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作者&投稿:訾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生活状况有何共同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生活的年代

2.磨制石器及弓箭的使用

3.水稻和粟的种植及半坡彩陶

4.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

5.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三、“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一目,明确指出它们分别是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前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氏族公社。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教材着意改变过去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即江南文化的发展一向较晚,适当加大了河姆渡氏族的比重,并把它与半坡氏族相提并论。因此,应当重视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插图《我国氏族公社重要遗址分布图》不要求学生掌握。

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出现于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an)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应重点讲述水稻和粟的种植,因为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粟和蔬菜的遗物,以及当时饲养的家畜家禽种类,课文是用小字叙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但不要求记忆。

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的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此教师可适当多讲几句,并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陶器的烧制,重点讲半坡彩陶,书前的彩图《半坡人面网纹盆》要求学生记忆。原始纺织业则应提醒学生,当时纺织的是麻布,至于棉花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那要到元、明以后的时候才出现。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经学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这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要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讲清它们的结构。

最后,还有一个母系氏族公社中的社会关系问题。教材只提了两点,即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教师不必再补充其他要点。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因此,教师在讲第一点时可以不讲当时的婚姻制度,应依据教材着重从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以说明。在讲第二点时,教师不提原始公有制的概念,但可用浅显通俗的文字扼要地介绍一下氏族公社公有制的内容,这会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能够过平等的生活。

四、“大汶口原始居民”一目,叙述了大汶口中晚期社会生产的相对发达和大汶口文化晚期氏族制度的瓦解。这两个问题为因果关系,其中后一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在正式讲授前,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下部关于大汶口文化的注释,以弄清它的得名和它的社会形态划分。最好还能提一下与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在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还有多处,也通称大汶口文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把后面教材小字里提到的河北邯郸父系氏族公社晚期遗址(废井),纳入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范畴来加以理解。

半坡类型实行母系氏族制度。其社会组织是分层次、有结构的。配偶死后,各自归葬于本氏族基地。妇女对财产的支配权大于男子,女性在生产劳动中起着更大的作用。财产依母系继承,世系以女性计算。不存在经济上独立的家庭。

河姆渡文化(前5000到前3300。)为新石器时代。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话,应该叫半坡村。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一种原则一种精神。上宅文化遗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是不规整的椭圆形,屋内都埋有一个或两个深腹罐,是灶塘吧,且兼及存储火种。因没有全部挖掘,不知是否也有大屋 ,也环形布局。我想,有可能同半坡类似的。半坡遗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筑应是用树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茎叶再加泥土混合架构而成的,上宅文化遗址也发现了柱洞。这些今天看来实在是不起眼的"马架子窝棚",却是六千年前先民的杰出创造,是中国土木合构的古典建筑的发端了。穴居日久,容易“下润湿伤民”,人们便就地取材,铺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内设有火塘,但无烟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何等艰难的生活!人类发展是缓慢的,每一个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实践甚至付出了血与火的惨重代价。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栖身之地,我们现在的烟囱等通风通烟易如反掌,随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们一定希望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那样,实属不易了。那么,这些房子里又住着什么人呢?既处在母系氏族阶段,每个小房子,似应住着过婚姻生活的妇女以及不确定的来访的其他氏族的男子,当然,也会有男女相对稳定的对偶婚,但绝不是后来的一夫一妻制,依然依附于母系大家庭内,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另外多族的首领住在大屋子里,同时也是老年、孩子的集体住所。在半坡村里,人们过着生而平等相安无事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既然居住区是一种环形布局,那么,四周环绕一条壕堑围护,就很正常了,尽管现在只清理一小段。堑深六至七米,宽五至八米。半坡人没有现代挖掘设备,完全是用简单的石铲一铲一铲掘成的,数百米的壕堑,算来起码出土量要一万多立方米,那时一个氏族能有多少人?除去老弱病残,还有多少强壮者?其工程之浩大之艰难,恐怕不亚于后人开凿一条大运河。中华民族最能吃苦耐劳,从原始先民也得以体现。夏雨时节,村落积水可以疏导到壕堑中,而野兽袭击、外族侵袭,壕堑做了第一道防护的屏障,称这是后世城壕的雏型或先驱,不为过。堑北为墓葬区,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排列相当整齐,一般头部向西,以单人葬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仰身葬,也有俯身葬;有直肢葬,也有屈肢葬,以及瓮棺葬。其中,成人儿童分开,儿童大多不葬于公共墓地内,而是置于瓮棺内,埋在房屋附近,或许想孩子年幼,尚需父母照顾吧,尤其瓮棺上有一钻凿的孔洞,大概是作为孩子灵魂的通道,表明半坡人已经具有人死后而灵魂不灭的观念了。如果从整个墓葬看,虽然那时仍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质极其匮乏,人类还没有走出混沌,因而没有阶级,没有贫富,更没有剥削与压迫了,但差别总是有的,可能社会学家会有很多种更科学更合理的解释,而凭直觉我以为,屈肢葬、俯身葬,一定与仰身葬不同,仰身葬者一定优于其他葬者,不然,就不会随葬品大多出现在仰身葬中了,哪怕几件陶罐,现在觉得忒不值几个钱了,而那时当是较为贵重的了,宛若后代随葬的青铜器、金银器一般。

