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世说新语的译文 要全文的

作者&投稿:梁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世说新语·容止篇》的全文和译文。~

编辑本段]《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明士底〔的〕教科书”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德行第一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
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
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
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
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
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
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0.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
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
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12.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
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
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
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5.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17.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
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
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
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8.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
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馀,补不足,天之道
也。”
19.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
无以德掩其言。”
20.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
必不免灭性之讥。”
21.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
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
为美事。
23.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
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24.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
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
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
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
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
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
五羖之皮邪?”
27.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
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
即启用为吴兴郡。
28.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
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
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
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
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30.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
至交,不宜说之。”
31.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
达乎?”
32.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33.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
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34.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35.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
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36.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37.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
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
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
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
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39.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
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40.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
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
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41.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
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
时论以此多之。
42.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
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43.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
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
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
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
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44.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
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
人无长物。”
45.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
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46.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
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47.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
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
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
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
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
50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
少。
51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
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
其胜场,安可争锋!」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
人深致。」
5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
遂诣刘,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
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
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
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
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
善,曰:「张凭勃□(穴卒)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54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55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
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鱼父一篇。谢看
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
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
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凝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
「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
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
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孙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
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屈。一坐同时抚掌而笑,称美良久。
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
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
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
不传。」
59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
所谶,便释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
61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
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东阳
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
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
拔者久之。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64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已晓。」即于坐
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
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殷云:「此
乃是君转解。」
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
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
神笔。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
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
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69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70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作耳,要当
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
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71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潘因此
遂作家风诗。
72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
增伉俪之重。」
73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
退,着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74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口谈至剧,太常辄云:「汝更思
吾论。」
75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
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76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
文,辄觉神超形越。」
77庾阐始作扬都赋,道温、庾云:「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方响则金声,比德则
玉亮。」庾公闻赋成,求看,兼赠贶之。阐更改「望」为「俊」,以「亮」为「润」云。
78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79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
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
而不免俭狭。」
80习凿齿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荆州治中。凿齿谢笺亦云:「不遇
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
曾见此人。」从此忤旨,出为衡阳郡,性理遂错。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81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82谢太傅问主簿陆退:「张凭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故当是丈夫之
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
83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便足参微
言。」
84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85简文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
86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
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87桓公见谢安石作简文谥议,看竟,掷与坐上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88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
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
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89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90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载王东亭作
经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
91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谢后出以示顾君齐,顾曰:「我亦作,
知卿当无所名。」
92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王□(王旬)在
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
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93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绔,非无文采,酷无裁制。」
94袁彦伯作名士传成,见谢公,公笑曰:「我尝与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彦伯
遂以著书。」
95王东亭到桓公吏,既伏阁下,桓令人窃取其白事,东亭即于阁下另作,无复向一
字。
96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
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
97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
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有诵曰:
「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
98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
亦以高奇见贵。」
99殷仲文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亮叹曰:「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
固。」
100羊孚作雪赞云:「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桓胤遂以书
扇。
101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102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一坐
之间,诔以之成。
103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五版
并入。玄在听事上,版至,即答版后,皆粲然成章,不相揉杂。
104桓玄下都,羊孚时为兖州别驾,从京来诣门,笺曰:「自顷世故睽离,心事沦蕴。
明公启晨光于积晦,澄百流以一源。」桓见笺,驰唤前,云:「子道,子道,来何迟!」即
用为记室参军。孟昶为刘牢之主簿,诣门谢,见云:「羊侯,羊侯,百口赖卿。」
10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

