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对国际格局发展的影响是???

作者&投稿:豆卢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析大国关系对当今世界格局的直接影响?~

当前大国力量对比和关系互动态势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复杂影响。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终极目的是建立由它支配的单极世界秩序。政府调整国家安全战略,谋求绝对安全和绝对军事优势,推出“先发制人”战略,强化单边主义,根本 出发点都是为了加速实现这一目标。现在美国GDP约占世界的30,军费开支约占世界的41,美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对其他大国的优势有所扩大。美国以强大军力作后盾,打着反恐旗号,扩大在海外驻军,现在美国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程度不同地保持 军事存在,在一些地区扩大了地缘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美国的独超强势和强化全球战略攻势给多极化进程带来新的困难和曲折。在一定意义上看,当前世界战略格局带有某 些单极色彩,美国的世界主角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主要作用有所强化。但是,对美国的力量和影响也应做恰如其分的估计,不应夸大,更不应将其神化。就经济力量而言,当今世界存在三个中心,即美国、欧盟和东亚,并不只有美国一个中心。就军事力量而 言,不能笼统地说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世界战略力量仍基本保持均势。因为仅俄 罗斯一个核大国就拥有同美国大体相等的战略核力量,即使根据俄美新的削减战略核力 量条约,到2012年双方都将保有1700~2200枚战略核弹头,在战略核力量上双方仍是势 均力敌。总言之,俄美都保有能摧毁对方多次的核打击能力,大国之间特别是俄美之间 “核恐怖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就外交而言,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全球战略攻势并不是处处旗开得胜,在不少问题上碰壁受挫:搞反恐扩大化和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受到包括其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非议和反对;在日内瓦人权大会上提出反华提案连年失败,并落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推行偏袒以色列、打压阿拉法特的中东政策陷于孤立;对一些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得逞,等等,这些表明美国在世界上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主宰世界的命运。现在西方有人宣扬当今世界已成为美国独家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已是“君临天下”的“世界新帝国”,显系夸大不实之词。美国固然凭独超强势给多极 化进程带来干扰和冲击,但其单极图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抵制和牵制。同时,促进 世界多极化的力量也在发展。美国不能扭转世界多极格局的发展方向,世界多极化趋势 仍在曲折中向前推进。

现在社会主要是几个大国之间的危险平衡,军事排名第一当然是美国,第二是俄罗斯,第三是中国,第四是法国,第五是英国,第六是印度,第七是德国,第八是日本,,,,,,,,,简单的从经济上讲排名GDP最新排名: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俄罗斯…所以以上国家如果出现全面战争,影响一定是全球的,经济直接倒退回20世纪。甚至是地球毁灭,人类灭亡【核武器】排名第一名:美国
第二名:俄罗斯
第三名:中国
第四名:法国
第五名:英国
第六名:德国
第七名:印度
第八名:朝鲜
第九名:以色列
第十名:巴基斯坦
1.核弹力量
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
美国:6600枚;
俄罗斯:6300枚;
法国:500枚;
中国:450枚;
英国:380枚;
印度:70枚;
巴基斯坦:30枚。
一个核弹的威力,东京消失,周边受波及。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2010年即将过去,世界又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从地区形势看,美国政治、经济难题相互交织,欧盟重大改革开始启动,中东局势变数增加,朝鲜半岛局势堪忧……

  新华社海外7个总分社的社长以笔谈形式,对不断演变的地区形势展开评析。

  亚太地区:地区关系因美国加快“重返亚洲”而复杂化

  新华网香港12月26日电 2010年,在亚洲国际舞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身影颇为突出。在美国总统的出访日程表上,到访亚洲的时间最长;浩浩荡荡的美国舰群,不断在亚洲海域炫耀武力。这一年,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因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强势向纵深推进而日趋复杂化。

  “重返亚洲”的战略,由美国政府2009年7月公开提出,旨在重新确立和提升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奥巴马总统自喻为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热衷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希拉里国务卿深明远意:“美国的前途与亚太地区的前途紧密相连,而这个地区的前途有赖于美国。”

