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词由俗到雅的嬗变

作者&投稿:缪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代词人对词的雅化做了哪些努力?如何理解词创作中的俗雅现象?~

宋代词人将本来是世俗俚语的词变成了士大夫高雅谈论的情趣,尤其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贡献尤为突出,后世无论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是学习李煜的。这个可以推荐你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大俗就是雅
大雅就是俗

  浅谈宋词由俗至雅的转变关键
  摘要:宋词,乃我国宋代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宋词前与唐诗并称双绝,后与元曲争奇斗艳,无疑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丽闪耀的明珠。犹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晏殊,欧阳修等流芳千古的人物,无一不是宋词鼎盛的代表人物。然则,无论宋词曾发展到何等高度,在那之前,总会有一段从有到无,从坏到好的变化过程。在此,便谈一谈宋词如何完成由俗至雅的重大转变,乃至成为国家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文化瑰宝的存在。

  关键字:花间派,柳永,晏欧体,东坡体

  一.宋词的起源到出现

  (一)词的起源

  词乃诗歌的一种,始于唐朝,定型于五代,兴盛与宋朝。词又因是合乐的歌词,故还有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琴趣等多种别称。词最初是起源于民间,是一种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适合寻常百姓的通俗艺术形式。广泛地流传之后,文人依照乐谱上声律节拍而创作新词,称为“填词”或“依声”,有些类似于当今部分先有曲,后有词的歌曲创作形式。

  (二)词的音乐性

  “音乐性则是诗词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其主要包含两点:音乐的节奏美和音乐的语音美。诗词是脱离了音符用文字表达的音乐。”①可以说,词的出现,传播,创作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撇去最初词的创作是由乐谱填词不说,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时期西域各民族的音乐传入所致。当时以胡乐为主产生的燕尔,整齐的五言,七言诗已无法适于。这才出现了句子长短参差不起的格律诗,亦为“词”。这样的转变使得诗词的形式更为的灵活多变,以歌曲所唱。

  (三)宋词的出现

  就前文提到的燕尔,最初是由北周至隋时期的民间曲与西域胡乐相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宴会娱乐之用,同时期便已形成配合燕尔的词地出现,二者早在隋代民间便已流传开来。直到中唐时期,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等人才开始写词,正式将这一文学体式引入文坛。随后到晚唐时期,文人所作的词已得到较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温庭筠等人所代表的“花间派”。而后词不断成熟发展,进入人才辈出的宋代之后更是逐步呈现大观,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蔚然成风。也因此词在宋代发展至巅峰,宋代的词具有极高代表性,逐渐便有了“宋词”的说法。

  二.宋词的初俗

  当词发展至宋代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及成就,然而除了晚唐时期的“花间派”外,再无其他流派与文体风格。这对词这一发展了近四百年且已有文人使用创作的文体显得不大正常。而宋初时期,能让大部分人所熟悉的词人似乎仅柳永一人,但一人又怎能代表一个时期的词题?是以引宋人刘熙载所言:“宋子京词是宋初体,张子野始创瘦硬之体,虽以佳句互相称美,其实趣尚不同。”②撇去“瘦硬体”不谈,刘熙载“宋初体”的观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对于“宋初体”,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已有学者将宋初一代词人归列为一个时期加以关注,如有学者称《全宋词》列在柳永之前的从和岘到杨适这十七位文士为“沉寂期”,时间截止在仁宗继位之年,这可以说是“宋初体”大致的别样说法,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此十七位词人基本上可以划入到宋初体之中。”③而宋初体呢,确实又是传承于晚唐的“花间派”(花间体)。而晚唐的“花间派”的创作内容多是咏叹旅忧闺怨,悲欢离合,多局限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燕婉之私,加之花间派词人创作的少数暗伤亡国的作品和边塞词外,花间派词在思想上并无什么可取之处,是以造成较低甚至粗俗的格调。然而若是联想词最初产生于民间,流传与酒肆之地,便可理解有这样一段俗的历史。

  (一) 词人柳永

  也有学者认为,“柳永体”就是“宋初体”,淡我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而此处谈及柳永,并非想借柳永一人证明宋初的词风格,而是希望从宋初成就颇高极具代表性的词人身上看到宋初词的创作潮流。

  柳永乃一个落魄书生,终日流连于坊曲,得以充分采纳市井之声,利用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变“雅”为“俗”。仔细看柳永词的内容,大多描写是男欢女爱陈旧题材,借以表现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酸楚;亦或工于羁旅行役,抒发包括自身在内的江湖漂泊人士的寂寞。引“柳永其人本身含有雅词的一面,但俗词更是它的本质属性。柳永其人本身就有另阿哥属性,他本身应该说还是士大夫的一员,也自然拥有雅文化的一面,但他的词作,更多地是代市民立言,是写给市民看的,后者更是他的本质。”④

