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仪】的意思是什么?【律仪】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谭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律仪】的意思是什么?【律仪】是什么意思?

【律仪】的意思是:★「律仪」在《汉语大词典》第4361页 第3卷 955★「律仪」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律仪lǜ yí(律仪,律仪) 1.    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   ▶ 《大乘义章》卷十:「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   ▶ 章炳麟《建立宗教论》:「故如美洲之摩门,印度之溼婆韦纽, *** 之莲华生教,专以不律仪为务者,无足论矣。」 2.    法律的礼节。   ▶ 《镜花缘》第二二回:「如今腹中只剩几段‘大唐律仪注单’,还有许多买办账。你要考他律例算盘,倒是熟的。」

律仪的拼音lǜ yí

律仪是什么意思

★「律仪」在《汉语大词典》第4361页 第3卷 955 ★「律仪」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律仪

lǜ yí(律仪,律仪) 1. 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 ▶ 《大乘义章》卷十:「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 ▶ 章炳麟《建立宗教论》:「故如美洲之摩门,印度之溼婆韦纽, *** 之莲华生教,专以不律仪为务者,无足论矣。」 2. 法律的礼节。 ▶ 《镜花缘》第二二回:「如今腹中只剩几段‘大唐律仪注单’,还有许多买办账。你要考他律例算盘,倒是熟的。」

词条推荐




有没有空海法师更多的资料
复有三u法不q断故,不v堪能离掉、不t律仪、不v学戒。何等为0三w?谓不z信、难教、懈怠。复有三p法不e断故,不m堪能离不b信、难教、懒堕。何等为7三p?谓不s欲见7圣、不j欲闻法、常求人f短。复有三h法不u断故,不y堪能离不l欲见1圣、不l欲闻法、常求人r短。何等为2三a?谓不e恭敬、戾...

佛教真的不是宗教?
博主添注:【菩萨戒】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

【戒体指归大乘行人究竟域心之处】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十方佛土唯有一乘、护戒 如命如浮囊、心业力结成种子目为戒体、行人域心之处、期生弥陀净土、圆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仪断恶即至诚心、摄善修智即深心、摄生利物即回向发愿心、具三心必登上品、行人究竟域心之处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

什么是“道”
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

【戒善两分】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律仪之戒通遍尘沙、化教 十善随境成行、律仪假缘受得、世善随意自修 ,戒本疏‧解开名义:「问:『律非类通,非律仪也;即戒与善,混然一乱。』答:『既训于法,各有指南;戒善两分,何得相混?如彼受缘,条然天别;非法不分,故法又显。』」行宗记释云:「转难中...

十法界四圣六凡:十法界和六道轮回有什么区别
一切摄律仪戒。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庄严。一切大愿。一切方便。如是等不可思议福德智慧。皆已成就无不具足。断除一切不善。断除一切烦恼。断除一切烦恼余习。通达四谛十二因缘。于菩提树降伏四魔成就种智。如是妙法悉修习已。尔乃一切诸佛唱言。善哉善哉。同以法性智水灌法身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为什么要以戒为师?
佛法不仅仅只是戒,常常说的‘六度’乃至‘十度’,‘戒’只是其中‘一度’,所以戒只是佛法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依戒而行,则不堕恶道,下一世还有机会学佛。若入三恶道,再上来就久远得很了。佛法的根本在般若。

【小乘律论】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僧祇律、昙无德部、萨婆 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麤富罗部、明了论、摩诃僧祇、昙摩鞠多、萨婆谛婆、迦叶毗、婆蹉富罗、律论、戒论、了论、正量部、五百问法、五百问事经、出要律仪 ,行事钞‧序:「 僧祇律 是根本部, 余是五部 , 昙无德部 四分律也,...

戒律是什么意思
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编辑本段]禅指 戒,防非去恶;律,也就是发.清规戒律,指佛门笛子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佛门笛子的...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什么意思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的意思就是:浮云的心意,就是优哉游哉地潇洒于天地之间,借物喻人。出自《送道虔上人游方》,作者灵澈。全诗为: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道虔上人要云游四方了,灵澈就为送别他做了首...

青河县15334913963: 律,在古文当中是什么意思! -
夫刘可乐: 律lǜ 〈名〉 (1)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

青河县15334913963: 宁受一日恶戒,不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是什么意思 -
夫刘可乐: 1.恶戒:就是指恶律仪,就是作恶的意思. 2.养畜弊恶弟子——就是收恶人为徒弟.这句经文的大意,就是说,宁可自己作坏事而死,也不能招收邪恶的又不听话的徒弟进入寺院破坏道场.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上面说的两件事都不好,但第二件事情更加不妥,因为不守佛的戒律仅仅自己一个人罪过而已,但如果招收恶人进道场做徒弟的话,又不能让他听话,那么这个恶人会破话整个道场,让大众一起作恶.所以佛说:善男子,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善男子,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破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

青河县15334913963: 佛教的三聚净戒是指什么戒? -
夫刘可乐: 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

青河县15334913963: 什么是佛教的三聚净戒?在生活中要落实吗? -
夫刘可乐: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

青河县15334913963: 佛家 律 含义是什么
夫刘可乐: 释迦牟尼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其原则为“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因缘及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分别.佛陀制戒的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其中包括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难调者令调顺;惭愧者得安乐;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青河县15334913963: 在禅定中发的戒是什么戒? -
夫刘可乐: 定共戒 【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青河县15334913963: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什么是十善? -
夫刘可乐: 答: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行;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离贪欲;九,离嗔恚;十,离邪见.

青河县15334913963: 猛怒施主请问经要守持四条根本戒是什么 -
夫刘可乐: 戒律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 最常见为五戒,若仅提“四戒”,有多种说法:指杀、盗、淫、妄等四波罗夷戒. 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戒)、静虑生律仪(定共戒、禅戒)、无漏律仪(道生律仪、道共戒)、断律仪(断戒).(《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一九) 怖畏戒、希望戒、顺觉支戒、清净戒(无漏戒).(《阿毘达磨俱舍论》卷十八) 供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