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有哪些秘书?

作者&投稿:郁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中山的所有秘书排名榜~

你好
很荣幸为您解答

其他的都不清楚的
只有个宋庆龄最出名的

邓文义,只知道一个而已

马伯援、平刚、李蟠、宋子文、宋庆龄等。

1、马伯援

马伯援(1884—1939),男,亦名发祥,字吉楷,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人。1905年考入新军左旗学习军事,不久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191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辛亥起义时,曾率红十字会员护送黄兴、宋教仁等由上海赴武昌,参加汉阳战役,任黎元洪顾问。

同年12月29日,作为湖北代表,在南京投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参加总统就职典礼。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组成,任孙中山大总统秘书、内务部会计主任,兼马警总队总队长。坚持每夜率领马队巡逻街道,确保社会治安。孙中山下野,马亦离职。

2、平刚

平刚(1878-1951),字少璜,贵州贵阳青岩镇歪脚村人。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时,任大元帅府秘书。

平刚自幼聪敏伶利,性格倔强。八岁读私塾,十九岁考取秀才。戊戌变法后,平刚结识了具有变法维新思想的乐嘉藻,彭述文,蒲藏锋等人。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国事,切磋新学,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3、李蟠

李 蟠 (1893~1943)同盟会员、民国政要。广东中山人,又名李根仙。1908年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7年回国后追随孙中山,任侍从秘书、机要秘书。1923年任大元帅行营秘书,驻江门,协理西江军政务。

1924年1月孙中山指令广东省长委任李为香山县长。8月复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同年11月,孙中山抵天津时发病,李陪侍在侧,后入北京,是孙中山逝世前守护者之一,又是治丧处招待股常务室成员之一。

1925年9月,李任江门政务专员,12月任中山县长。1927年出国考察。1928年11月任国民政府文官处秘书,后任粤汉铁路南段局局长、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6月于重庆病逝(一说被蓝衣社特务害死)。

4、宋子文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树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别是是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急需财政人才,宋庆龄将弟弟宋子文推荐给他。1923年3月,宋子文来到广州,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担任秘书。

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

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

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1945年8月14日签订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在旧金山逝世。

5、宋庆龄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

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庆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子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伯援



  大秘书

  胡汉民

  后勤大管家

  多年以后,从纷繁浩瀚的电函中寻觅胡汉民的踪影,人们会想起孙中山评价胡汉民的那番话:“胡汉民先生为人,兄弟知之最深……迹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干,不独可胜都督之任,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

  1901年,22岁的胡汉民考中了举人。当时,举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胡汉民为何还会走上革命的道路?胡汉民的祖上从江西到广东做官,父亲是官府的幕客。他12岁时父亲去世,没有留下财产,家里很快就陷于贫困。不久,母亲也死了,七兄弟姐妹因“医养不足”死了4个,他16岁就开始教书养家。民族危机和清廷腐败让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在这种大环境下,胡汉民投身革命就不难理解了。

  1902年,胡汉民东渡日本留学师范。在与清政府驻日本公使蔡钧的冲突中,因他是广东留学生的带头者,留学两个月就被退学回国。1904年,他再次东渡日本留学法政。同行的有汪精卫、朱执信、陈融等广州人。其间,他还结识了廖仲恺。1905年七八月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时,廖仲恺、胡汉民刚好回国度假,得到消息,他们马上赶回日本。

  在日本,胡汉民夫妇和廖仲恺夫妇同租一屋居住。一天晚上,孙中山应邀到他们家,这是胡汉民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对自己学说的解释完全征服了他。于是,胡汉民夫妻加上妹妹,与廖仲恺一同加入了同盟会。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认为胡汉民在政治上最拥护他,坚持民主共和,外加胡汉民比较能干,人也清廉,因此,任命33岁的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

