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评课标准有哪些

作者&投稿:学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标准是哪些?~

一、实事求是,以个人的见解指出优点与不足,歌功颂德并不能有助于教学的发展,只能是自欺欺人。
二、评教学的过程方法,现在做课都太假,就跟演戏似地,所以对于教师的引导与教学机智已经没有机会了。
三、评学生的表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能力也标志着教师平时培养的功底。
四、给予自己的宝贵意见也是评课的意义所在吧。有些人指出缺点自己却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评课,评也是白评,评课者也应该处于教课者的角度去考虑整节课的设计,帮助教者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课堂

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那么,怎样才能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
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
2、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充满激励、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信心感和安全感呢?首先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尊重学生人格原则,不伤害学生自尊。其次是提倡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帮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3、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赏识能使人灵感涌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学生呢?赏识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因为说学生不行,实质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应该检讨的是学校和教师。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上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不知道,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更不存在笨学生,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分享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快乐。
二: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对话教学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反思型对话是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对话。在课堂上,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运用语文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进入对话状态的语文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所构成,并且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能挖掘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四个显著特征或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以切实发挥上述四方面的作用:
1、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生本对话就是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将学生阅读文本视为对话,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对这种解读的最高明的形容。
2、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是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3、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意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能使同窗真正成为学友。生生对话主要有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三种形式。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方式上不应再是单向的传授与示例,而是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由于对话的地位是平等的、气氛是民主的、内容是“非预设性”的(开放的、动态的)、目标是“非精确性”的、感情是真实的、方法是“非指示性的”,因而对话教学与我们传统的驯化教学状态和传授教学状态相比较,至少具有四个显著特点或优势:即具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面向学生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力。
三: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要能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必须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策略:
1、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传统教学的教学时空是封闭的,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表明教学的开始。开放的教学时空是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前开放。比如,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课堂上与教师、同伴、文本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特别是作文教学,如果事先让学生拟题、议题、定题,给学生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到作文课时,学生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二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把所以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如教学《落花生》一课,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落花生的品质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异同,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课上教师不给统一答案,让学生在课外去采访当地的普通劳动者、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把这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引向更广阔的时空。
2、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新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开放的教学课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构建起开放的教学课型;二是指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如质疑式(其操作程序为:“学生质疑→带疑阅读→尝试讨论→小组交流→解疑存疑。”)、讨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出示讨论题目→定向学习材料→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全班交流。”)、辩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学习新材料→确定讨论题目→分组做准备→两组展开辩论→辩后师生小结。”)、茶馆式(其操作程序为:“课前预习教材→七嘴八舌谈见解→教师适当作点评。”)等等,各具特色,开放多变。`
3、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开放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是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科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课外书(古代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如果诗人说“功夫在诗外”的话,那么学生则是“功夫在课外”)。二是关注无字之书(教学起源于劳动、生活,理应回归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三是开发自己的书(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感悟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动词就有很多,比如“感受、体验、想象、体会、思考、感悟”等。事实上,“感悟`”与语文及语文教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感悟”一词所揭示的心理特征更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特别强调“多义性”,不能以“一解”去断然地统一“多解”,去否定“多解”,更不能用“人解”(别人的解)去统一“我解”(自我的解),去否定“我解”。诗歌的阅读尤应如此,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的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歌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朗读应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该是阅读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具体地讲,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要在感悟中体验。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利用已获取的信息去探究、感悟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要在感悟中品味。学完《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后,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冬天看到同学们这么努力学习,十分高兴!它托我带来了它的礼物——魔术棒。你能拿着它的魔术棒,仿照书上的话,说一说,冬天还能变哪些魔术吗?(播放音乐,学生说话)
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家家户户的暖气都热起来了。
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人们都跑到火锅店里去了。
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圣诞节就从日历里跳出来了。
……
3、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要在感悟中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有这样一条: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事实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让学生利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华的作品牢牢刻在心灵深处,融化到血液里,努力让这些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精神的作品,构成孩子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日益长大,会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清流,滋养他们的思想,升华他们的人生。”如,《问银河》一文,课后有“银河是河吗?你想问银河什么问题?”这样一个问题。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思维、想象中提升了自身的智慧水平: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的河里有多少颗小星星呀?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儿有像我们一样的人吗?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认识张衡吗?
……
五: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增强学生创造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创造性、探究性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是这次新课改的焦点、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重点。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综合的、自主生成的、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无知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还有利于克服基础教育课堂长期存在的“三重三轻”(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能够满足学生渴望探究的心理需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呢?)其基本策略是:
1、激发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乐于探究。如,《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儿童诗,四节诗以设问的形式谋篇,在诗中人与树、人与小鸟、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相融相和的理念,一层一层地不断追问,表现了设问者强烈的求知欲。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通过创设一个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老树,对比生活中见过的老树的样子,既拉近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又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其具体操作过程分为以下两个步骤:一是播录像,创情景:(各种各样的老树)说说录像中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你见过的老树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二是入课题,激探究: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他的故事可多了,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老树插图,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去问问老树爷爷吧。
2、设计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善于探究。一位老师在教学《骆驼和羊》时,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很巧妙,而且善于组织学生探究:在引导学生猜谜语(骆驼和羊)进入学习、并初读感知“它们为什么争吵”之后,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设计了三个实施步骤:一是把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开展关于“高好或矮好”的激烈辩论;二是与文本对话,找出最能证明“高好或矮好”的词句(关键);三是教师以老牛的身份出现,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明理:使他们明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3、提供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勤于探究。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与文本对话,学生对课文达到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的要求。第二节课一开始,孙老师就提出了进一步阅读探究的要求,并提供了充分地探究时空、创造了表达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地去静静地再读课文,和自己说悄悄话,每读一句都要想想,苏格拉底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文章上有空白、下有空白,写下你的感受`,十分钟后交流。
生:一个人的机会是有限的,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要争取每一个机会,要珍惜每一个机会。
生:苏格拉底教育孩子的思想与众不同,他的课堂设在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真所谓天地皆课堂,世界万物皆教材。
生:虽然追求机会是第一位的,但把握住眼前才是最主要的。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只要体现出“快乐、对话、开放、感悟、探究”等特征,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爱学语文的人,会学语文的人,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有语文运用能力的人,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

