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中哪一节对你的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投稿:种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则给你感受最深结合学习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进而推动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吾日三省吾身 看法。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差距,汲取教训:“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挖掘自身潜能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周子曰:“圣学,一为之要。” 庄子曰:“道又名一,其号无双。” 月牙山人曰:“诸子之学,无文不一,无一不文。”

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吾日三省吾身,看法:“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挖掘自身潜能、寻找自身力量、进而推动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差距,汲取教训,它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运用新领悟的知识,取得更大的成功。
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往往是不容易做到的。 成绩出来了,我此时手中拿着成绩单,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回如此的差呢?通过反省,找到原因,对提高我们的成绩非常重要。
从长远角度讲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差距,汲取教训,它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运用新领悟的知识,取得更大的成功。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挖掘自身潜能、寻找自身力量、进而推动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



扩展资料:
有朋友从远方来,感到很开心;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就称得上君子了。我想大家从小就觉得这句很无厘头,无论怎么翻译都很奇怪,三小句之间似乎毫无逻辑可言,特别是有朋友从远方来感到开心,这种话怎么能成为两千年来的经典?所以贫道认为开篇第一句之间是有内在逻辑的,而且承载了先秦儒家至高的精神力量,自从儒家沦为帝王的工具,这种力量便鲜为人知。
就像读其他书一样,读《论语》也要对孔子的生平有一定了解,在此不祥述。那个时代百家争鸣,大家都想尽情施展才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孔子却是那个最不得志的,多次流亡外国,最危险、困苦的一次学生子路问:我们君子也会这样走投无路?
孔子说:会啊!君子故穷,我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不像小人什么都做得出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先秦儒家心中就是有一股这样的浩然正气。孔子到晚年,儿子、很多弟子都先他而去,年迈的孔子在爱徒端木赐回来看他三天以后便去世了。

《论语》十则中对我感受最深的是《学而》这一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论语所说的这学问有个最重要的特点:先树立一个极致完美的榜样。这个完美的榜样就是圣人。圣人的境界比较难懂,所以有个次级的榜样:贤人,也就是君子。

学这个学问的人通过内省觉察,与所树立的榜样逐条对比,自我修正。做到了不沾沾自喜,没做到就加倍精进努力。所以说,学问不是文字、知识,而是从人生经验、作人做事上体会得来的。

时是经常、随时的意思。每年、每月、每日,学问无止境。从小一直学到老,沉醉于学问当中而不厌倦。

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

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



1、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编辑本段]2、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编辑本段]3、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编辑本段]4、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你。”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编辑本段]5、勤学好问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编辑本段]6、教学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十分谦虚,于是虚心地说:“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编辑本段]7、虚心求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编辑本段]8、育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在教他了。
一、文章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文学常识
三、语音
四、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第5个)通智,明智,智慧
4、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3、《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十四、开放性试题
1、本文中有许多地方谈到了修身做人,你认为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点,请谈一谈。
2、在你的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本文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示例:我在学习上经常自觉地运用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论语》一书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读了这八则以后,你一定收获不小吧!怎么样,也试着编一则吧!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人均可,但尽量要经典些。
我说:有书不读非君子,骄傲自满真小人。
十五、积累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
俗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只要是知识,做人等方面能够给我们启迪的,我们都应该向其学习。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
俗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只要是知识,做人等方面能够给我们启迪的,我们都应该向其学习,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
俗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只要是知识,做人等方面能够给我们启迪的,我们都应该向其学习,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论语》十则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则?
学习并经常温习不也很快乐吗?这个呀,我可不这么觉得,因为我不喜欢学习 有朋友从远方来,当然可以高兴 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我不也是君子吗?这句话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别人刚和你接触,以为你是个很不行的人,但你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也是这个道理吗?这就是我对这一则论文感受最...

初中课文 论语十则中讲了几个方面?
第一则学习方法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5.学习态度 6.学习态度 7.学习态度 8.修身做人 9.修身做人 10.修身做人

《论语》十则中关于问的是哪一句
子贡闻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初中课文《论语》十则
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

论语十则的中心论点是:_。
第1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第2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

论语十则
(一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译文: 在《论语》的前面提到季康子希望孔子的高弟能出仕为官,别人没有答应,冉求却做了季氏的家臣。孔子应是不以为然的,接着提出了三个仁德很高的弟子来劝诫冉求——闵子骞宁可离开家乡也不愿为官,冉伯牛身患恶疾也...

谁知道论语十则中 而 的!!!全部的,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初一文言文论语十则
1. 初一论语十则译文 《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

《论语》十则的原文是什么?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e,去声。(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e,去声。(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ao,去声。论语十则--成语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

上虞市13891562958: 论语十则哪一则的感受最深 -
狂建瑞安: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上虞市13891562958: 《论语》十则中哪一节对你的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
狂建瑞安: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 俗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只要是知识,做人等方面能够给我们启迪的,我们都应该向其学习.

上虞市13891562958: 从10则论语中选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则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学习体会 -
狂建瑞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

上虞市13891562958: 论语十则选择一个方面 结合自身的学习 生活体验 谈谈你的感悟 -
狂建瑞安:[答案] 读完《论语十则》之后,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让我感触最深.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进行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该对照自己本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上虞市13891562958: 读了论语十则后,给你启发最深的是什模? -
狂建瑞安: 要要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人生修养.知之为知之...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这一则给我印象最深,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上,都要有谦虚的态度,也告诉我了一则好的学习态度.

上虞市13891562958: 论语的几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
狂建瑞安:[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学习的时候不知道思考就会产生疑惑,如果每天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学习是很有害的.所以既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还要积极思考,这样对我们的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虞市13891562958: 从《论语》十则,选一则写一篇令你感触最深的作文假期作业:写明是哪则论语,感触要写得深拜托要快~! -
狂建瑞安:[答案] 读了《论语十则》后,我感觉到了一股让我兴奋的奇怪的感觉,为什么让我兴奋呢?因为它给我一股学习的冲击力,让我们走向学习的快乐时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上虞市13891562958: <<论语>>十则那则对你的感悟最深
狂建瑞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原因:这一则告诉了我们,学习不知是要学,还要复习.因为如果不复习,那就什么也记不住,等于没有学.

上虞市13891562958: 孔子的《论语十则》其中一则感悟300字左右 帮忙写一篇 -
狂建瑞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

上虞市13891562958: 论语十则中任意一条的感受 不少于400字 -
狂建瑞安: 希望对你有帮助: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无论是我在读书时还是在后来的阅读中,都听或看到对于孔子这段话是这样解释的:“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