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为何宁肯花高昂的学费也要送孩子去民办大学呢?

作者&投稿:鄣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大学教育?~

狭义的“大学教育”指的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以后,收到的文化教育。
大学的本质其实就是给了你更多的成长机会和更好的成长平台。大学的职责是培养更多有思想的人才。
当你走出大学校门的那刻,你发现自己不会再是那个当初让父母担心你独立的孩子,因为大学这四年里,你成长了,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你不会再哭着鼻子,对爸妈说想家,因为你知道总有一天你会独立的,总有一天你不会再让爸妈为你担心。
你不会再迷茫的刷着空间人人微博朋友圈,在上面写一些矫情的文字,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你知道了怎么去排解寂寞,怎么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你不会再稀里糊涂的爱上一个人,不会再去为了恋爱而恋爱你更愿意一个人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直到那个真正对的人出现为止。
你不会再整天抱怨学校的小气,老师的功利,也不会再抱怨同学的冷漠,因为这一切你都习以为常,你学会了接纳,终于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现在的你或许更愿意坐在图书馆,看看自己喜欢的书。饭后更喜欢散散步,听听音乐。游戏对你来说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你会偶尔感慨身边的学弟学妹们的单纯与稚气,却不会再去改变什么,因为很多事情需要真真切切的去经历。
现在的你感激曾经的自己,大学让你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逃课,第一次通宵,第一次挂科,第一次翻墙……你做着曾经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不停的刷新着自己的三观,终于有天你稳定下来。
原来,大学教会我们更多的不是知识,而是让我们学会了成长,摒弃了浮躁,做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说大学的本质是让我们学会了成长,大学职责是培养出了我们这些比没上大学更有思想的人们。

现代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之一,在中国的特定时期内还属于应试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为目的。虽然它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在这同时,它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沦为社会的婢女。
为此,大学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养,能够按照人的样子组织世界。这样,大学教育才能从目前唯社会是用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才能引导社会文明发展。
这样,大学毕业生将不是物的存在,而是人的真正存在;不是单面人,而是内涵丰富的人。他们到了社会上,不仅能够谋生创业,而且完全能够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担。

扩展资料:
教育模式:
第一,中国本科教育是“被专业”的教育。在现有本科教育模式下,每一个受教育者都会带上极强的专业烙印,每一个本科生除了学校的标签之外,同时都贴上“专业标签”,并自然而然地分流到与之相应的各行各业。
显然,在计划模式下,这一特征有其制度的优势,但在社会行业产业结构不断变换的今天,这一“被专业”的本科教育无疑需要深刻的变革。
第二,中国本科教育是“被计划”的教育。在现有本科教育模式下,高校从招生计划到教学计划,从教学计划到就业计划,都带有很强的“计划”思维,高校在“计划”面前缺乏自主权,学生在“计划”面前缺乏选择权。
一方面,带来了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虚高”;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却难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尤其匮乏。
第三,中国本科教育是“被选择”的教育。在现有本科教育模式下,一方面,我国本科教育中引入了国外大学常见的学分制、选修制等制度安排;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甚至是学习进程中,又都是事先被预设的,学生缺乏选择的空间和机会。由此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个性化缺失。
第四,中国本科教育是“被大众”的教育。经过近20年的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度大众化阶段,即将迈入普及化。尽管在数量上已经大众化,但由于人才培养的观念、模式、体制和质量标准缺少精英教育的基因,导致数量上的大众化缺乏精英教育的支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科教育

很多父母宁可花高昂的学费也要送孩子去民办大学,其实是因为民办的大学里面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好的,因为民办大学所教授的课程和私立大学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是在高中或者是在初中小学阶段上私立的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有帮助的。那么,在大学和他们其他的学习阶段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民办的大学里面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这种优惠政策,并且在民办大学里面说,交的朋友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一般的私立的大学,可能这些人呢都是考不上正经大学,所以才会去私立大学的,我们国家的哪一所大学比较正规的大学都是公立的没有私立的。

对于大学来说,可能很多的这种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私立大学,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是很正规,一般到了大三,或者是大四的时候不会上课,就会让学生出去招生,因为是有这样的政策,如果私立大学没有招生的话,这所大学就办不下去。

对于大多数的大学来说,可能私立的大学是比较好听的,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私立的大学毕竟不如公立的大学好,那么我们一般的时候,选择公立的大学而不选择私立的大学,就是这个原因。