《世说新语》陈元礼

《世说新语》英译本
长久以来,西方没有一部《世说新语》的译本。因为这工作实在太艰巨,且不说篇
幅的浩大,语言的意义和韵味之难以确切把握,单只想想书中出现的六百二十六个人名
(还不包括刘孝标注中提到的其他数量庞大的人名)及其字号、小名、官衔(大都不止一个
),就会叫西方的研究者们望而却步。幸而近十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变化。继一九七四年法
文本《世说新语》在巴黎出版之后(译者BrunoBelpaire),一九七六年,美国汉学家,明
尼苏达大学东亚系教授马瑞(Richard B.Mather)的《世说新语》英译本(A New Acco
unt of Talls of theWorld)也在美国出版了。这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
部《世说新语》英译本。这部长达七百二十六页、经历十八年之久的辛勤劳动始克完成
的巨著体现了译者深厚的汉学修养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学术事业的忠诚。它的
出版不仅对西方的汉学研究者是一个福音,就是对中国的文史工作者也是一个喜讯。译
者大量吸收了前人和同时代中、日学者研究的成果,在对原文意义的理解和注释,史料
的搜罗和去取,注解的排比笺证以及体例的科学安排等方面都付出了艰巨的劳动。而所
有这些,对中外学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前言、正文和附录。前言部分又分自序(pre-face)、引论(
Introduction)和附志(Translator’s Note)三项,其中主要部分是长达十八页的引论
。附录则包括传略(Biographical Notices)、释名(Glossary of Terms and Of-
ficial Title)、缩写(Abbreviations)、书目(Bibliography)和索引(Index)五种。
作者在《附志》中说:“《世说新语》中并没有什么神秘到叫外国人难以理解的东
西。记载在这本书里的轶闻逸事、会话言谈乃至人物性格大部分都是只要稍加替换就可
能在任何社会发生的。因此,我在复述它们的时候尽可能做到接近原来的形式,尽管这
将导致对于英语惯用法的某种‘破格’,但我觉得这样逐字逐句地保留原文的意象和观
念较之从英文中寻找虽然接近作者‘用意’,却改变了原来意象的相应词句要好”。这
种尽量忠实于原文的作法对于那些想把《世说新语》当作《天方夜谭》一类的消闲小品
来谈的西方读者或许不太惬意,但对于严肃的学术研究者来说则显然具有很大的好处。
这个意图的贯彻在全书中随处可见,我们几乎可以不用特别举例,但为了便于暂时还不
可能阅读全书的读者起见,我还是引用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如《伤逝篇》第十九条(这里的条目编号根据杨勇《世说新语校笺》(香港,一九
八○年版))“今腹心丧羊孚,爪牙失索元”,译者不把“腹心”、“爪牙”译作常见的
henchman,unde-rling或是trusted subordinate 之类,而是直译为:“Now for‘
belly andheart’ I’velost Yang Fu,and for‘talons andteeth’ I’ve
been deprivedof So Yüan.”然后再在注解中注明“腹心”和“爪牙”二语的出处
是《诗经》,并引出原诗。按:二语孝标失注,近代笺证诸家亦未加注,类似这种该注
而未注之处还有不少,Mather 的译本补注了不少这样的地方。)
又如《言语篇》第六十二条“年在桑榆,自然至此”,译文作“Sinceour years
are at the ‘mulberry andelm’stage, it’s natural weshouldcome to
this.”再在注解中说明“‘m-‘ulberry and elm’stage”即“old age”之意
。并且进一步解释“mulberry and elm’stage”何以有“old age”之意。
再如《德行篇》第十七条“王鸡骨支床”,译文作:“Wang,reducedto a skel
eton, kept to lie bed.”“鸡骨”在此无法直译,译者只好稍作变通,但他没有
忘记在注解中加上一句:“Literally,‘Chickenboned’。”
当然,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作者还是尽可能注意了译文的明白和流畅,并没有
弄得诘屈聱牙或半通不通。这种尽量忠实于原文而又明白的晓畅的译文不仅对那些想要
领略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丰富和精妙的西方读者大有好处。就是对于懂得一些英文的中
国读者也不无裨益。《世说新语》有些地方不易理解,若取Mather的译本对照同读,可
以得到启发。
例如《贤媛篇》第二十二条,“瘐玉台常因人脚短三寸当复能作贼不”,不太好懂
。看Mather译文为:“Yü yu(按即瘐友,玉台为瘐友小字)hasa1ways been depend
ent on others.With one leg three inches short,how could he ever
become a rebel?我们借着译者的劳动可以比较容易地弄清原文的意思,同时知道有
些标点本(例如商务印书馆“诸子集成”本,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本)把此句点作:“
庾玉台常因人脚短三寸,当复能作贼不?”没有在“因人”后面断句是不对的。
在注释上,作者不仅几乎一字不漏地保存了刘孝标的原注(刘注中的个人传记资料部
分作者则收之移到书后附录的传略里,下面还要提到),而且尽可能地吸收了近代学者的
研究成果,加以斟酌去取,间亦有自己的新见。
