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专制三道,

作者&投稿:俎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禄山谋反是怎么失败的?~

安禄山谋反没有失败,安禄山谋反是被自势力内乱而消亡的。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 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安禄山独立掌握三个道的兵暗地里阴谋造反,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只是因为唐玄宗对他很好,所以想等到唐玄宗驾崩之后再起兵反叛。正好杨国忠与安禄山关系不好,多次说安禄山将要反叛,唐玄宗不听。杨国忠多次用事情来激怒安禄山,希望他快点反叛来使得自己被唐玄宗信任。安禄山由此决心立即反叛,就单独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三个人密谋反叛,其他将领都不知道,只是奇怪安禄山自八月以来多次犒赏士兵、喂马匹磨兵器罢了。正好有奏事官从京师回来,安禄山伪造敕书,把各将都召来给他们看,说:“有密旨,皇上命令我去进朝廷讨伐杨国忠,你们应当跟着我从军。”大家愕然相互看看,没有人敢于发表异议。十一月甲子日,安禄山征调所率领的军队和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在范阳反叛。安禄山命令范阳节度副使贾循防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防守平卢,别将高秀岩防守大同。各将都带兵夜间出发。

安禄山一身兼任三道节度使,阴谋作乱已将近十年,只是因为玄宗待他很好,所以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这时杨国忠因为与安禄山不和,多次上言说他要谋反,玄宗不信。杨国忠又多次以事激怒安禄山,想让他立刻反叛以取信于玄宗。安禄山于是决意举兵反叛,只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和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那承庆等人密谋,其他将领都不让知道。其他将领只是觉得奇怪,不知道安禄山为什么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秣马厉兵,准备打仗。这时有入朝奏事官从京师回来,安禄山就假造敕书,把将领都召来告诉他们说:“皇上有密诏给我,让我率兵入朝讨杨国忠,你们应该听我指挥随军行动。”众将领听完后都十分惊愕,相看而不敢反对。十一月甲子(初九),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三镇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反叛。安禄山又命令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卫大同,其余的将领都率兵深夜出发。


1017读书笔记
云诸道节度,尽用胡人,似欠审谛。仙芝高丽人。翰突骑施哥舒部之裔。王忠嗣之贬,思顺代为河西,翰代为陇右。张齐丘左迁,尝命思顺权知朔方。十载,乃命林甫遥领。是岁,仙芝自安西入朝,以为河西,代思顺。思顺讽群胡割耳剺面留己,乃已。至林甫举以自代,乃之朔方。禄山反,乃以郭子仪代之。天下之势偏重。卒...

1唐代各代太子2什么叫禅地玉册~
当时,防御北方的节镇中,朔方、河东、幽州平卢三道力量最大,与禄山毗邻的两镇都可牵制禄山,但并不能有效地遏制禄山。他长期控制一镇,就足以起兵作乱,但如果按期令禄山换防,就说明玄宗对禄山并无特别之处,就不足以体现玄宗对他要“托以心旅”之意了。 (二)太子废立与李、杨秉政 李林甫从开元廿二年入...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为人狡诈,善逢迎,因请求做杨贵妃的...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 列传第一百四十(3)
所以禄山一呼,四海震荡;思明再乱,十年不复。向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风著,则忠臣孝子,比屋可封,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 且夏有天下四百载,禹之道丧,而殷始兴焉。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弃,而周始兴焉。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弊,而秦始并焉。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故能风俗淳一...

太监,古代的太监割的是什么?
《旧唐书·安禄山传》中曾记载一则 *** 实例:“猪儿出契丹部落,十数岁事(安)禄山,甚黠慧。禄山持刃尽去其势,血流数升,欲死。禄山以灰火傅之,尽日而苏。” 古代的 *** 第二种方法主要分为两步,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割去睾丸;然后第二步就是切割 *** 了。 扩展资料 在中国,有专门为想当太监者...

有人说如果安禄山不起兵反叛,也会有别人,有道理吗?
据说,杨家三姐妹,每年的脂粉钱超百万,专门给杨贵妃织锦刺绣的工匠,宫里就养了七百人。皇帝如此,大臣们有样学样,集体腐败堕落。唐玄宗即位初年,朝气勃勃的气象没了,他躺在盛唐的梦幻里,逐渐老去。列朝列代的末期,都逃不过土地兼并问题,它就像一个毒瘤,侵蚀了农业文明体系下的帝国。唐朝开国...

