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举动,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作者&投稿:壬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焚书坑儒”是多年来秦始皇的一个污点,这个词的出处是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中第一次出现的,“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以及西汉末孔安国所说的,“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不过,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因此要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得从两个方面去说明,分别是“焚书”和“坑儒”,这两个事件并非一件事。



焚书

焚书这件事是李斯所主持操作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信息,第一个是却是烧书了,第二个是与我们曾经所熟知的烧书不同,并非乱烧,而是有有选择性地烧,第三个是并没有完全烧完。

比如史书类的书籍,秦始皇所烧掉的是除秦记以外的书籍,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所有的史书以秦国史馆所记载的为准,其他的不作数了。

而对于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籍,秦朝并不禁止,比如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如果想学习法令,可以向国家公务员学习。

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虽然从我们现在的角度上来看,秦始皇的这种做法有愚民的嫌疑,而且禁锢了学术界的思想。

但从当时的环境上来看,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儒生、读书人,经常动不动就批评秦始皇,甚至还到处说秦朝的不是,这是统一国家的安定团结行为。

就拿焚书的事件起因来说,焚书的起因是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国策讨论。秦刚统一六国时,有一次秦始皇请大家喝酒,这时候有个叫周青臣的大臣就出来了,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立郡县,废分封,功劳多么多么的。

这个周青臣一阵拍马屁,秦始皇自然很高兴,况且宴请群臣嘛,说点开心的也正常。这时,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站了出来,批评周青臣拍马屁这件事,而他的目的则是为了批评郡县制,想要说服秦始皇恢复三代的分封制度。

淳于越真的是为了秦朝的长治久安吗?我看也不一定。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各地方都有国家统一管理,贵族们基本上就失去了特权了。淳于越这样的人,属于当时的一个“士”的阶层。“士”这个阶层虽然说不是很高,比不上什么侯、王什么的,但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封地的。在郡县制的国策下,他们这些“士”就没有了特权,因此,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考虑。

在此情况下,淳于越说了一句“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句话其实也体现了当时儒生厚古薄今的一个观点。

但他忘了一点,秦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变”,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能强大么?

通过淳于越这些人的谈话,秦始皇与李斯也意识到了这些读书人们对于“厚古薄今”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在他们看来,就是那些思想类的书籍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故而只有去除掉这些书籍,才有可能达到统一人们思想的目的。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焚书这种方式似乎的确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坑儒

对于坑儒这件事,历来争议非常之大,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坑杀的是术士,而非儒生。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晚年好长生之术,希望能够寻得长生不老药。这时候那些个术士就看到了希望,认为可以从中捞上一笔,于是最早的侯生和卢生就登场了。

两个人装模作样地在秦始皇面前大谈自己的本事和长生的秘密,让秦始皇心驰神往,当即赏赐了很多钱财给两个人,让他们想办法把长生不老药搞到手。

钱财到手了,两个人又装模作样地出了一趟海,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空手而回。但秦始皇对于长生不老药念念不忘,经常询问进度。

两个人知道这事不可能永远瞒得住秦始皇,因此当即准备跑路,而且还到处说秦始皇刚愎自用,是个暴君等等。

当秦始皇知道两个人跑路了,而且收钱不办事,反而到处讲自己坏话,当即勃然大怒,把那些仍然在咸阳享受重金供奉的方士给抓了起来,最后有四百六十多人被坑杀。

这就是著名的“坑术士”事件,那为什么后来“坑术士”变成了“坑儒”呢?恐怕西汉的史官是从扶苏的一句话中得到的结果。

当扶苏知道秦始皇要坑杀术士时,扶苏就跑到秦始皇面前求情,还说了一句“诸生皆诵法孔子”,孔子是儒家的鼻祖,后世之人也就想当然地把这句话当成了坑杀的是儒生了。



结语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未真正的统一。要想让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思想和舆论尤为重要。

而当时六国反对势力和士大夫们对于秦的统治恨之入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剥夺了他们贵族阶级的特权。