  词源于民间,本就带有浓厚的下层属性,而柳永重回民间,更是将词推向社会真实的“俗”。引“以文人词融合民间此,以文人眼光审视和汲取民间此,发展到宋初的似乎有些失去活力的文人词,在柳永手中,得到活水源头,立即显得生动鲜活起来。可以视为文人词产生以来的第二个阶段。我们这样来审视柳永体的词体地位,就可以将他视为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者,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⑤

  三.宋词转雅

  (一)晏欧体

  1.晏殊词

  晏殊对柳词的创作方式是不赞同的。然而晏殊的词作品,却是宋早期“宋初体”词特点的创新。在笔者看来,晏殊与柳永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柳永写的是平民生活,而晏殊写的是贵族生活。然而二人又是同样地反应了社会的现状,加之对艳词的创作,二者有共同点,却无甚影响。在晏殊的数十首酒筵祝寿词中,晏殊所表达的是丰富的诗酒生活,富贵而闲愁。引“由于一生富贵,仕途风顺,在晏殊的词里,很难找到对某种事物的执着、激情,也很难找到对理想的追求、苦痛,就连常人所具的节日狂欢和功成名就后的沾沾自喜也没有。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脉脉的温情,点点的闲雅,淡淡的哀愁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寂寥。”⑥同时晏殊的《珠玉词》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抒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别愁之情。在内容上,晏殊将男欢女爱含蓄化,典雅化,做到艳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先前柳永等人轻佻浅薄的词风完全不同,风格上典雅含蓄,情中更引人深思,充分突出婉曲细腻的丰富情感,多了一层深刻反思的意味。透过晏殊等人,意味着宋词词体已逐渐由早期的宫廷词演变为表现士大夫生活和情感的载体。

  (二) 欧阳修词

  在欧阳修之前,包括晏殊在内大部分诗人都不接受柳永词风。但欧阳修则不同,引“从宋初体到晏殊词,都没有显示出柳词影响的痕迹,而欧词却大量学柳,有学者统计:“欧阳修艳词占总数的四分之三”。但艳词还不能等同于学柳,艳词中也有晏殊式的士大夫类型的艳词。完全学柳的市井艳词,也达到欧词总数三分之一左右。从宋初体到张先体,八廓晏殊词,都有明显的花间体影响的痕迹,却罕见柳永体的市井化女性写作方式,因此欧词的学柳,就可以视为北宋中前期士大夫词人集团对于柳永体的第一次接纳。”⑦加之从欧词艳词数量多,慢词长调的采纳,写作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柳词有大量的相似之处。

  此外,欧词虽然对柳词有着许多接纳,但在创作前进方向上,却是进一步创新士大夫化的词体写作,主要特征表现为:(1)深厚的情感内涵。(2)渐大之堂庑。(3)典故的使用。(4)以诗为词的艺术表达方式。

  是以,从晏殊词开始,艳诗的词创作形式,才真正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成功将市井,艳科的小道词转变为适合士大夫阶层的士大夫词。

  (二)东坡体

  苏轼,号东坡,乃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天性豁达,与我国大诗人李白一样,同是天生具有浪漫情怀的文学天赋。苏东坡在诗作方面的造诣颇深,但更令后人津津乐道,议论不休的则是苏东坡那些烂漫豪爽的词作。而自东坡体出现之后,无数文学家受之感染,并激起创作热情,走出一条新的文学形式道路。究竟东坡体有何魅力,如何形成,又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贡献?以下我们一一看来。

  苏轼自小勤奋好学,幼年的刻苦用功加上早年行遍各方的经历,为日后苏轼作诗作词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此外,苏轼传奇一生中,早年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为张方平。张方平于眉山与苏轼相识,且曾推荐苏轼为官,后苏轼被人诬陷,亦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二人相交匪浅。张方平为人性格豪放,诗酒豪迈,与苏轼甚为投机,苏轼早年士大夫词作已受此人影响。引“东坡的早期之作,主要是承接张先体的应社而来,其绝大多数的词作,产生于士大夫的酒筵,送行,赠酬等应体场合。”⑧其二为欧阳修。苏轼早年仰慕及崇拜欧阳修的才学,而后在考取进士后更得欧阳修赏识,遂拜欧阳修为师。二人亦师亦友,于颍州相聚时不但畅谈诗歌创作美学理论,求医问药治病救人的闲话,更是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交予苏轼。欧阳修对苏轼极为赞赏,评价极高。可以说,欧阳修是将诗文革新的重任交予了苏轼。