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

(执笔人 谭静)

阅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表现在阅读的全部过程是由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怎样从新课标入手,重新对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

语文学科首先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该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角度,考虑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学生的语文基础素质方面,新课标强化了以下构成因素: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2.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3.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4.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为了强化这些因素,大纲从“教学目的”开始,做了大量的努力。同时,在某些方面也适当降低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不背词语解释和段落大意,要求背诵优秀诗文,并且作了量的规定,推荐了部分背诵篇目。

2.降低阅读教学中“分析”的要求。比如,原来要求小学生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了解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等。现在则要求“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初中减少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分量,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只作为常识介绍。

3.对考试作了一些限制。降低难度的意义不只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在于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办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把不必要的要求降下来,把该增加的要求加上去,既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为学生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二)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还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大纲修订版正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这包括以下几点。1.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2.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3.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对于文道关系的处理,大纲强调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达到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并不亚于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因此,大纲突出了以下几点:

1.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强调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出语文评估要注重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大纲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提出以上要求。改变用一个模子培养人的做法,给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留下空间。

2.在继续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能力的同时,大纲强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和自由、有创意的表达。

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课内课外打通,课堂教学活动化;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鼓励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增强了现代意识

大纲修订版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代表了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1.体现了时代精神。许多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在大纲修订版中得到体现: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文明、合作、开放、进取等新的价值观念,还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研究成果等等。大纲修订版还要求课本选文要有时代气息,要以现代作品为主。

2.体现了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阅读速度的量化指标;(2)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3)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4)包括网上学习在内的多媒体的利用等等。

3.体现了开放社会的要求。大纲提出了“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要求。初中选文要求“兼顾外国作品”,在推荐的10部课外阅读书目中列出5部外国文学名著。这些都表现出了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吸取全人类进步文化来塑造高素质的国民。

二、新课标体系中阅读评价的具体实施

(一) 建立以“熟读”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指导方法: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读会。通过朗读、背诵、复述、造句、说话、写话等形式使所学的阅读方法逐渐强化为读书的能力。

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音准字熟,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起点。①一目双行,借助拼音,感知语言,尝试朗读;②读中圈画,自学生字,教师指导,读准字音;③初步练读,多碰多练,熟能上口(自由读、同桌互读,相互指点;交流朗读,教师点拨,学生评价)。对于不要求掌握读音的字。可提示跳读(读拼音)。

2.连读读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眼到口到,流利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要求。①营造氛围,让学生放声朗读,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琅琅上口;②读中反顾,找出难读词句,反复试读,同桌请教,解决问题;③质疑再读.教师对于学生已努力仍读不好的地方实施点拨或范读,学生体会,掌握方法;④朗读交流。互听互评,互读互促,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认识“自然段”,并能说出课文的大体内容。读中要求学生声音响亮,自信心强;不指读,不唱读。能正确停顿,达到流利的朗读水平。