大多数的家长可能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很在意,但是他们心里面也会有一种想法,就是公立的大学会比私立的大学好,但是事实上来说的话确实是这样的,所以父母呢,宁可花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民办的大学,就是因为民办大学里面对于孩子的这种教育和人际的交往,包括各方面的社会实践之类的是把控得比较好的。那么私立的大学的话,为了自己学校的招生,会让每个学生去下面的学校去了拉学生,然后报他们自己学校。



因为送孩子去民办大学的话,可能会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能够让孩子活得更舒服。

这些民办大学虽然不如二本一本那样好,但是它这个大学最起码是个本科,总比专科学校高一个层次,找工作和考研是有优势的。所以花费重金去上学。

因为不管是民办大学还是公立大学,能读下来就一定会有一个大学文凭。

因为上大学就比不上大学要强很多,虽然民办大学学费很贵,但是起码是大学,公办大学没有考上,只能考虑民办大学。


读乌塔有感
读了《乌塔》这一课,使我懂得了要学会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要勇敢,要坚强的道理. 读乌塔有感3 我读了《乌塔》一文,颇有感触。这篇文章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立自主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多令人称赞的“壮举”啊...

如果你老了以后你的儿女嫌弃你,你会怎么做?
父母学会自私才能安定和孩子的关系,一味的付出得不到孩子的回应! 父母老了把所有寄托都放在了孩子那里,孩子一有啥事就跟着着急,这是不对的,应多培养兴趣爱好,把注意力转移一下,这不单单对孩子有益,对父母也有益! 父母老了,手里有钱不用看孩子脸色行事,更不会给孩子带来烦恼,孩子没烦恼就不会嫌弃自个父母。

为何有的孩子年龄越大,反而会越讨厌自己的父母?
此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父母不能居高临下,应转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以兄弟姐妹的氛围与孩子面对面的促膝谈心,设法让孩子放下芥蒂,摒弃"仇恨",孩子的叛逆的心结就会彻底打开,就不会形成"越长大,越讨厌父母"的恶性循环,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很多年轻人宁肯听老师的话也不听父母的...

《汉魏六朝散文·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原文鉴赏
张仪到了楚国,用重礼送给楚国的当权大臣靳尚,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把张仪给释放了。这时,屈平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被派到齐国去出使,他回到楚国便劝楚王说:“为什么不杀了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

为人处世经典格言
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爱好时髦是一种不良的风尚,因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爱好时髦而改变的。--卢梭。1、在世上所有的手法里面,奉承是最巧妙、最狡猾的一种。--巴尔扎克2、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理想,就比漫无目的混日子的人走得要快。--莱辛3、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

很多公司宁肯出高薪从外面招聘师傅,也不给本公司的师傅涨工资,这是为...
有些人可能说,公司宁愿花高价位聘用新员工,不给老员工加薪,会造成老员工员工流失率非常高,公司留不住人才,那样老总布局并不大,那样冷酷的公司尽早辞职。假如为了能顺从大伙儿这类念头得话,尽管看上去心潮澎湃,实际上并不是理性。从HR、老总、新人、公司要求多个领域而言,这一状况有其科学性,先...

为何有那么多人宁肯拿着固定工资,也不愿辞职闯一闯
没有那个胆量去闯。我们大部分的人应该都是比较满足于比较稳定的生活,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感觉心里很踏实。每个月都可以有生活保障,有时候还能固定存一点钱。对于这种生活我们就算不是很满意,但是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工作竞争那么激烈,能找到一份工作其实也是挺不容易的。辞职这种事很多人都是不敢去做,...

农村“妻跑族”越来越普遍,生完孩子就跑路,她们为什么要跑呢...
人的三观都是不一样的,你说她为什么跑?必定她有跑的资本,有最高的追求,不然她怎么会跑,拴不住老婆的男人就认命吧。这年头谁都没错,不怪男,也不怪女,怪谁?我也不知道。 主要原因还是没有钱供她们享乐,现在很多人都不想劳动还想着有钱花,特别是一部分长的漂亮点的,更不愿意吃一点点苦了。 已赞过 已...

为何父母都觉得体制内工作才叫工作?
他们会认为,永远不被开除的工作,才是好工作;永远不会离开的单位,才是好单位。显然,这跟很多年轻人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2、年龄不同 年龄不同的人,对人生种种的看法就会不同。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追求稳定;年纪越小,就越喜欢挑战。而且体制内的工作,越老越吃香。父母平时接触体制内的人,...

