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沽名钓誉的唐太宗李世民

作者&投稿:狂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如果有人要问: 历史 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这23年之中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当时“东至于海,南至于岭”,老百姓睡觉不必关大门,行旅外出可以不必带粮食,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23年就是 历史 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他为什么能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一、能够用人,人尽其才;二、能够“纳谏”,也就是能够接受意见,别人有话敢说。特别是他能纳谏,名臣魏征直言敢谏,君臣契合,千秋传为佳话。其实,能够接受意见,办好了国家大事,对自己也是好事,何乐不为?李世民勇于纳谏成了他最大的德政,就说明别的皇帝大都不肯接受意见,横不讲理,老虎屁股摸不得。事实正是如此,言官小心翼翼地向皇帝进言,只因为说的话不合皇帝的胃口,被打被杀的事,历代有之。过去给专制王朝里的忠臣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文死谏,武死战”。当武官的能够战死在战场上,就是忠臣,这是容易理解的。至于“文死谏”,要求当文官的为谏(规劝皇帝)而死,这就没有道理。希望文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去规劝皇帝,当然可以。皇帝听不听是他的事,不能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争执,皇帝就要杀人,那不太蛮横了么?把“文死谏”作为一种要求提出来,就等于认可了皇帝可以随意杀人,未免可怕。

既然很多皇帝都不愿意纳谏,有些皇帝因为厌烦那些啰啰唆唆来谏的臣子,还会冒火。为什么只有李世民能够虚心纳谏,而且从谏如流?我们总得问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修养特别好?不是。是因为他读书读通了,深明事理?也不是。在他获得纳谏的美名之时,他还很年轻,正是少年气盛之时,而且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在这时候,他能虚心、耐心纳谏,总有特殊原因。要了解其原因,就得把话说长一点。

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皇后窦氏共生四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渊即位之后,封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世民比较能干,在跟随李渊打江山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被拜为“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之上。他恃功而骄,与建成、元吉的关系都很紧张,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建成虽是太子,却无威权,很不自安,乃联合元吉,共同抵制世民。双方各结党羽,互相倾轧。他们都到李渊面前告状,指责对方“图谋不轨”。李渊多次努力,希望作出一个妥善的安排,来化解矛盾,都未如愿。最后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一场骨肉相残的大悲剧——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6月4日,27岁的李世民悍然发动宫廷政变,带领部下埋伏在长安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内,突然袭击前来上朝的建成和元吉。等不及部下动手,他亲自张弓射死自己的长兄太子建成,元吉同时遇害。

这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事情的经过清清楚楚,无可隐讳。李世民用极不光彩的手段背着皇帝,谋杀太子,同时犯下了大逆谋反和灭绝人伦的大罪,于公于私,都是罪在不赦。在发动这一事变之前,他虽然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但在事成之后,反而极为惶恐,不敢去见李渊。他当时的顾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在行动之前,他是抱着我不杀你,你会杀我的想法,决心冒险以求一逞。事成之后如何善后的问题,未及多想。但在行动之后,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自己一方虽然颇有实力,但是对方也还是有一定的力量,非短时期内所能扑灭。而且在道德上、法纪上、舆论上,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突然袭击虽然胜利了,下一步的吉凶祸福。很难预卜。这时李渊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李渊被激怒了,一定要对此事追究罪责,则自己就很被动,难道在杀兄杀弟之外,还要在冲突中被迫杀父,承担更大的罪名?如果对李渊软硬兼施,暂时稳住了他,还有争取化解矛盾的可能。于是,他决定拜托自己的大将尉迟敬德去向李渊告变,相机行事,力争让矛盾缓和下来。

尉迟敬德受托,擐甲持矛入宫去见李渊。既想进行劝说,也有威慑的意味在内。李渊闻讯大吃一惊,长叹道:“想不到今天会出现这样的事!”他既感痛心,又觉得万分为难。如果认真追究这次政变,必然自相残杀,不知要杀到何时才能了结,这对李氏政权自然极为不利。思之再三他只好叫尉迟敬德把世民喊来,商量如何善后。世民见到李渊,“号啕久之”,不知道是自己问心有愧,还是故作姿态。这时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觉得是绝处逢生。李渊先封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位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世民的党羽接管了政权。虽然建成和元吉冤死,但李渊这种妥协的决定总算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李渊虽然不再追究,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结。《旧唐书》中说:当时人心思乱如“旱苗之望雨”。为什么在李世民登位以后大局不稳,人心思乱?他自己心中有数。那是因为他用阴谋杀兄夺位,引起朝野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民心不在他这一边。