  在总统府里,他和孙中山同居一室,每晚讨论第二天要处理的大事,往往通宵达旦。孙中山予以他很大权力,有人讥讽胡汉民为“第二总统”。

  胡汉民坚决贯彻孙中山历来的革命精神,他制订了低薪制,规定总统府自秘书长以至录事,每人月薪30元,宿食由政府供给,不分官级,一律平等,一扫清政府贵族官僚的腐败习气和等级特权。

  胡汉民是一个秘书型人才,在后勤等方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他任秘书长期间,也得到了孙中山的充分肯定。

  然而,胡汉民本质上仍是一个书生,在军事上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他对起义的贡献,主要是筹款等方面,没有参与过冲锋陷阵。历史上书生转变为军事家的比比皆是,但胡汉民跟着孙中山从事革命斗争20多年,一直是个书生型的人物。

  1911年11月9日,广东光复后三天,胡汉民出任广东军政府大都督。出任总统府秘书长期间,广东都督由陈炯明代理。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后,1912年4月底,孙、胡重回广东,孙向临时省议会建议让胡尽快重任粤都督。到1913年6月被袁世凯免职,胡汉民两次任广东都督计一年零两个多月。这期间,胡汉民很真诚,也很努力,希望按照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念建设新广东。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的各个省中,广东在坚持三民主义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小秘书

  冯自由

  著书写辛亥

  冯自由祖籍广东南海。其祖父因为结交太平天国“红头贼”而被捕下狱,死于监狱。父亲冯镜如愤然出走日本,在横滨从事文具印刷业。

  1895年,孙中山到冯镜如家吃饭,见冯自由能熟读《三国演义》,喜欢诸葛亮,就动员他加入兴中会。冯镜如是兴中会横滨分会会长,他家的商铺就是反清俱乐部,孙中山、陈少白等剪辫易服,就是在他家商店里进行的。

  父亲于是叫冯自由填写誓约,正式加入兴中会。那年冯自由只有14岁,是年龄最小的革命党,他后来自称“我是马前一小童”。

  1905年,冯自由参加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派他到香港、澳门、广州等地进行党务工作。1906年,他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并担任《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传播孙中山的纲领政策,抨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并同香港保皇派报纸进行论战,在海内外影响较大。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冯自由一直任总督府机要秘书。当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冯自由任稽勋局长。在职15个月,他做了大量认真、谨慎的调查,搜罗征集国内外革命党人的大小事迹,调查、审议后分别呈请政府褒奖或抚恤,以贯彻“崇德报功养生恤死之大业”。其间,他还以“稽勋事大,入阁事小”,拒绝出任工商总长。

  1913年革命党人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民主体制的“二次革命”,冯自由突然被捕,关押了5天,出狱后匆忙逃离北京。

  被革命风潮晾在一边的冯自由,在落寞中发愤著书。“发愤搜集三十年来所宝藏之各种书札、笔记、表册、报章等等,并广征故旧同志所经过之事迹”,撰写了洋洋百万言的辛亥革命史。章太炎为之作序,感叹辛亥革命17年了,还没有一部信史,对此书给予极高的评价。

  1935年,冯自由恢复国民党党籍。次年日寇压境,辛亥同人殒没无几,国人对于辛亥革命“多数典忘祖,喜谤前辈”,冯自由开始编写《革命逸史》。他根据《中国日报》及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史料,撰写此书,所载“吉光片羽,弥足宝贵”,“一切记载皆有来源可寻”。

  《革命逸史》侧重于个人传记和逸事,为研究辛亥革命史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可信资料。比如孙中山的医术,冯自由说孙在澳门行医时,中外人士“莫不著手成春,称为国手。对于解剖术,尤其精妙”。而孙对文学,“生平不喜读小说,而于小说之章回目则颇娴熟”。

  《革命逸史》历时十几年,直到1948年才得以全部完成。商务印书馆1949年前只出版了前五集。他还写了三本革命史:《华侨革命开国史》、《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这些著作对了解辛亥革命史很有价值。