  美国的“重返亚洲”不仅是战略,更是落实到实际行动,而且是加速度。翻阅美国今年的外交日历,从美国总统到外交国防官员,像“走马灯”一样穿梭亚洲。外长和防长的“2+2”双边会谈机制,从美日之间向更多国家扩展。美国已俨然成为亚洲的“常驻大国”。

  奥巴马接连在亚洲出席国际和地区会议,长时间访问印度诸国,还在纽约召集美国—东盟峰会。今年11月,奥巴马先后访问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其中在印度逗留时间长达4天之久,苦心推动与印度的伙伴关系。

  希拉里出入亚洲更是频繁有加。就在奥巴马今年11月访问亚洲数国前夕,她率领人马踏步亚洲多国,推动美国“在战略、政治、多边、经济和贸易方面参与亚洲事务”。几乎同一时间,国防部长盖茨也在亚洲活动。

  有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兵分三路同时出现亚洲舞台,实为美国外交之少见。

  美国“重返亚洲”言行并举,外交军事协同推进。美国不仅在阿富汗增兵,巩固在亚洲盟国的军事存在,而且在亚洲地区大肆进行军事演习。7月底,美国海空集群驶入韩国东部海域,举行美韩34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8月,美国航空母舰高调访越驶入南海,紧接着美韩军演又在日本海和黄海展开。年终岁尾,4天的美韩军演刚一结束,8天的美日军演随即登场,规模是美韩军演的6倍。

  12月初的美日军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率领20艘战舰集群,加上号称“空中堡垒”的B—52战略轰炸机等150架战机,还有万余名美国官兵参加。日本投入兵力超过3.4万人,出动舰艇40艘、战机250架。日刊强调,这是和平时期日本最大的军事行动。美国持续在亚洲军演,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战略图谋。国防部长盖茨一言道白,美国“正在考虑重新调整美军的全球部署,其中一项是增强对亚洲的驻军”。

  在加速“重返亚洲”进程中,美国直接插手亚洲国家间的争端。无论是“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还是“南海争端”、“湄公河资源利用”等问题,美国都积极介入。

  美国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深刻目的。《纽约时报》评论说,美国正与日本和韩国恢复冷战时期的联盟关系,并在亚洲其他地区加强势力。美国不仅要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坐镇的东北亚军事板块,还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越南等国关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领地。

  纵观亚洲今年的形势与美国的行为,与其说美国加快“重返亚洲”,不如说美国正在试图把亚洲更多国家拉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用奥巴马之言概括美国“重返亚洲”成果,就是“美国加强了既有同盟,深化了新的伙伴关系,重新密切了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地区组织的关系”。(作者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

  欧盟:在阵痛中进入过渡期

  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26日电(记者刘江)2010年,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以主权债务危机为重要标志,欧盟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阵痛”中,进入了由“后冷战”向“后危机”时代过渡的重大转折期。

  今年年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不同程度陷入主权债务困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欧元稳定受到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群众抗议、示威乃至社会骚乱。危机最严重的希腊和爱尔兰分别于今年5月和11月被迫寻求外界救助。目前,这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不排除加剧的可能。

  欧元区“债务海啸”表面上看是债务和金融问题,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失衡的结果。首先,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欧元区虽然使用了统一货币,但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纪律,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技术研发方面也相对滞后,致使欧盟地区劳动生产率多年来踌躇不前。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欧盟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早、进展较快,但政治一体化却举步维艰、一波三折,这大大制约了欧元区的治理能力。再者,欧洲资本福利主义发展模式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出现失衡。长期以来,欧洲尤其是希腊等南欧一些国家片面强调“高工资、高福利、高补贴”,结果形成巨额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债台高筑。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盟“标本兼治”,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出台了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备用救助机制,并从这套备用机制中拿出了627亿欧元救助爱尔兰;欧洲央行继续向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并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二是欧盟各成员国尤其是债务危机国家大力紧缩财政;三是推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财政纪律、新建宏观经济风险监测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建立持久性危机应对机制等,完善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治理;四是制定以“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10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加快经济复苏并促进新一轮增长。尽管遭遇主权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及欧盟经济仍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全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最近,欧盟委员会大幅调高了今年的增长预测,其中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率由春季预测的0.9%上调至1.7%,欧盟由1%上调至1.8%,而去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都是负增长。不过,目前欧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截至今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已攀升至10.1%,创近10年来新高。另外,欧盟各国复苏进展不平衡,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仍将是负增长。

