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皇帝称谓之谜

作者&投稿:黄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涨姿势:我国历史上对帝王的称呼有哪些,有何由来~

在我国古代,对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主要有天子、陛下、圣上、皇帝、万岁等,那么,这些称呼是什么来的呢?


1、天子
我国古人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孕育的后代,天为父,所以号"皇天";地为母,所以叫"后土"。而凡人皆为天之子,但按照宗法制度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权力继承父的遗产,因此,天子就是天的嫡传子孙。
把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君王的统治地位,宣称“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思想,认为天子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后代帝王延续这一思想,都成自己是天子。


2、陛下
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战国策·燕策》:“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陛下”是巨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点和位置。
后来,可能是臣僚们为表示对帝王的恭敬而用的一种称谓。因为巨僚见帝王常用陛下一词,慢慢就转变成了对帝王的尊称。


3、圣上
“圣上”是对皇帝的尊称。封建君主制,皇帝的权力极大,真可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上之滨,莫非王臣。”且其权力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约。
那么,靠什么来约束皇帝使其成为个明君呢?只能靠道德和宗教的力量,使皇帝受到感化。
从道德上说,就是用圣贤的道理来教训他,把帝王培养成为一位有道德的“圣君”。所以,古代把皇帝称为“圣上”。


4、皇帝
君王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
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他不上。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议改称号。
李斯等人与众博士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秦皇”。
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
从此,“皇帝”的称号为历代君主所专用。


5、万岁
“万岁”一语是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而“万万岁”的称呼,则首创于唐朝。
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臣下奉承她,借此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于是只能暗示。
有一天,武则天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一道题:
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别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皇帝的别称

在封建社会时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回答者:zz8226855 - 千总 五级 3-17 20:13

■“皇帝”一词的来历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皇帝的别称

在封建社会时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皇帝与国王的区别

国王和皇帝都是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但国王和皇帝有区别。英文单词中,“国王”为“King”,“皇帝”为“Emperor”,不同在哪里呢?以古代中国做类比,皇帝是大一统中国的第一号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亲国戚和功臣才称国王。也就是说,国王是皇帝诰封的。这个区分放在英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也适用。以英国为例,英国君主上面也有皇帝。是谁?罗马教皇。英王登基要向教皇行效忠礼,然后由教皇为其戴上王冠。英国君主的全称都标明其统治区域,如查理一世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国教捍卫者”。印度沦为殖民地后,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加封为“印度女皇”。因为印度是异教区,教皇管不着,所以,从此英王的称号中多了“皇帝”的头衔。但英王只是印度的皇帝。如爱德华七世全称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所有海外自治领的国王,国教捍卫者,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印度独立后,英王的“皇帝”头衔取消了。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称皇帝(Emperor)。第一帝国在极盛时,统治欧洲的大部分,还控制着广大的殖民地。拿破仑称帝时,虽然形式上也有教皇加冕,实际上,拿破仑是藐视教皇的,在事实上并不受教皇节制。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绪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辽太宗(20年)、顺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丰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
少也有600个
五代十国N多朝国
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成为强盛的国家。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商朝后期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帝辛看到大势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宝货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商汤 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阳甲 在位7年
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盘庚 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年幼时,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廪辛 在位6年
廪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商纣 在位33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中国皇帝十最

(1)最长寿的皇帝:清代乾隆,享年88岁
(2)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不到一岁就夭折
(3)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东汉殇帝,刚过100天
(4)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天,67岁
(5)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代康熙,在位62年
(6)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金末完颜承麟,仅仅一天就战死
(7)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后宫佳丽10000人
(8)子女最多的皇帝:清代康熙,男孩36人,女孩20人
(9)最荒淫的皇帝:隋炀帝,有粉黛3000人
(10)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皇帝