例如,《言语篇》第二十六条,宋本作“陆机诣王武于,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
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鼓耳。,”末句“未下
”为“末下”之误,“但”为衍文,原句应为:“有千里莼羹、末下盐鼓耳。”千里、
末下皆地名。杨勇《世说新语笺证》辨之甚详。Mather译本取杨说,将此句译为:“We
only have water-lily soup(ch-un-keng)from ThOusand-li Lake(kiangs
u),and salted legumes(yen,shih)from Mo-hsia, that’s all.”并在注解
中指出“未下”系“末下”之误。
又如《方正篇》第十六条取吴士鉴说,改“刘淮”为“刘<SPS=0081>”,《言语篇
》第六十六条取程炎震说,补注“若天之自高”语出《庄子·田子方篇》,《雅量篇》
第九条取杨勇说释“<SPS=1809>故”为“斗<SPS=2042>”(意为私斗)之误等等,都是通
例。
译者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也注意到慎重去取。例如他在翻译时参考杨勇《世说新
语校笺》最多,因为后者堪称集大成之作,但他并不苟从,有些地方他取并存两说的审
慎态度,有的仍取旧说,个别地方则纠正了杨书的缺失,或作了一些新的补充。
如《言语篇》第三十一条记周<SPS=1869>的慨叹,宋本作:“风景不殊,正自有山
河之异!”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据《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景定建康志》二
二引《晋书·王导传》、《敦煌本残类书》新亭条等资料改为:“风景不殊,举目有江
河之异!”但“正自有山河之异”并非不通,宋本必有所承,擅改难免武断之讥。最好
是两说并存。Mather译本,正文仍据宋本,而在注解中指出其他资料作“举目有江河之
异”。
又如《文学篇》第六条:宋本作“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 杨勇《世
说新语校笺》据《北堂书钞》、《太平御览》所引古说,定为:“晏闻弼来,乃倒屣迎
之;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这当然很有道理,但其中也颇有令人为难的地方,因为所
引五段引文竟没有两处是完全相同的,结果只好由校笺者折中酌定了。对于校订古籍而
言,这样做不能不说包含着某种风险。Mather译文该条仍据宋本,未作改动,这种慎重
态度是可贵的。
《德行篇》第四十七条:“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
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
,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
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其中“大吴不免哀制”一语
颇不好懂,刘孝标注中未提及,近代笺注名家亦未加注。Mather译本该条注引《艺文类
聚》卷二十引宗躬《孝子传》曰:“吴坦之,隐之兄也,母葬,夕设九饭祭,坦之每临
一祭,辄号恸断绝,至七祭,吐血而死。”(Mather已译为英文,我这里还原为中文)这
个加注实在是十分必要的,译者用功之苦也于此可见一斑。
至于《言语篇》第五十九条记简文帝登阼,荧惑复入太微事,译者引用现代天文学
的研究成果证实当时确实发生过那样的行星运动,使读者对《世说新语》记事之可靠得
到一个坚强的例证,这更是历来注家没有办到而特别值得我们感谢的。
本书在编排方面的科学安排和附录部分的丰富周密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给读者
和研究者带来许多便利,我以为特别值得向国内文史工作者推荐。
《世说新语》全书由一千多条轶闻逸事组成,旧本虽亦分条,但混乱纠缠的地方不
少,而注文散附正文之下,看得人头昏眼花。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将全书条目整清,
一一编号,又把正文和注文分开排印,显得井井有条,既便于阅览,更便于检索。Math
er的译本在这方面完全吸收了杨书的优点。Mather还在每段轶闻的后面括号注明该段轶
闻又见于何书,这是杨笺所没有的。例如《德行篇》第一条陈蕃礼贤事,括号中的附注
告诉我们在《后汉书》卷八十三第四页b面和《太平御览》卷四七四可以找到同一事件的
记载。虽然Mather能够这样做部分地是依靠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例如日本学者古回敬一
的《世说新语校勘表》,但这样加以编排的结果的确给我们带来莫大的便利。
书后的附录五种都是很有用的资料和工具,我想逐一加以介绍。
(一)传略(Biographical Notes)。
这个传略包括了《世说新语》正文中所出现的全部六二六人的小传。每条依次包括
下述内容:①姓名,字,小名。字和小名置括弧中,英文拼法和中文字母同时标出,如
果有异名、异字、异号则同时列出。②生卒年月。不能确知者则标出大致年代。③小传
。现存史书中有传者,则在小传前注明传见何书何页。④刘注中此人传记资料来源用缩
写标出原来的书名。⑤逐一列出此人在《世说新语》正文中所出现的章节,并用斜体数
字标明该节下之刘注有此人的传记资料。
(二)释名(Glossary)。
这部分实际上可说是一部《世说新语汉英小词典》,《世说新语》中出现的各种各
样的稍稍特别一点的词语和专有名词,包括官衔之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英文解释