面对这种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局面,李世民还算比较冷静,想出了一系列治标与治本的办法。所谓治标,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对于已经露头的谋反者,只好坚决打击,丝毫不能软手,以免蔓延;对于那些虽未露头但明知是情绪不稳的人物,则尽量采取安抚、笼络、加官、赏赐的办法,争取他们倒向自己。更困难的是如何去治本。他这个皇帝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愧对全国臣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自己的观感,就只好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做事,夹紧尾巴做人。

虚心纳谏,当然是收揽人心的一个好办法。这就是他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都乐于纳谏的真正原因。他纳谏的对象,主要是丞相魏征。其中自有特殊原因。老臣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心腹,一直为建成出谋划策,是在李渊妥协之后,不得已才归向李世民的。他有一定的声望。又深知双方斗争的内幕,李世民因为自己有顾虑,对很多人都不敢得罪,更不敢得罪魏征。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魏征才敢于犯颜直谏,指出李世民的一些短处。后人不明真相,就事论事,就觉得魏征既正直敢言,李世民又虚心接受,这样的君臣关系千古少有,堪为典范,歌颂之声,千年不绝。

却不知道他们常常是在唱双簧。许多事情都是他们预先商量好了的,对于一些不该做的事,李世民先是要做,魏征站出来一谏,李世民立刻虚心纳谏,收回成命。这完全是现代人所说的“做秀”。做秀做给谁看?双簧唱给谁听?对象是老百姓。李世民唱双簧唱成了圣君,魏征唱双簧唱成了贤相。表面上圣君贤相,相得益彰,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李世民并非真有雅量,真能接受意见,就是在唱双簧的时候,他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的。

《新唐书·魏征传》中有一段话,就足以说明李世民从“乐于纳谏”到厌恶进谏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纳谏的真相。这段话是:(魏征对李世民说)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诱导别人提意见);三年以后,见谏者,阮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心里不舒服)。帝惊曰:公何物验之(有什么根据)?(魏征)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徙,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第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外界是受宫人的影响)。陛下恚(很不高兴)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剃光头),乃称其意(他就满意了)。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世民即位之初,玄武门之变阴影尚在,他不得不装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假象,以搏得臣民的好感。几年之后,事过境迁,他对纳谏就不是那么耐心了。再到后来,江山坐稳,顾虑消除,有人直言提意见,他就不免冒火,即或暂时克制,“意终不平”,可以说是纳谏的雅量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为了长期保持他与魏征君臣契合的美名,为了长期宣传他乐于纳谏的美德,双簧还是要唱下去的。即使别人觉得气氛不佳,不敢多言,魏征凭他这块老招牌,总还可以敲敲打打,来一点小骂大帮忙。或者是不说具体内容,只说些“提个醒儿”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例如有名的《十思疏》:

一、见可欲则思知足,

二、将兴缮则思知止,

三、处高危则思谦降,

四、临满盈则思挹损,

五、遇逸乐则思遵节,

六、在宴安则思后患,

七、防壅蔽则思延纳,

八、疾谗邪则思正己,

九、行爵赏则思勿因喜而僭,

十、施刑罚则思勿因怒而滥。

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而且字句整齐,讲求对仗,可以说是一种文字 游戏 。后来李世民主动问起魏征,近年施政情况比往日如何?魏征乃上“十渐”之疏。文曰:

陛下即做初,清净寡欲,化及荒外,今万里遣使,访求珍异,一渐也。初爱民如子,今漫用民力,二渐也。初劳身以役物,今纵欲以劳人,虽忧时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三渐也。初亲君子远小人,今则于君子也,恭而远之;于小人也,狎而近之,四渐也。初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今则玩好之杂然并进,五渐也。初求贤若渴,今好恶随心,使谮言得行。六渐也。初无田猎游观之好,今晨出夕返,驰骋自娱,七渐也。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今诘责细过,忠款不申,八渐也。初孜孜求治,惟日不足;今长傲遂非,兴兵黩武,九渐也;初频年水旱,抚恤不遑;今徭役渐兴。元元之心,恐不能如前安固,十渐也。

李世民看了。命人将全文写在屏风上,以便随时提醒自己(其实是表示自己乐于纳谏的宣传)。对于魏徵则立赐“黄金十斤,厩马二匹”,双方皆大欢喜。

虽然如此,魏征还得掌握分寸,说话不能过火。如果掌握不住火候,仍然会冒犯天颜,带来不测之祸。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中记载,有一次罢朝后,李世民回到内苑,大发雷霆说,“魏征每廷辱我。”(在大庭广众中给我难看)。“会须杀此田舍翁”(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土老头)。经过皇后再三苦劝,说明利害关系,他才息怒。可见,他纳谏的耐心实在太有限了。听了比较尖锐的意见不仅会冒火,还想到了杀人。而且想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君臣契合千古传为美谈的老臣魏征。请想一想,这些美谈的真实性究竟还有多少?

如果说,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是因为自己不得人心,政权不稳,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还有一件事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这就是所谓“纵囚”事件。也许是他多年来唱双簧作自我宣传唱惯了,无事生事也要找些题目来做文章,宣传自己是古今少有的大圣人。可惜他的智商并不算高,想出来的花样出现不少漏洞,明眼人一看便知。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被人传为笑谈。此事的大致经过如下:公元632年,李世民认为在他的治理之下,老百姓安居乐业,道德水平一定大大提高。为了作一次惊人的测验,他下令把已判死刑的390名犯人一律暂时释放回家探亲,为期一年。明年今日,如期返回接受死刑(真是很有人情味)。据说期满时这些人全都回来了,一个也不少。李世民非常高兴,下令一律赦免。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认为那些死刑犯人被李世民的大恩大德所感动,都成了讲信义的君子。宋代的欧阳修写了一篇《纵囚论》,批评这是李世民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举。真实情况是李世民和死刑犯人双方都用了心机,达成一种默契。即李世民估计他们会回来才会放他们,死刑犯人也是估计回来会被赦免才会回来,这是在合演一台好戏,演给老百姓看。李世民得了美名,死刑犯人得了赦免的实惠,双方都有好处,受愚弄的是老百姓。《纵囚论》中评论此事曰: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互相揣测。互相欺骗)以成此名也,鸟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哪里有什么“施恩德”与“守信义”的事。)

可见用权术来蒙哄世人,只能蒙哄一时,难以蒙哄久远。这种滑稽剧只能愚弄芸芸众生,愚弄不了许多明眼人与有识之士。要想耍弄小聪明欺骗天下后世,亦非易事!用卑劣的手段夺取《兰亭序》

汉字的书法是汉人独有的一门艺术。写得一手好字是知识分子必有的基本功。南朝梁元帝萧衍因为书法绝妙,为天下的士子所敬佩,李世民也对他羡慕不已。只要自己的字写好了,自然就会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这就是李世民一生爱好书法、苦练书法的根本原因。要想把字练好,必须遍观天下的名帖名碑。古今第一书家王羲之父子亲书的名帖,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珍品。皇帝有的是财富,有的是权力,岂有办不到的事。于是,圣旨一下,天下二王的名帖都进贡到了长安玉华宫含风殿里。如王羲之的《游目帖》《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送梨帖》等等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快哉!快哉!