狄梁公宰相肚量文言文翻译
两人寒暄一番,谈了一会儿话,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季雅宁肯出高得...

烈山区18922814764: 父母应不应该支付孩子的学费,我是应该,请给出5条以上原因.不要复制.谢谢!!! -
但茗立迈: ·应该啊1,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 2,孩子没有足够的经验获取工作赚钱 3,望子成龙的家长很心甘情愿为子女好的未来铺垫 4,现在支付孩子的学费可以算是一种投资,等孩子学业有成一定会要回报父母 5.同时,个人觉得,即使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在道德上父母也会因为血缘关系来或者处于道义来资助孩子,就像是有人为希望工程捐款一样,当然这要看人的各自想法了.

烈山区18922814764: 孩子上大学家长要不要送? -
但茗立迈: 如果学校比较远,而且又没有和自己一样被录取同一所学校的同学的话,建议还是家长送比较好的,尤其是孩子独自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的话,可能连语言说话的方式都会和别人有所差异,会容易感动害怕和恐慌.而且从安...

烈山区18922814764: 为什么大学生读书学费靠父母供养 -
但茗立迈: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机制下,大学生基本还没有涉及社会,也就没有机会或者说能力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供自己读书.再者,中国的父母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辛苦劳累,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更是不舍得辛苦孩子,而是让他们能够好好的读书,将来有出息.为了这个,父母是很愿意为孩子出钱,供他们成才的.还有就是因为大学生自己,好多大学生本来在家里就娇生惯养,父母更是疼了又疼,恐怕孩子受委屈,因此也就养成他们的依赖心理,以为爸妈疼爱他们,供他们读书是一种理所当然,也就从来不会考虑自己挣钱读书的事了......

烈山区18922814764: 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 -
但茗立迈: 1.听从孩子内心 家长不能一厢情愿 该不该的问题,首先应当问的就是孩子本人,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远走他乡去国外上学.很多情况是家长一厢情愿,甚至将孩子出国留学作为日后的一种跳板,其实大可不必.如果...

烈山区18922814764: 关于父母是否应提供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我是正方,同意 但要充分理由 -
但茗立迈: 由于中国的大学生很少去勤工俭学,即使打工其费用也不足以支付高昂的大学学费.遇到此类案件,法院会先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后再进行判决.有些法官会判父母中有能力支付的一方先行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等子女工作有稳定收入后再返还给...

烈山区18922814764: 父母花高昂学费供我读书,我就欠他们了吗? -
但茗立迈: 感情债....抚养你是他们的义务,但让你吃的好,穿的好,学的好,那都是感情..那都是爱...

烈山区18922814764: 大学生,父母该给你生活费嘛? -
但茗立迈: 其实大学生已经成年了,有能力赚钱赚学费了,父母不应该给生活费了.不过我国的现状就是没正式工作之前,都是父母给生活费.

烈山区18922814764: 家长为什么要送我们进学校读书呢?为什么
但茗立迈: 因为想让我们长大后可以找到轻松的事 不想让我们被社会淘汰 所以我们要体谅爸爸妈妈 认真读书

烈山区18922814764: 父母是否有义务支付子女的大学学费,如果没有,那么有多少子女是自己支付自己的大学学费的? -
但茗立迈: 不要负法律责任.送子女上大学并不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有经济能力的父母为其子女 支付上大学的费用属道德上的义务.父母对成年子女的大学学费没有法定给付义务.我国法律对成年的认定,为18周岁,达到18周岁,就认定为成年人.孩子上大学,一般都在18周岁以上了,是成年人了.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尚未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父母应该在道义上给孩子支付大学学费,帮助孩子完成学业.但是这只能是道义上的义务,并不是法律上的义务.如果父母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实在无力支付大学学费,也不能从法律角度对父母进行惩戒或约束.

烈山区18922814764: 《舌头和翅膀》文中父亲为什么要送我去汉语学校的答案 -
但茗立迈: 1. 父亲为什么要陪“我”一起去学校?其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文中,作者说:“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结合上下文,请想象一下父亲说了什么话?请写在横线上.1.开学之前,家里没有凑足学费,父亲怕“我”受委屈,决定将“我”送到学校,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怀与浓浓的爱. 2. “装一壶水,路上喝,省下买水的钱就够孩子在外吃一顿饭的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