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是那首诗里面的???????

作者&投稿:乐正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这二十八个字,道尽她的悲戚,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应当是“二十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是芙蓉花神花蕊夫人作的诗。
。故事见于《后山诗话》、《改斋漫录》、《花蕊夫人宫词》。她因香艳姣嫩如花蕊而得名。丈夫梦袒是五代时后蜀国的重臣 .她貌美且有诗才,曾作“宫词”百首。她诗名大,胆色亦大。公元965年宋军灭蜀,她丈夫叛国投降,被封为秦国公,但她始终忠于蜀国。宋太祖既垂涎于她的美色,又仰慕她的宫词,召她入宫,欲纳之为妃。她写诗答道:“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弟弟宋太宗见其兄迷恋她的美色,恐因此误国,就借口她写反诗,将其杀害。在中国民间,她被奉为“芙蓉花神”。

1、出处: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2、原文: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3、译文: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4、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

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5、文学鉴赏: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

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扩展资料: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归属于孟昶妃,但词中有“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语,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蕊夫人



1、出自《述国亡诗》作者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

2、《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扩展资料

费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

参考资料:述国亡诗-百度百科



出自《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全诗:

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此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写的七言绝句。此诗表现了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个性色彩鲜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花蕊夫人,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宋太祖乾德二年,宋只用了一万军队灭后蜀,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写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述国亡诗

【作者】花蕊夫人 【朝代】五代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

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这两句出自《述国亡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原诗内容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2、这首诗的白话译文为: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扩展资料

1、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2、王士禛《五代诗话》引《稗史汇编》:“蜀既破,其亡国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亦愤而悲矣。”薛雪《一瓢诗话》:“落句云:‘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何等气魄?何等忠愤?当令普天下须眉一时俯首。”

参考资料

述国亡诗--百度百科




君王城上竖降旗出处是哪里?
出自《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写的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君王在城头上竖起了降旗,我在宫内哪里知道?十四万将士不战而降,难道再没有一个是男子汉?

更无一人是男儿全诗
“更无一人是男儿”出自于五代·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 ...

请提供该诗的白话译文
五代时,后唐之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在宋太祖面前作过一首《述亡国诗》,其词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将亡国误国、不战而降的后唐君臣骂得狗血淋头,读来令人畅快之极。花蕊夫人也因此诗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人们总说“...

寻一首诗,大意是一个女子是某国妃子,皇帝不战而投降,全城将士也都弃甲...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是这首不?花蕊夫人写的《述国亡诗》

芙蓉花蕊人间情 出自哪首诗?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两句诗出自《述亡国诗》。原诗如下: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诗歌作者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的女诗人,原姓徐,后来被后蜀主孟昶纳入宫中,封为慧妃,别号花蕊夫人。花蕊...

三千将士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解释
解甲应该是指投降的意思 三千人一起投降而不敢与敌决一死战 因此 有 “更无一个是男儿”意思就是 三千人一起投降(而不敢与敌决一死战) 没一个配的上称为男子汉的 原文出自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宫词,花蕊夫人宫词序
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是那首诗里面的??? 这两句出自《述国亡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原诗内容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2、这首诗的白话译文为: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花蕊夫人徐氏的《述国亡诗》为什么令人叹服?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子汉。”拒史书记载,后蜀朝臣在宋军来犯之际,没经一切抵御整体缴械投降,这令徐氏妃愤怒不已,写诗斥责这类没什么男子气概的懦弱个人行为。十四万人齐解甲,作家果断地否定了这种装备齐全的男人,更无一个是男子汉,弦外之音是这些男生一点都谈不上真正的男人,甚至连她...

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件史实?
蜀兵败,夫人请宋勿以臣属相待,孟昶偕夫人入京,受封。宋太祖听说花蕊夫人能写诗,传令吟咏,花蕊夫人写下《口答宋太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后昶死,赵匡胤纳夫人为妃,夫人思夫,拟报仇,后谋害不成,面斥匡胤,自尽而死。

有关骨气的诗词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李清照: 「四十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个是男儿」「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指什么事?
嬴类消栓: 五代十国时的后蜀的花蕊夫人徐氏,蜀亡被掳入宋,宋太祖召她陈诗,她作了首《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直言诗,针对女祸亡国论,作了自我辩解,将男儿骂个痛快淋漓,抒发了她怨愤痛切之情,刻画出一个泼辣而不失委婉、不卑不亢的女性形象,后世诗评家每每乐道.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嬴类消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这位才高气傲的女诗人是谁呢?据说...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是那位诗人写的.
嬴类消栓: 是五代时期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是那位诗人写的
嬴类消栓: 是五代时期诗人花蕊夫人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是谁写的诗? -
嬴类消栓: 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诗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
嬴类消栓:[答案] 十四万士兵(没有与敌人对抗就)全都卸下了盔甲(投降),没有一个人像真男儿一样(为国家的兴衰荣辱而捍卫到最后)视死如归般活着!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花蕊夫人不仅貌美,才气也高,曾作宫词百首大家熟知的君王城上竖?
嬴类消栓: 后蜀亡国【原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五代后蜀)花蕊夫人《述亡国诗》 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初的夫人.后蜀亡国后,花蕊夫人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花蕊夫人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了宋太祖的赞赏.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古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
嬴类消栓: 这首诗是后蜀主孟昶的夫人花蕊夫人的诗作.蜀主兵败给宋太祖赵匡胤,当时据说后蜀兵力强盛,有十四万兵力,但无人敢去应战,不战而降.宋太祖命花蕊夫人作诗时,花蕊夫人便作了《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直言诗,针对女祸亡国论,作了自我辩解,将男儿骂个痛快淋漓,抒发了她怨愤痛切之情,刻画出一个泼辣而不失委婉、不卑不亢的女性形象,后世诗评家每每乐道. 其中这两句意指后蜀国的男儿们,不战而降,丧权辱国,而自己还有几分豪分,那些人竟连一个女流之辈都不及.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 动物猜谜答案 -
嬴类消栓: 只得一野猫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5640265126: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求它的解释 -
嬴类消栓: 解释:十四万士兵(没有与敌人对抗就)全都卸下了盔甲(投降),没有一个人像真男儿一样(为国家的兴衰荣辱而捍卫到最后)视死如归般活着!暗喻了作者虽为女儿身但爱国的心自比真男儿,与国家命运同生的气节,反面讽刺了当权者的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