梁镇中,字醉生,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永济乡(今衡阳市耒阳市永济镇)人。
华兴会创始人、孙中山秘书。船山书院首批弟子,学业优良,有“政治之想”、“种族之思”、“怀抱伟略”(《旷庵文集》卷七)。立志革命,创建华兴会。武昌起义后,参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工作。孙中山让总统位给袁世凯,东渡日本,在日本领导同盟会,回国后反对袁世凯称帝。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秘书,深得孙中山器重。

宋蔼龄 宋庆龄 黄昌谷 姜伯彰 刘文典 李仙根 田恒 杨杏佛 谢远涵 林树椿 吴适 陈海瀛 余森郎 温应星 王夏 陈友仁 王勃山 戴季陶 黄展云

宋蔼龄 宋庆龄 黄昌谷 姜伯彰 刘文典 李仙根


胡汉民的简介有哪些?
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稍后又由孙中山指定任本部秘书,从此成为孙主要助手之一。主编《民报》第1~5期,根据孙口授写成《<民报>发刊词》,先后在《民报》发表《民报之六大主义》、《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等文,与康、梁保皇派展开论战,对孙中山思想多所阐发。1907年随孙到河内...

中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是什么级别
中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没有级别。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作家协会没有级别事实和理由是区县级的作家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是一种民间组织,本身没有行政级别,也不是官,而且没有编制,没有财政资金。

孔祥熙的秘书
孔祥熙结识了著名华侨资本家宋耀如的长女、时任孙中山英文秘书的宋蔼霖。两人于1914年春在日本横滨结为夫妇,并在1915至1921年间陆续生下两双儿女,即长女孔令仪、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次子孔令杰。

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妻妾后来生活的怎样?
第五位是是孙中山最后一位妻子宋庆龄,她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是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和同志。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爱国热情和民主进步思想影响,大学毕业后不久担任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给当时处于艰难困苦中的孙中山带来极大的鼓舞。1915年那年,两人在异国他乡结为革命伴侣,从此患难与共,一起度过了不少...

吴弱男是什么职业
前夫是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吴保初,祖父是著名的淮军将领吴长庆。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日本东京,在青山女子学院攻读英语。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民国16年李大钊被捕,她设法营救,后又筹款3000元,赡养遗属,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建国后任上海市...

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假面0195 2024-01-10 · TA获得超过42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培养商务、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毕业...

揭秘:国父孙中山鲜为人知的原配夫人:卢慕贞
在孙中山跟宋庆龄结婚之前,1914年宋庆龄是通过她大姐宋霭龄的介绍,给孙中山当了英文秘书,二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巨大,相差了整整27岁。且当时孙中山是有妇之夫,他的原配夫人就是卢慕贞。1884年,17岁的卢慕贞嫁给了18岁的孙中山,当时还属于是旧式婚姻,二人都不敢违背父母之命,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他们...

孙中山夫妇的爱情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宋庆龄正在美国读书。听到消息后,宋庆龄回到宿舍就把清朝的大旗拆掉,挂上五彩旗表示庆祝。毕业后,宋庆龄成为孙中山的秘书,从战友逐步发展成夫妻。宋庆龄嫁给孙中山,宋家很反对。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还坐着轮船去日本阻止。一到孙中山屋前,宋耀如就大骂,让孙中山出来。孙中山出来了...

妇女解放运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或者是中外的知名女性, 还有她们的简介...
1913年归国后,任孙中山的秘书。1915年同孙结婚。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从国民党二大到六大,均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广州国民政府作出迁都武汉的决定。1926年12月10日,宋庆龄和邓演达、陈友仁、宋子文...

孙中山的家人有哪些
国父中山先生有过一个原配妻子,并生育了儿子。后来与秘书宋庆龄相爱,便与原配妻子离婚,与宋女士在日本结婚。宋女士怀孕过,但在与中山先生流亡中小产了,此后便不孕。中山先生逝世前,曾嘱咐儿子要尊重宋女士,不能因为宋夫人没有生育子女,就不尊重她是长辈。此后,宋女士坚持在中山先生联合中共的理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