  去年12月《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但一年来欧盟政治一体化仍举步维艰,进展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欧盟领导层及各重要机构以及各成员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债务危机、消减开支、控制失业、促进复苏等紧迫经济问题上,政治一体化问题被“边缘化”。

  第二,《里斯本条约》确定的“欧盟总统”与欧委会主席、轮值主席国领导人之间,欧洲议会与欧委会、欧洲理事会之间,欧盟及其下属机构与各成员国政府之间,权力再分配仍处于初始阶段,相互关系远未理顺;领导岗位和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影响了欧盟工作效率。

  第三,在处理债务危机、金融改革和解决族群矛盾等重大问题上,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盟大国坚持本国利益优先、“主权让渡”有限,甚至与欧盟高官公开发生“口水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氛围。

  第四,欧盟力图“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提高其国际地位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在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及其他一系列国际多边外交场合,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地位和话语权仍高于欧盟;美欧峰会一拖再拖,俄欧峰会虚多于实,热点外交进展鲜见。在过去一年中,虽然欧盟一体化外交遇到各种困难,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欧盟“外交署”最近成立并正式运行。“外交署”对分属于欧盟各机构以及27个成员国的外交权力和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欧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国际影响力。

  2010年欧盟对外开拓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力提升外交战略水平。欧盟领导人认真反思了当前囿于战术而疏于战略的做法,认为外交战略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欧盟已明确将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主张将来把埃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和韩国等也列为“战略伙伴”。此外,欧盟还把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以及移民和签证等问题明确界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

  2010年,欧盟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更趋活跃。欧盟着力发展大国关系,与中、美、俄、日、印等分别举行峰会;强化地缘战略,巩固和发展“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继续向东南扩展,稳步整合“西巴尔干”,并积极推动与中东、北非等地区国家的战略合作;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别与拉美及加勒比、非洲以及东盟等举行峰会或部长级会议。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最近阿什顿代表“5+1”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了会谈。

  在最近发表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欧盟承认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这一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国家集团进入了一个重要“过渡时期”。过渡意味着不稳定因素乃至重大风险可能随时随地凸显;在危机中过渡,更使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在新的一年里,欧盟将面临各种新困难、新问题,欧盟也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内政、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以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并加快政治一体化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本文作者为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

  中东地区:局势起伏跌宕前景难测

  新华网开罗12月26日电(记者李红旗)2010年,中东局势起伏跌宕,热点问题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平添变数。巴以和谈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战后重建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苏丹南部公投前景坎坷。国际社会对中东的关注一刻没有放松。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和6月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和开罗向伊斯兰世界示好,声称将竭尽全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帮助中东地区人民实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之后美国高官频频出访中东,先是促成巴以间接会谈,后于今年9月初启动了间隔20个月之久的直接谈判,但两轮艰难交锋下来,边界划分、难民回归和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无一突破,犹太人定居点扩建问题更是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打破僵局,美国又提出向以色列提供20架先进战斗机和在联合国阻止对以色列不利提案,以换取以色列延长90天定居点限令,遭以拒绝。美国日前不得不宣布,其打破定居点僵局的努力失败。尽管美国声称不放弃中东促和的目标,但中东和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的症结主要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继续采取迁就政策。以色列右翼政府当政,对美国的促和压力软顶硬抗,而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不愿向以色列增压,屡屡从原持立场后退。