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低年级阅读教材,或韵文,或诗歌,或童话,或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满童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情朗读,并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良好习惯。①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自由确定朗读重点,或优美句、或哲理句、或对话句、或特点突出句等(也包括相应的自然段);②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③研读展示、群体品评,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联系生活思考,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在读中学习朗读方法;④多形式感情朗读,或比赛读,或分角色浪,或边演边读,或配乐读,或师生共读等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老师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诵等。这样,学生能在教师不提“背”中,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获得背诵的方法与窍门。

(二)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评价

 1.着眼发展。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和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内涵十分狭窄。阅读课上,有时为了达成某一外显的知能目标,突出所谓的训练意识,往往不惜破坏教学内容的审美性、整体性,在这种评价标准导向下的阅读教学又有多少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可言。所以,新评价标准把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充分的发展,做为评价一堂阅读课好坏的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2.依学定教。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路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灵活有效地调控预先安排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课堂上既要敢于暴露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又要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和补救措施。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动态交互生成这一特质关注不够,其结果是误导教师把课堂教学演绎成一个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新评价标准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3.尊重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照顾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从而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充分发展。新评价标准主张阅读课在目标设定上要有弹性,在练习设计上要分层次,并提倡学生自己与自己比,提倡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提倡多角度地评价同一位学生。阅读同样一篇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阅读不光是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它还能唤起读者独特的联想、体验、认知。默读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因而,学生的感受可能与作品的主旨不一样,可能与教参的分析不一样,可能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仅是正常现象,有时可能是一种创造的萌芽。学习《落花生》一课,有的学生说:“花生很有用,可惜不好看,我还是想做石榴,又有用,又好看。”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有的学生说:“我也想像小猴子那样,丢掉小的去捡大的。”这些认识显然与作品的本意、与教参的分析、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致,但确确实实是学生的独特感受,而且有合理的因素,含蕴着创造意识。对这样的独特感受,我们尤其要尊重、呵护,即使是一些不大正确的感受,也不要丢一个“错”字了事,而要耐心诱导,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4.发扬民主。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新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发扬民主,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请看于永正老师教《翠鸟》一课的片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节。)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插话:‘疾飞’ 读得好,让人听了感到翠鸟飞得很迅速。)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师插话:‘轻轻’再读轻读慢,让人感到翠鸟落得很轻。要这样读:‘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着游到水面的小鱼。(师插话: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大家齐读这一节体会体会。)(学生齐读:‘它一动不动地……’)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这位老师的阅读评价就是十分贴切和有效的。

5.引导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学生总是按倾听教师提问、思考教师提问。回答教师提问的思路学习课文。新评价标准倡导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这就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6.允许选择。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确立阅读目标、自己决定阅读内容、自己选择阅读方法、自己设计阅读练习。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志和思路行事,自主精神得不到体现。新评价标准主张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学习,并学会有选择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

7.鼓励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胆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意见,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只求有统一的标准,不允许有“异端邪说”。新评价标准力图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张阅读课上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感悟的能力,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理解、表达要有个性,使阅读课能够充分问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对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和评价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之中提出:要“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在高年级“阅读”第7条中又重提了这一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关于阅读”里再提“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大纲”的新要求。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如下评估:

1.作者生平及政治态度、主要著作及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应在预习时请同学查找资料并摘录到预习笔记上。教学伊始,请同学们汇报。在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料来帮助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每篇课文中凡是预习时不理解的词,都应视为新词,都应在词典中将其词义查出、再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条目,抄在预习笔记上。查字典是一种自学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从字(词)典上获取新词注释的信息,是训练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注释在阅读理解、阅读欣赏和朗读训练中都会随时派上用场。

3.在预习或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词句的疑问、理解、联想,对最受感动的地方的心得体会,应批注在天地头、中缝、行间。这是独立思考产生的信息,它既是阅读思考后的结果──对阅读材料信息的处理,也是与同学、小组或全班汇报交流的材料──其他同学、老师要吸收的信息。因为批注有学生各自的独特思考,所以更具创造力和健康个性培养的价值,教师尤其要关注此点。

4.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听,读者在发出信息,听者在接收信息。偶遇读错,听者一齐轻声正确的读出,读者再立即改正。这就是对信息的处理。随时纠正,训练了听,提高了读,反馈及时,强化注意。

5.课堂上无论小组讨论或在全班发言,后一个一定要在前一个的基础上,或有所补充,或有所更正.使后言接前语,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应该把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教师提问后的读书、思考,及接下来的汇报、答问,看成是收集处理信息过程的范例。