唐朝文学家、诗人贾至简介,代表作有《春思》《君山》等
所以禄山一呼,四海震荡;思明再乱,十年不复。向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风著,则忠臣孝子,比屋可封,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 且夏有天下四百载,禹之道丧,而殷始兴焉。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弃,而周始兴焉。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弊,而秦始并焉。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故能风俗淳一...

如何从唐诗中探索唐朝历史的发展,麻烦详细举例并论述,谢谢。
杨国忠为右相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吉温至长安后,朝廷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向禄山报告。十二月,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玄宗赐名)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同月,以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753年二月,唐玄宗赐左相陈希烈许国公爵,右相杨国忠魏国公爵。八月,唐玄宗赐哥舒翰西平郡王爵。同年,安西节度使封...

科举制度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尚书左丞贾至响应杨绾,指出:“今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而不穷旨义,岂知迁怒、贰过之道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唯择浮艳,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乎?是以上失其源,而下袭其流,波荡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就科目者皆小艺,四人之业,士最关风化,近代趋仕,靡然同风,致使禄山一呼,而四海震荡,思明...

贼帅高玉脱身走城固 山南西道张献城禽以献 悉索支党斩之文言文翻译_百...
出自《新唐书·李抱玉传》,片段如下:李抱玉,本安兴贵曾孙,世居河西,善养马。始名重璋,闲骑射,少从军。其为人沈毅有谋,尤忠谨,李光弼引为裨校。天宝末,玄宗以其战河西有功,为改今名。禄山乱,守南阳,斩贼使。至德二载,上言:“世占凉州,耻与逆臣共宗。”有诏赐之姓,因徙籍...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史之乱和开元盛世的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安史之乱和开元盛
可垄可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 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 ...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庆绪为什么要杀安禄山? -
可垄可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作乱.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安禄山自从叛乱后,经常忧心忡忡,且患目疾,几乎双目失明.又生疽疮.本来就很暴躁的性情,变得格外残暴,遇...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禄山为什么怕李林甫 -
可垄可立: 要说安禄山,最怕的那个人还是李林甫.据说安禄山每次进京的时候,总说斜着眼不停地在观察左右,甚至要把周围都看过好几遍,才肯进殿去.由此可见,安禄山其实打从心底里就一直在觊觎着大唐的锦绣河山. 安禄山仗着唐玄宗对自己的无...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禄山叛乱主要内容
可垄可立: 安禄山原任平卢节度使,兼任范阳节度使,后来他又要求兼任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唐玄宗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安禄山兼领三镇节度使后,重兵在握,日益骄横.他认为皇帝年老又惧内,朝廷武备松弛,所以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与...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史之乱的时间 -
可垄可立: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涉及重点人物 安禄山:原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 史思明:安禄山部将.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禄山是怎么发动安史之乱的?他发动叛乱时,兵力占全国多少比例呢?他是怎么走来的. -
可垄可立: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史之乱,叛军占领长安之后,为什么不继续追杀唐玄宗等皇室呢?? -
可垄可立: 首先,对于安禄山等叛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叛军已经强弩之末了.根据《唐代军事史》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朝的军队数量在57万左右.其中,安禄山所领3镇的兵力总共约为18万人. 虽然18万人...

交城县18262911036: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绩卓著表现在哪些方面? -
可垄可立: 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宫廷斗争中,唐玄宗深知宰相的重要,所以对宰相的选拔极其谨慎.开元之初,踌躇满志的唐玄宗决心“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宰相作为得力助手,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启用...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禄山是不是治军非常严? -
可垄可立: 这和安禄山治军严不严没关系,他的手下大部分是出自唐朝边境的胡人部族,本来就精于骑射,即使安禄山死了,这些人的战力却还在,而且无论是出于游牧民族抢掠成性的天性,还是为了自己部落的将来,他们肯定都会死战到底,因为失败对他们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交城县18262911036: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要封节度使? -
可垄可立: 安史之乱原因: 1.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2. 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3. 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4. 农民生活困苦. 封节度使原因:1. 唐均田制度的崩溃. 2. 巨大的扩张机器无法继续运行,唐代边疆形势开始由攻转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