(三)缩写(Abbreviations)。
这一部分是注释中所引用的或牵涉到的书名缩写,共三三七条。每条包括书名的英
文拼法,中文原名,作者姓名及年代(确知生卒年者则注明生卒年)。因为其中二八七条
是刘孝标注中所引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分看成是刘注所引书目录。
(四)书目(Bibliography)。
这书目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A Texts of the SSHY)是《世说新语》的各种版
本,包括校笺本;第二部分(Translations)是《世说新语》的外文译本;第三部分(Spe
cial Stud-ies)是中外学者研究《世说新语》的专书和论文;第四部分(Backgrounds
tudies)是中外学者研究魏晋时代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等,与《世说
新语》的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论文。
这个目录相当完备,对《世说新语》研究者所提供的便利是不言自明
(五)索引(Index)。
包括刘注中所提到的人名(正文中出现的人名已见传略部分)、地名、书名(除已见于
缩写部分外)、文章名等等的索引,而对我们特别有用的是关于孔子、佛、道、老子、庄
子、易经、清谈、婚、丧、音乐、书法、医药等专条。例如我们要研究魏晋时代的清谈
,想从《世说新语》中寻找一些典型的例子,只要利用这个索引,按图索<SPS=1912>,
一检便得,用不着把《世说新语》从头翻到尾了。
编辑这些附录的工作是非常繁琐的,需要极大的耐心,付出巨大的劳动,即使有某
些前人的成果可资凭借(例如Mather译本的索引部分显然主要取自日本学者高桥清的《世
说新语索引》),大部分仍然得亲自动手。中国传统的学者历来轻视和忽略这项工作,实
际上是一种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现在西方的学术著作几乎没有不加上这一类附录的,
而中国的学术著作(尤其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却连一个简单的索引都不编。我很想借
此机会大声疾呼一下:我们实在应当在这方面来一个改革。
不可避免的,Mather的译本也存在某些缺点,这主要表现在译文的准确性上,其中
一部分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偏差,一部分是前人已解决过的问题而译者没有注意到或
者已注意到而没有采纳,也有个别的地方是从人而误的。下面分别举几个例子,跟译者
Mather教授商榷。
《德行篇》第四十条:“殷仲堪阮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
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
,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值水俭”Mather译为“he encount-ered a shortage of food due toflood.
”今按“水俭”当是旱灾而非水灾。“俭”由俭啬之意转为短缺之意。译文中“flood”
应改为“drought”。“受任方州”Mather译为:“I have acceptedoffice in th
e present province.”按译者把“方州”理解为“本州”是不对的,后汉以来称刺史
曰方伯(古称诸侯之长),因而称刺史所辖之地曰方州。“受任方州”应译为:“I hav
eaccepted office as the governor ofthe province.”“今吾处之不易”Ma-
ther译为“At present the situationin which we are living in not ea
sy.”按从上下文看,这里的“不易”是“不改变”,不是“不容易”,全句的意思是说
“现在我虽然当了刺史也不改变我的本色。”“尔曹其存之!”Mather译为“You all
should pre-serue this principle!”按“存”在这里的意思是默念,不是“保
存”的“存”,《惑溺篇》第五条“内怀存想”可证。
《雅量篇》第十五条:“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
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著背后,倾身障之,意
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展,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于
是胜负始分。”“同是一累”Mather译为“Both were continually tired outby
their labors.”今按这里的“累”是“拖累”“累赘”的累,不是“疲累”的“累”
。古人所谓“盛德之累”就是这个“累”,实际上是“缺失”、“短处”的婉转说法。
因此“同是一累”应译为:“Both their hobbies are burdensto them.”“因叹
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Mather译为:“His gueston this occasion si
ghed and said,‘Inever knew how many pairs ofclogs one would wear
in one life-time.’”今按从上下文看来,“未知,生当著几量屐?”应是阮孚
的话,而不是客人的话。祖约好财,而料理时惟恐有人看见,可见他的身心已为钱所役
,所以好财对祖约而言,确是一累;反之,阮孚虽好屐,但并未役于屐,客人来时,他
神色自若,且能慢条斯理地发出哲理性的感叹。祖阮高下,便从这里看出,若把那句感
叹划归客人,就未免令人不得要领了。
