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古代的贤能之士

作者&投稿:慎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谁重视贤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我国古代,许多明君贤臣选人用人都能达到不拘一格,不重资历,不看地位,不计关系远近,不避亲仇,为了国家大义,达到了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境界。成败之道,在于用人,不拘一格,古鉴不远。
  祁黄羊荐人
  不避亲疏的不拘一格
  春秋时期,豪杰并起、人才辈出。而祁黄羊推举人才十分讲究,他胸怀宽广,不避亲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祁黄羊在对待用人的问题上能够做到以“公”去“私”,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曹操用人
  唯才是举的不拘一格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素以不拘一格、知人善任而著称。他曾再三颁布求贤令,宣称要“不拘微贱”,“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在实践中,曹操也十分注意从基础或实际斗争中发现和提拔人才,特别是出身微贱而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担任要职,参与军政大事。荀彧,仅为小小县令,但他才智过人,有“王佐之才”。投奔曹操后,曹操大喜,说:“吾之子房也。”把29岁的他比作汉高祖刘邦得到的谋臣张良,并立刻委任其为司马,参与军机要事。荀彧果然不负所望,常出奇谋,多献良策,成为曹操良佐。还有许多文臣武将,诸如郭嘉、荀攸、满宠、贾诩、刘放、孙资、于禁、乐进等,或出身贱微,或为一般小吏士兵,都被曹操发现并提拔重用,在曹操的统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管仲举人
  扬长避短的不拘一格
  齐桓公为了富国强兵,成其霸业,在鲍叔牙的推荐下,拜管仲为相。
  管仲认为,人才是治国之本,有了人才才能制定、实施好治国方略。在发现、举荐、任用人才上,他创造、制定了一套“三选”制:
  要求各乡把那些有才德武功的人士推选给国家。每年正月,乡长上朝时,将本乡“为义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明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拳勇股肱之力、筋骨善出于众者”进行报告,不告便为“蔽贤”罚罪。有,推荐贤能之士,桓公召见,安排在官府任事。这是一选;
  年终,桓公命官长书面报告新官政绩,推荐其中确有突出能力者,并普调查,广征乡里意见,加以验证。此为二选;
  此后,桓公亲自召见卓异才能的人,了解他们的素质,凡真正能成就大事的人,则立为高官,授之以大事。凡提出许多治理国政的难题进行策问,能够应对如流,回答满意的,则到乡里详细调查他的实际能力,确有能力而无大过的,便提拔为上卿的助手。此为三选。
  正是由于推行了这种开明、务实的选用人才方针,才使得管仲在齐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得以顺利贯彻执行。才使得齐国日益强大起来。这种“三选”制度,相当合理、严密、细致,在今天选拔人才中仍可借鉴。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的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 。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 ,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春秋以前,士作为一个等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士之子恒为士" 。到了战国,士虽然仍有等级的含意,但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大约在西周时期,才出现了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士,士阶层应是周代宗法制度的产物。现代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周代每世卿大夫以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诸弟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为庶人。至此士成为一个群体名词,有着鲜明的阶层特点,但基本上这只是一种血缘上的划分。

贵族的庶孽无疑是士的一个重要来源。纵横捭阖的张仪出身于"魏氏余子" 。余子即支庶。范雎原也是"梁余子" 。商鞅原是"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韩非出自"韩之诸公子" 。这一类的例子比比皆是。总之,贵族、官宦的庶孽、后裔大部分落入了士这个阶层。目前我们虽无法作出具体统计,但这类人物的数目是不会很少的。例如齐靖郭君田婴有四十余子,其庶孽之多是可想而知的。这些庶孽沦落的第一站就是士。

士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下面升上来的。这种情况早在春秋时已出现,到了战国更为普遍。《墨子·尚贤上》说:"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所谓"举之",首先指选拔为士。有的从学的人第一步是通过学而为士。宁越是由学而为士、由士而为公侯师的典型。《荀子·王制》说:"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管子·小匡》载:"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朴野指农人。另外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下层人通过学进入士的行列。《荀子·大略》载:"子赣(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吕氏春秋·尊师》载:"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史记·甘茂列传》:"甘茂起下蔡闾阎。"秦王政的谋臣姚贾为"梁监门之子" 。政治上活跃一时的史举,是"上蔡之监门也" 。从春秋后期,特别是孔子之后,私人办学之风大盛,数以十计、百计甚至上千的生徒,都是士的后备军或即是士。以上说的是文士。武士主要是从战场上培养出来的。

士是上与下的交会处。上下的对流量越大,士的队伍就越大。战国时期,上下的对流量比较大,因此士的队伍发展迅速。另外,士的发展与官僚队伍的发展成正比。士是官僚的候补者,官僚队伍的扩大,势必引起士队伍的扩大。战国时期是官僚制度普遍推行时期,它是推动士队伍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1)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

(2)班固,名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动摇”之义。

(3)蔡琰,名琰,字文姬。琰:美玉。姬: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4)欧阳修,名修,字永叔。修:长。永:本指水流长,引申为长。

(5)秋瑾,名瑾,字睿卿。瑾、睿,皆为美玉也。

2.名和字的意义相反或相对。此类较少。例如:

