代
教育学和现代课程论的基本信念%。
)# 师资及教学资源
要实施上述的课程模式,首要的条件便是拥有一支能
按此课程模式运作的教师队伍1 而我们现有的师资绝大部
分是在以西方传统音乐体系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中训练、培
养出来的人才,其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音乐操作能力几乎
已完全被西方音乐学统“格式化”,缺少宽阔的智力视野和
必需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理念上的更新调整和知识结构
的深化、拓宽以及实地的学习研究,是难以讲清少数民族音
乐,也难于做到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母语来进行教学,
更无力将其与文化背景、哲学等联系起来,那么,建立少数
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也就无从谈起。这就提出
了一个师资结构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教育决策者应紧紧围
绕办学的定位方向,整体考虑师资在教学中的合理布局,有
选择地安排教师去进行所需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
广大教师积极适应新的教学体系运作的局面。
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系统中的核
心,如何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和感受不同文化中的音乐,卓有
成效地通过音乐学习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进入未来社会,能
在一个熟悉的世界里操纵自己的音乐创造过程,并成为一
个积极的创造者和贡献者,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
也是教育决策者们更须思考的。
少数民族地区有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和丰富的音乐实
探索与思考
中国音乐!""!# $
!"
践可以作为不同课程和不同学习方法的教学资源。在这里
音乐实践远比音乐理论更为举足轻重。这种音乐创造的非
正统性和非程序化大大丰富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的方
法,使音乐创造、音乐学习充满乐趣。这种带有偶然性、交流
式的音乐创造方式能够也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实践。它使
课程成为一种不是传递(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
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转变疆界
也转变自己!。这是对课程的一种新的诠释。它使我们的教
学避开“只有一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从而获
得一种开放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因为生命系统本质上是
开放系统,因此教育的发展奠基于以人性为特征的系统时,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大量存在于各民族音乐文化中的资源,需要研究者们
在更新观念和重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来认真
研究,将学科领域和资源环境联系在一起,将音乐结构与非
音乐性的内容合理调合,把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质与
当今文化发展的适应性之间的度,并大力提倡地方“音乐”
术语的使用。在加强搜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编订出合
理的文本结构和具有实践意义的教材,并逐渐将其成果系
统地转化为教学资源,现存的研究成果也是我们教学的丰
富来源。课程设置、教学资源以及教材编订等等问题的广泛
深入研究,需要的是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们的自我继续教育延续,同时也使教育各环节形成一
种互动的方式,为师资培训和本土文化课程的教学构成基
础。如此,我们的整个教学方能进入一种充满活力的良好循
环之中。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所谓教育的生态
环境,就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
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少数民族音
乐文化生成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不能局限
于校园课堂,而要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师生们走出校门,深入
到实际环境中去主动接受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聘
请有成就、有修养的从事本土音乐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少数
民族艺人来校任课或举行讲座,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结
合大量的感性经验再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这种大课堂、中课
堂、小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无疑将给我们的校园带来新
的生机!
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与政
府、社会及学校行为相联系的。政府的参与是协调社会各方
力量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应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完
善的网络关系,调动各种因素、各种力量来设计教育改革计
划,创造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各类标准和课程框架,编制出与
标准相适应的评估系统,并提出与之适应的师资发展计划,
动用一切与艺术教育发生联系的部门、行业、人士,如文化
馆、文化站、本土文化专家和社区资源来扩展学校内外的音
乐教育方案,强化合作关系。对于各少数民族地区有影响的
文化传播人应给予宣传和应有的地位。上述各种举措,都是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予考虑,也完全可以运作的。新的世纪需
要新的观念,它要求立法者与执行者必须对文化生活秩序
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充分尊重和包融全球文化多样化的未
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被所谓“主流文化”侵蚀的世界里
将因其独特的个性和“边缘”活力,成为!$ 世纪多元文化音
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兰山区15137844613: 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尧味碘比: 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我们要抱沟通的态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要抱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现民族性,突出时代性.

兰山区15137844613: 以“世界需要多元”为题的作文 -
尧味碘比: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多元文化的聚集和交融是城市的特质.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能在城市中展现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世界的多样性在很多大城市中可以得到集中的显示.不久,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我认为上海在这方面可以加以改进...

兰山区15137844613: 求一篇英语作文 关于美国文化多元化 -
尧味碘比: 纵观美国的历史,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构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不仅以此为开端,而且仍以此而延续.伴随着移民的潮涌,众多不同种族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逐渐在这片广袤的新大陆上重生.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具有如此多样性的人口结...

兰山区15137844613: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不同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
尧味碘比: 我们应该看到每一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既有优越性,又有不足.世界是多元化的,不同文化应互相吸收,共同发展.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文化之间的差异,彼此尊重.

兰山区15137844613: 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多元化的世界文化? -
尧味碘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盲目的崇拜.

兰山区15137844613: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 (2)结构 - 定向教学理论 (3)学习双机制理论 -
尧味碘比:[答案]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一、承先启后——新中国教育哲学的拓荒者 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新文化、新教育的建立,都要伴随着对已有文化的继承和革新.适如西汉哲学家扬雄在其论著《太玄》中所言:“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兰山区15137844613: 如何理解多元文化,应以何种态度对待? -
尧味碘比: 对于多元文化应该保持包容的态度,文化其实没有优劣之分的.

兰山区15137844613: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
尧味碘比: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一切要学习.

兰山区15137844613: 为什么说世界民族音乐课题的宗旨是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
尧味碘比: 理解多元文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宝贝谢谢你~~我找到了.

兰山区15137844613: 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你怎么看待和选择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
尧味碘比: 不管世界怎么变,科技怎么发达,或者文明怎样发展,人活着都是一样的. 不管你多大的官衔,第一要孝敬老人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第二要照顾你的妻子或丈夫,因为他们将陪你走完一生,第三要疼爱自己的子女因为他们延续了你的生命,在你老的时候会给你温暖.这是一个人起码的人生追求,在这些以外,我个人觉得就是贡献,为人类做了贡献的是最伟大的,其次是为你的国家,最后是团体或者个人.人生的价值并非是一辈子得到多少,而是付出多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