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其途径,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看,他们已普遍使用弓箭,还有石球石矛。 由此可以想见,人类发明了弓箭与矛,延伸自己的臂力,最初只为满足生存需要,后来进入阶级社会,为了争夺领土,为了争夺权力,弓箭与矛才用于战争,用于消灭人类自己!二靠捕鱼。数千年了,鱼网难以保存,网坠儿却不易腐朽,很简单,就是把扁平的小卵石,两侧击打出缺口,拴在网沿上,坠网沉入水底,网在水中张开,待鱼自投了。似乎陶器上曾印有布纹,半坡人已经纺纱织布,因此,他们就一定能够用细绳,编织鱼网。他们应该具有了这种能力。当然,我们切不可将五六千年前先人的智慧估计太高,毕竟是人类的童年,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相反,也不可能把他们的智慧估计太低,什么都不行,那还怎么称得上万物之灵呢?三靠种值。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进入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他们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再用石铲翻掘土地,石锄和尖木棒挖穴点种,最后,用石镰或陶镰收获,食用时用石磨盘、石磨棒脱皮碾碎。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培,粟耐旱易种,且便于存贮,不仅养育了六千年前的先民,至今仍是中国北方种植的主要作物。故此,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栽培粟的国家了。记得上宅人也使用了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通过谷类孢粉鉴定,那时上宅地区便孕育了原始农业的萌牙。正是由于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即便是刀耕火种,他们才能够过着较稳定较长久的定居生活,不然,或许他们还要扶老携幼,一群群地四处飘泊,随地而安呢。

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虽然耕作于远古时期,却显现着魅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观察和认识着变幻无穷的斑斓世界,用彩色绘制在陶器上,那艺术形象尽管简洁,却寓意深刻,充分再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总的看,这些彩陶或写实,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艺术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会寄托着希望捕获更多的鱼和鹿的心愿;或审美,彩陶图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图案逼真,笔划流利疏朗,显然具有装饰作用;或象征,如人面鱼纹图案,人面涂彩,口部衔鱼,三角头饰,或许这就是半坡氏族的图腾、族徽。彩绘中,鱼纹形象很多,表现手法也由简单而逐渐丰富,由写实而逐渐脱离了鱼的自然形态,成为写意的几何图案。是寓人于鱼,还是寓鱼于人?抑或人鱼合为一体?可以想见,半坡氏族极有可能是以鱼类水族为图腾的。既然如此,他们会不会认为他们就是由鱼变化来的呢?如果是,倒与几千年后科学所研究的人类起源于鱼相吻合了,只是吻合,不可同日而语。据说,夏部族是以龙纹为主要的图腾纹样(又传说夏禹治水),是否从半坡氏族的鱼类水族深化派生出的呢?上宅文化遗址发现了许多鸟首陶柱,专家认定这是上宅人祭祀的东西,崇拜的图腾。那图腾是一种鸟。曾有人认为商部族就发源于燕山山脉南麓,而商部族信奉的是玄 鸟,即燕子,那莽莽苍苍的山脉又叫燕山,我不敢妄断商部族就一定是由上宅人繁衍来的,这其中是否会有些内在关联甚至一脉相承呢?尚未可知。上宅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还没有发现具有明显的有规律的符号,而半坡多种器物上,都有符号,笔划均匀流畅,相当规整。同类符号在关中地区其它遗址中,多有发现。从其形状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象,二者都出现于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只时间有别。是纯粹的偶然吗?甲骨文会不会来源于这些刻划的符号呢?无论如何,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很成熟很系统的文字,绝不会凭空产生的。而这些符号,到底代表什么意义,只有求教半坡人了。

半坡,仰韶文化的代表,太博大精深了,门外的我只匆匆一瞥,仅仅看了几个先人足迹。而这足迹,甭管是深是浅,也是母亲在远古留下的。况且,与上宅人尽管远隔千年与千里,足迹却时断时续地连贯在了一起……

河姆渡人还饲养猪、狗和水牛,建筑木结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不是很好.(凑个热闹 嘻嘻)


九龙坡华岩看守所里面的生活好不好?
不过朋友的身份可办接见不太容易。不如到他能给家里打电话了,让他给你打电话吧。3、暗无天日是清朝的刑部大牢,现在看守所的生活环境还是可以的,不会挨饿受冻,其实人到了那里边,吃穿睡觉都不觉得苦了,最主要的是失去自由。那个滋味不好受,没失去过自由的人是想不到的。

虎头坡村村情概况
虎头坡村被列为贫困村,村民们也在积极寻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拓宽收入来源和改善生活水平。2008年,虎头坡村的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8.63万元,但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仅为660.64元,这显示出村庄经济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尽管面临挑战,村民们依然坚守并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

生活中,一个人开始走上坡路的“迹象”有哪些?
只是,如果一个人把获得“黑带”当作学武历程的结束或最高成就的话,那么获得“黑带”之时,也就是他学武的结束之时。如此,“黑带”的颁发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事实上,这便是一个人学习毅力的问题。学习毅力,也就是学习意志,它与一个人的自律、逆商紧密相关...

