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在魏.蜀、吴三个集团分别找出5个谋士,并写出他们为主公成功谋划的5个事件,标明回目。

作者&投稿:家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手请进!求助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很偏的问题。~

  楼主为你这个题目,我可花了大半个小时呢,呵呵。因为三国演义最吴国谋士的事迹讲解的比较少。在正统的史书三国志里面倒有许多,但是这个和你的题目不符。所以我就按照三国演义的目录,介绍吴国5位谋士的成功事迹了。(每个人5个事迹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么多)

  1、周瑜——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赤壁破曹第一功 力挽狂澜劝说孙权联蜀抗曹进行赤壁之战

  2、鲁肃——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3、陆逊——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刘备蜀军的“猇亭之战”

  4、阚泽——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阚泽的第一次出场:识破周、黄苦肉计,只身自荐前往曹营献诈降书
  阚泽的第二次出场:力排张昭等众阻以身家性命荐陆逊破刘备

  5、全琮——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其时魏都督曹休意欲攻打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暗陈七事,诈降魏国,要诱战曹休。孙权以陆逊为大将,命其接应周鲂,就行其计。全琮时任绥南将军,陆逊保其为军中右都督,助破曹休。后曹休果中周鲂之计,全琮引军抄到魏寨后方,撞入薛乔阵里,大败薛乔;魏兵大损,奔回本寨。全琮又与朱桓随后掩杀,成就大功

  6、诸葛瑾——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222年]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做书曰:“陛下老远来至白帝,就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肯讲和,此小人之心。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诸将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不过他没有成功,因为刘备还是出征了

曹魏:
1、主公:曹操。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观沧海》我想大家都读过。曹操也是本人最为崇拜的古人之一,其才远在刘备之上。
2、谋臣:贾诩。
在董卓时期,贾诩只不过是中郎将牛辅下属的校尉而已,他距离董卓的中间还隔着牛辅,让他匡正朝纲,这也是不可能的事,董卓信赖的人是蔡邕、王允。
等到董卓身死,并州人王允掌权,凉州人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加上“尽诛凉州人”的谣言,贾诩帮助目光短期的李傕等人找回生存下去的方向。
3、大将:夏侯惇。
西汉名臣夏侯婴之后。十四岁时,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师,夏侯惇就杀了那个人,因此以性格刚烈有勇气而出名。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惇担任裨将,跟随征伐。后曹操征陶谦留惇守濮阳,期间陈宫反迎吕布来袭。曹操从徐州归还,从征吕布时被流矢射中左眼。
当时大旱,蝗虫四起,夏侯惇于是截断太寿水修建陂,亲自搬运泥土,鼓励将士种田,为曹魏军屯之邹型。曹操迎献帝后以夏侯惇为河南尹。官渡之战时夏侯惇防守敖仓,掩护大军左侧安全。曹操破邺城后迁夏侯惇为伏波将军。
从征孙权,曹操班师,留夏侯惇统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留守居巢。曹操经常邀请夏侯惇一起乘车外出,显得格外亲近,并允许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卧室,别的将领都得不到这种待遇。后来,夏侯惇被升为前将军。曹丕即位后拜为大将军,后个月后去世。

蜀汉:
1、主公:刘备。
三国时期汉国(习称蜀国)开国君主。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朝皇室疏宗。早年丧父,家孤贫,与母从贩履织席为业,好交结豪侠。汉灵帝末年,黄巾起义军起,他聚徒众,从官府进行镇压有功,除安喜尉。因与郡督邮冲突,弃官亡命。
后投靠中郎将公孙瓒,为别部司马,数有战功,领平原国相。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操荐为豫州牧,进位左将军。很为曹操看重。
2、谋士: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东晋 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 、宝鸡、汉中、 南阳 等地有武侯祠。
3、武将: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
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东吴:
1、主公:孙坚。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
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2、谋士: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3、武将:周瑜。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微舒城)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

魏:程昱(拒守吕布)
许攸(火烧乌巢)
司马懿(诸葛败与于他手)
贾诩(离间马韩)
郭嘉 (遗计定辽东)
蜀:徐庶
黄权
诸葛
邓芝
庞统
吴:周瑜
陆逊
鲁肃
张昭
诸葛谨

魏:程昱(拒守吕布)
许攸(火烧乌巢)
司马懿(诸葛败与于他手)
贾诩(离间马韩)
郭嘉 (遗计定辽东)
蜀:徐庶. 诸葛, 黄权,邓芝.庞统
吴:周瑜,陆逊,张昭, 诸葛谨