6.保证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的质量,这是落实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六年制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规定不少于150万字。平均一下,三、四年级学生每天要读700-800字,五、六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要读1100-1400字。这也是新课标与以往不同的新要求。阅读能力的形成要靠阅读实践的积累。课外阅读过去是软任务,如今上升了,是硬任务。推荐书目、报刊,指导检查读书笔记,组织读书笔记的汇报交流……工作很多。特别要提起注意的是,大纲是把课外阅读与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连在一起说的。阅读是吸收信息,记读书笔记则是处理信息。读书笔记还是阅读的量与质的标志。新课标要求中年级“练习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中年级阅读量是每天700-800字,读书笔记字数可不限,主要是要天天坚持。可摘抄佳句,可简单写一写读后感。高年级可在批注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可摘抄佳句,可写对某一段的感想,可评论某词某句的用法,内容形式均要灵活,字数可在百字左右。课外阅读天天坚持,读书笔记日日不辍,这样才能实现大纲要求的“对阅读有浓厚兴趣”的目标。

学生的习作材料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检验:一个是亲身参与的活动,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内容写下来。另一个是间接地从媒体或他人处看到、听到的内容,如看电视、听广播、听他人讲述。第三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内容。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不仅是为着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为习作服务:一是积累材科,准备内容的服务,二是学习作者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立场观点,三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 收集处理信息还有一个方法──记日记。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这几乎就是记日记的代名词。新课标要求中年级“练习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没有降低教学要求,还提高和增加了教学要求。

阅读课的评价标准对阅读教学发挥着规则导向、问题诊断、过程激励、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当前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它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项改革既需要对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做出一番去粗取精的扬弃,又需要充分吸收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诸多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更需要高屋建领地把握阅读教学改革的走势和轨迹。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以下十条阅读课新评价标准:
1.着眼发展。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和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内涵十分狭窄。阅读课上,有时为了达成某一外显的知能目标,突出所谓的训练意识,往往不惜破坏教学内容的审美性、整体性,在这种评价标准导向下的阅读教学又有多少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可言。所以,新评价标准把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充分的发展,做为评价一堂阅读课好坏的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2.依学定教。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路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灵活有效地调控预先安排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课堂上既要敢于暴露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又要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和补救措施。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动态交互生成这一特质关注不够,其结果是误导教师把课堂教学演绎成一个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新评价标准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3.充分读书。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学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课堂上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把学生读书,当做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来审视,并未将其纳入教学目标的范畴,其结果是误导教师在阅读课上往往以师问生答的讲读法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新评价标准针对这一时弊,提出阅读课要学生充分读书的观点。因此,看课堂上是否让学生充分读书是阅读课区别于其他语文课的首要标准。
4.尊重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照顾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从而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充分发展。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评价标准则主张阅读课在目标设定上要有弹性,在练习设计上要分层次,并提倡学生自己与自己比,提倡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提倡多角度地评价同一位学生。
5.发扬民主。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新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发扬民主,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6.引导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学生总是按倾听教师提问、思考教师提问。回答教师提问的思路学习课文。新评价标准倡导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这就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7.允许选择。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确立阅读目标、自己决定阅读内容、自己选择阅读方法、自己设计阅读练习。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志和思路行事,自主精神得不到体现。新评价标准主张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学习,并学会有选择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
8.强化语感。教师要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很难做到将语感能力视为阅读能力的核心加以训练。新评价标准明确提出阅读课要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并指出内化课文语言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而为切实提高阅读课的质量和效率指明了方向。
9.以情感人。教师要用自己的饱满热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语言描述地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能的发展,而较少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新评价标准要求抓住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因──情感这一核心因素,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10. 鼓励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胆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意见,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只求有统一的标准,不允许有“异端邪说”。新评价标准力图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张阅读课上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感悟的能力,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理解、表达要有个性,使阅读课能够充分问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处在一个新旧思想、新旧模式大碰撞、大变革的转型期。一方面,新的一轮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的阅读教学改革正在蓬勃兴起,发展理念,主体思想、创新意识、民主精神等现代教学观念的元素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广大语文教师认同和体现另一方面,阅读课上,主体地位受排斥、人文精神遭冷落、审美感受被淡化、自主发展靠边站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样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模式转型时期,及时有效地探索并最终确立起一套崭新的阅读课评价标准,无疑会对陈旧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加速转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一种意识:就是增强了学段意识
第二增强了目标的意识。
第三方面就是增强了方法意识。
第四就是增强了读写意识
第五体现了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
第六是体现了关注字词教学的落实。
第七点关注就是关注师生情感的融洽。

组织、小组活动、问题解答等

于我和那个女人的性格不合,到了是没有走到一起。
  结果那个女孩,叫沈琳,最后跟我以前的一


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评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李老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

请问有谁知道小学语文如何评课有点急,打心底麻烦给位朋友了
你好:小学语文课的评课标准如下: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达成。2、新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尊重中下等生,营造民主、平等、...

