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的诗词

作者&投稿:史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孤桐>是什么诗~

  一、《孤桐》王安石:
  孤桐
  宋.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二、译文:
  孤桐啊,天生就有着森森的资质,孤高自傲拔地而起几百寻。高入云霄,它始终不会让自己屈服;根扎大地虚怀若谷。虽然年事已高,但它的根更强壮,夏日里的阳光越是猛烈,它的树阴就更加浓郁。清明时节,孤桐老是想着解脱一切愠怒,哪怕被砍斫成一把五弦琴,它也心甘情愿。

  三、赏析:
  诗人以孤桐自况,明咏物,暗抒情。“孤高”——写心志,“凌霄”——述追求:“岁老”——歌老当益壮情,“解愠”——咏宽容豁达怀。“愿斫五弦琴”一句,更将诗情推向了极致:“孤桐”,高而且大,壮而且强,但却甘愿被砍斫为五弦琴一把,颂奏清明之乐音,真把个老臣坚强不屈、老而弥坚、甘于奉献之情之心之意,抒发得淋漓酣畅!

  四、作者简介:
  王安石 -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托物言志
王安石在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诗人以孤桐自况,明咏物,暗抒情。“孤高”——写心志,“凌霄”——述追求:“岁老”——歌老当益壮情,“解愠”——咏宽容豁达怀。“愿斫五弦琴”一句,更将诗情推向了极致:“孤桐”,高而且大,壮而且强,但却甘愿被砍斫为五弦琴一把,颂奏清明之乐音,真把个老臣坚强不屈、老而弥坚、甘于奉献之情之心之意,抒发得淋漓酣畅!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岛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志本虚心。
岁老粮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鲜愠,愿听五弦琴。 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凌霄:形容泡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弥:更加。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鲜愠:指感轻老百姓的疾苦。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泡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巍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1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犹如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终于被他的敌手扼死一样。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离开了群众 (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近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赏析2
表现了桐树愈磨愈坚的性格品质,本诗前段通过近于白描的手法鲜活的把桐树立于读者之前,期间诗句对比工整干净,进而更加突出了桐树的特点,也使其形象更为立体化,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怀,表现出作者钦羡桐树的品质,欲仿效之,全诗写物明志,浑然一体。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自号临川先生,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推行改革,进行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提出挑战,强调“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的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其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其诗作早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直截刻露;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
主要著作有《易义》、《诗经新义》、《论语解》、《孟子解》等,多已散佚。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临川先生文集》。 咏物诗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孤桐的意象
孤桐原本特指峄山孤桐,这与峄山的历史地位、地貌特点及峄山梧桐的树木属性等密切相关。历代文人赋予孤桐琴声意蕴和人格内涵两方面的意象,使之成为泛指。孤桐的琴声意蕴包括知音意识及表现为清和安乐与清高孤苦双重性质的乐声特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鲍照作品中明确出现了孤桐意象,沈约等人也有吟咏孤桐的作品,但孤桐所象征的人格内涵尚未形成;唐朝时期,张九龄、王昌龄等人发现了孤桐树干之直、树心之虚,白居易在此基础上明确赋予了孤桐孤直的人格内涵;宋朝时期,王安石更进一层,赋予孤桐刚直的象征意义。近代章士钊以孤桐为号,正是源于孤桐的人格象征。




桐子的诗词桐子的诗词是什么
桐子的诗词有:《望江南\/忆江南·梧桐子》《声声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亲剥之)》。桐子的诗词有:《声声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亲剥之)》《望江南\/忆江南·梧桐子》。结构是:桐(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注音是:ㄊㄨㄥ_ㄗˇ。拼音是:tóngzǐ。桐子...

带“梧桐”的诗词
1、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清代 郑板桥《咏梧桐》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两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梧桐的高大雄伟。)2、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五代 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深秋时节,梧桐树下,辘轤金井旁,落叶...

含“桐花”的诗词有什么?
1、《感怀》(唐)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2、《桐花》(唐)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关于法桐树的诗句
去日桐花半桐叶,别来桐树老桐孙。 城中过尽无穷事,白发满头归故园。 2. 关于描写梧桐树的诗句 常见诗句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谢...

求含“桐花”的诗词
含有“桐花”的诗句如下:《似曾诗》清·谭嗣同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2. 《桐花》唐·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

关于梧桐的诗词
关于梧桐的诗词如下:1、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2、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3、梦回历历雨声中,窗影分明晓色红。出户方知是黄叶,更无一片在梧桐。4、猗猗梧桐树,前日繁花馥。西风不相饶,...

描写桐花诗词
桐花万里丹山路(李商隐)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韩愈)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陆游):耿湋《春日洪州即事》:“钟陵春日好,春水满南塘。竹宇分朱阁,桐花间绿杨。”陈允平《渡江云》:“桐花寒食近,青门紫陌,不禁绿杨烟。”[3]吴泳《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栁色媚别驾,...

有关桐花的诗词。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桐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草木坚强物,所禀...

带梧桐的诗词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孟郊《烈女操》中“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以梧桐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李白有诗句“宁知凤凰意,寄托梧桐前”。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亦有:“香稻...

关于梧桐树意向的诗句
1.关于梧桐在古诗词中的意象研究 1;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2;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王安石的孤桐全文及解释 -
许师复方: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听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痛苦怨愤. 桐木本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 -
许师复方:[答案] 答案: 解析: (1) 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 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2) ... 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3) 借“孤桐”以言志,以孤桐作人格写照.(托物言志)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孤桐》王安石 -
许师复方: 孤桐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译文: 泡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巍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关于梧桐的古诗 -
许师复方: 1.《梧桐》【唐】戴叔伦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 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2.《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王安石的《孤桐》前六句表现了孤桐的什么特点?全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
许师复方:[答案] 前6句写了孤桐的挺拔、正直、茂盛、虚心等特征.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孤桐 王安石 这首诗用什么样的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
许师复方:[答案] 托物言志 王安石在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据《孔子家语•辨乐解》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本诗描写了梧桐的哪些特点?(2)作者借孤桐塑... -
许师复方:[答案] (1)高大挺拔;正直伟岸,虚心;茂盛强壮;为了理想和抱负,甘愿牺牲. (2)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塑造了“尽管在变法中,受到种种打击,但仍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孤桐》王安石 -
许师复方: 《孤桐》赏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林,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峄阳孤桐是邹鲁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峄阳孤桐”,即禹时峄阳孤桐为该地...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诗歌《孤桐》王安石 赏析 -
许师复方: 表现了桐树愈磨愈坚的性格品质 本诗前段通过近于白描的手法鲜活的把桐树立于读者之前,期间诗句对比工整干净,进而更加突出了桐树的特点,也使其形象更为立体化,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怀,表现出作者钦羡桐树的品质,欲仿效之,全诗写物明志,浑然一体.

连云港市18896923515: 王安石的《孤桐》主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情?诗写出了桐树怎样的品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各位砖家帮帮忙吖 急用 -
许师复方:[答案]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