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文言文

作者&投稿:熊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已”的古文中有哪几种解释】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诸候国 已,周代姒姓伯爵诸候国,是夏禹王之后.封地位于现河南省开封市雍丘县. 〈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finally]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已”的古文中有哪几种解释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诸候国

已,周代姒姓伯爵诸候国,是夏禹王之后。封地位于现河南省开封市雍丘县。

〈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finally]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文言文 已 是什么意思

字义

〈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35306266《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finally]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同学你好

有帮助请点好评或者采纳

祝你新的一学期学习进步!

4. 文言文中的‘已’是什么意思

已,矣,也这三个词都常用于文言文句尾,表语各种语气。

这时,“已”“矣”在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作为语气词,“矣”较为常用。

也 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例: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 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也已矣)罢了。

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巩固练习] 1那老儿也都相见了。

2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里安插。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4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5曹公,豺虎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8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1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13余闻之也久。 1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5是说也,人常疑之。 16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17缚者曷为者也?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9苟政猛于虎也! 20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2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4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5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6岂独伶人也哉! 矣 ⑴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⑵用于感叹句末。 ⑶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了”、“呢”。

⑷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⑸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巩固练习]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3吾计决矣。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5甚至,汝之不惠。

6吾村亡无日矣!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公子勉之矣! 9盖亦反其本矣。

10嘻,技亦灵怪矣哉。 哉 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⑵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⑷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啊”。 [巩固练习]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9呜呼哀哉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 古文里的“已”有哪些意思

1. 动词:停止,完毕。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副词:已经。

3. 语气词,同“矣”。例: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4. 同“以”,例:自董卓已来。(三国志隆中对)

5. 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6. 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7. 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9. 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 古文中已什么意思

⑴停止。例: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⑤是亦不可以已乎?(已: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⑵已经。例:①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②今南方已定。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已非它山可拟。

⑶语气词,同“矣”。例:①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②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③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⑤滋可痛已。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⑷同“以”。例:①已后典籍皆以板本。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③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④从此已去,勿复如是!⑤则固已破其 谋而折其骄气。(以:这里是用的意思。)

⑸治愈。例:可以已大风,挛 、痿、疠。

⑹太。例: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②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⑺完成。例:距 ,又三月而后已。

⑻已而,然后。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9]却。例:比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10]既。例: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已矣」

⑴完了。例: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老夫已矣。

⑵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已而妪煮芋进。③已而相如出。④已而英、霍山师大起,⑤已而得舟。

基本意思都在上面了,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简短小学文言文精选5篇
【 #能力训练# 导语】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下面是 分享的简短小学文言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参考! 1.简短小学文言文精选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

短文言文大全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个网站上都是文言文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next1\/yulinzhezhi。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有陋室铭、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 、孙权劝学。1.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

著名通俗易懂的文言文
著名通俗易懂的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鹤岗爆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金色盛典历史 2022-10-02 · TA获得超过19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4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一篇简单易懂的古文 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文言文言志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言志》的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原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翻译:颜渊、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

什么是文言文
1、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2、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

高中学过的文言文有哪些?
高中学过的文言文有哪些?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diming233 推荐于2019-10-19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8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古文(11篇) 1 《劝学》 荀子 2 《过秦论》 ...

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文言文名句及翻译如下: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翻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2、学而不化,非学也。一-杨万里 翻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3、好学而不贰。--《左传》翻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学习知识...

文言文有哪些?
初一学习的文言文和古诗如下:1.《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2.《孟子》:孟子的言论和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3.《大学》、《中庸》:两篇儒家经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古代...

300字以内的文言文
4. 求300字左右的文言文、300字左右的名人名事和300字左右的随笔(内 1.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 旁徨死;如扬州,过...

桓台县13442265700: “已”的古文中有哪几种解释 -
兀有云双黄:[答案]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诸候国 已,周代姒姓伯爵诸候国,是夏禹王之后.封地位于现河南省开封市雍丘县. 〈动〉 1. (象形....

桓台县13442265700: 文言文中的“已”意思是停止的句子不要太长,短短的一句就够了,例如:是亦不可以已乎 -
兀有云双黄:[答案]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是亦不可以已乎?—...

桓台县13442265700: 已字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项 -
兀有云双黄: ①停止.《十则》:“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劝学》:“学不可以已.” ②完毕;完了.《苏武传》:“剑斩虞常已.” ③治愈;消除.《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④罢了;算了.《冯婉贞》:“诸君无意则已,诸...

桓台县13442265700: 请已之中的"已"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
兀有云双黄:[答案] 家人曰:“请已之 已:停止 选自李渔《水仙》 祝你语文越学越好

桓台县13442265700: “已”字文言文解释.请举些常见的例子 最好是书本中的!
兀有云双黄: 已 蒹蔬采采.白露未已(停止) 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 且壮士不死即矣(算了,罢了) 骨已尽矣(已经) 这是最常用的 有文言文问题 HI我 希望帮忙 国庆节愉快

桓台县13442265700: 文言文中已解释为已经的例句,最好是有名一点的文言文中的 -
兀有云双黄:[答案]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桓台县13442265700: "已"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兀有云双黄: 1.停止.如“ 学不可以已.” 2.已经.

桓台县13442265700: 在古文中已和矣的区别 -
兀有云双黄:[答案] “已”的义项比较多,有比较具体的含义,如“已经”,“……之后”等.有时用在句末通“矣”. “矣”,一般是用在句末的语气词.

桓台县13442265700: 初中文言文字词“已”是停止意思的有什么句子 -
兀有云双黄: 已:动词,象形字.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诗·郑风·风雨》:“鸡鸣不已.” 《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桓台县13442265700: 古代文言文中关于已的成语 -
兀有云双黄: 诛求不已、一之已甚、死而后已、过为已甚、生生不已、日已三竿、 冢木已拱、莫为已甚、冯唐已老、意望已过、有加无已、大势已去、一夔已足、 称赏不已、米已成炊、万不得已、羽翼已成、方寸已乱、瞠乎后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