中国古代的帝王在死后都有几种称呼的形式,分别为谥号,庙号和年号。
从周朝开始,对于帝王的称呼采用的是谥号,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当然秦朝时中断)。谥号是在帝王和贵族死后,由大臣和王族根据这位皇帝的一生的作为给予的一种评价,常常是用一个字概括,也有用两个字的称之为“……帝”如周武王等,而汉朝讲究以孝义治天下,因此在每位皇帝的谥号前都会加一个“孝”字,如汉文帝应该是被成为汉孝文帝。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所有的谥号也都是两个字的。并且谥号也分为三种,善谥,比如说文,景,武之类的,平谥,比如哀,闵之类的,恶谥,比如炀。各种谥法在《逸周书 谥法解》中都有记载。
当时并不是每一位皇帝在死后都可以将他的灵位供奉于祖庙的。只有能够进入祖庙的皇帝才会有一个庙号,称之为“……宗”,例如汉文帝就被称之为“汉太宗”,而汉武帝居然没有能够进入祖庙,所以他甚至都没有宗的称号。
再说年号,这是中国古代帝王纪年的一种方式,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之前的皇帝都是没有年号的,而之后的皇帝,直到明清前,每一位都不一定仅仅有一个年号,而且有些帝王的年号都是相同的。其中用的少的就一个,比如唐太宗的年号就是“贞观”,而多的十几个,比如武则天她的年号就将近二十个。
从上面来看,从周朝开始一直到隋朝,可以不重复的,都可以找到称呼的,很简洁的就是用谥号,即“……帝”来称呼帝王。
当然秦朝是个例外,秦始皇认为大臣在死后议论先帝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因此他废除了谥号制度,采用数字,即自己称始皇帝,后世为二世,三世,一直排下去。
到了唐朝事情出现了变化,首先是每位皇帝的谥号变得越来越长,不利于直接称呼,而同时每位皇帝都可以进入祖庙,拥有自己的庙号,庙号都是一个字的,于是人们开始使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当然这还是有意外情况,如明朝的景泰帝,就没有进入祖庙,被称之为了“帝”。
到了明清时期,每位皇帝都只拥有了一个年号(也有例外,明英宗和皇太极都有两个年号),同时发行印有自己年号的铜钱在市面上流通,比如“乾隆通宝”等等。因此民间老百姓开始使用年号去称呼皇帝,慢慢的这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就成为了我们经常看到的年号称呼法。

皇族称谓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天子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 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T{v~]

皇太子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嫔妃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昭仪嫔妃的称号。三周魏文帝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 才人嫔妃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为宫中之正五品,后改正四品。
贵妃嫔妃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 良人西汉嫔妃的称号。 美人嫔妃的称号。 贵人嫔妃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清代贵人已降在嫔妃之下。
世子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孺子太子嫔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太孙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 公主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 翁主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驸马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帝姬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

这些称谓大多是史学家为方便而叫的,明清之前的皇帝年号经常变,一个皇帝有几个,用年号称就不方便了
而明清的皇帝一般一个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就用年号称。

谥号越来越长 不方便 就叫 庙号了
明清 的皇帝 只用一个年号 就以年号来称呼了

就这么清楚简单

“皇”和“帝”两个字,都是古代君王的称号。传说远古的帝王伏羲、隧人、神农为“三皇”,华夏民族领袖黄帝、颛顼(读“专须”音)、帝喾(读“库”音)、唐尧、虞舜为“五帝”。战国末期,秦赢政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奉承赢政,仿照“三皇”的名称上尊号曰“秦皇”,谁知赢政仍认为不相称。他认为自己“德比三皇,功过五帝”。“皇”或“帝”都不足以显出他的功绩,只有称作“皇帝”才行。于是在中国便出现了皇帝的称号。这称号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被推翻。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到清末的2133年中,连同地方割据政权和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年号称帝的在内,共有皇帝564人。第一个皇帝是秦朝的赢政,最末一个皇帝是清朝的溥仪。其间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朝的康熙,共做了61年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是汉朝的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即位年龄最大的是唐朝的武则天,61岁即位,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小的是汉朝的殇帝,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了皇帝,他又是寿命最短的皇帝,死时不足一周岁。

在564个皇帝中,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个。

明清之后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千古之谜中国第一个皇帝的身世之谜
1.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一直以来都是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他的母亲赵霁原本是大商人吕不韦的妃子。2. 赵霁后来被楚国俘虏,并被送给子楚做夫人。一年后,她生下了嬴政。3. 子楚继位后,赵霁被立为皇后,嬴政被立为太子。三年后,秦庄王死了,嬴政登基成为太子。4.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吕不韦列传...

朱元璋建国为何国号为“明”?
那么,这样一个特别的皇帝,为什么在他成功之后,把他的王朝取名为“明”?在他诡异的眼神背后,隐藏着什么特别的玄机吗?朱元璋又该怎样收拾元朝末年军阀混战所留下的烂摊子呢?他刚刚建立的大明国,能否经受百废待兴的考验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揭开这个名字的来历之谜,揭示朱元璋的五大治国...

千古之谜中国第一个皇帝的身世之谜
正是司马迁的这两段记载,引来了历史上的诸多解释,从而使秦始皇的身世成为一个永恒的谜。吕不韦原籍濮阳,后举家迁至杨宅。吕不韦到处做生意,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因此他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杨宅的顶级商人之一。然而,吕不韦并不满足于富裕家庭的生活。他对政治和权力非常感兴趣,一直在寻找机会...

中国古时候的四大未解之谜分别是什么,为何至今无解?
中国皇帝用玉玺的传统也从此开始,但是秦朝灭亡之后,和氏璧经过刘邦、项羽等人之手,最终下落不明,这块中国历史上最珍贵的玉玺在历史上的辗转一直饱受争议。5.太平天国宝藏之谜 太平天国的失败,难免会让人叹息,而太平天国巨额宝藏的四种,同样让人非常遗憾。天京被攻陷后,太平天国士兵大多战死,几乎全军...

