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学

作者&投稿:郭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五百年前的一个夜晚,在一座古院的天泉桥上,一位已迈入垂暮之年的先生在为他的弟子学问解惑的过程中阐述了四句名流千古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心学诞生史上最著名的“天泉证道”,四句教被誉为心学的总纲,分别代表了这门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读懂了四句教,也就掌握了心学的核心纪要。

也许说到心学,很少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它本身属于儒教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继程朱理学之后由王阳明先生对儒家思想重新定义而创造的新学说。与朱熹倡导的“万事万物皆有定理,凡事外求”“存天理、灭人欲”不同,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反求诸己”。虽然师出同门,但二者求索的方向完全相反。《论语》有云:“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念:向外求索和向内求索。

时间流转到了现在,现在的我们或许早已经忘记了论语、孟子,早已经忘记了大学、中庸,但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了日常有意无意的行为习惯。当我们看到令人愤慨的情况时,会不自觉地说出“岂有此理!”,这个“理”是程朱理学的“天理”;即使是没念过什么书的长辈们,每当催促孩子要尽早成家立业时,也会吟一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里儒家思想八条目的后三条;宣扬城市文化时,总是能看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体现......即使几千年过去了,即使在五四运动中儒家思想被斥为中国落后的根源而被批判,即使现在的教科书中不再将国学作为基础教育了,我们每个人都依然还在践行者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只是在某些时候,我们被身边的人言传身教、被每天所做的事潜移默化,逐渐迷失了本心而已。也正是基于此,我开始研习心学。

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三观不正”,以前看到不平事也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但实际上,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三观不正,甚至不知道三观是指哪三观。或许能轻易说出这话的人跟我的状态是一样的吧,所谓的“三观不正”,也只是别人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自己的思想吧。当我渐渐明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的真正含义时,我却不再轻易说出这个词,因为一个人的三观是从出生到现在慢慢积累形成的,有心人只能从对方的日常生活习惯总结出对方的三观,而不能只凭一时一事去断定臆测。

在一个心学思想者的眼里,世间万事万物是无善无恶的(世界观),人的意识会对万事万物做出善恶的评判(人生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知善知恶的标准(价值观),人需要遵循心中的这套标准为善去恶(方法论)。


心学是什么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为历代儒客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简介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展开的贡献。良知是心...

心学到底是什么
心学是中国哲学上的一个名词,以陆九渊,王阳明(即王守仁)二人为主要代表,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必修三 历史宋明理学 什么是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

什么是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中国思想史上心学是什么学说的一门学派?
心学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学派。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陈献章之后,...

什么叫心学?
心学,作为宋明理学中的一大分支,起源于陆九渊和王守仁,又被称为"良知之学"。心学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明本心"和"致良知",认为心是宇宙的根源和真理的源泉。尽管其最早的理念可追溯至孟子,但真正的发展历程始于北宋程颢,南宋陆九渊进一步发展,与朱熹的理学并立。明朝时期,陈献章的贡献尤为关键,他倡导...

什么是心学?
心学的代表人物有王阳明等。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思想,是心学的重要理论。他认为,良知是人心固有的道德判断标准,通过致良知,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实现自我超越。同时,知行合一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

什么是心学?
心学,源于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一种哲学体系,主要由三个核心部分构成:心本论,主张心为万物的最高主宰和道德准则;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强调理论与行动的统一;以及致良知的修养论,探讨如何实现内心的道德自觉。王阳明的心学深刻影响了文人学士,并传播至日本等地,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理论...

什么是心学?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

什么是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

大安区18220614652: 心 学 - 搜狗百科
澄罡乐克:[答案] 心学是中国哲学上的一个名词,以陆九渊,王阳明(即王守仁)二人为主要代表,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

大安区18220614652: 心学到底是什么 -
澄罡乐克: 心学 主要就是 一个理论吧? 石门理论这些

大安区18220614652: 什么是心学? -
澄罡乐克: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大安区18220614652: 心学是什么学派,及主要思想 -
澄罡乐克:[答案] 心学 王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

大安区18220614652: 什么叫心学? -
澄罡乐克: 心学,说白了,就是凭良心去做,就是对的,任何人,都能做到,做到了,就是圣人.理学,说白了,就是按天理去做,才是对的.但是,什么是天理,说不清,道不明,难以掌握,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大安区18220614652: 明朝王守仁的心学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的一个哲理!明朝那个著名的哲学家王守仁发明的那个心学是什么的意思,他讲的是什么的哲学! -
澄罡乐克:[答案] 精髓即是“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简单的说就是实践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个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

大安区18220614652: 心学讲的是什么? -
澄罡乐克: 王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

大安区18220614652: 心学定义.... -
澄罡乐克: 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