《自新篇》第一条下半:“(周处)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嗟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
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欲自
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句Mather译为:“I’v wanted to reformmy wa
ys,but the years have al- ready salpped by,and till now I’vene
ver accomplished it.”今按周处原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想改,但又怕年已老大,将来
不会有什么结果。译文的意思则是说早就想改,但时间过了很久,至今尚无成效。又“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Mather译为:“what’smore,even though
peoplearedistressed that your ambitionhasnever been established, why
,indeed,should you worry that yourgood reputation won’t becomeknow
n?”按这里“人”是泛指,不是与“周处”相对而言,所以全句应译为:“what’s
more,one should be distre-ssed that his ambition has not yetbeen
estabIished; why should oneneed to worry that his good repu-tati
on won’t become known?”
《言语篇》第十条:“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
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网目不疏。’”刘孝标注:“按诸书咸云桢被刑魏武之世
,建安二十年病亡,后七年文帝乃即位;而谓桢得罪黄初之时,谬矣。”Mather于此段
译文后用括号注出:(If“EmPeror Wu-Ts’ao-Ts’ao” Ts’sois substituted
for“Em-Peror Wen”int he text the anachr-onism could be avoided.
)也就是说,Mather认为刘孝标的按语是对的,并暗示正文中“文帝”可能是“武帝”之
误,今按《世说》正文不误,刘孝标错了,刘桢答语中的“陛下”是对曹丕称呼其父曹
操,并不指曹丕本人。刘盼遂《世说新语笺证》指出:“按正文陛下,盖指魏武,汉晋
之间,通以陛下为人臣私言君上之词。史记田儋传》:“田横谓其客曰:‘陛下所以欲
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淮阴侯列传》:“淮阴侯谓陈<S
PS=1637>曰:‘公,陛下之信幸臣也。言公之叛,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
”皆其证。公干正谓魏武网目不<SPS=1149>,自与文帝无与;孝标于陛下之称未<SPS=0
406>,认为公干之斥魏文,因匡临川之谬,失之。”这是很对的,事实上,按情理推之
,曹操既然亲自将刘桢判罪,当然,不会再在事后当面去问他:“你为什么不小心遵守
法律?”刘桢更不至于胆子大到当面说曹操法网太密。只有作为第三者,而又是刘桢好
友的曹丕(虽然文中称他为文帝,其实他那时还没作皇帝)才可能这样发问,而刘桢也敢
斗胆发两句牢骚了。不知译者未见刘笺此说(按杨笺已引)还是见而未从。又刘孝标注中
“建安二十年”为“建安二十二年”之误,“后七年”为“后四年”之误,盖刘桢死于
公元217年,而曹丕于公元221年即位也。此点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已经指出,而译者
未采。
《德行篇》第七条:“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
所<SPS=1838>,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
与无也!’”细玩文意,季方是把自己比作桂树,而把父亲比作泰山,以桂树之微,焉
知泰山之高,所以我不知父亲有功德与无也,但“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一句则
直把“家君”比作“桂树”,Mather 照原文译为:“My father islive a cassi
a tree growingon theslopes of Mt.T’ai.”这样一来,下面就不可理解了。今
按王叔岷《世说新语补正》指出曾<SPS=0400>《类说》引此句作“纪于家君犹桂树生泰
山之阿”,《类说》为摘抄,错误正多,当然不能据此校勘,即如此句中“纪”为元方
之名,季方名湛,前后也不一,但《类说》所引此句却给我们一个启发,想来原文应当
是“吾于家君犹桂树生泰山之阿。”曾<SPS=0400>引时以名代“吾”,而误作“纪”。
这样全段意思就豁然贯通了。因此译文当作:“In Comparion withmy father,I
an like a cassia treegrowing on the slopes of Mt.T’ai.”
此外,还有几处抄写上的错误,例如《简傲篇》中文标题误作“轻诋”,而《轻诋
篇》又误作“简傲”;附录P.674中“Táng-Shih hsu唐诗序,by Maocháng毛苌”
,“唐诗”显系“毛诗”之误等等,也是应当于再版时改正的。
最后,附录中如果能再补上一个《世说新语》家族谱,把《世说新语》所牵涉到的
几个大族的世系简要标明,对于读者理解《世说新语》的社会背景和魏晋时代的门阀政
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工作宋代的汪藻已经做了,现在只须重新核订一遍并以科学
的方式标示出来即可,想来是不会太费事的。

