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的规范礼仪流程和注意事项

作者&投稿:长孙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笄礼冠服,用冠笄、褙子。将笄者初服,双紒、衫子。笄礼参礼者以女性为主。主人、正宾、赞者、赞礼、摈者和执事由女性担任。以三个托盘分别盛发笄、发簪、钗冠,三位执事托着,立于场地南端西侧从西向东依次排列。人员不足时,也可以只用一名执事,此时可在执事位放一几案,将三个托盘排列其上,一名执事守在旁边。乐者一人,演奏音乐,曲目酌定。推荐传统经典古琴曲目,有励志等涵义曲目为佳。可在笄礼开始后即循环演奏。众宾若干:其它观礼者。总人数约在11人。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 女孩15岁 称之为及䈂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礼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主行笄礼...

古代冠礼是几岁?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汉刘向 《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满二十岁。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触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

冠笄在黄历中是什么意思
黄历中的冠笄指的是举行成年礼仪式。冠礼,是中国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嘉礼的一种。冠礼表示男子成年了,可以婚娶,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一般由氏族长辈按照礼仪流程举行。笄礼,是指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

及笄礼是什么意思
及笄礼是古代中国女子的一种成年礼仪式。及笄礼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礼仪,专为年满15岁的少女举行。这一礼仪标志着少女已经成年,开始步入可以婚恋的年龄阶段。在这个仪式中,女子会进行一系列的礼仪展示,包括加笄、祭神等步骤,其中加笄是重要的一环,意味着女子从此可以梳理成人的发式,正式步入成人...

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
所以说古代的女子她们在15岁的时候举办了及笄之礼,那么大多数都会改变自己的发型。其实这样的一个礼节可以说是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吧。那么女孩子之所以会叫做及笄之礼就是因为通过及笄之礼这样的一个侧面的却表现出孩子她在成年之后,服饰以及发型上面种种的这些变化,而女孩子其实在15岁过...

玲玲衡笄是什么意思?
玲玲衡笄出自古中国礼仪,是女孩子十五岁上头须举行的一种成年仪式。在这个日子,女孩子要把发辫盘到头顶,戴上发簪,彰显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子,也意味着她可以进入到婚姻生活中。因此,玲玲衡笄不只是一种社会礼仪,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尊敬和重视。玲玲衡笄历史悠久,至少有...

笄的拼音和意思
笄的由来 1、笄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中国,笄是一种用来束发的器具,通常用木头或骨头制成,形状像一个小棍子。笄的主要作用是将头发梳理整齐,然后用笄将头发束起来,以保持整洁和美观。2、在古代中国,男女都有束发的习惯,但笄的使用主要是女性。在古代...

古代的冠礼与及笄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何看待冠礼与及笄礼?
首先,我们先说及笄礼,它兴起于周代,是贵族女子在订婚之后出嫁之前要举行的礼节。在及笄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改变幼年时的发型,将头发绾成一个发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裹住,并用笄固定发髻。这里用到的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簪子。女子的及笄礼一般由女性家长为其主办,并且约请家族中的女...

笄礼指的又是什么
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

每个朝代女子衣服名字
笄,古代女子用以固定发髻的工具,也是她们成年礼仪的象征。《仪礼·士冠礼》中提及“笄,今之簪”,说明笄的功能与簪相似,用于固定头发。古代女子成年后,会用笄将头发绾起,标志着她们已经成熟。《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十有五而笄”,表明女子在十五岁成年时会使用笄。簪,起源于笄,逐渐演变成...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关于及笄礼 -
宥怡紫地: 及笄礼一般有这样一些人: 笄者; 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 正宾——有德才的女性长辈; 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就是你说的司者) 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观礼者 一下是及笄礼的仪程,一...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女子及笄的礼节 -
宥怡紫地: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一直未许配的,最迟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及笈时有什么礼仪? -
宥怡紫地: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由于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笄礼的仪节及用服,文献缺乏记载.综合各种资料来看,整个行礼程序,笄礼与冠礼基本相同.结裳通常是在女子满12岁时由家族中的长者主持的,它代表着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代表着她正式告别了幼年的时光,从此后她将不再被视为一个孩子,将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古代及筓礼是怎么过的 -
宥怡紫地: 笄礼,是汉民族女性的成年礼.笄礼作为女性的成人礼,是表示成人的仪式. 《礼记·杂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中国从古至今依然使用的礼仪有哪些?
宥怡紫地: 从古至今的习俗有哪些变化: 1、以前见到长辈要先行礼(磕头),现在因礼数怠慢... 4、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可现在要等到27、28时 婚礼前...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对“豆蔻年华,及笄之年”等进行一下解释? -
宥怡紫地: 豆蔻年华、及笄之年,都是古代人对女子年龄的特殊叫法或者代称.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豆蔻”也被称为“含胎花”,豆蔻花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及笄之年:笄,读作jī,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行笄礼,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
宥怡紫地: 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敬人的原则、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 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头屯河区15252008278: 社会主义法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宥怡紫地: 社会主义法律的表现形式: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规章.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8、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9、非正式法侓渊源类别.《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