阅读,向更深处漫溯——评李琰老师《傅雷家书》导读课
建议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组织这样四种语文活动:组织“语文”的活动,让学生穿行在语言文字之中;组织“立体”(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让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组织“共生”的活动,追求语文能力生长过程“枝繁叶茂”;组织“内化”(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学法习得、思维品质、学习习惯、阅读审美等...

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评课
小学语文高年级评课参照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 2.教学设计是否能够体现教研专题。 3.教学过程是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 4.学生是否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5.学生是否在教学活动中有情感的体验。 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评课稿 《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

杨氏之子第二课时评课稿
但是李老师通过短短40分钟的教学,激起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并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理念。李老师的这节课整个过程自然,流畅。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和培养兴趣 课始从老师的导语中,捕捉古文开始,到揭题理解“杨氏之子”,继而引导学生学习课题...

小学语文阅读活动总结
快速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阅读领域的革命。它是以现代阅读学、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等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开发人的左右脑智力为核心,以全面发掘和调动人的身心资源为主体,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地快速吸收和处理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快速高效的阅读教学所产生的“效率意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积...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探究
梁学军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和整个活动的组织以及最终的总结,其他教师参与研讨,撰写反思,提炼研究经验。理论学习采用集中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标准、阅读教学的建议)、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和教师合作方面的理论。(二)以校各种研训活动为载体,落实专题研究。包括围绕...

语文听评课教师评语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评语的经历,对评语很是熟悉吧,评语能帮助被评价者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那什么样的评语才好的评语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听评课教师评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听评课教师评语1 1、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

小学语文评课标准有哪些?
那么,怎样才能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课稿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字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

离石区17216402553: 小学语文评课具体怎么评 -
独鲁孕康:[答案] 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授...

离石区17216402553: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标准是什么? -
独鲁孕康:[答案] 一、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师素质 五、教育质量

离石区17216402553: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标准是哪些? -
独鲁孕康: 一、实事求是,以个人的见解指出优点与不足,歌功颂德并不能有助于教学的发展,只能是自欺欺人. 二、评教学的过程方法,现在做课都太假,就跟演戏似地,所以对于教师的引导与教学机智已经没有机会了. 三、评学生的表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能力也标志着教师平时培养的功底. 四、给予自己的宝贵意见也是评课的意义所在吧.有些人指出缺点自己却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评课,评也是白评,评课者也应该处于教课者的角度去考虑整节课的设计,帮助教者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离石区17216402553: 如何评一节小学语文课 -
独鲁孕康: 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如一节听话说话课的评估标准,与一节作文的评估标准就不一样.同是听话说话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离石区17216402553: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标准是什么? -
独鲁孕康: 一、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师素质 五、教育质量

离石区17216402553: 小学语文如何评课 -
独鲁孕康: 从课可以看出是否:备课细致,重、难点突出,引导提问,及时褒奖,过渡衔接,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性,教师教态,作业设置,时间把握,应急能力,细节闪光点等.

离石区17216402553: 小学语文课堂评课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
独鲁孕康: 评课意见从四方面评议: a、学生学习参与和掌握程度.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b、教师对文本的挖掘,又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 c、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比如,语言、表情、动作、对知识的拓展,包括个人的才艺展示.d、生成.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以只用.

离石区17216402553: 怎样评语文课? -
独鲁孕康: 授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上好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评价呢?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促使我认识到对语文课堂教学做公证的评价,是对执教者辛勤劳动的肯定和鞭策,使之课堂教学完美化.也就如教学指挥棒...

离石区17216402553: 五年级语文课怎么评? -
独鲁孕康:[答案] 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孙付玲) 我这是第一次给老师们这么正经八百的评课,感觉很不习惯,不知道应该怎么评.请老师们多多原谅. 本次的课堂教学和以往相比应该说是进步很多,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可以让老师们学习.从中也可以看出老师们扎实...

离石区17216402553: 如何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
独鲁孕康: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百呢?依据《语文课程度标准》,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突出“三个性”,抓好“三个点”,具有“四个度”内.教师把握这些评价要素,有容助于听课、评课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