  苏轼的豪放词无论在内涵,结构,内容等方面都在前人传统的词作上做出了突破,以诗为词,开创婉约而豪放的词风,由“俗”向“雅”的方向发展。苏轼作词随意,兴致所至,具有以我观照万物的特点。例如苏轼早年的词作中,多也描写女性形象,却以自身参照万物,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我欲乘风归去”等酒徒亦或豪杰等男性形象的词句。而在苏轼之前,就女性形象而言,晏殊,欧阳修多是描写上层女性形象,柳永描写的则多为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而就男性形象而言,这些前人塑造的多是含情脉脉的晴朗。苏轼的这样创新,等若将自己推到了世人面前,自我内心的想法展露无遗。此外,就对“酒”这一道具的使用而言,古往今来大多诗词名篇借酒抒情,更有一种有酒即豪放的错觉,放荡洒脱不羁。而苏轼的酒,很多时候是有“酒后吐真言”之意,吐了真言,不但不能豪兴大发,反而增添忧愁,贴近事实,引人深思,可谓妙极。

  然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即便豪放,却不能说“雅”。引“在苏轼的美学思想体系里,存在着对柳永“从俗”倾向的批判意向,并有意识地建立与之抗衡的“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的词。这种词不是用“豪放”一次所能概括得了的,它应是一个比“豪放”风格更高更大一些的概念,这就是雅。”⑼而雅又如何体现?
  在创作手法上,苏轼以议论入词,词句大气磅礴,常以大手笔勾勒场景,结构上大开大合,情绪上更是大起大落,以俯览之势看待世俗,充溢狂放野性,借以突出苏轼旷达的人生哲理,从而达到豪放与雅格完美结合的艺术形态。引“坡词境界之雅,又是由深刻的思想内涵,高卓的才学识见,启人心智的人生哲理构成。没有思想内涵的人或作品,往往流俗,或只能附庸风雅。苏词中的思想深度,恐怕两宋词坛无人刻意比肩。”⑩总的来说,苏轼的作品中流露真实本性,生动而有力。敏锐的触感,透彻的思想更是其不会因世俗而变。其词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拓展出更大的词境,开创宋词的新时代。
  结语:
  宋之初,由前朝“花间派”的影响,拓展出一条追溯文学传承的探索道路。也正是由每个时期文人对前人的接受与创新,才将本“俗”的词,逐步推向“雅”的殿堂。


请问,谁愿意谈谈您认为宋词婉约派词风有何特点?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徐师曾的说法与张□相近。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有助于理解宋词的艺术风格。婉约,是宛转含蓄...

对《毛诗序》中“变风变雅”是怎么认识的??
诗序解释雅说:“言四方之事,形天下之风,谓之雅”。形,见也。照此理解,则雅与风并无区别。又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近代学者常引用“雅者,正也”,谓雅为正乐。这样理解当然有据,因为孔子说过“恶郑声之乱雅乐”,荀子也说过“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 ,...

李清照和苏轼的写作风格有何不同
但如果任其从俗媚俗地发展下去,势必为士大夫等正统文化的代表们所不满,甚至会毁掉这一新兴的诗歌体裁。而就在此时,苏轼“以诗为词”,标举“词是古人长短句诗也”的倡导,并非要抹煞次的特殊审美趣味,他指示要用诗之雅来改造词之俗,提倡词的品格,使之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因此出现了后来...

诗歌语言特色怎么分析,古代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风格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高雅的“雅”何解??
(3)平素,素来:~爱。~善鼓琴。(4)极,甚:~以为美。~不欲为。(5)交往:无一日之~。(6)酒器名:~量(liàng)(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7)中国周代朝廷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8)古同“鸦”,乌鸦 很显然,在高雅这个词里,雅所表示的是第二种意思,即...

古代汉语中同源词的含义是什么?
语言中的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在语言产生的初始阶段,音和义的联络完全是偶然的, 用什么样的语音来记录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所以,同一个语音可以表达 多种无关的意义,语言中因此产生了大量意义无关的同音词;同样,相同或相近的意义也可 以用不同的语音来记录,语言中因此又产生了大量的同义词,语...

