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弼教的意思

作者&投稿:房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成语名字:明刑弼教
成语发音:míng xíng bì jiào
成语解释: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句:明刑弼教,道尊老氏。(唐 张说《起义堂颂》)


明刑弼教的介绍
明刑弼教,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弼教例句
在古代中国,"弼教"一词体现了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它源自唐一行的《起义堂颂》:"天辅皋繇,明刑弼教"。这句话揭示了上天支持皋繇,通过明确的法律来辅助教育的重要性。到了明代,方孝孺在《白鹿洞规赞》中进一步强调了"维天降衷,维圣立极,维贤弼教,维民从式"的观点。这里的"维贤弼教"明确指出了...

德主刑辅与明刑弼教
而明刑弼教则更加重视惩罚的作用,认为刑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惩罚罪犯,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以此来震慑其他人不要犯罪。在明刑弼教的理论中,刑罚的重点在于惩罚,要求刑罚必须严厉、公正,不能姑息迁就罪犯,更不能让罪犯逃避惩罚。虽然德主刑辅和明刑弼教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它们都认为刑罚是维护...

带有刑字的成语
包含有“刑”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明正典刑——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明刑不戮——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明刑弼教——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僭赏滥刑...

明刑弼教是哪个朝代的
明刑弼教是明朝的。最初的明刑弼教思想产生于德主刑辅的思想之下,但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明刑弼教法律思想具有以刑教化的特点,即通过严酷的刑罚实现教化的目的,明刑弼教成为朱元璋重典治国的重要理论基础,立法指导思想。“明刑弼教”这个词来源于《尚书·大禹谟》,原文是“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刑的词语
3、威刑不肃,读音wēi xíng bù sù,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4、明刑弼教,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xíng bì jiào,意思是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出自《尚书·大禹漠》。5、礼乐刑政,汉语...

中国法制史
为什么:因为明代统治者认为,元朝的灭亡在于法度太滥、太乱、“废弛”。而且这与朱元璋个人经历有关。所以朱元璋在施用“礼法结合,明刑弼教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明刑”和“重典”的作用.朱元璋明初重典治国政策的理论依据就是“明刑弼教”思想。他继承了朱熹思想。朱熹认为德、礼、政、刑在本质上是...

明刑弼教的典故
彰明刑罚,辅以礼教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知道,治国安民有两个武器:一是刑罚惩处的儆戒作用,一是礼教的教化作用。这再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同的只是,在不同朝代,阶级斗争激烈尖锐程度有所不同,统治者运用这两手的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就有所区别。

宋代司法制度是如何体现矜恤思想的
宋代司法制度中矜恤思想的体现如下:1、刑原则:宋代统治者强调“明刑弼教”,即刑罚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化,而非单纯为了惩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宋代统治者强调“慎刑”,即对犯罪嫌疑人的审理和判决要慎重,避免无辜之人受到冤枉。2、罪刑相适应原则:宋代统治者强调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性质和严重...

弼的解释
赳赳干城,翼翼上弼。志馘奔鲸,截彼丑类。《集韵》或作。组词:辅弼、建弼、左辅右弼、弼疑、笃弼、良弼、丞弼、近弼、桢弼、傅弼、明刑弼教、四弼、匡弼、元弼、方弼、辅弼之勋、光弼、台弼、赞弼、弼辅、弼针、宰弼、宥弼、规弼、弼违、予违汝弼、弼臣、弼佐、弼承、弼谐、保弼。

港闸区19242541509: 明刑弼教名词解释 -
庄晶重酒: 明刑弼教 [míng xíng bì jiào]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褒义 出 处 《尚书·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港闸区19242541509: 明代的立法思想有哪些?
庄晶重酒: 明代的立法思想——明刑弼教 1.“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宋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

港闸区19242541509: 带有“弼”的成语 -
庄晶重酒: 明刑弼教 释义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左辅右弼 释义 圃、弼:本指辅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为左右辅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辅助.

港闸区19242541509: “以礼入法”中的“礼”指的是什么? -
庄晶重酒: 礼仪,礼记 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百一件大事,法律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变化,礼成为度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律为礼教所支配的局面.古人所谓“明刑弼教”,实质上即以法律制载的知力量来维持礼,加强礼的合法性和强制性.礼认为对的,就是法认为合法的;礼所不容许的,也就是法所禁为、所制载的.诚如东汉廷尉陈宠疏道中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版,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明丘浚《大学衍义补》云:“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权刑法”.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

港闸区19242541509: 关于教字的成语 -
庄晶重酒: 教学相长: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例】:再如教员天天在堂上给大家讲,...

港闸区19242541509: 带“明”的成语 -
庄晶重酒: 明辨是非 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 明查暗访 见“明察暗访” 明察暗访 明里观察,暗里询问了解.指多方面了解情况 明察秋毫 谓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形容洞察一切.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耻...

港闸区19242541509: 含有刑字的成语 -
庄晶重酒: 明刑弼教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隆刑峻法 指刑法重而严. 僭赏滥刑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讳兵畏刑 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果刑信赏 指赏罚严明. 繁刑重赋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 遁天之刑 指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当刑而王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威刑肃物 以严刑使人恭顺. 刑措不用 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刑期无刑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港闸区19242541509: 带有明字的成语 -
庄晶重酒: 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暧昧不明 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

港闸区19242541509: 以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庄晶重酒: 明白了当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明察暗访 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

港闸区19242541509: 谈谈对朱熹的看法? -
庄晶重酒: 朱熹的贡献先不去说他,我个人认为他是最恶心的人之一,就是他提出了“明刑弼教”,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史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德主刑辅”的,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可是“明刑弼教”的提出,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中的“从属”“主次”关系,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这意味着统治阶级可以“先刑后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正是因为这个,明朝开始,滥用刑法的现象开始普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