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概括1段 2段 3段 的段意

作者&投稿:明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划分好的段落写出2、3段的段意。~

渴望物质上的伞来遮风挡雨
母爱如伞,为我遮风挡雨得到伞

女孩很高兴为您解答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中心思想:
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1~3: 说明了物候和物候学
  4~5 : 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此外,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如第三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候,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用词处处都经过推敲。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还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同时还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课文分析集锦
  1.关于标题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许伯明《〈大自然的语言〉分析》)
  2.关于一、二两段的讲析
  ①文章开头从“立春”写起,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这些就是物候现象。文章写春天,“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里按时序选取了一些具有特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问题。接着写夏天,强调气候是“炎热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可以看出,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在这一段末了,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镇江《〈大自然的语言〉讲解》)
  ②课文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不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苏醒”一词,就会略知端倪。紧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彩笔描绘了花草鸟虫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显现四季时序的更迭和特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文章第一段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这样开头,仿佛游离于题旨之外,其实不然。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景象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把花草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透露出物候学的含义;后一分句诱发下文,点明这种关系对农事的影响:“杏花开”“快耕地”;“桃花开”“快种谷”;“布谷唱歌”“割麦插禾”。从而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变化,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行文至此,点明了题旨。在这个基础上,课文概述了物候、物候学的形成及其研究内容,使人对物候学的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而杏花、桃花和布谷鸟不放在一个分句里说的原因是:杏花、桃花和布谷鸟不是一个种类,分别是植物、动物,两种不同种类的物候现象最好不要放在一个分句里。


利川市13697737271: 大自然的语言 概括1段 2段 3段 的段意 -
蒲影甘乐: 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

利川市13697737271: 《大自然的语言》 概括文章各段的要点. -
蒲影甘乐:[答案] 【析】本题意在检测语言:概括能力,提高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可找各段中心句,如没有现成的则需找关键词句,然后概括一下,再连词成句. 【参考答案】 一、(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4—...

利川市13697737271: 概括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各段的要点. -
蒲影甘乐:[答案] 一、(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二、(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三、(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四、(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的意义.

利川市13697737271: 急用大自然的语言每自然段意 -
蒲影甘乐: 本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一自然段: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

利川市13697737271: 课文预习作业,大自然的语言 划分段落和每个段落的大意分别是什么? -
蒲影甘乐: 《大自然的语言》可分为4个段落,其每个段落的大意如下:第1段(1-3自然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第2段(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3段(6-10自然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4段(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利川市13697737271: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内容概括..要快 -
蒲影甘乐: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

利川市13697737271: 大自然的语言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蒲影甘乐: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第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段~第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段~第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段~第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和作用.

利川市13697737271: 《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二、三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
蒲影甘乐:[答案] 第二段:第一句话. 第三段: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川市1369773727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了什么,还有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
蒲影甘乐: 说明了大自然中丰立无比的物候现象.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第一诗段,意思是到处都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第二部分是从第二诗段到第九诗段,介绍丰富无比的各种“大自然语言”(物候现象);第三部分是第十诗段到结尾,说明掌握“大自然语言”的方法. “白云飘得高高”“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大树"“车轮..鱼鳞圈圈”“三叶虫化石”“巨大'漂砾'”

利川市13697737271: 给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
蒲影甘乐: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自然段)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部分(6-10自然段)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扩展资料: 一、文题解读 此文以“大自然的语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