盘点中国古代有哪十大未解之谜
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元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

中国皇帝
各位历史高人,历史中有很多皇帝先期贤明而后期混蛋的。有谁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有没有先期比较混蛋的皇帝,而后期因为各种原因转向明君的。楚庄王应该算不...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

中国古代有多少谜题未解?
中国古代有四大奇案,分别是传国玉玺下落 、武则天立无字碑 、斧声烛影之谜 、建文帝的下落。当然除了这四个,中国还有一大堆的奇案没有解开,比如明末四大奇案,清末四大奇案,清宫四大奇案,唐朝十大奇案,大宋36大悬案等等,因为篇幅太长,我别的就不敖述了,只讲讲中国四大奇案(因为昨天才答过,...

宋朝几个皇帝?各自的国号是?
自此,秦王政称号皇帝。皇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此后,皇帝一词就取代了王,而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了。秦王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即秦始皇。 作者: 221.2.37.* 2005-7-22 20:10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秦始皇为了使其江山永固,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

明朝有多少个皇帝?未解之谜都有什么?
很多说是17,实际是16个,因为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未解之谜
九鼎,是镇国神器,属于古代至宝!相传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汉书》却说,九鼎沉没于彭城...

平远县15373035913: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自称的由来历史,如"朕,寡人"还有别人称呼的由来历史"皇上,陛下" -
伯牙吾台段血府:[答案] 君主的称呼 类别:历史 作者:佚名 现在的网上文章中,对王国,帝国,皇帝,国王的运用一片混乱.在现实的历史上,只有有实力的大国才会成为帝国,小的国家则为王国或者公国.举例而言,如果你回到中世纪,占领了一块200平方公里的小地方...

平远县15373035913: 古代皇帝的称谓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称“寡人”,还有“朕”“孤”.这是怎么变化的? -
伯牙吾台段血府:[答案] 非常清晰的回答: 1. 寡人: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皆称寡人; 从汉至五代,也有此称(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杨... 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 孤:春秋始,诸侯或遇...

平远县15373035913: 古代皇帝的称呼的由来!为什么叫皇上,又叫陛下呢.还有什么朕/寡人/是怎么来的呢. -
伯牙吾台段血府:[答案]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

平远县15373035913: 在对古代皇帝的称呼中,为什么有庙号和年号之分.如汉武帝是以庙号来称,而康熙则是以年号来称. -
伯牙吾台段血府:[答案] 首先,汉武帝不是庙号,是谥号.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起的称呼 庙号有褒贬之意,用法也非常讲究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

平远县15373035913: 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会自称为朕?朕这个词语是怎样来的? -
伯牙吾台段血府:[答案] 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外东亚汉字文化圈中日本及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的古代君主也自称朕.

平远县15373035913: 中国古代的君主为什么称“皇帝”,不称“国王”?
伯牙吾台段血府: 皇帝的称号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当初嬴政一统六国之后,遇到了一个称号的问题.一个说法是:与他同时期的诸侯,都成为“王”,他灭掉了他们,当然是不屑于他们采用同一个称呼了,因此不能用“王”来称呼.在他之上的比他厉害的只有三皇五帝了,但是他自认为文治武功盖世,完全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既不能称“皇”,也不能称“帝”.因此就取了“皇帝”这样一个称号.自此后的帝王就因循旧制,跟着都称为“皇帝”了.另一个说法是:取自《尚书》中的“皇天上帝”一语.意思是他已经不是人间的一个“王”了,而是受于天命,近似于神的“统治者”了.

平远县15373035913: “皇帝”称谓是如何而来的?
伯牙吾台段血府: “皇帝”的由来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

平远县15373035913: 古代皇帝这个称呼是怎样形成的?
伯牙吾台段血府: 皇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显示出自己伟大的成就,与独一无二.认为三皇五帝的功绩也不过如此.就取皇帝二字来做为君王的称呼.并第一个使用朕这个字用来君王的自称.这一举措堪称伟大!

平远县15373035913: 关于古代皇帝称号的问题 -
伯牙吾台段血府: 汉武帝、宋真宗这些称号叫做谥号,也就是皇帝死了以后才封的,还有一个庙号,也是死后才有的,比如太祖、太宗.在他们在位的时候,史官是以他们的年号来记载历史的.从皇帝登基那年开始算,称元年,然后就是二年,三年,直到更换...

平远县15373035913: 古代帝王的自称、他称,全点哦. -
伯牙吾台段血府:[答案] 朕:“朕”是皇帝的自称.秦王嬴政称帝前,普通人皆可自称朕,嬴政称帝后,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寡人”、“孤王”、“不谷”、“孤”等从字里行间可看出来,帝王希望自己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但这些称呼在隋代后就很少出现了. 古代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