与这些反对势力做斗争,就必须要争取民心,但当时的民心大多都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故而秦始皇与李斯就通过“焚书坑儒”的手段来打击这些人,以增强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这件事后来传变味了,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是秦朝二世而亡,时间太短了。其二是经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他们对于秦始皇以及秦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抹黑,毕竟秦用的是法家,与儒家对立性很强。



按照当时来说绝对是利大的,因为在秦汉时期儒家不是很显著,都是在重用法家和道家在治理国家,不过在后世来说就是弊大了,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民声了。

提起秦朝的历史典故,有三个是不得不提的,第一个是秦始皇时期的一统六国横扫八荒,第二个还是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第三个则是秦二世时期的指鹿为马,在这三个历史典故中,以第二个焚书坑儒最为我们当代历史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焚书坑儒具有很大的争议性,比如有人说他是利大于弊,有人说他是弊大于利,笔者信前者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在什么时候?
焚书坑儒事件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于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镇压。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始皇很高兴。可是有一个思想保守的博士名叫淳于越,原齐国人。他当场批评周青臣是阿谀奉迎。他说:“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他批评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

在历史上谁是哪个皇帝焚书坑儒的?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坑儒: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

焚书坑儒是谁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做的。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焚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

谁知道焚书坑儒是哪个朝代的事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书籍、活埋儒士方士的事件。【焚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于社会逐渐进入青铜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面对纷乱的社会状况,希望通过思索和钻研前人治世理念寻找到一条可以使社会安...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被坑的是方士还是儒生
是方士。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

大家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背后的真相吗?他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皇权的统治,形成思想上的大一统,并不是像《寻秦记》写的那样

焚书坑儒的故事
此一事件,史称“焚书”[1]。坑儒[编辑]在焚书开始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术士侯生、卢生寻药未果而出逃,秦始皇大怒,下令拷问咸阳。事后,将相关460人在咸阳坑杀。某些人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方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

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

秦始皇当初为何焚书坑儒?
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

秦始皇"焚书坑儒",坑的都是哪些人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所以,所坑者为方士。坑儒事件的起因,即是因为被秦始皇...

兴安县13221963163: 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对也有不对的地方,那对当时的秦朝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多呢?? -
曾爽磷酸: 弊大 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兴安县13221963163: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举措产生了哪些影响?
曾爽磷酸: 1、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

兴安县13221963163: 焚书坑儒是好是坏? -
曾爽磷酸: 利:统一思想,但有利于国家(中央集权制)建设发展, 弊:毁灭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兴安县13221963163: 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功吗?
曾爽磷酸: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兴安县13221963163: 焚百家之言,目的是什么 -
曾爽磷酸: 焚百家之言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因为秦始皇求长生,被方士所骗(以徐福为代表案例),所以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兴安县13221963163: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各产生怎样的影响 -
曾爽磷酸: 秦始皇 焚书坑儒 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嵌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兴安县13221963163: 1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作用和影响 -
曾爽磷酸: 统一思想

兴安县13221963163: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仁君 -
曾爽磷酸: 可以说是功过参半,他不仅统一了六国还统一了文字重量单位道路等等,同时还把现在的福建等地划入版图,他的功绩不是后人能诋毁的,他的过就是手段太过刚硬,有些事可以变通但是他没有,但是不得不说他用的方法虽然刚硬但是确实是最有效同时用时最少的.秦始皇确实是一代伟人,至于焚书坑儒不得不说当时秦国是以法家治国,这跟汉武帝一样,汉武帝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他用的同样是法家不过只是给法家批了件外衣罢了;而秦始皇就不要这件外衣比较直白,他认为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都是废物,而且那些读书人还来对他指手画脚更是他不容许的

兴安县13221963163: 有关焚书坑儒利弊的论文 -
曾爽磷酸: 转自贴吧首先,焚书坑儒确实是中国启蒙文化的一大重创,这是观点前提.然则,这却是当时君主帝国政治的必然措施.百家争鸣只能产生于邦国林立的大争之世,这是图强的结果发展的必须.但其绝然...

兴安县13221963163: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否依法办事?是否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
曾爽磷酸: 1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否依法办事?; 答;不是,当时所谓的依法办事只不过是秦始皇主观意愿罢了,那是他一统六国,权利和声望很大,客观来说秦始皇就是法,法就是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