  在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为维护右翼政府联盟,一方面不断表达与巴方恢复和谈的愿望,另一方面在定居点扩建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以议会最近通过的关于领土让步须经公投的议案,使和平前景更加黯淡。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则饱受与哈马斯公开决裂的困扰,难以在定居点问题上做更多让步,指望美国通过向以色列施压帮助突破定居点障碍,但结果是冷水浇头。面对僵局,巴方称有多种选择,包括单方面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寻求国际支持,但美国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会置以色列的诉求于不顾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令人怀疑。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自8月底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后,伊拉克安全局势并没得到彻底改善,爆炸袭击事件屡屡发生,民族和解进程接连受挫,战后重建荆棘载途。今年3月伊拉克议会选举后,政府组阁僵局历时8个月之久,各政治派别最终于11月达成协议,新政府也于12月21日正式成立。不过,伊拉克的的局势恢复稳定和经济复苏仍需时日,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将使伊拉克百废待兴前景堪忧。有分析家指出,美国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财政包袱,这应促使其重新审视中东政策。

  2010年,伊朗核问题持续“高温”,使中东政局前景充满变数。奥巴马上台伊始,向伊朗频摇橄榄枝,以经济实惠诱使伊朗放弃铀浓缩计划,遭到对美国充满疑虑的伊朗拒绝。美国今年6月带头在联合国推出第四个制裁伊朗决议,但伊朗仍没有就范,依然坚持铀浓缩计划。

  为缓解国际压力,伊朗先是同土耳其和巴西达成核燃料交换协议,但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积极响应,后又同意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恢复谈判。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伊朗与6国的谈判传出积极信息,双方同意明年元月在伊斯坦布尔继续会谈,但人们普遍对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持谨慎态度。

  在以色列计划突袭伊朗核设施的传闻屡见报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而和平谈判成功的关键是增进相互信任,以良好的政治意愿和高超的政治气魄共同商讨双方的关切,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苏丹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今年4月,苏丹举行了24年以来的首次多党选举;明年1月,南部公投即将举行。随着公投日期的临近,各政治势力博弈日趋激烈。公投将决定贫穷落后的南部是否脱离北方而独立,结果将对苏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地区政治版图带来巨大变化。

  尽管饱受连年内战之苦的苏丹北南双方都希望公投将公平、公正、透明,但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和债务问题上的分歧依然难以弥合。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应该尊重苏丹人民的正当选择,为苏丹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除以上热点问题外,中东大国埃及的政局动向也引人注目。新近举行的埃及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大获全胜,但由此可能引发的反对派反弹为明年总统选举增添新的变数。此外,“包裹炸弹”事件凸显也门反恐形势的严峻。

  与此同时,地区重要国家关系的改善为中东政局走向释放出一些积极的迹象。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向阿拉伯国家靠近,7月同埃及就开启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叙利亚同邻国黎巴嫩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同意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伊朗同黎巴嫩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同意加强全面合作;海湾国家在新近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重申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这些变化,为中东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2011年,中东热点问题仍可能持续“高温”,各方博弈仍将继续,但为实现中东和平发展的努力也不会停止。目前而言,各方已显示出解决难题的良好意愿。但要实现中东地区和平发展的目标,需要各方体现出政治魄力和智慧。尤其是美国,应该审时度势,采取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立场。(本文作者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

  非洲地区:政局更趋稳定 经济复苏稳健

  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2010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数国家局势更趋稳定,政治更加成熟;经济复苏稳健,整体形势向好;经济一体化步伐坚定,里程碑进展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局势依然十分脆弱,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困难。

  2010年被非洲联盟(非盟)确定为“非洲和平安全年”。非盟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针对困难重重的津巴布韦联合政府、久拖未决的马达加斯加政治危机和反复推迟的几内亚和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虽然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但这些国家的政局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今年非洲经济表现不俗,成为全球新亮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报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今年整体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5%,有望成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该组织认为,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危机前各国经济基础的稳步提升,包括相对稳定的增长、低通胀、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债务的逐渐减少等。