可就是王羲之最出名的《兰亭序》帖始终找不到。有人提供线索,说是此帖保存在越中(浙江)一位有名的禅师辩才手中。一道圣旨下去,辩才老和尚被请到长安。尽管唐王朝的君臣好话说了千千万万,老和尚就是不承认藏有此物。李世民无可奈何,只好仰天长叹:“贵为天子,却无缘得见此神品,奈何!奈何!”李世民手下有两大能臣,房玄龄能谋,杜如晦善断。在大家共商良策之时,房玄龄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先放辩才回越,让事情冷下来,再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御史萧翼前去“诈取”。如何“诈”法?由萧翼假扮成一个世代书香的

名门子弟,携带几幅二王的真帖,以拜师求教为名,辗转介绍,接近辩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萧翼果然不负君命,骗取了辩才的信任,从辩才的手中看到了《兰亭序》帖的真品。真品一出现,萧翼立刻“变脸”(变脸的速度,绝不亚于川剧中的“变脸”),当即拿出钦差御史的官威,狠狠数落老和尚对皇上不说真话的“欺君大罪”,当面宣布将此真品没收,上缴朝廷。可怜82岁的老和尚惊得目瞪口呆,不久就郁郁病逝。那位萧御史则兴高采烈,得胜回朝。李世民得此国宝,终于圆了多年来的一个梦。他临终时下令将此国宝随葬,永伴圣躬。后来虽有人多次盗墓,就是不见此物。有人讽刺贪官,说你要这要那,死了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去。李世民却竟然真把《兰亭序》真品带进棺材。永别人间,至今不知下落。

在了解以上这些 历史 真相之后,我们不禁会想: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做皇帝实在是太讨便宜了。难怪有那么多人舍死忘生不择手段去争夺皇帝宝座。因为一般人(包括文武百官在内)做事,都要“自负盈亏”,事情做好了的有功,做坏了就得承担罪责。只有做皇帝可以“负盈”不“负亏”。做了好事如“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当然会郑重其事地记载在 历史 上;做了坏事,如李世民的杀兄夺位以致引起日后一连串骨肉相残的宫廷政变,如李隆基宠信边将一手造成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几乎覆亡,好像他们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不像现代人当总统,当得再好,不过连任一次,出了问题就要承担罪责,可能提前下台。所以今人争当总统就远没有古人争当皇帝那么拼命。

史书是一本账。既然是一本账,那就应该记载清楚,无论是盈是亏,都要如实记载。虽然做不到分毫不错,至少也应该大致不差。中国史书的记事,对皇帝们特别是那些开国之君有特殊优待,就是记功不记过,负盈不负亏。既然如此,史书就成了一本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连篇累牍地记着皇帝的好处,怎么转眼之间国家就垮台了?请问执笔的史官,你向天下后世如何交待?一本假账又如何能让后人鉴古知今?因此,对于历代的皇帝,最好是功过、盈亏皆记,揭开他们的盖头来,让大家多看看他们的真面目。

回顾两千多年来中国 历史 上大大小小几百个皇帝,首屈一指的李世民不过如此,等而下之的那些各种档次的皇帝是些什么货色,也就可想而知了。可笑这位太宗皇帝为掩玄武门之变的一事之丑,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用许多办法来改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以后竟然养成了一种时时不忘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习惯,直至“驾崩”。对此,作者有诗叹曰:

为掩恶名挣美名,

沽名钓誉赦死刑:

瞒得当时天下士,

难欺后世明眼人!


被唐太宗视为镜子的魏征,死后竟被李世民砸了墓碑,为何会如此?_百度...
魏征剧照 其次,魏征死后被太宗推倒墓碑,与他生前的一个不当举措有关。根据史书记载,魏征曾经规劝太宗将自己所提议的话记录下来,他又把这些话拿给了当时专门记录历史的官员观看。魏征的这一行为,被太宗视为沽名钓誉的手段,这更是令太宗心生不爽。据说就是这件事被有心人给太宗泄密以后,他才下令...

李世民和隋炀帝有什么相似之处?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对于国政有恢弘的抱负,然而他急功近利、用民过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和他唐朝的一位皇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结局却是截然相反的。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中国...