生活中,哪些征兆是人生开始走上坡路?
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迷失,就很容易看不到身边的机会,看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好,不知道感恩,沉迷在自我痛苦中无法自拔。当一个人突然豁然开朗,不计较成败得失,享受现在努力,过好每一天,心情豁达开朗之后,整个人就会变得不一样,看待事情的方式和方法都不一样。一个认真面对生活的人,生活也会...

人生的上坡路总是十分辛苦,可为什么有很多人选择安逸的生活?
因为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按部就班实际上并不是贬义词,反而是一种正常的人的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到底就是大多数人的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大多数人的生活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这种就叫称之为安逸。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那么大多数人不安于现状,那不是一个社会的正常...

《小坡的生日》读后感
帮助的人:85.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小坡的生日》是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老舍。本书介绍了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小坡的生日》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坡的生日》读后感 篇1 这...

西部的贫困学生生活怎样
全国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安康计划西部行”进内蒙、过宁夏、穿甘肃、跨四川、入贵州,行程9000余公里,深入走访了西部的贫困学校、家庭,从繁华的大都市到穷困的西部山村,我的感受与其他海外学人又有所不同,在我的眼中一些贫困孩子的生活就是我的过去,而在贵州的甲坝民族小学我却看到了让我这个西部儿子眼涌热泪和...

真实的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我家住在农村,在我的认知里,真实的农村生活,每天清晨是伴随着忙碌开始的。几乎五六点天刚亮的样子,大家趁着清晨的两双气息都忙于下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尤其是夏天的夜晚,吃过晚饭的人们总会三三两两相聚在一起,或聊天乘凉,或打牌嬉笑,趁着温柔的月色,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气息,仿佛忙碌一天...

六盘水山区的生活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我需要真实的情况,谢谢大家了...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六盘水山区的生活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我需要真实的情况,谢谢大家了。。 我爱上了你们那山区的一个女孩,我是德阳的,她是六盘水山区的,听她说她的条件有点苦,我想帮她,谢谢大家了,我要真实山区条件。。。先谢过大家了!!!... 我爱上了你们那山...

重庆九龙坡区低保标准
一、重庆九龙坡区低保标准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636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515元;全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827元。二、如何申请?申请低保以家庭为单位,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景 -
东野威新力: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已经有了农业和畜牧业.(板书:3.水稻和粟的种植)农业的发明,是妇女的功绩.妇女在长期采集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后来她们就在住处附近栽培一些植物,这就是原始的农业.当时的耕作方法...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
东野威新力: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话,应该叫半坡村.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一种原则一种精神.上宅...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人是怎样生活的 -
东野威新力: 半坡人在地上挖一个浅坑,然后在上面盖草房子 属于半地穴式住宅.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什么? -
东野威新力: 半坡:(1)农业:①他们已经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②他们种植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并打猎、捕鱼.(2)手工业:制造“彩陶”.(3)生活情况:房屋为“半地穴式房屋”(北方房屋特点).故他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希望对你有帮助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
东野威新力:[答案]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话,应该叫半坡村.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一种原则一种精神.上...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急用, -
东野威新力:[答案] 半坡人过着现代人的生活:会制造陶器,会耕田,会纺线、织布、制衣.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原始居民是怎样生活的 -
东野威新力: 半坡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主要建半地穴式房屋;普遍地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最重要的他们培育出了粟.可以说,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干旱地区聚落生活的特点,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

霸州市18520325258: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
东野威新力: 半坡人过着现代人的生活:会制造陶器,会耕田,会纺线、织布、制衣.

霸州市18520325258: 历史七年级上册:简述半坡氏族时期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如何? -
东野威新力: 半坡人 距今时间: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黄河流域) 作物:粟,(世界最早种植)鱼,肉,蔬菜 工具:磨制的石器,木制的耒耜(lei si )石刀,箭头,鱼钩,骨头制品,补鱼工具 生活;饲养动物,半地穴式房子,彩陶,会防线,织布,制衣

霸州市18520325258: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
东野威新力: 河姆渡人过着定居的生活,而半坡人过着现代人的生活:会制造陶器,会耕田,会纺线、织布、制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