--


镇安县19573085590: 求语文书《世说新语》要原文和注释 -
产杭生长:[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 ---原文: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镇安县19573085590: 急求世说新语翻译!!!!1、中朝有小儿,父病…………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2、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皆说流泪……... -
产杭生长:[答案] 1.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小孩,他父亲病了,就乞讨求药.有一家主人问他什么病,他回答:“得了疟疾.”主人说:“令尊是有德的高人,怎么会患了疟疾?”小孩回答:“正是因为这是一种伤害君子的病,所以叫疟疾呀.” 2...

镇安县19573085590: 世说新语的翻译 -
产杭生长: A New Account of Talls of the World一九七六年,美国汉学家,明尼苏达大学东亚系教授马瑞(Richard B.Mather)的《世说新语》英译本(A New Account of Talls of the World)在美国出版了.这是第一部《世说新语》英译本.

镇安县19573085590: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全文翻译.(ω) -
产杭生长:[答案]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过了朋友还没来,陈太丘便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刚刚走后,友人才来.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您很久...

镇安县19573085590: 求 第22课《世说新语》的翻译 -
产杭生长:[答案]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

镇安县19573085590: 求 世说新语 原文及翻译最好是 一文一译 的那种 阿里阿朵! -
产杭生长:[答案]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①.【俄...

镇安县19573085590: 求 世说新语 原文及翻译 -
产杭生长: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

镇安县19573085590: 世说新语翻译“客有陈季方········” -
产杭生长:[答案] 德行第一之七、泰山桂树 (原文)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

镇安县19573085590: 《世说新语》古文翻译 -
产杭生长: 晋武帝对和峤说:“朕打算先把王武子痛哭一顿,然后赐给他爵位.”和峤说:“王武子相貌英俊,为人豪爽,这么做臣恐怕他不会服气.”晋武帝于是就如来王武子,严厉地斥责他,然后说:“你知道羞愧说了吗?”王武子说:“关于“尺布斗粟”这种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的传言,一向都被陛下所看不起!它能让人疏远亲情,臣却不能做到疏远亲情.因为这个原因,偶在陛下面前感到惭愧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