差不多吧

魏国:
1、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他为“荀令君”。官渡之战中力劝曹操死守官渡,致使曹操最后得胜:“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而其后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火烧乌巢;大将张合、高览降曹等,皆应了荀彧之言。(见第三十回)
2、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二十五回);太祖征河北,昱举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三十一回)。后与先主战,昱计挟亲赚徐庶,使庶来投(三十六回)。从南征,昱谏太祖以防火攻,又识黄盖粮船之伪,免大寨遭创,太祖亦因此逃逸得及。
3、郭嘉。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之一。曹操曾多次讲过,自己百年之后要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郭嘉,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从征十一年,多立奇勋。十胜十败之说,极大鼓舞曹操士气,趁袁绍征讨公孙瓒,劝曹操先破吕布,稳定后方(十八回)。官渡之战,大放异彩,劝曹操趁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改变腹背受敌的局面,结果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二十四回)。而袁绍兵败病逝后,郭嘉却力排众议,建议退兵,以待其变,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三十二回)。征讨乌桓时,郭嘉料定刘表不会让刘备攻其后方,力劝曹操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大破乌桓。临死前又献遗,策助曹操彻底平定北方(三十三回)。
4、贾诩。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十六回,十八回),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五十九回)。
5、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令,并为曹操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十九回)。官渡之战荀攸策奇兵,大破袁绍(三十回)。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三十二回)。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蜀国:
1、诸葛亮。事迹太多,均广为人知,隆中对,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取荆州西蜀,平南蛮孟获……等等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2、庞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赤壁之战,统避乱江东,为鲁肃荐于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助瑜火攻大败(四十七回)。庞统往荆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轻之,任为耒阳令。统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张飞往责,

(未完待续)

蜀国把黄权换成法正


魏国的大将张郃在三国前期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后期就无人能挡?
这个问题并不准确,无论是正史中还是在《三国演义》里,张郃前期都不是默默无闻之辈,后期也没到天下无敌的程度。首先我们从正史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根据《三国志》记载,张郃原本是韩馥手下的军司马,后来归顺了入主冀州的袁绍。袁绍和公孙瓒交战时,张郃屡建战功,被封为宁国中郎将。此时的张郃...

三国演义 主要讲述 什么故事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三国演义》一书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

徐晃本是曹魏名将,历三任主公才病逝,为何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射杀?
说是徐晃率兵前去帮助曹真抵御诸葛亮的入侵,在行军路上遇到正前往上庸平定孟达反叛的司马懿,在司马懿的忽悠下,徐晃做了前锋,改道直奔上庸。到了城下,徐晃叫阵,被孟达暗箭射中了额头,当夜死于军营中。司马懿平孟达是魏太和二年正月的事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让徐晃多活了一年,然后又一箭射...

三国演义的简介!!急!!!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夏侯楙辞别了魏主,连夜赶奔到长安,调动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前去迎敌诸葛亮。黄其军 作于2018年10月21日(古历九月十三)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精读《三国演义》:三国君主都有哪些用人之道?
在《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兴亡史,其中人才竞争和管理所占比重非常大。三位老板对人才使用各擅胜场,无论是权术也好、性情也好、意气也好,三个集团公司老板,在使用人才上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不愧为三国之中首屈一指领袖。01.曹孟德知人善任、不计前嫌在《三国演义》之中,曹操奸诈、狡猾、...

倒说《三国演义》第一回,晋失鹿天下三分 魏蜀吴三主争雄
刘禅在蜀地建立汉国,与魏、吴形成三国鼎立,历史的篇章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后人评说,晋帝的失政,孙曹的逐鹿,以及刘禅的"乐不思蜀",都成为三国故事中的经典片段,引人入胜。历史的回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国的故事虽已远去,但其深远影响与生动情节,依然在后人心中回响。对于倒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魏将王瓘自称是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终于晋太康元年(280年),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

《三国演义》书评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这本书里的曹操活脱脱是一个奸雄坏人形象。可是,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却评价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雄”。为什么同一个人,在演义中的形象和历史中的形象大不相同呢? 在今天,人们对三国人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三国演义》,大多数人认为刘备好,曹操坏。但在我国历史上,至少魏朝到唐...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什么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吕娣赛莱:[答案] 曹操(魏王)曹丕(魏帝(220年)) 刘备(汉中王---(后为)蜀帝(221)) 孙权(吴帝(222)) 搞笑..竟然这么连着称帝```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反映了哪三个统制集团 -
吕娣赛莱: 魏,蜀,吴 曹操,刘备,孙权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中,三大集团(魏蜀吴)的关系及矛盾 -
吕娣赛莱: 孙刘联盟,北拒曹操,孙刘矛盾,主在荆州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反映了 - -----、------、-------三个统治集团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吕娣赛莱: 魏、蜀、吴 曹操 刘备 孙权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2022暑假读书心得作文5篇
吕娣赛莱: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三国演义...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体会读书心得
吕娣赛莱: 《三国演义》是一部情节曲折的章回体小说,是结合真实历史和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小说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为统一天下而兴起的战争.这里由小编给大家...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为()的故事 -
吕娣赛莱: 你好!《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为(魏、蜀、吴)的故事 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望采纳!谢谢!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什么的故事 -
吕娣赛莱: 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 -
吕娣赛莱: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刻划了近两百个人物,其中作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主要讲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互相...

沧州市17665882826: 《三国演义》 25回到36回的赏析. -
吕娣赛莱: 单福识破曹仁“八门金锁阵”,使赵云冲突而破.曹仁劫寨,被单福设计击败,樊城亦被关公所占,只好回许昌,告诉曹操是单福为备出谋画策.玄德收寇封为义子,改名刘封,回新野.程昱告诉曹操,单福只是一个假名,此人真名为徐庶.依程昱计,曹操召见并囚禁徐母,要其作书召子侍操,徐母拒绝.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许都.徐庶无奈,行前比哦啊明绝不向曹操献一策,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并亲往卧龙冈向孔明打招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