  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今年也取得重大进展。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共同市场。这是继2008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自由贸易区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上又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拉美地区:几家欢乐几家愁

  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潘国俊: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拉丁美洲整体经济形势比预期好,多数拉美人因前两年经济危机而紧锁的愁眉现在已经舒展。但也在这一年,拉美天灾人祸奇多,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遭遇灾难冲击。

  受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影响,拉美国家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衰退。但在2010年,拉美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多个国际机构评估,拉美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2%以上,贫困人口亦有所下降。总体而言,美洲南部地区国家经济形势一枝独秀。而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

  在政治方面,巴西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当选总统对拉美政治格局意义重大,她的胜利稳住了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在拉美占领大半壁江山的局面。

  拉美地区今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比往年更多更重。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乎把首都太子港夷为平地,20多万人死亡。上百万难民迄今依然住在简易帐篷里。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超级大国今非昔比

  新华社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2010年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这种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进而影响外交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集中通过11月初美国的中期选举表现了出来。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用总统奥巴马的话说,是民主党“遭受了惨败”。不过,这一结果绝非意外。由于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执政已近两年的民主党难逃其责,选民自然要通过手中的选票向其宣泄不满。

  表面看来,失业率长期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是美国政府和国民最头痛的问题。然而,美国经济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高失业率问题。美国经济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是美国政府的超巨额债务。与债务问题同样尖锐的是不断扩大的“财富鸿沟”,即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美国虽然仍旧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但其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尤其是难以挣脱的经济困境,使得这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亚欧地区: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张铁钢:2010年,亚欧地区局势可以说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特点是西“晴”东“雨”。

  纵观全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一直受到双方不同程度的或“拉”或“打”。今年,前者扭转了“亲西方”的外交路线,后者改变了“向俄罗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目前,两国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多方向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俄罗斯在梅普双重体制领导下,政局和社会总体稳定。经济上,尽管今夏遭受旱灾和森林火灾,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并以“现代化”为目标呈复苏走势。内政方面,尽管首都莫斯科今春发生地铁连环爆炸,北高加索地区迭发恐怖袭击事件,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外交上,俄罗斯虽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互存戒心,但仍然努力推进“经济外交”战略,积极探索安全合作新途径。同时,俄在独联体这个“特殊利益区”的影响力有所恢复。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5个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贫富悬殊持续扩大。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导致政权更迭的流血骚乱,政局迄今尚未完全稳定。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外高加索3国,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则继续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经济呈稳步发展之势。

  展望2011年,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多方向务实外交,仍将是亚欧各国不约而同的主旋律。虽然外高加索和中亚一些国家甚至俄罗斯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或恐怖主义威胁,但是亚欧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稳定繁荣的努力必将奏出动人的乐章。

中美----G2,G20?


如何认识国际秩序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众所周知,国际旧秩序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下建立的,本质就是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国际旧秩序也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迫切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从而就可以有效地遏制...

明末清初时期,中俄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中俄关系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对国际格局,尤其对塑造和形成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中俄两国关系错综复杂,过蜜月期,也经历过全面破裂,恶化至互为敌人和全面对抗的状态,在目前新的国际关系形势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磨合与协调。在美国等西方...

当前国际局势发展趋势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洁勉,文章来源于《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03期。”500年前的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轫催生了欧美(西方)主导的近代、现代国际大格局,这一状况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开始发生变化。非西方力量经过70多年发展而逐步壮大,已经超越了临界点。估计...