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解连环》);“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风流子》)等,是“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这是周邦彦对柳词承继的一面。而周词与柳词的不同在于承柳而不囿于柳词。他往往运用比兴手法,重托物寄情而轻正言直叙,诗人的内心情怀完全渗入外物,情景交融,创造出幽渺深远,耐人寻味的意境。让我们以《浪淘沙》为...

怎样理解,评价苏轼的"以诗为词
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上片写旅况,“渐”字总领,贯穿到底,绘出一幅清丽,凄冷,寂寞的秋日早行图,并引出世路艰辛的感叹.下片写旅怀,直抒胸臆,追述以往抱负,转折到当前的失意困顿,最后以旷达的人生态度自我解说,表现出作者的志趣,才情与性格.但是,东坡的词作很少有政治上积极进取的一面,大多以...

唐诗宋词的来历
1、来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2、唐诗简介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如何理解李清照别是一家与苏轼自是一家词学观
二、典重 李清照不满贺铸作词“少典重:,认为作词应当端庄典雅,不宜轻佻为之。 三、浑成 李清照重视文学的整体性,批评张先、宋祁有佳句而无佳篇,“破碎何足名家”。认为词应有整体的意境,浑然一体。 四、协乐 李清照认为词要严格遵守五音六律及清浊轻重,反对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作词不协音律,并讥其为“句读不...

镇原县19646523421: 李清照"别是一家"理论的积极意义 -
捷俊盐酸: 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是词学理论发展的结果.理论与实践如影随形,词的创作实践必然产生词学理论.尽管李清照以前的词坛,对词学理论的系统论述尚不多见,但只要把有关词集的序跋,词人的通信,以及散见于词人著作中的只言片语稍...

镇原县19646523421: 论析题:文学的演进包括哪些因素? -
捷俊盐酸: 1.俗与雅:《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孔子整理,再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变雅了/南朝民歌本产于长江中游市井之间,但却引起了梁陈宫廷文人的兴趣→宫体诗/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雅/宋元戏曲在市井瓦肆中演唱,后经文人...

镇原县19646523421: 柳永对词的发展有哪些贡献求答案 -
捷俊盐酸: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

镇原县19646523421: 雅词是什么? -
捷俊盐酸: 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词本来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歌词,使用的都是人民大众的口语.《云谣集》是民间的俗文学,《花间集》是知识分子的俗文学.在北宋后期,对于词的风格开始有了要求“雅”的呼声.词既以雅为最高标准,于是周彦邦就成为雅词的典范作家.《乐府指迷》、《词源》、《词旨》诸书,一致地以“清空雅正”为词的标准风格.梦窗、草窗、梅溪、碧山、玉田诸词家,皆力避俚俗,务求典雅.然而志趣虽高,才力不济,或则文繁意少,或则辞艰义隐,非但人民大众不能了解,即在士大夫中,也解人难索.于是乎词失去了可以歌唱的曲子词的作用,成为士大夫笔下的文学形式.在民间,词走向更俚俗的道路,演化而为曲了.

镇原县19646523421: 为何说柳永词代表宋词发展的新阶段 -
捷俊盐酸: 摘自百度: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柳永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

镇原县19646523421: 为什么诗的鼎盛时期在唐而词在宋 -
捷俊盐酸: 中国文学及诗得发展是由俗到雅在到俗!早期得如诗经,乐府,大多来自民间,形式也较散.而发展到唐朝是,中国社会达到鼎盛时期,文人比较多,诗词大多为文人所做.而且唐诗得格式很严格,成为格律诗,成为雅!而这之后又逐渐归于通俗,所以相较自由得词开始在宋兴起,而且又逐渐发展到更加通俗得曲及明清得小说!

镇原县19646523421: 善变和嬗变的区别. -
捷俊盐酸: 善变和嬗变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善变:易变;多变. 2、嬗变:形容本质的变化. 二、出处不同 1、善变:《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拣尽后头座空房收拾的里头乾乾净净的,请进你去住着.你一定也不肯善变进去,我使几个人抬进你去,寻把严实些的锁儿,把门锁上.” 2、嬗变:胡适 《读书》:“ 达尔文研究生物嬗变的现状,前后凡三十多年,积了无数资料,想不出一个单简贯串的说明.” 三、侧重点不同 1、善变:多用于人物的多变. 2、嬗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

镇原县19646523421: 怎么理解《诗经》中的“变风变雅” -
捷俊盐酸: 出自《诗 "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镇原县19646523421: 对柳永俗词的评价有哪些? -
捷俊盐酸: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

镇原县19646523421: 怎么理解《诗经》中的“变风变雅” -
捷俊盐酸: 变风变雅 原出自《诗 "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 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