(1)曾点,名点,字皙。《说文解字》: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

(2)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义相反。

(3)晏殊,名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

(4)朱熹,名熹,字元晦。熹,明亮;晦,昏暗。

(5)顾炎武,名炎武,字宁人。武,泛指干戈之事。宁人,使人们相安无事。

3.名与字的意义相关。由于词义的变迁,有的名和字在今天已经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名和字之间只是一种偶然的联系,则更不易看出它们的关系了。

(1)孔子,名丘,字仲尼。《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2)孟子,名轩,字子舆。《说文·车部》;轲,本义为接轴车。舆,古代马车车厢。

(3)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凭)轼而观之”。

(4)苏辙,名辙,字子由。辙,车轮碾过的痕迹。由,经历,经过。《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5)张岱,名岱,字宗子。岱,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1 姜尚:开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千古一圣,后人膜拜。
2 管仲:齐国因为他而强盛,春秋因为他而精彩。
3 乐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分百的军事天才。
4 张良: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5 诸葛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6 魏征:耿诤千古第一人,辅佐圣明千古第一帝。
7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才德兼备,栋梁之材。
8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 袁崇焕:一片忠心只想力挽狂澜,千古奇冤空留壮志未酬。
10 左宗棠:半生戎马,一生倥偬,中兴虽无望,名臣名永传。


刘秀之详细资料大全
他在万里之外便率先抵抗,到了在朝为官,赞助国家,计谋如泉涌、威望服人,被朝中民间人士共同钦佩,汉南地区法令繁杂,人民痛苦,迫切希望有好的官员莅临,后来朝廷暂时放他赴西方任职,出外不长时间,西边地区人民便深深地爱戴他,我仔细回想古代的贤能之士的行为,以及回忆他的前前后后,可说他心地善良、忠义感人,没有...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作品翻译
孟子在他的言论中阐述了古代贤明君主的特质,他们以善为重,不执着于权势。这些贤君对待善言如同珍宝,倾听并乐于采纳,他们的胸襟超越了世俗的权力观念。同样,古代的贤能之士也持有一颗无私的心,他们专注于自我学术的提升,不会因为他人地位而改变态度。这种精神体现在他们与人交往的方式上,即使是地位...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

李白生平事迹
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叠出,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

苏轼的《贾宜论》 文章+翻译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象...

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出自《贾谊论》。《贾谊论》全文紧扣贾谊失意而终展开,对贾谊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认为贾谊悲剧的原因在于不...

古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
孟尝君好客养士。田文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田文。田文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实现他的抱负。实际上,越伟大的抱负越需要...

里人王五贤翻译
《里人王五贤》的意思是:有个乡里的人,叫做王五贤。《里人王五贤》出自《阅微草堂笔记》,《里人王五贤》中的里人指的是同一个乡里的人,而王五贤则是一个人的名字。整句话的意思是,王五贤是当地的一位贤能之士,他可能是个有德行、有才干或有善行的人。在古代,人们常常用里人来指代同一...

被朱元璋称为眹之子房的是谁
详细解释如下: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寻求贤能之士辅佐。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伯温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士,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助其成就大业。因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智谋和才能极为赞赏。“眹之子房”中的“眹”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诏书或命令...

2019高考贾谊文言文翻译
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象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请举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将帅英雄,越多越好! -
直萱心好: 中国古代著名文化名人屈原、张衡、诸葛亮、曹操、李白、白居易、苏轼、岳飞、李时珍 杜甫,李商隐,王勃,李贺 王维 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韩愈,陆游,苏轼,欧阳修,李清照,关汉卿,龚自珍 老子 孔子 王羲之 朱熹 曹雪芹中国古代将帅英雄 孙武、李靖、周瑜、陈汤、左宗棠、虞允文、岳飞、先轸、杜预、王阳明 赵云,成吉思汗,陈胜,吴广,田忌,孙膑,项羽,安禄山,史思明,石达开,韩信 关羽 先轸 孙武 吴起 田穰苴 陈汤 邓禹 陆逊.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古代勤奋读书的人和事简略概括 -
直萱心好: 1、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列举古代一些士的故事 -
直萱心好: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举出历史上几个有名的“士”字数少一些至少要举2个.
直萱心好: 商鞅、韩信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 -
直萱心好: 首先苏轼需要慎重考虑,苏轼年轻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才华,以当时让人难以致信的成绩考取了功名,并且苏门三父子的名声也很早就以声闻了,因此个人认为他算不得大气晚成.不过他老爸苏洵倒算得上大气...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举出历史上几个有名的“士”字数少一些至少要举2个
直萱心好: 李牧 张良 田单 齐明 孟轲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战国时期的“士”只那一类人?举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
直萱心好: 是指的一些读书人或是侠士,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很盛,“士”又被称为“门客”,尤其以“战国四公子”为甚. 比较著名的士有: 文人方面:毛遂(平原君),蔺相如(前为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后作官),侯赢(信陵君),冯谖(孟尝君) 侠士方面:荆轲最著名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求中国古代名人的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不要很长,100 - 200字要
直萱心好: 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

梅河口市19822176638: 一些中国古代的名人的事迹 -
直萱心好: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