魏征谏言真的对李世民有好处吗?
这种行为不免就有沽名钓誉和诋毁皇帝的嫌疑。 于是,李世民的**者喜怒不定的性格特征这时便完全暴露了出来,他立刻发动了对死后的魏征的大清算:首先,他收回了在魏征死前允诺的要把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的婚约;然后,亲自跑到魏征的墓前,砸掉了载有他亲自为魏征所写的碑文的石碑。总之,就差起魏征于地下抛尸问罪...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掉敢于谏言的魏征的墓碑?
魏征死后,唐太宗亲自起草碑文并亲自书写。后来被人挑拨,下诏把墓碑推倒了。等到出征高丽不如意,非常懊悔当初的做法,于是叹息说:“如果魏征还在,就不会让我采取这个行动了。”马上渡过辽水下令驿站快马回去以少牢的规格祭祀魏征,又重新为他立碑。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沽名钓誉之徒,其中出名的有那些?
历史上出名的沽名钓誉之徒有:隋炀帝杨广、钟会、华歆、山涛山巨源、海瑞等。最著名的因该是隋炀帝杨广了 。做太子之前在文帝面前表现的谦虚恭敬,艰苦朴素。当了皇帝之后马上穷奢极欲,弄得天下打乱,民不聊生。最后终不免轵道之灾。可怜杨坚打下的大隋江山,断送于竖子之手。还有比如三国时魏国的...

李世民为何要鞭尸魏征
3、发现魏征的记录 魏征死前把一生谏言以及李世民的过错收录下来没有如房玄龄一般把一生谏言烧毁,这件事李世民觉得魏征沽名钓誉,自己可能被骗了。所以非常的生气,觉得魏征是奸臣,下令毁掉其坟墓。捣毁墓碑,还取消了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将其视为奸臣。4、魏征推荐的人 在魏征死前,李世民问他谁人...

唐太宗称魏征为自己的镜子,为何死后却被砸墓碑?
那么他的身后名便有了着落了,也不用怕李世民秋后算账了,因为史书给他作证了。可这不等于是公然揭李世民的短,让李世民出丑。李世民知道这事之后当然不高兴了,你魏征求名,我李世民不要脸?于是,李世民一气之下便让人砸了魏征的墓碑,你个死魏征,让你沽名钓誉,让你毁朕声誉,朕砸了你!

沽名钓誉什么意思沽名钓誉怎么读
成语例句:我只道你只不过是沽名钓誉,却不道长他的志气,灭我的威风。繁体写法:沽名钓誉 注音:ㄍㄨ ㄇㄧㄥˊ ㄉㄧㄠˋ ㄧㄩˋ沽名钓誉的近义词:盗名窃誉 好大喜功 原指封建帝王喜欢炫耀武功。现指一心想干大事,贪大功。亦形容铺张浮夸的作风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沽名钓誉的反义词:...

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镜子,唐太宗为何却砸毁他的墓碑?
这个问题比较长,首先要说魏征死之前的任职是太子太师,魏征死于贞观十七年正月而太子李承乾某犯案被捅出来是在贞观十七年三月到四月之间,要说魏征对于此事他一点也不知道恐怕没人信而魏征却对此事从未说起,再来看看当时是太子左庶子的张玄素给李世民的奏章中是怎么说的其中有两句是 “观举措则有因...

著名历史人物简介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4、武则天...

新乡市13231996769: 唐太宗的生平事迹 -
苦炒坦立:[答案]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

新乡市13231996769: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不超过100次
苦炒坦立: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1]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新乡市13231996769: 简说李世民事迹
苦炒坦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

新乡市13231996769: 李世民是谁?
苦炒坦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新乡市13231996769: 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苦炒坦立:[答案]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

新乡市13231996769: 李世民是谁?
苦炒坦立: 唐太宗

新乡市13231996769: 求李世民的简短介绍 -
苦炒坦立: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一名军事家.唐太宗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后人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新乡市13231996769: 李世民是谁?
苦炒坦立: 李世民就是古代著名政治家唐太宗的名字.

新乡市13231996769: 李世民的简要介绍 -
苦炒坦立: 姓名:李世民 民族:汉 出生日期:599年1月23日 出生地址:陇西成纪 职业:皇帝 就业时间:626年至649年 昵称:唐太宗 646年挂

新乡市13231996769: 评价李世民作文800
苦炒坦立: 题目:古人不远——唐太宗李世民 引自作者:学校:多巴中学姓名:李成娜班级:八年级四班辅导老师:樊万娥 正文:悠悠中华五千年,美利坚合众国二百五十载弹指一挥间.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各国元首独领风骚;马克思创共产主义学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