较之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现在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当前国际关系的现实中,经济已成为最大的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表现十分明显:第一,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心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从一种外在的占有,如二次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领土与资源的战争和两极时代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转向内在的参与,如对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掌握与开发,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国际格局呈现出东升西降,以什么为主
因此,未来的国际格局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局面,东方和西方国家将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展开合作和竞争,共同推动全球的发展和进步。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

国际战略格局的特征包括哪些
国际战略格局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 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2. 大国关系相对稳定。3.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上升。4. 大国力量对比相对均衡化。5. 军事安全因素的作用有所上升。6. 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加深。7. 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的作用日益凸显。8. 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为什么?
有的学者认为,伊拉克战争后大国关系的变化、分歧主要根源于对国际秩序的不同理解。美国一直力图建立以其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将联合国视为自己的工具性机构。而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法、德和中、俄等大国则强调要以联合国作为行动的框架,致力于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此外,经济利益也是擎肘三边关系的一...

国际战略格局有哪些变化?
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 世纪初期,其标志是该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约确立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是战胜国还是...

论述国际战略格局发展趋势
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两极格局造成了极大冲击.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第三世界以不结盟和区域组织为代表,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一方面学生打击了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另一方面加速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极大的冲击了两极格局,...

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条件通常包括哪些
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体系处在深刻变迁之中,不论是力量格局结构,还是国际关系的性质以及全球治理规范,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资阳区18481664673: 大国关系对国际格局发展的影响? -
大叔扶地屈: 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骨架,只要几个主要的大国关系基本确立,那世界格局基本就确定了.因为只要是大国,肯定会有追随国家,也就自成一派了.这个典型的就是冷战时期世界格局.对于那些小国,如果不支持大国政治,也就基本没有露脸的机会,万一谁要是傻傻的去公然反对大国政治,结果就是朝鲜和古巴,当然他们够幸运,因为还有中国和苏联.这个思路应该差不多了吧?欢迎采纳

资阳区18481664673: 大国关系的调整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
大叔扶地屈: 经济合作,文化传播

资阳区18481664673: 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大叔扶地屈:[答案] 当然是各国的自身利益了.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各自的切身利益!说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微妙,因为各国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只要各国之间都朝着和平的方向去发展,那么我们的地球将会变...

资阳区18481664673: 怎样看待当前世界格局? -
大叔扶地屈: 当今的国际政治,尽管已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大国政治,但大国关系的影响仍然举足轻重.不论是国际冲突还是国际合作,在重大问题上大国都扮演着主角.新兴大国的地位与影响力明显上升.在新旧力量此消彼长的态势下,中国地位凸显,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成为了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由于双方的互动受到了权力竞争与相互依赖的双重结构的影响,因此尽管一年来双方冲突的一面趋于尖锐化,互动摆幅明显增大,但仍能保持在斗而不破的范围之内.在大国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其他的新兴大国也在发挥日益增大的作用.这些新趋势,构成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重要表现.

资阳区18481664673: 政治题:发展大国关系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作用 -
大叔扶地屈: 经济实力虽然非常强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脆弱性,影响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他大国的利益关系复杂,短期内难以在国际体系中定位,因而对外战略的选择性依然存在许多矛盾.不能正视和反省其侵略历史,严重地伤害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必然影响到在国际上政治作用的发挥.

资阳区18481664673: 历史题目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是谁?2、当今
大叔扶地屈: 1.西方的核心国家是美国,东方的核心国家是苏联,现在是中国.2.当前大国力量对比和关系互动态势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复杂影响.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终...

资阳区18481664673: 大国关系是构成世界格局的重要基础,对整个国际形势都会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以下关于大国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欧洲的主要矛... -
大叔扶地屈:[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资阳区18481664673: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大叔扶地屈: 特点(1)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2)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4)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5)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6)...

资阳区18481664673: 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影响? -
大叔扶地屈:[答案] 就是各,国的根本利益主导着关系的变化,现在将就的是和平和发展,大的世界范围的战 ,争,或者说是大国的对抗已经很难出现了

资阳区18481664673: 谈谈大国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 -
大叔扶地屈: 目前国际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个强国``因此与大国搞好关系在外交中尤为重要.和大国搞好关系,有利于贸易往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多方相互制衡,共同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