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劝学篇》体现什么精神

作者&投稿:莘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之洞《劝学篇》的主旨是什么?~

《劝学篇》介绍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精神,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并以这种新技艺“补”专制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

如下:
《劝学篇》共二十四篇,四万余字,“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指的是有关世道人心的纲常名教,不能动摇;所谓“通”,指的是工商学校报馆诸事,可以变通举办。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精神,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并以这种新技艺“补”专制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张之洞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但对“设议院”等涉及政体的部分讳莫如深。


在哪可以找到《劝学》的全文注音
君子曰(jūnzǐyuē):学不可以已(xuébùkěyǐyǐ)。青(qīng)、取之于蓝(qǔzhīyúlán),而青于蓝(érqīngyúlán);冰(bīng)、水为之(shuǐwéizhī),而寒于水(érhányúshuǐ)。木直中绳(mùzhízhōngshéng),輮以为轮(róuyǐwéilún),其曲中规(qíqǔzhōngguī),虽有槁暴(suī...

荀子劝学篇赏析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全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翻译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意思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这句话出自战国·荀子的《荀子·劝学》,原句如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于《荀子》一书的首篇《劝学》。《劝学》作者:荀子 创作年代:战国后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高一《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

荀子《劝学》的背景是什么?
解析: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 长官。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 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苟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劝学篇》开宗明义地告诫...

问他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个
精悍厉鸷,明照锐断,见事理若区别白黑,勇于任事,洞于察机,善于观人,遂于生死之故,长于治事之...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

高二上册语文课文《劝学》译文
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荀子劝学篇文言文翻译
《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2012-07-03 荀子的《劝学篇》原文 523 2013-12-21 荀子劝学篇全文内容。 5 2017-12-02 荀子

《劝学》中輮以为轮“ 以为”是啥意思
出自:《劝学》,又名《劝学篇》 作者:荀子 时代:战国 原文介绍: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宝鸡市19595077466: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工艺也体现什么思想 -
马油欣匹:[答案] 宣扬礼和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实践能力. 自张之洞《劝学篇》,为体现其“中体西用”观点的经典文字.“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可尽同...

宝鸡市19595077466: ...(《筹办夷务始末》)A洋务派“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在... -
马油欣匹:[答案] (1)第一小问的认识,依据材料一“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体现了肯定人对物资的追求;依据材料一“人情足...

宝鸡市19595077466: 张之洞劝学篇的主要内容 -
马油欣匹: 《劝学篇》全书共 24 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

宝鸡市19595077466: 《劝学篇》中张之洞主张是什么?目的何在 -
马油欣匹: 张之洞的《劝学篇》,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目的是通过“培养人才”,来达到“保国、保教、保种”的目的.

宝鸡市19595077466: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 -
马油欣匹:[选项] A. 西方政治制度 B. 西洋生产工艺 C. 外国历史知识 D. 近代科学技术

宝鸡市19595077466: 去妄去苟什么意思 -
马油欣匹: 张之洞的思想去妄去苟,出自《劝学篇》,是追求智慧的方法.原文是: “求智之法如何?一曰去妄,二曰去苟.固陋虚骄,妄之门也;侥幸怠惰,苟之根也.”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怎么样才能增强智慧呢?第一就是去除妄自尊大,第二就是去除苟且偷生.因为妄自尊大就会坚持己见、骄傲自满,这是狂妄自大的开始.而侥幸心理、懒惰行为就是苟且偷生的根源.

宝鸡市19595077466: 中体西用思想由谁提出?
马油欣匹: 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宝鸡市19595077466: 张之洞洋务思想是什么 -
马油欣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宝鸡市19595077466: 1898年,张之洞刊行《劝学篇》,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洋务派 ①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 -
马油欣匹:[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宝鸡市19595077466: 结合近代中日《劝学篇》分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差异
马油欣匹: 客观的说,中国在被卷入西方文明的体系后,表现的算是不错.毕竟再惨不过 全国沦为殖民地的印度、四分五裂的奥斯曼土耳其、一度灭国的波兰.但为什么回 忆起那段历史,中国人总觉得憋屈呢?这事得看和谁比——和那些国家比,中国挺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